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孙武三令五申
孙武来到吴国,吴王为了试试他的才能,从宫中选出一百八十名宫女,让他训练。
孙武让宫女手拿着长戟,分成两队,并且让吴王最宠爱的两个妃子当队长。孙武对宫女们说:“我说前,你们就看前方,说左就看左边,说右就看右边,说后就看后面。”他命令人准备了处罚的刑具斧头,又再三重申刚才的命令。孙武喊:“右!”宫女们你看我,我看你,觉得好玩,根本就不服从孙武的命令。
孙武说:“是我解释得不够明白,命令得不到执行,是指挥官的责任。”就把前面的命令又详细说了一遍。当他再次发出“左”的命令时,宫女们还是笑着不动,吴王也觉得好笑。这次孙武不再自责,他说:“解释、交代得不清楚是将官的责任,交代清楚而不服从命令就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于是命令左右把队长推出去砍头。吴王吓得大叫:“等等,她们是我的爱妃,将军用兵的才能,我很明白,请不要杀她们。”孙武回答:“将在军中,君王的命令可以不听从。”坚决把吴王的两名宠妃砍了头,同时另外任命两位宫女做队长。宫女们很害怕,孙武再次发令时,所有的宫女都整齐认真地操练,不敢当作儿戏了。吴王也不得不佩服孙武的才能。
磨杵成针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但他也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忽然,他发现一条清澈的小溪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老婆婆磨得很认真很卖力,大滴大滴的汗珠从老婆婆的额头上滚下,可是老婆婆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了擦汗,又接着继续磨那根大铁棒了。李白看见老婆婆这么辛苦地磨铁棒,觉得非常好奇。于是他跑上前去,来到老婆婆的身旁,一边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一边很有礼貌地说:“婆婆,您好。请问您磨这根大铁棒干什么呢?”
老婆婆继续专心地磨着她的铁棒,头也不回地说:“我呀,我要把它磨成一支细细的绣花针哩。”
李白瞪大了眼睛,嘟着嘴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
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这才停下手中的活,蹲下身来,慈祥地对李白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后来凡是读书碰到困难,他就自然而然地想起“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教导,便抖擞精神,鼓起勇气,坚持不懈地奋力拼搏。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还在弹,师襄子说:“可以继续了。”孔子说:“曲子虽然已经能走下来,但还没能把握其中韵致规律和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韵致已经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说:“可是我还没能得其心志。”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志趣已得,现在可以学别的了。”孔子说:“此曲志趣虽然已得,但我还没能完全进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为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他说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颀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系苍生,王者气度,胸怀天下,除了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正是《文王操》呵。”
诸葛亮出师
相传诸葛亮小时候就聪颖过人,家乡附近的私塾先生都被他的智慧所折服,都不敢收他为弟子。
后来,听说水镜先生智慧过人,父亲带他到水镜庄拜师。水镜先生早已耳闻诸葛亮的名气,很爽快地收下了他。诸葛亮很快就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深得水镜先生的喜欢。
时间一晃过了三年,一天早上,先生对大家说:“我出一道题,谁能在中午之前,想出好办法,得到我的许可,走出水镜庄,谁就可以出师了。”
不一会儿,一个弟子大呼起来:“先生,外面着火了,我得出去帮助人家扑火。”先生微笑着摇摇头。
一个弟子哭泣着说:“家中老母亲生病了,要见我,请先生允许我赶回家里。”先生双眼紧闭,毫不理会。
另一弟子说:“先生,我要出去到树林中,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在那里,我一定能想出办法,请先生允许我到外面的林子里走走。”先生看也不看他。
眼看就要到中午了,谁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这时,诸葛亮灵机一动。他怒气冲冲地跑到屋子里,对着先生大喊:“先生,你太刻薄了,出这样的歪题害我们,浪费我的时光,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三年的学费!”
先生听到诸葛亮这样无礼的话,气得浑身颤抖,让弟子们马上把他赶出水镜庄。
诸葛亮说什么也不走,执意要拿回学费,众弟子好说歹说才把他拉出庄外。
一走出水镜庄,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他从路边拾起一根荆棘,放在后背上,又跑回庄内,跪在水镜先生面前敬重地说:“先生,我向您赔罪来了,弟子为了考试,不得不冒犯恩师,弟子甘愿受罚!”说着,送上荆棘请罪。
先生立刻明白了,他的怒气一下子消去了,拉起诸葛亮高兴地说:“看来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可以真正出师了。”
朱熹路过山下村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山下村在敖江北岸,人烟稠密,阡陌纵横。那日盛暑难耐,朱熹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忽见路口有一间茶馆,忙走进茶馆乘凉。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
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既是一代大儒,自然喜的是读书郎,爱的是栋梁材。他沉吟一会儿,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样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像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母亲,我有办法!”
下山如飞窜出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那下山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路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都城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内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
一曝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擅以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接着,他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盼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反复无常。
老马识途
公元前663年,燕国的北部受到强悍的山戎族人入侵,形势对燕国不利,它向中原霸主齐桓公求救。唇亡齿寒,管仲说服齐桓公及时发兵救援。当齐桓公亲率齐军向燕国进发时,山戎人已劫去燕国大量财物向北逃去。齐军扑了个空,于是就乘势向北方追去。
太阳临近西山,但连山戎逃兵的影子也没见到一个,队伍又向前走了一段路程,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顿时天昏地暗,大军在山谷里迷了路。据说这里就是有名的“迷谷”地带,气候恶劣多变,地形极其复杂,很有可能会困死在这里。齐桓公心里恐慌,他看看身旁的管仲,希望这位足智多谋的相国能替他找到摆脱困境的良策。
管仲一直在思索着走出迷谷的办法。这时,他脑海里突然跳出一句俗语:“猫走千里不迷,狗走八百回家。”身边虽无猫和狗,但有的是马,马也许同样具有这种认识路途的本领。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齐桓公,在走投无路、别无他法的情况下,齐桓公采用了这个办法
管仲亲自从行军队伍中挑选了几匹老马,解开了套在马脖子上的缰绳。这些又饥又渴的老马,一旦任其自由,就兴奋地顺着来路往回奔走,齐燕大军则紧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这些马将队伍带上了来路,慢慢地开始辨清了方向和路途,奇迹般地走出了山谷,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危险。管仲再次以自己的机警和智慧,使面临困境的齐桓公转危为安。
庄子宁做自由之龟
庄子正在涡水垂钓。
楚王委派的两位大夫前来聘请他道:“吾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累。深望先生欣然出山,上以为君王分忧,下以为黎民谋福。”
庄子持竿不顾,淡然说道:“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被杀死时已三千岁了。楚王珍藏之以竹箱,覆之以锦缎,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二大夫,此龟是宁愿死后留骨而贵,还是宁愿生时在泥水中潜行曳尾呢?”
二大夫道:“自然是愿活着在泥水中摇尾而行啦。”
庄子说:“两位大夫请回去吧!我也愿在泥水中曳尾而行哩。”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二程十五六岁时,受学于理学创始人周敦颐。宋神宗赵顼时,建立起自己的理学体系。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备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塑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入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程门立雪”就由此而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出言吞天口
陶渊明年轻时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他非常好学,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
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喜欢诗词歌赋,他知道陶渊明年少有才,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浇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陶潜吗?”
陶渊明忙说:“正是!”
王知县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
陶渊明笑道:“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有了,他随口道出上联:
“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
陶渊明一听,知道这官员话中含有不信任的蔑视,表面说的是雏葵,实际上是暗中问自己,你这么年轻,能熟识田园里耕作之事吗?于是他略为思考,看见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
“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陶渊明的下联也是话中有话,他的意思表面是说荷苞,实际是说自己,意思是我虽然被埋在污泥里,但是一旦出土,就能点天文地理。
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但是还是不甘示弱,又出上联,联曰:
“小孩子出言吞天口。”
这一联除了说陶渊明刚才的口气太大之外,用字上还有非常巧妙之处,因为“吞”是由“天口”两字组成,这样是非常难对的。
陶渊明想了想,随即对出下联:
“老大人苦究志士心。”
这下联,陶渊明除了表明自己不是口气大,而是靠苦学而成才。他用字巧妙,因“志”字是由“士心”两字组成。知县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
陶渊明见他态度改变,也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韩愈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