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不可思议的流行风尚(青少年探索发现丛书)
5285900000036

第36章 “同志”的黄金时期:明清时期男风泛滥(2)

明朝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清王朝虽然是满洲人建立起来的,男风时尚并未因此销声匿迹,反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另一个高峰。清朝的统治者对性的控制也是十分严酷的,不但严禁满汉通婚,严禁乱扰民间妇女,又严禁宿娼,禁男女无媒交接。至于同性恋,因其对政权并没有什么危害,因此就为满清的统治者所默许了。于是,同性恋在清朝就成为上许下行的社会风尚。与明代中晚期比起来,清代的男风有所不同。一是士大夫所狎昵的男色多半是优伶,二是男妓盛极一时,三是在士子相互之间或和书童、娈童搞同性恋的多。在清代,文人雅客多将“男风”视为风雅之事,例如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与戏剧家袁枚便是其中最知名的两位。据说,郑板桥一生花在男色上的钱财可谓不计其数,年老之时仍热衷此道。

知识链接: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乾隆时进士,曾任山东潍县县令。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也称郑板桥;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知识链接:袁枚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散文 ,尺牍等30余种。其所著神怪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2、明清的那些“同志”皇帝

在持续数百年的这股“男风”热潮中,许多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就是著名的“同志”,通过他们的故事,后人可以更深刻得体会到当时这种奇异风尚的流行程度。

众所周知,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农民之家,然而这位生活俭朴的帝王可能不会想到,他的许多子孙却很快就将祖先的教诲抛到了九霄云外,对各种稀奇古怪的风尚都极为热衷。有记载显示,明代宫廷似乎一直有喜好男风的传统。例如在官方史书《明史》中,就专门有关于帝王男宠记载的《佞幸列传》。不仅如此,明朝的“同志”皇帝们在引领同性恋风气方面似乎格外卖力。据《万历野获编》记载,早在明英宗时,一位名叫马良的少年就曾因姿色出众而受到皇帝的宠幸。此人当时经常与皇帝同卧同起,因此官运亨通,最终位居极品。不过从狂热程度上讲,明朝最著名的“同志”皇帝当属正德了。

明武宗正德皇帝堪称明朝最荒淫无度的帝王,而在好男风方面更可谓空前绝后。据说他特别喜欢年少英俊的娈童,所拥有的男庞不计其数,身份也很复杂。据史书记载,正德皇帝在宫廷中整日与多名男宠厮混,并慷慨地封这些男宠为“义子”,赐姓朱,为他们起造豪华府第,允许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甚至掌握军权。其中,尤以钱宁、江彬等人气焰嚣张,这些小白脸恃宠干预朝政,权势炙手可热。例如钱宁因被封为皇帝义子,其名片上干脆写上“皇庶子”的头衔。他经常与正德皇帝同睡一屋,一起饮酒作乐。而每当皇帝喝醉后,甚至枕在钱宁的大腿上睡觉。第二天,当大臣们前来上朝时,不得不忍气吞声地在门外一直等待。综合各种文献记载,后人完全可以猜测得出正德皇帝的性倾向。这位以放荡著称的皇帝,酷好标新立异,同性恋对他来说显然更具有刺激性。据说,虽然拥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正德皇帝却似乎并不懂得怜香惜玉。因为他几乎整日与一帮男宠鬼混,每月仅有四五日到后宫看望一下如花似玉的后妃们。在冷落后妃的同时,这位皇帝反倒以各种方法搜罗男宠,不断从宫里的太监中鳞选娈童作为贴身随从,当然也与他们进行性娱乐活动。或许这还嫌不够,他又频频外出游幸,其目的之一便是四处搜罗娈童。

一看皇帝好这口,大明王朝的男风自然刮得愈加猛烈。于是为了获取皇帝的欢心,进而谋得升迁和赏赐,一些无赖士人竞相呈献男宠。面对这种可怕的状况,朝中许多大臣再也坐不住了,因为他们担心,如果皇帝一味沉溺于男风,那他恐怕连继承人都没有了。鉴于这种考虑,当时许多大臣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对皇帝进行了规劝。事实证明,大臣们的担心是完全正确的,因为这位皇帝果然没有留下子嗣。不过有趣的是,这些大臣完全是从延续皇家香火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对男风本身并没有丝毫的反对。正德皇帝纵情声色的生活虽受到当时官员士人的普遍指责,却也对社会上的纵欲风气产生了相当的影响,随后,酷好男风的性倾向在社会上迅速蔓延开来。正德之后,包括万历、嘉靖乃至南明小朝廷的福王等人,都是典型的男风喜好者。可以说,明代宫廷内的这些奇闻正是当时社会上男性同性恋盛行的缩影。

相比之下,清代追逐男风时尚的皇帝就很少了,相关的确切史料也不够充分。不过,一些民间流传的故事也很值得后人关注。有关清代皇室与男风发生牵连的记载,最早来自于康熙的大儿子胤礽。胤礽很早就被康熙立为皇太子,一度被视为皇位的继承人。然而在后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位太子几经波折后最终被废黜。而据有关史料记载,胤礽之所以失宠,很可能与好男风又一定关系。那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皇帝下发了一道圣旨,其中说道:“朕历览史书,时深警戒,从不令外间妇女出入宫掖,亦从不令姣好少年随侍左右,守身至洁,……今皇太子所行若此,朕实不胜愤懑,至今六日未尝安寝!”后人猜测,其中的姣好少年指的就是男宠。

接下来这个故事就更著名了,因为它留传甚广,其主人公则是清朝皇帝乾隆与和珅。据野史记载说,雍正皇帝原本有一个美貌娇艳的妃子,乾隆十五岁那年进宫办事时恰好从那妃子身边过,看见她正对着镜子梳头。于是心性天真乾隆便上前从后面捂住妃子的双眼,想与妃子开个玩笑。妃子哪里知道是太子,被乾隆这么一捂,吓了一大跳,就顺手拿起梳子朝后砸过去,结果正好砸在乾隆的脸上。乾隆一疼,立刻放手。第二天,雍正发现了乾隆脸上的小伤疤,问他怎么弄的。在父皇的严厉斥责之下,乾隆如实相告。不料太后闻听后怀疑是妃子调戏太子,便立即将妃子赐死。看到冤死的妃子,悲痛的乾隆把一根手指染成红色,在妃子的脖子上点了一下说,“是我害了你,如果魂灵保佑,那就让你在二十年后和我相聚吧。”转眼二十年过去了,乾隆已当上了皇帝。有一天,乾隆想外出,仓促之间找不到黄盖,便问四周人说:“这是谁的过失?”这时,一位名叫和珅的侍卫连忙说:“典守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乾隆一看,觉得此人非常眼熟,猛想起他与当年那位妃子面貌相似。于是密召和珅入宫,仔细观看他的脖子,发现“指痕犹在”,从而认定眼前的和珅就是那妃子转世。从此以后,和珅的仕途一帆风顺,直至位极人臣。通过这个故事,很多人认为乾隆与和珅之间有同性恋的嫌疑。

3、古典文学中的“同志”们

除了现实生活广泛流行“男风”时尚外,明清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中也为广大男“同志”们花费了笔墨。令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存在着描写同性恋的部分,而又以明清时期最多,并且大都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产生了一大批艳情小说,并在进入清代以后继续泛滥。在这种背景下,同性恋描写在小说中便大量出现。

如果我们有兴趣翻阅一下明清时期的言情小说,就会发现很多作品都有同性恋描写穿插其间,如《金瓶梅》、《红楼梦》、《续金瓶梅》、《初刻拍案惊奇》、《石点头》、《阅微草堂笔记》、《子不语》、《怜香伴》、《情史》、《艳异编》、《明珠缘》、《怡情阵》、《肉蒲团》、《绣榻野史》、《浪史》、《桃花影》、《杏花天》、《梧桐影》等。另外,当时社会上还涌现出一些专门描写同性恋的小说,如《断袖记》、《龙阳逸史》、《弁而钗》、《宜春香质》、《品花宝鉴》等。

在《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中,就有不少关于男同性恋的隐晦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男风盛行的情况。读过《红楼梦》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曹雪芹笔下,属于男同性恋的人物比较多,例如贾宝玉、秦钟、柳湘莲、蒋玉菡等人无不属于此类。在小说中,秦钟是宝玉第一位同性恋伴侣。请看第七回:“那宝玉只一见了秦钟的人品,心中便如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浮,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结,可知‘贫富’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第九回:“又有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的花朵儿一般的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做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如果说《红楼梦》之类的小说中有关男同性恋的描写还比较隐晦的话,那么一些专门描写男男之爱的小说则足以让后人大开眼界了,而明代末年产生的《龙阳逸史》、《弁而钗》、《宜春香质》等就是其中的代表。《龙阳逸史》刊行于1632年(崇祯五年),集中体现了明代男风的盛况。这部“京江醉竹居士浪编”的二十个短篇故事的小说集,故事背景涉及大江南北,真实地再现了晚明时期娈童遍养、小唱盛行的社会时尚。和《龙阳逸史》一样,在崇祯末年问世的《弁而钗》、《宜春香质》二书也对明代男风的盛行有着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