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做事枕边书大全集
5295300000037

第37章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2)

中国历史上,凡是显世扬名、彪炳史册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无不能忍。人生在世,生与死较,利与害权,福与祸衡,喜与怒称,小之一身,大之天下国家,都离不开忍。现代社会中,许多事业上非常成功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因而,忍是修养胸怀的要务,是安身立命的法宝,是众生和谐的祥瑞,是成就大业的利器。

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忍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讲究策略,体现的是智慧。“弓过盈则弯,刀过刚则断”,能忍者追求的是大智大勇,决不做头脑发热的莽夫。

忍让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法宝。忍让之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本名重耳,未登基之前,由于遭到其弟夷吾的追杀,只好到处流浪。

有一天,他和随从经过一片土地,因为粮食已用完,他们便向田中的农夫讨些粮食,可那农夫却捧了一捧土给他们。

面对农夫的戏弄,重耳不禁大怒,要打农夫。他的随从狐偃马上阻止了他,对他说:“主君,这泥土代表大地,这正表示您即将要称王了,是一个吉兆啊!”重耳一听,不但立即平息了怒气,还恭敬地将泥土收好。

狐偃身怀忍让之心,用智慧化解了一场难堪,这是胸怀远大的表现。如果重耳在当时盛怒之下打了农夫,甚至于杀了人,反而暴露了他们的行踪,狐偃一句忠言,既宽容了农夫,又化解了屈辱,成就了大事。

忍让是智者的大度,强者的涵养。忍让并不意味着怯懦,也不意味着无能。忍让是医治痛苦的良方,是一生平安的护身符。

生活中许多事当忍则忍,能让则让。善于忍让,宽宏大量,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处在这种境界的人,少了许多烦恼和急躁,能获得更加亮丽的人生。

控制住即将失控的情绪。

喧嚣的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做任何事都像在赛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难免会发生情绪波动,难免会急躁,如果再碰上点不顺心的事,那发点脾气再所难免。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无可非议,但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控制,听之任之,则会成为人生成功的一大障碍。乐极则会生悲,而盛怒之下更容易做出傻事、蠢事,事后又满世界求购后悔药。

生活之中,我们感受周围的事物,形成我们的观念,做出我们的判断,无一不是由我们的心灵来进行。然而,不好的情绪常常干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出现种种偏差。因此,成功的人能成功地驾驭情绪,而失败的人却会让情绪驾驭。愤怒时,不能控制怒火,使周围的合作者望而却步;消沉时,放纵自己的萎靡,把许多稍纵即逝的机会白白浪费。

“气大伤身”,这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无论什么原因产生的愤怒,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人发怒时,可导致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体内的肾上腺激素含量显著增高,会导致心跳加快,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总之,情绪失控有百害而无一利,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在恼恨暴怒之下,疾呼:“既生瑜,何生亮”,最后口吐鲜血而亡的故事是人人皆知。而“空城计”一节中,诸葛亮面对马谡街亭失守,蜀汉军连遭重挫,司马懿引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的危急局面,竟然能够不急不躁,从容应对,仅一句“大势去矣”而已,然后引小童二人,携琴一张,于城上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笑容可掬。虽为空城,琴声却丝毫不虚,使得司马将军以为城中有伏兵,诸葛军师胜券在握,不得不引兵急速退去,实在是高。

发怒固然有损健康,但怒而不泄同样对健康无益。怒气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排解,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正确的态度是疏泄怒气,采用恰当的方法释放心中的怒气。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制止怒气的产生。修身养性,学会宽容是制怒的最好方法。遇到不随意的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保持理智,不感情用事,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突然的险境,才能使自己走出人生的低潮。

超越自卑才能完善自我。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强中还有强中手,相互比较中,难免会产生自卑感。自信者往往能勇敢面对挑战,而有自卑感的人,只能遗憾地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

如果我们的生命中只剩下了一个柠檬,自卑的人说,我垮了,我连一点机会都没有了。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让自己在自怜自艾之中。自信的人说,我至少还有一颗柠檬,我怎么才能改善我的状况呢?我能否把这颗柠檬做成柠檬水呢?我能从这个不幸的事件中学到什么呢?

所以,成功的人拒绝自卑,因为他们知道,自轻自卑会把自己拖垮。一个人若被自卑所控制,其心灵将会受到严重的束缚,创造力也会因此而枯萎。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上帝想和人类玩个捉迷藏的游戏。

上帝想把一种叫做“自卑”的东西藏在人身上,于是他和天使们商量:“你们给我出个主意,我该把它放在人的哪个部位最为隐秘。”

有的天使回答说,藏在人的眼睛里;有的说,藏在人们的牙缝里;有的说藏在人们的腋窝上。

但一个聪明的天使笑着说:“上面这些地方,人们都很容易找到。他们马上会把自卑还给上帝。您最好把它藏在人们的心里,那里才是他们最后能想到的地方。”

有自卑感的人总是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结果越比越觉得不如别人,形成自卑心理。内心的自卑,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最要命的,因而,如果你发现自己自卑,就要用理性的态度把它铲除掉。

如果你想完善自我,找寻快乐,就要战胜自卑。自卑缘自于自我评价过低,缘自于没能正确地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战胜自卑,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自卑者要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努力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强化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克服自卑,还要学会科学地比较,掌握正确的比较方法,确定合理的比较对象。如果以己之不足和他人之长相对照,肯定只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最终落进自卑的泥潭,失去前进的动力。当然,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老是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这样容易惟我独尊,总觉得你比别人高出一筹,产生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理。

此外,战胜自卑,还应着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得到更大的发展。大凡在事业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天资聪颖,但中学时患有口吃的毛病,给他带来巨大的苦恼,他因此变得自卑、羞怯和孤僻。有一次上课,他的同桌捣乱,教师误以为是田中干的,当田中站起来辩解时,竟面红耳赤说不清楚,老师更加认定是他做错了又不承认,别的同学也嘲笑起他来。这件事对田中刺激很大,他回家后,分析自己口吃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个人的自卑。从此,他时时鼓励自己在公共场合发言,主动要求参加话剧演出,并经常练习,终于克服了口吃的毛病,这为他走上职业政治家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充分肯定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就能消灭自卑,找回自信,赢得完美人生。

拒绝骄傲的内心。

生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每一个人的能耐总是十分有限的,没有一个人样样精通,所以,人人都可在某些方面成为我们的老师。当自以为拥有一些才艺时,你要记住,你还十分欠缺,而且会永远欠缺。正所谓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一定不要自命清高,狂傲自负,不然,成功将与你无缘。

自负的人通常是相当自恃、有野心和难以相处的,而且对自己的成就感到相当地骄傲,尽管他们表现得很有自信,但是他们仍然会因为对形势估计不足而犯下大错。一个骄傲自负的人常会认为,世界上如果没有了他,人们就不知该怎么办了。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世界离了谁地球都照样转。因为骄傲,他们就失去了为人处事的准绳,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傲慢自负的集大成者,似乎当推东汉的祢衡。

祢衡很有才华,但性情高傲,总是看不起别人。当时,许都新建为京城,贤人达士从四面八方向这里汇集。有人向祢衡说:“你何不去许都,同名人陈长文、司马伯达结交呀?”祢衡说:“我怎么能去同卖肉打酒的小伙计们混在一起呢?”又有人问他:“荀文若、越稚长将军怎么样呢?”祢衡说:“荀文若外貌长得还可以,让他替人吊丧还行;越稚长嘛,肚子大,很能吃,可以让他去监厨请客。”

祢衡和鲁国公孔融及杨修比较友好,常常称赞他们,但那称赞却也傲得可以:“大儿孔文举,小儿杨祖德,其余的都是庸碌之辈,不值一提。”祢衡称孔融为大儿,其实他比孔融小了将近一半的年龄。

孔融很器重祢衡之才,除了上表向朝延推荐之外,还多次在曹操面前夸奖他。于是曹操便很想见见祢衡,但祢衡自称有狂疾,不但不肯去见曹操,反而说了许多难听的话。曹操十分恼怒,但念他颇有才气,又不愿贸然杀他。但后来,祢衡屡次侮辱曹操以及他手下官员,最终被杀。

有一个成语叫“虚怀若谷”,意思是说,胸怀要像山谷一样虚空。这是形容谦虚的一种很恰当的说法。只有空,你才能容得下东西,而自满,除了你自己之外,则容不下任何东西。

有一个自以为是的暴发户,去拜访一位大师,请教修身养性的方法。

但是从一开始,这人就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大师在旁边一句话也插不上,于是只好不断地为他倒茶。只见杯中的水已经注满了,可是大师仍然继续倒水。

这人见状,急忙说:“大师,杯子的水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呢?”

这时大师看着他,徐徐说道:“你就像这个杯子,被自我完全充满了,若不先倒空自己,怎么能悟道呢?”

生活之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变作一个注满水的杯子,容不下其他的东西。因而,学会把自己的意念先放下来,以虚心的态度去倾听和学习,你会发现大师就在眼前。

自私,就是心灵的自我毁灭。

贪欲无边无际,可以无限制地扩展,这其中的动力,便是自私之心。私心是由于过分看重自我的私名和私利而产生的。私心是万恶之因,也是万错之源。它使自我只求满足一己之私利,片面追求自我的名誉和地位,而置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于不顾;它使大团体为迎合小团体成员的狭隘名利之心,而置社会整体利益于脑后。

自私自利的人脑子里只是满装着自己,他们不会爱别人,更不懂得为别人付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外在的一切都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因而,他们不愿奉献,因为这无异于从他们身上割肉。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誓言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脚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怀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嘛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人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变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意,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自私者企图拥有整个世界,结果却输掉了一切本应属于他的东西,反而变得更加贫穷了。都是自私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