书城保健养生发现水果
5264400000067

第67章 坚果、种子类(4)

多彩板栗板栗150克,对半剖开去壳,加水煮至六成熟。核桃仁100克洗净,去壳,浸泡2小时。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熟,将蒜末煸香,倒入笋片100克,水发香菇20克,胡萝卜丁、水发金针菇、水发黑木耳各20克翻炒均匀,倒入板栗、核桃仁加水用文火烩30分钟,加入调料,勾芡即成。本品具有强身健脑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大便干燥等症。

板栗荸荠猪肉汤板栗250克,荸荠200克去皮,猪肉250克洗净,切片,一同放入锅内,加水炖熟,调人食盐、味精即成。可供餐食,每日1剂,连用3~5天为1疗程。本品具有补肾润肺、益气养阴之功效,适用于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

药用效能。

中医理论认为:板栗性温,味甘,无毒;人脾、胃、肾经。具有健脾补肝、益气补肾、调理肠胃、活血止血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反胃腹泻以及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症,亦适用于咳嗽、便血、金疮、淤血、肿痛、外伤吐血、瘰疬、疝气、口角炎、小儿先天不足及后天失调之营养不良等症。

《名医别录》:“主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忍饥。”“有人患腰脚弱,食栗数升,便能起行。”

《唐本草》:“嚼生者涂病止,疗筋骨断碎、疼痛、肿淤。”

《千金·食治》:“栗子,味咸温无毒,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食之,甚治腰、脚不遂。”“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食性本草》:“理筋骨风痛。”

《本草衍义》:“小儿不可多食,生者难化,熟则滞气隔食,往往致小儿病。”

《玉楸药解》:“栗子,补中益气,气虚益馁,培土实脾,诸物莫逮。但多食则气滞难消,少啖则气达易克耳。”

《滇南本草》:“生吃止血、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症俱可用。”

《本草纲目》:“有人内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颗顿愈。肾主大便,栗能通肾,于此可验。”

《得配本草》:“多食滞脾恋膈,风湿病者禁用。”

《随息居饮食谱》:“栗子甘平补肾,益气宽肠,止泻耐饥,最利腰脚。”“外感未去,痞满疳积,疟痢产后,小儿病人,不饥、便秘者并忌之。”

《本草图经》:“栗房当心一子谓之栗楔,活血尤效,今衡山合活血丹用之。果中栗最有益。”

鲜栗含有大量可溶性糖、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生食有止血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一切血症。中老年人若是养成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的生板栗5~10个的习惯,可以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肾虚、腰酸腿疼的目的。将生栗去壳捣烂如泥,涂于患处还可治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熟食可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增强体质,补充营养,益气健脾,厚补胃肠,对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呕吐、四肢乏力、大溏便泻等,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板栗肉中富含淀粉和糖分,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而其中的葡萄糖一甙3,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它对保护牙齿和骨骼、调节机体新陈代谢等均有作用,古人认为它是“肾之果”。民间亦有俗语云:“腰酸腿软缺肾气,板栗稀饭赛补剂。”因此,食板栗对防治腰腿酸软、筋骨疼痛和骨质疏松等有益处。

历代中医药家,以板栗的独特滋补作用作为老人的滋补品。虽然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的滋补作用为人所知,但对老年人来讲顾忌较多,如老年人动脉硬化就不能食用人参、鹿茸,而食用板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不论什么老年病均可食用,而且食用方便简单,只需嚼食,每次最多只要嚼食六七个即可。

因板栗含有较高的营养及药用成分,经常适量食用,还可治疗因核黄素缺乏所引起的口角炎、舌炎、唇炎、阴囊炎以及脚气病。还有治疗淤血肿痛、活血止血、跌打损伤、瘰疬疮毒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板栗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有效地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等疾病。老年人吃板栗可抗衰老,益寿延年。

栗树全身是宝,其风栗壳、树皮、树叶、栗花、果皮(即果壳)、内果皮、树根等均可入药。

中医称板栗的有刺硬壳为“风栗壳”(即刺包、壳斗),具有收敛、祛痰、散结、止血的作用。煎水外洗可治丹毒、红肿;烧灰吹人鼻内,可治中风不语。风栗壳研末服,治便血。风栗壳烧成炭,研末调蜜服,治内痔。唐代《食疗本草》有以板栗壳煮汁饮服,可治反胃及消渴的记述;宋代《圣惠方》有将板栗壳烧后研末,以粥汤饮服可治鼻衄记载。

栗树皮煎水外用,可洗口疳、口烂、丹毒、虫咬和疮肿;烧灰可敷治癞疮。

板栗的鲜叶为收敛剂,外用可治漆疮、肿毒、皮肤炎症、喉疔火毒、气管炎等。

栗花可治瘰疬、泻痢、便血。《滇南本草》:栗花“治日久赤白痢疾、大肠下血”。

板栗的内果皮可用于瘰疬,烧灰可治胃鲠。

树根可治偏肾气。

食用须知。

板栗虽好,但吃时亦应注意:板栗生吃虽补肾效果好,但不易消化,脾胃不佳者生食不宜超过5个;熟吃过多也会滞气伤脾,所以一次不宜吃得过多,特别是小儿通常以不超过150克为度,且吃时要细嚼慢咽。

凡脾虚消化不良、便秘、湿热内蕴、颜面水肿及风湿疼痛者均不宜多食。当外感未去,或痞满疳积、疟疾瘰疬,均不宜多食。板栗含铜量较高,故肝病患者以不食为好。糖尿病人则应忌食板栗。

另外,服用人参时慎用栗壳。栗壳能解人参过量之弊。发霉板栗勿食,会中毒。

民间验方。

1.肾虚腰痛、四肢酸软无力:板栗肉250克,粳米100克洗净,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小火慢熬成粥,调白糖适量,早晚空腹服。

2.肾虚腰膝酸痛、心悸、失眠:粳米100克淘净,加水适量,大火烧沸,再将板栗肉50克,龙眼肉20克洗净放入,小火慢熬成粥,分2次空腹服。

3.肝肾亏虚、腰腿酸痛、头昏眼花、青少年近视眼:板栗肉100克,枸杞子50克,加水400毫升,小火慢熬成羹,加入白糖适量,每日1剂,分1~2次服。

4.肾虚腰痛:板栗肉125克,蒸熟后,同核桃仁250克共捣烂成泥,制成丸子,即成,每次食10克,每日3次。

5.老年肾亏、小便频数:每日早晚各吃生板栗1~2个,细嚼慢咽,久食可生效。

6.骨折后淤血肿痛:每日食生板栗7个。

7.慢性肾炎:板栗10枚,茯苓15克,糯米15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食。

8.慢性咽喉炎:每天嚼食生栗果5~7个。

9.病后体弱:板栗100克,加红糖适量水煮,每日早晚各食1次。

10.体弱消瘦、腰酸腿软、面容憔悴:板栗肉200克切成两半,白菜梗200克切段,鸭肉250克切成小块;锅置旺火上,加油烧至七成热,入板栗肉和鸭肉翻炒,加精盐和水炒匀,加盖焖至酥烂,与白菜梗同炒至熟调味,佐餐食之。

11.小儿体瘦、脚软无力:生栗去皮,每天嚼食数个即可;或日食炒板栗10个。

12.气管炎:板栗肉250克,红枣10个,生姜2片,煮瘦猪肉服食。

13.老年气虚咳喘:板栗肉60克,瘦猪肉100克,生姜6片,共炖烂熟食用,每日1次。

14.小儿百日咳:板栗肉50克,玉米须10克,冬瓜50克,水煎,调冰糖服,每日1剂,分2~3次食服。

15.脾胃虚弱、寒性腹泻:粳米100克淘净,板栗肉80克,茯苓2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10克,莲子10克,大枣10个,同入沙锅小火慢熬至粥成,调白糖。每日1剂,早晚空腹食用。

16.小儿腹泻:板栗肉50克,研末,加水适量煮成板栗糊,温食;或栗肉50克,柿饼20克,共磨为糊,煮熟调白糖喂食。

17.肥胖病、腰脚疼痛:板栗150克切半,豆腐皮100克切丝,锅置火上,将油烧至七成热,倒入板栗肉和豆腐皮烩炒,调酱油、白糖、精盐和水100毫升,加盖焖至栗肉酥烂,加味精,佐餐食之。

18.缺乏核黄素引起的口角炎、舌炎、口唇炎和阴囊炎:板栗50131克洗净炒熟,每次5~7个,慢慢嚼食,每日2~3次。

19.小儿口疮:板栗若干去皮,煮熟,备用,常食有效。

20.筋骨肿痛、外伤:板栗50克去壳,捣烂如泥,敷于患处。

21.更年期综合征:板栗肉、枸杞子各15克,羊肉60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共煮熟,放盐调味,即成,饮汤食肉,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1疗程。

22.便血:板栗肉60克,龙眼肉、黄花菜各30克,芡实15克洗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成,每日1剂,连用7日。

23.遗精:板栗60克,莲子50克,芡实30克洗净,水煎至熟,服食,每日1剂,连用7~10日为1疗程。

24.阳痿、早泄、遗精:板栗7个,公鸡1只,同炖服食。

25.疟疾:板栗若干火煅为末,备用,每服10克,姜汤送下。

26.腰痛、遗精、白带:常食风干板栗;或板栗20个,猪腰1个,核桃2个,煮食。

27.反胃:板栗汁、龙眼肉汁、芦根汁、牛奶各适量入锅内,共煮沸,即成,趁热徐徐饮用。

28.肾虚腰膝无力:每日空腹食板栗7个;或板栗20个,猪肾2个,加糯米煮粥吃;或栗树根浸酒饮用。

29.鼻出血:栗壳250克,烧存性研末,每次6克,以稀粥调服;或板栗连皮数个烧存性,与麝香少许共研末,温开水送服,每次3克。

30.痰火瘰疬:栗壳30克,猪瘦肉100克,同炖熟,吃肉饮汤。

31.痰咳:板栗壳50克,夏枯草20克,水煎汤即成,趁热服用。

32.痰火头疬:板栗壳30克,蜜枣3个,放入锅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汤即成,温热服用。

33.百日咳:板栗壳9克,白糖、冬瓜各15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即成,趁热服用。

34.便血、反胃呕吐:栗壳烧存性研末,每次3克,开水送服,每日3次。

35.膈气:煅板栗壳、加米糠等份,用蜜做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30丸。

36.痔疮出血:栗壳烧存性研末,加蜜糖30克,开水调服,每次10克。

37.食人参过量:栗壳若干洗净,入锅,水煎代茶饮。

38.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喉疔火毒:鲜板栗叶15~30克,以文火煎汤,调入白糖或冰糖适量,温热服用,每日2~3次分服,连服3~4周。

39.丹毒、癞疮、漆疮:栗壳煮水熏洗患处;或栗树皮或根250克,煎汁,敷患处。

40.红肿牙痛:栗树根、棕树根,煎水煮鸡蛋吃。

41.瘰疬久不愈:栗花加贝母研末,每日用酒送服3克。

42.骨鲠难咽:板栗肉薄皮适量,烧存性研末,吹入咽中可下。

43.慢性胃炎:板栗内果皮若干烧存性,研为细末,米汤送服,每服1.5~3克。

44.面部皱纹:栗内薄皮若干烧存性,研末,用蜂蜜调匀,涂面部皱纹处。

45.肾虚腰膝无力:栗楔(栗果中心之扁子)若干洗净,风干,备用;每天空腹食7个。

相关链接。

选购与去壳。

选购板栗的方法有三:一观皮色,凡皮色红、褐、紫、赭等各色鲜明,带有光泽的,品质为佳;若外壳有蛀口、瘪印、变色成黑影等者,质次。二是手捏,凡手感坚实者,果肉一般较丰满;若手感空软、干瘪者,质劣。三是水浮,将栗果倾入水中,凡下沉者,果实大多较新鲜;若上浮,或半上浮者,属质差。

板栗好吃去壳难,这里介绍几个窍门,可以很容易去掉板栗外壳。一是把板栗放入冰箱中存放一个晚上,第二天取出后立即放入开水中,然后取出再浇一遍凉水。这样,剥板栗壳就很容易了;二是煮板栗时,加几匙油,煮好后剥壳也容易;三是将板栗一切两瓣,去壳后放入盆内,加开水浸泡后用筷子搅拌几下,栗皮就会脱去。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板栗的营养成分;四是将板栗在沸水中煮一会儿,再捞入冷水中,后用手指甲或小刀去壳,比较省劲。

家庭可以用高压锅炒板栗,具体做法是:先将新鲜的板栗洗净晾干,然后在凸面处横切一刀,放入高压锅内,盖上盖不加阀。中火,不时将锅颠一下,为使板栗能均匀受热。30分钟后即可出锅。这样炒出的板栗,又热又香,还易剥皮。

板栗的贮藏。

板栗虽然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它有怕热、怕干、怕湿、怕冻,且易霉烂生虫,不耐贮藏的弱点。根据各地栗农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贮藏保鲜方法:

夹沙贮藏法取板栗数量2~3倍的湿粗沙,与板栗混合堆放于通风、阴凉、干燥处(堆高不超过50厘米),上面覆盖一层粗沙,再盖一层稻草。贮藏期间要经常翻堆加湿。但前期宜干不宜湿,中后期要防止表层湿沙干燥,使板栗含水均匀。

锯木屑混藏法取相当于板栗重量20%的锯木屑,加水湿润(使含水量为40%~50%),然后与板栗混合装入开口木箱内贮藏保鲜,也可以就地堆藏。

煮栗贮藏法把完整的栗果放入开水里煮5~10分钟(煮至八成熟),立即捞出沥干水后晒干或烘干,然后装入布袋或尼龙网袋里,挂在通风处,可保存一年左右不会生虫变质。

塑料袋贮藏法用大小适宜的塑料袋,每袋装栗果10千克左右,放在通风、气温稳定的地下室里,室温在10℃以上时开口,10℃以下时扎口,并每隔7天换袋、翻动一次,一个月后可延长换袋时间。

坛罐贮藏法将板栗脱粒出汗后,装放入干燥清洁、无酒味或无其他异味的坛罐内至八成满左右,然后在坛罐口上面塞入干稻草或栗蒲,再将坛罐倒置在地板或干燥阴凉的地上。此法贮藏可达3个月左右,长的可达5个月以上。

坚果“贵族”—腰果。

腰果为漆树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腰果树叶互生,其叶革质,成熟后结似梨形的浆果,其色呈黄色或红色,水分很多,又甜又酥,味道很像梨,因此称它为腰果梨。腰果梨的顶端有坚硬的果壳,内藏果仁。因其呈肾脏形或心脏形,又很像鸡腰子,故名“腰果”。

腰果还有鸡腰果、介寿果、树花生等别称。在国际市场上,腰果与榛子、核桃、甜杏仁齐名,被公认为“世界四大干果”。

腰果树原产于南美洲热带沿海地区,16世纪前后传入南亚、东非等地,主要生长在南北纬15°~25°之间的海滨地区,尤以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巴西等国栽种最多。

巴西是腰果起源的中心地带。巴西人种植腰果的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巴西民间传说中,腰果树是天神赐给人类的“神树”。每当腰果收获季节来临,以腰果为主食的部族人群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把最大最美的腰果奉献给“天神”。这种隆重的祭祀仪式,至今仍在巴西的一些地区流行。

南欧是最早从巴西引种腰果的地区,大约始于16世纪初期。16世纪中期,葡萄牙的航海家把腰果从巴西经过非洲好望角,以及马达加斯加岛,然后带到印度。从此,印度沿海的许多城市的公园和庭院里,出现了挺拔直立、四季常绿的腰果树。腰果树又借助于飞鸟、蝙蝠、猴子的活动,把种子传播到印度热带的很多地区。那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腰果得以繁衍滋茂,结果累累。16世纪后期,东南亚各国也开始大量种植腰果了。18世纪末,非洲热带地区开始种植腰果。传说大象喜食腰果仁。在辽阔的非洲大地上,大象南北跋涉,它们可能是腰果的重要传播者之一。

我国引种腰果的历史比较短,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初从东南亚引种到海南岛和台湾种植,后又先后在广东湛江、云南西双版纳、广西、福建、湖南等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