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马上就办
5294900000011

第11章 马上就办,绝无借口(3)

有的人总是希望等待好的时机,犹豫不决,想好了才去做事;实际上这些人缺乏的就是马上做的决心,因为“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常令许多人遗憾终生。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千万不能这样:应该说“我现在就去做,马上行动”的时候,却说“我明天再去做。”

我们用储蓄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却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做到。

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有好多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渡过这次难关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定决心了。她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元,15年以后有18000元,外加6600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现在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如果有,马上就去实行。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五六年前,有个很有才气的教授想写一本传记,专门研究“几十年以前一个让人议论纷纷的人物的轶事。”这个主题又有趣又少见,真的很吸引人。这位教授知道的很多,他的文笔又很生动,这个计划注定会替他赢得很大的成就、名誉与财富。

一年过后一位朋友碰到他时,无意中提到他那本书是不是快要大功告成了。

老天爷,他根本就没写。他犹豫了一下子,好像正在考虑怎么解释才好。最后终于说他大忙了,还有许多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因此自然没有时间写了。

他这么辩解,其实就是要把这个计划埋进坟墓里。他找出各种消极的想法。他已经想到写书多么累人,因此不想找麻烦,事情还没做就已经想到失败的理由了。

具体可行的创意的确很重要,我们一定要有创造与改善任何事的创意。成大事者跟那些缺乏创意的人永远无缘。

但是你也不能对这一点有误解。因为只有创意还不够。那种能使你获得更多的生意或简化工作步骤的创意,只有在真正实施时才有价值。

每天都有几千人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新构想取消或埋葬掉,因为他们不敢执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构想又会回来折磨他们。

记住下面两种想法:

第一,切实执行你的创意,以便发挥它的价值。不管创意有多好,除非真正身体力行,否则永远没有收获。

第二,实行时心理要平静。拿破仑·希尔认为,天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却没有那么做。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如果我早几年就开始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或“我早就料到了,我好后悔当时没有做!”一个好创意如果胎死腹中,真的会叫人叹息不已,永远不能忘怀。如果真的彻底施行,当然也会带来无限的满足。

你现在已经想到一个好创意了吗?如果有,现在就去做。看了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地作出决定是多么重要。

美国拉沙叶大学的一位业务员前去拜访西部一小镇上的一位房地产经纪人,想把一个“销售及商业管理”课程介绍给这位房地产商人。

这位业务员到达房地产经纪人的办公室时,发现他正在一架古老的打字机上打着一封信。这位业务员自我介绍一番,然后介绍他所推销的这个课程。

那位房地产商人显然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听完之后,却迟迟不表示意见。

这位业务员只好单刀直入了:“你想参加这个课程,不是吗?”

这位房地产商人以一种无精打采的声音回答说:“呀,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否想参加。”

他说的倒是实话,因为像他这样犹豫不决难以迅速作出决定的人有数百万之多。

这位对人性有透彻认识的业务员,这时候站起来,准备离开。但接着他采用了一种多少有点刺激的战术。下面这段话使房地产商人大吃一惊:

“我决定向你说一些你不喜欢听的话,但这些话可能对你很有帮助。

“先看看你工作的办公室,地板脏得可怕,墙壁上全是灰尘。你现在所使用的打字机看来好像是大洪水时代诺亚先生在方舟上所用过的。你的衣服又脏又破,你脸上的胡子也未刮干净,你的眼光告诉我你已经被打败了。

“在我的想象中,在你家里,你太太和你的孩子穿得也不好,也许吃得也不好。你的太太一直忠实地跟着你,但你的成就并不如她当初所希望的。在你们结婚时,她本以为你将来会有很大的成就。

“请记住,我现在并不是向一位准备迸入我们学校的学生讲话,即使你用现金预缴学费,我也不会接受。因为,如果我接受了,你将不会拥有去完成它的魄力,而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学生当中有人失败。

“现在,我告诉你你为何失败。那是因为你没有作出一项决定的能力。

“在你的一生中,你一直养成一种习惯:逃避责任,无法作出决定,结果到了今天,即使你想做什么,也无法办得到了。

“如果你告诉我,你想参加这个课程,或者你不想参加这个课程,那么,我会同情你,因为我知道,你是因为没钱才如此犹豫不决。但结果你说什么呢?你承认你并不知道你究竟参加或不参加。你已养成逃避责任的习惯,无法对影响到你生活的所有事情作出明确的决定。”

这位房地产商人呆坐在椅子上,下巴往后缩,他的眼睛因惊讶而膨胀,但他并不想对这些尖刻的指控进行反驳。这时,这位业务员说了声再见,走了出去,随手把房门关上。但又再度把门打开,走了回来,带着微笑在那位吃惊的房地产商人面前坐下来,说:

“我的批评也许伤害了你,但我倒是希望能够触怒你。现在让我以男人对男人的态度告诉你,我认为你很有智慧,而且我确信你有能力,但你不幸养成了一种令你失败的习惯。但你可以再度站起来。我可以扶你一把—只要你愿意原谅我刚才所说过的那些话。

“你并不属于这个小镇。这个地方不适合从事房地产生意。你赶快替自己找套新衣服,即使向人借钱也要去买来,然后跟我到圣路易市去。我将介绍一个房地产商人和你认识,他可以给你一些赚大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教你有关这一行业的注意事项,你以后投资时可以运用。“你愿意跟我来吗?”

那位房地产商人竟然抱头哭泣起来。最后,他努力地站了起来,和这位业务员握握手,感谢他的好意,并说他愿意接受他的劝告,但要以自己的方式去进行。他要了一张空白报名表,签字报名参加《推销与商业管理》课程,并且凑了一些一毛、五分的硬币,先交了头一期的学费。

3年以后,这位房地产商人开了一家拥有60名业务员的大公司,成为圣路易市最成大事者的房地产商人之一,他还指导其他业务员工作,每一位准备到他公司上班的业务员,在被正式聘用之前,都要被请到他的私人办公室去,他把自己的转变过程告诉这些新人,从拉沙叶大学那位业务员初次在那间寒酸的小办公室与他见面开始说起。

这位房地产商人的经历无疑告诉我们:一定要让优柔寡断、犹豫不决从工作中走开,从现在就开始做!

最有效的行动是现在

还等什么呢?现在就开始!

今天,你应该活到最好、做到最好、想到最好;因为,今天正是明天可信赖的准备。

1974年8月,美国纽约阿普顿的国立布鲁海文实验室里,丁肇中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J”粒子,但丁教授却把这一发现搁置在保险柜里,一拖再拖,迟迟未将发现公布于世。同年11月10日,由里支特领导的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里,也发现了同一粒子,结果在1976年12月11日,丁肇中和里支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从中丁肇中博士领悟到:“竞争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质量超过别人。”

在激烈竞争的洪流中,只有分秒必争才不会让洪流吞噬。

有个人晚上去拜访一位富翁,请教发财之道,富翁在答复他的问题之前说:“让我们先关了灯再谈吧!”

有一个学生去拜望一位教授,希望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如教授般的学问,教授半句话也没讲,只是把他正在看的书,交到学生手里。

以上虽然只是两则小故事,却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任何事要想成功,最重要的是:“现在就做。”

不要等待。时间永远不会正适合。从你所处的位置开始,你手头有什么工具就使用什么工具,工作下去会发现更好的工具。

当你成为一个侧重于行动的人的时候,你激活了成功的“动量原理”。根据这个原理,虽然克服惰性并且开始行动起来需要大量的能量,但是,随后继续行动所需的能量就会少得多。

使你自己行动起来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对自己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句话:“我现在就做!我现在就做!我现在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