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路径是不能计算的,它时好时坏,时而通畅,时而岔路频频,所以要以无为之心有所作为,在平静中悦纳生活所得。毕竟不论生活的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不论工作多么辛苦,每个人都能做完一天的工作;无论遇到多少伤心事,每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这就是生活的内涵。
人生不能太算计
《红楼梦》中有一回特意讲“香菱学诗”的故事,曹雪芹写道:
香菱是个对文学很有追求的女孩子,尤其热爱诗,她想学写诗,并且在才女如云的大观园里,勇敢而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很是认真地将这种追求和热爱付诸行动。
故事开头说有一天香菱一见黛玉就说明求教之意,黛玉慨然允诺。以下写香菱在黛玉指导下学习写诗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黛玉指导读诗和香菱练习写诗两个阶段。
第一次,黛玉先略说律诗的章法、对仗和平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此继进,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诗的头等大事,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讨论”,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香菱就开始练习写诗,宝钗也参与了其中的指导。
香菱的诗一共写了三稿。第一稿是在“茶饭无心,坐卧不定”的情况下经过苦思写成的。宝钗先看,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则认为“意思却有,只是措辞不雅”,指示她“丢开”这首,“放开胆子”另作一首。香菱得了这个指示,就“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含笑一回”,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可这样写出来的第二稿依旧不行,黛玉说“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则认为它离了题,不是写“月”,而是写“月色”了。尽管又一次失败,但香菱毫不气馁,便独自走到阶前竹下去构思她的第三稿。她“挖心搜胆”,绝无旁骛,以致将探春说的“你闲闲罢”听成“十五删的‘闲’字”,反过来说探春“错了韵了”。这一天,香菱满心想的都是诗,到晚间还是“对灯出神,三更上床,到五更才朦胧睡去”。最后,她居然在梦中把这首诗作成了,而且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待到宝钗将她唤醒,她立即将诗抄写下来——这就是她的第三稿,后来博得了众姐妹的一致称赞:“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为什么那么快就能学会写诗,并写得那么好呢?其根源就在于她喜欢诗、热爱诗。惟其热爱,才能精益求精,不辞辛劳,才能“三更上床,到五更才朦胧睡去”,孜孜不倦,也才能取得较高的成就。
《庄子·齐物论》就曾经写道:“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讲述了昭文、师旷、惠子的音乐达到了神仙的境界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们个人的爱好不同。一个人有所“好”,这也是“几”,把握这个长处,专搞这一行,没有不成功的。所以任何学问、任何东西,“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到什么程度,“好”到发疯了、入迷了,他一定成功。“惟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彼”就是外面一切其他的东西都不在话下,都不在心目中,这就是人的成功之路。“其好之也,欲以明之”,了不起的专家,万世留名的有所成就的人物,因为他对某一件事有偏好,所以他死死地钻进去,硬要把这个问题弄到透顶、透彻,因而才有成就。
很多孩子并不喜欢音乐,而是喜欢运动,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去上钢琴课;许多孩子并不喜欢背诵唐诗宋词,而是喜欢各种小动物、植物,但是在家长的坚持下,必须每天在家中学习唐诗宋词……这样的事情还算少吗?一个小伙子明明喜欢舞文弄墨,但在家长的坚持下,去报考了大学的计算机系,这是多么可悲啊!家长们可能会说,这叫有用,其实,这纯然是以一种功利眼光来看待外界的表现。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一行学好了、学精了,都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幸福。而如果都能按照“惟其好之”的原则去发展自己,谁又敢保证我们都不能成为天才呢?
做人效法天道
三国时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嬉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结局。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地主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则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判若两人。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随机应变的处世方略,使得其在与曹操相处二十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来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他也几乎从未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荀攸深谙老子“无为”之道,无为而为,反而能够有所作为。世间法则,均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例如:以柔克刚,“木”虽钝,但削成“矛”状,或许比真正的矛还要锋利。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语出《道德经》,意即:天地间的万物,不辞劳苦,生生不息,但并不将成果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于人。如此包容豁达,反而使得人们更能体认自然的伟大,并始终不能离开它而另谋生存。所以上古圣人悟到此理,便效法自然法则,用来处理人事。
做人处世,效法天道,尽量地贡献出来,不辞劳苦,不计较名利,不居功,秉承天地生生不已、长养万物万类的精神,只有施出,而没有丝毫占为己有的倾向,更没有相对地要求回报。人们如能效法天地存心而做人处世,这才是最高道德的风范。
做理所应当做的事
孔子一心向老子问“礼”,于是便带着弟子们来到了洛阳。老子把孔子师徒引入大堂,入座之后,孔子表明来意,老子点头微笑。孔子师徒正准备洗耳恭听之时,不想老子却张开嘴巴:“你们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师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七零八落的牙齿,不知何意。随后,老子又伸出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又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灵光乍现,醍醐灌顶,孔子顿悟,微笑着答道:“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
后来,师徒几人辞别老子,起身返回鲁国。弟子子路却疑云重重,不得释然。颜回问其何故,子路说:“我们大老远跑到洛阳,原本想求学于老子,没想到他什么也不肯教给我们,只让看了看他的嘴巴,这也太无礼了吧?”颜回答道:“我们这次来不枉此行,老子先生传授了我们别处学不来的大智慧。他张开嘴让我们看他牙齿,意在告诉我们: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我们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子路听后恍然大悟。
颜回继续道:“这恰如征途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挡道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穿行的风虽然虚无,但它发起脾气来,也能撼倒大树,把它连根拔起……”孔子听后称赞说:“颜回果然窥一斑而知全豹,闻一言而通万里呀!”
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无为而作,才能完成义所当为之事。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做应当做的事。做过了,如雁过长空,不着丝毫痕迹,没有纤芥在心,正如泰戈尔诗中所写,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
言传不如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