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大全集
5274400000029

第29章 换一个形象,我要以良好的形象示人(1)

不可否认,人的形象很重要。一个人的形象直接构成了别人对你的印象,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口碑。良好的形象不只是具有天生丽质的外貌,还包括在与人交往中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形成的内在形象。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利用形象的有利条件来使自己占有更大优势,给个人魅力加分。

成功从好形象开始

一个人的仪表是最先被对方的感官感知的。因为从理论上讲,仪表是与他人的视觉距离和角度最为舒适和直接的,是彼此交往中最引人注意的部分。别人要获悉你是怎样一个人,首先注意的就是你的仪表,而我们想要留给对方美好的印象,首先也要从仪表开始。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姿态、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它是人精神面貌的外观。

对仪表的总体要求是:朴实自然、整洁大方、庄重亲切、给人好感。

对仪表的基本要求是:整洁大方。

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公众场合人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到,没有人愿意同一个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在一起。

心理学理论“晕轮效应”认为:一个人给别人的第一个印象往往是人们对其作出判断的心理依据。如果你见到一个人衣着整齐、合体入时,表情自然,则会认为此人做事细心,有条有理,进而会想,这个人一定有责任心,你就必然会在心里产生最初的满意的感觉,并且还会联想到其人会有这样、那样的能力。

倘若一个人给你的最初形象是衣冠不整,嘴巴里还骂骂咧咧,你定然会作出其缺乏道德观念的结论,甚至还会联想到此人的其他缺点。心理学家雪莱在莫萨立斯特大学挑选了68个自愿者参加实验,这些应试者的外貌、口才及对事物的理解判断能力差异不显著,但仪表、风度却差距显异。实验要求68人分别征求四位素不相识的过路人的意见,以期得到他们的支持。

结果,风度翩翩者较之仪态平平的对手,更易得到陌生人的青睐,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所以在你要开始交友、求职等各种攻势之前,请先花些时间审视一下自己。你的外表,穿着打扮,举止是不是能被大众所接受?不管你怎么的热情和健谈,不管你如何的懂得社交技巧,如果你的打扮过于考验大众的接受力,恐怕在一开始,你就会给人一种“不好接触,不容易相处”的感觉,从而让你所有的努力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失败的结果。所以,请花些时间来审视自己的仪表。

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是给人产生良好印象的基础。仪表举止非常直观,只要你往对方面前一站,一开口,对方就会在脑中产生一些反应,如站在面前的你属何种性格,修养怎样,属哪种类型的人,有无必要与他交谈下去等等。但是重视仪容,仪表,不能理解为追求时髦。某工科大学一机械制造专业男同学,披着一头长发,小手指的指甲留得较长,中指上戴一金戒指,来到某机械集团企业应聘,该企业人事部的经理一见那同学的模样,便婉言谢绝。

一个人的仪表不但可以体现他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映他的审美趣味。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往往会降低了你的身份,损害你的形象。由此可见,仪表是一门艺术,它既要讲究协调、色彩,也要注意场合、身份。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服饰品位穿出来

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最美的服装应该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和适中”的服务。

不恰当的衣着会引起人们的反感,给人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比如,一位教师如果以“西部牛仔”或伴舞女郎的打扮走上讲台,肯定不会受到学生的尊敬,即使课讲得再好,水平再高,也难以改变这一状况。另外,“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观得体的衣着,往往首先给人以悦目的感受,让人产生与他继续交往的愿望。“先敬罗衣后敬人”这一古语虽说从道德上讲有所欠缺,但它毕竟是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的社会观念。其实这也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对方要了解你的“内在美”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的衣着却让人一目了然,留下一个直观的印象。

恰当的着装,并不是说一定要穿上华贵的衣服,事实正好相反。一味追求华贵,反而给人以庸俗的印象,关键是要整洁大方,能体现人的内在素质。美国有许多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着装都有“规定”,而它并不是说要穿得怎么好看或衣料质地的好坏,关键是要符合审美的要求。

服饰要做到两和谐。一是服饰与人的身体、相貌、年龄、性格等因素和谐,另一是服饰与环境、职业等的和谐。

人的衣着服饰同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连在一起。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与身份、年龄相符。不同的年龄应有不同的穿着打扮。老者穿一身深色中山装,透着沉着、稳重、端庄、成熟,而年轻人要也是这身打扮,就显得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年轻女性在社交场合穿黄色、浅绿色丝绸夹克衫,让人感到朝气蓬勃,但穿在老年女士身上就不大适宜。不同的身份也应该有不同的着装。一个电影明星打扮得妖艳一点,人们会觉得比较正常,但一个中学生涂脂抹粉、穿着妖艳就会被认为不合身份了。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穿着得体、整洁,尽力为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人有高矮之分,体形有胖瘦之别,肤色有黑白之差。因此,穿着打扮,就得因人而异,并注意扬长避短。“人瘦不要穿黑衣赏,人胖不要穿白衣赏;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的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人更往两边裂,显得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得宽。”

服饰应该适合时间气候,到什么季节换什么衣服。尤其是在正式场合,更需注意。也许你新买的是三重保暖衬衣,在寒冬季节穿上它,一点寒意也感觉不到。即使这样,你在严肃的场合,也得穿上西服。否则,别人会觉得你有毛病。反之,在初冬,你再感觉冷,也别穿着鸭绒服、棉大衣去与人见面,你宁可在西服里多穿一件毛衣。

遵守不同时段着装的规则。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出席各类活动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够了,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一天时间的变化而变换。出席白天活动时,女士一般可着职业正装,而出席晚5点到7点的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出席晚7点以后的正式晚宴等,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晚礼服——长裙。

服饰应该与环境协调,穿衣打扮要适合场合。你不能穿牛仔、衬衫去参加宴会,无论穿戴多么亮丽,如果不考虑场合,也会被人耻笑。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欠妥当。在正式的场合以及参加公私仪式时,要顾及传统和习惯,顺应各国一般的风俗。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而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当地习俗着正装。国际上穿衣讲究TPO,T是时间——Time,P是地点——Place,是内容——Object。就是说穿衣打扮要注意场合,分清地点。从时间上说,白天服装应素雅,晚上服装则可艳丽。从地点上说,工作场所服装要规范,非工作场所服装可以随便一些。从内容上说,喜庆活动服装要欢乐一些,哀悼活动服装要肃穆一些,深入基层服装要轻便一些,隆重仪式服装要正规一些。

在与人初次交往,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不恰当的着装。

化出一个不俗的妆

人际吸引的第一要素是外在的吸引力。人们对于外貌较具吸引力的人存有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较佳,我们会觉得漂亮的人较活泼、开朗、善良、聪明、可爱、好相处、讨人喜欢。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晕轮效应,使人们在心理上对美貌的人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倾向于作出更为积极的评价。

容貌是仪表的近处形象和微观形象,常常是人们见面时的第一感觉,在社交场合,大家都凭容貌来记人。因此,容貌如何,成了第一印象的主要内容,而第一印象先入为主的“首因效果”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虽然容貌受先天的遗传因素作用,但是仍然可以进行修饰和美化;并且容貌与社交礼仪密切相关。修饰容貌既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别人的表现,体现了一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给人以积极,生机勃勃的印象。只有乞丐和疯子才会披头散发、满面污垢,所有的正常人都会对自己容貌有一个起码的要求,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不失礼仪。

不少人在事情顺利、心情舒畅时,特别愿意精心修饰打扮自己,可在遇到不如意而精神沮丧的时候,就没有心思注意服饰,衣着随便甚至邋遢,致使整个人看上去格外无精打采。

张丽小姐却恰恰相反,她是一名普通机关工作人员,平时工作顺利时,素面朝天,衣饰简单,牛仔服、运动鞋是她一贯的装束,这使她能有更多业余时间读书“充电”,可是一旦遇上挫折,如评职称没评上、分房子没分到、失恋、生病等等,她却反而特别注重修饰打扮。此时她会专门给自己腾出半天空闲时间,换上一套精心挑选的适合自己身材肤色的高档衣服,对镜薄施粉黛,淡扫娥眉,再配上一两件得体的精美首饰,收拾完毕后静静审视几分钟,看着镜中的自己比平时漂亮得多的倩影,不由得自信心大增,在心中暗暗提醒自己:“你很优秀,也还年轻,还有时间有能力与命运抗争……”如此一番由外及内的自我心理疏导,使情绪由低落逐渐回升甚至高涨。当她漂漂亮亮地跨出家门时,又能像过去那样与人谈笑风生了。

当一个人精神沮丧时,若再不修边幅,灰头土脸的,会使旁人轻视你,同时更加重自己心境的恶劣,易造成“破罐子破摔”的恶性循环,实不足取。而在逆境时,注意把自己修饰得整洁漂亮,会大大增强自信心,消解心中郁闷,使自己早日恢复平常心态,也能给旁人带来好感,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修饰容貌,实际上是借着化妆的修饰,令对方觉得赏心悦目,而对方反馈回来的信息又使自己对自己产生自信,由里而外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容貌的修饰最主要一点是体现本色。体现本色并不是不化妆,而是提倡淡妆、提倡化妆不改本色,不“喧宾夺主”。适当的淡妆点缀是完全必要的、有效的。

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中国时,准备通过卫星向全世界发表电视演说。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事先由美国驻华大使馆给中央电视台送去一张布什总统的标准像,请中央电视台按这张照片的形象为布什总统设计化妆方案。中央电视台选派了徐晶女士担当此项重任。徐晶女士经过研究,决定采取扑粉、梳理发型几项简单化妆,结果布什总统非常满意,在电视演说结束后,亲笔签名把自己的照片送给徐晶女士,赞赏徐晶女士的化妆艺术。可见,化妆的好坏不在于是否工序多、色彩浓,而在于点缀得当,更好地体现本人特色。

在个别交际场合,不宜浓妆艳抹,大红大紫。首先,人为地拉开了交际双方的距离,使对方觉得这位女性是戏里的角色,可望而不可即,无形中她的盛妆成了一层厚厚的“障壁”,成了交际的障碍。其次,不分场合的浓妆艳抹,往往给人一种缺少自信的感觉。想借盛装来突出自己,强化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力。

当然,有一些场合也还是需要浓妆艳抹的。因为如果参加舞会、晚会、婚礼,或者其他什么庆典活动,浓妆艳抹一些,就会让人觉得喜庆、隆重、欢快,不化妆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聪明的打扮往往淡而不露痕迹,正犹如形容好的文章那样“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合时宜的浓妆艳抹,会给人一种层次、品味不高的感觉。而交际时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交际的成功率就会受到影响。

明智的女性,不仅仅只用一些好的化妆品来装饰自己,她们更充分认识到了培养气质的重要性,将心思用在培养内涵、气质和成熟方面上,其中,微笑就是她们采用的一种化妆手段。微笑,不仅能够传达感情,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而且能美容。微笑可以使人感觉你温柔可亲,平易近人,即使你不是特别漂亮,也会因为你的微笑表现出来的可爱,而使你更加美丽。这是许多女孩使用“精神化妆”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