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现代散文鉴赏
5295800000053

第53章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林徽因。

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前两次的用香花感伤的围上你的照片,抑住嗓子底下叹息和悲哽,朋友和朋友无聊的对望着,完成一种纪念的形式,俨然是愚蠢的失败。因为那时那种近于伤感,而又不够宗教庄严的举动,除却点明了你和我们中间的距离,生和死的间隔外,实在没有别的成效;几乎完全不能达到任何真实纪念的意义。

去年今日我意外的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凝望着那幽黯的站台,默默的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人生和火车似的蜿蜒一串疑问在苍茫间奔驰。我想起你的:

火车檎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

如果那时候我的眼泪曾不自主的溢出睫外,我知道你定会原谅我的。你应当相信我不会向悲哀投降,什么时候我都相信倔强的忠于生的,即使人生如你底下所说: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赘!

就在那时候我记得火车慢慢的由站台拖出一程一程的前进,我也随着酸怆的诗意,那“车的呻吟”,“过荒野,过池塘,……过噤口的村庄”。到了第二站--我的一半家乡。

今年又轮到今天这一个日子!世界仍旧一团糟,多少地方是黑云布满粗着筋络望理想的反面猛进,我并不在瞎说,当我写:

信仰只一细炷香。

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

沙沙的隔着梧桐树吹。

朋友,你自己说,如果是你现在坐在我这位子上,迎着这一窗太阳:

眼看着菊花影在墙上描画作态;手臂下倚着两叠今早的报纸;耳朵里不时隐隐的听着朝阳门外“打靶”的枪弹声;意识的,潜意识的,要明白这生和死的谜,你又该写成怎样一首诗来,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

此时,我却是完全的一个糊涂!习惯上我说,每桩事都像是造物的意旨,归根都是运命,但我明知道每桩事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在里面烙印着!我也知道每一个日子是多少机缘巧合凑拢来拼成的图案,但我也疑问其间的排布谁是主宰。据我看来,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与性格矛盾;理智与情感两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日子一天一天向前转,昨日和昨日堆垒起来混成一片不可避脱的背景,做成我们周遭的墙壁或气氲,那么结实又那么缥缈,使我们每一个人站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候里都是那么主要,又是那么渺小无能为!

此刻我几乎找不出一句话来说,因为,真的,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生和死一样的不可解,不可懂。

但是我却要告诉你,虽然四年了你脱离去我们这共同活动的世界,本身停掉参加牵引事体变迁的主力,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你仍立在我们烟涛渺茫的背景里,间接的是一种力量,尤其是在文艺创造的努力和信仰方面。间接的你任凭自然的音韵,颜色,不时的风轻月白,人的无定律的一切情感,悠断悠续的仍然在我们中间继续着生,仍然与我们共同交织着这生的纠纷,继续着生的理想。你并不离我们太远。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同你生前一样的心旋转。

说到您的诗,朋友,我正要正经的同你再说一些话。你不要不耐烦,这话迟早我们总要说清的。人说盖棺定论,前者早已成了事实,这后者在这四年中,说来叫人难受,我还未曾读到一篇中肯或诚实的论评,虽然对你的赞美和攻讦由你去世后一两周间,就纷纷开始了。但是他们每人手里拿的都不像纯文艺的天秤,有的喜欢你的为人;有的疑问你私人的道德;有的单单尊崇你诗中所表现的思想哲学;有的仅喜爱那些软弱的细致的句子;有的每发议论必须牵涉到你的个人生活之合乎规矩方圆,或断言你是轻薄,或引证你是浮奢豪侈!朋友,我知道你从不介意过这些,许多人的浅陋老实或刻薄处你早就领略过一堆,你不止未曾生过气,并且常常表示怜悯同原谅;你的心情永远是那么洁净;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但是现在的情形与以前却稍稍不同,你自己既已不在这里,做你朋友的,眼看着你被误解,曲解,乃至于谩骂,有时真忍不住替你不平。

但你可别误会我心眼儿窄,把不相干的看成重要,我也知道误解曲解谩骂,都是不相干的,但是朋友,我们谁都需要有人了解我们的时候,真了解了我们,即使是痛下针砭,骂着了我们的弱处错处,那整个的我们却因而更增添了意义,一个作家文艺的总成绩更需要一种就文论文,就艺术论艺术的和平判断。

你在《猛虎集》序中说“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你却并未说明为什么写诗是一桩惨事,现在让我来个注脚好不好?我看一个人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那怕是几声小唱),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这本来是个极寻常的事。哪一个地方哪一个时代,都不断有这种人。

轮着做这种人的多半是为着他情感来的比寻常人浓富敏锐,而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而需要那种艺术的满足而已。说起来写诗的人的动机多么单简可怜,正是如你序里所说“我们都是受支配的善良的生灵”!虽然有些诗人因为他们的成绩特别高厚旷阔包括了多数人,或整个时代的艺术和思想的冲动,从此便在人中间披上神秘的光圈,使“诗人”两字无形中挂着崇高的色彩。这样使一般努力于用韵文表现或描画人在自然万物相交错的情绪思想的,便被人的成见看作夸大狂的旗帜需要同时代人的极冷酷的讥讪和不信任来扑灭它,以挽救人类的尊严和健康。

我承认写诗是惨淡经营,孤立在人中挣扎的勾当,但是因为我知道太清楚了,你在这上面单纯的信仰和诚恳的尝试,为同业者奋斗,卫护他们情感的愚诚,称扬他们艺术的创造自己从未曾求过虚荣,我觉得你始终是很逍遥舒畅的。如你自己所说“满头血水”你“仍不曾低头”,你自己相信“一点性灵还在那里挣扎”,“还想在实际生活的重重压迫下透出一些声响来”。

简单地说,朋友,你这写诗的动机是坦白不由自主的,你写诗的态度是诚实,勇敢,而倔强的。这在讨论你诗的时候,谁都先得明了的。

至于你诗的技巧问题,艺术上的造诣,在几乎没有一定的定义时代,转入这讨论外形内容,以至于音节韵脚章句意象组织等艺术技巧问题的时期,即是根据着对这方面努力尝试过的那一些诗,你的头两个诗集子就是供给这些讨论见解最多材料的根据。外国的土话说:“马总得放在马车的前面”,不是?没有一些尝试的成绩放在那里,理论家是不能老在那里发一堆空头支票的,不是?你自己一向不止在那里倔强的尝试用功,你还曾用尽你所有活泼的热心鼓励别人尝试,鼓励“时代”起来尝试,--这种工作是最犯风头嫌疑的,也只有你胆子大头皮硬顶得下来!我还记得你要印诗集子时我替你捏一把汗,老实说还替你在有文采的老前辈中间难为情过,我也记得我初听到人家找你办晨副时我的焦急,但你居然板起个脸抓起两把鼓锤子为文艺吹打开路乃至于扫地,铺鲜花,不顾旧势力的非难,新势力的怀疑,你干你的事,“事在人为,做了再说”那股子劲,以后别处也还很少见。

现在你走了,这些事渐渐在人的记忆中模糊下来,你的诗和文章也散漫在各小本集子里压在有极新鲜的封皮的新书后面,谁说起你来,不是马马糊糊有承认你是过去中一个势力,就是拿能够挑剔看轻你的诗为本事(散文人家很少提到,或许“散文家”没有诗人那么光荣不值得注意)。朋友,这是没法子的事,我却一点不为此灰心,因为我有我的信仰。

我认为我们这写诗的动机既如前边所说那么简单愚诚;因在某一时,或某一刻敏锐的接触到生活上的锋芒,或偶然的触遇到理想峰巅上云彩星霞,不由得不在我们所习惯的语言中,编缀出一两串近于音乐的句子来,慰藉自己,解放自己,去追求超实际的真美,读诗者的反应一定有一大半也和我们这写诗的一样诚实天真,仅想在我们句子中间由音乐性的愉悦,接触到一些生活的底蕴渗合着美丽的憧憬;把我们的情绪给他们的情绪搭起一座浮桥;把我们的灵感,给他们生活添些新鲜;把我们的痛苦伤心再揉成他们自己忧郁的安慰!

我们的作品会不会长存在下去,也就看它们会不会活在那一些我们从不认识的人,我们作品的读者,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的,这种事它自己有自己的定律,并不需要我们的关心的。你的诗据我所知道的,它们仍旧在这里浮沉流落,你的影子也就浓淡参差的系在那些诗句中,另一端印在许多不相识人的心里。朋友,你不要过于看轻这种间接的生存,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伤心的仅是那些你最亲热的朋友们和同兴趣的努力者,你不在他们中间的事实,将要永远是个不能填补的空虚。

你走后大家就提议要为你设立一个“志摩奖金”来继续你鼓励人家努力诗文的素志,勉强象征你那种对于文艺创造拥护的热心,使不及认得你的青年人永远对你保存着亲热。如果这事你不觉到太寒伧不够热气,我希望你原谅你这些朋友们的苦心,在冥冥之中笑着给我们勇气来做这一些蠢诚的事吧。

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北平。

【鉴赏】林徽因(1903-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女。1923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学习建筑,后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1928年回国后,曾在东北大学、燕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

这篇散文从题目即知是一篇悼念亡友的文章。作者林徽因不仅是我国着名的建筑学专家,而且她在文学创作方面也有极高的成就。我们所熟知的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浪漫故事,已是文坛佳话,广为流传。1931年徐志摩不幸飞机失事而离世,作者为之悲痛欲绝,在以后的几年里作者写了很多的诗文来纪念志摩。这篇散文写于1935年11月,当时志摩去世已四周年了,作者无法抑止住自己的满腔哀思,将这一切倾诉于笔端,留下了这一篇传世之作。

文章开头作者的感伤之情就溢于言表,“今天是你走脱这世界的四周年!朋友,我们这次拿什么来纪念你?前两次的用香花感伤的围上你的照片……,几乎完全不能达到任何真实纪念的意义,”这段话是生者向死者的诉说和呼唤,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绝唱,一下子就把我们引入到这个“悲伤”的世界中来。

下面作者将自己的思绪发散开来,由远及近的从去年徐志摩祭日写起,由记忆的残片引出志摩的诗,犹如志摩活生生的站在作者面前轻吟细诉一样,然而他那酸怆的诗意带给作者的是满眶的泪水和无尽的思念。接着作者由去年写到今日,虽然又时隔一年了,可作者仍然感到心中的悲怆之情还在涌动。作者这样悲怆的原因在哪里呢?作者虽然在下文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追述自己与徐志摩的感情故事,但却在对于生与死、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感发议论中隐隐透出他们的相识是“多少机缘巧合凑拢来拼成的图案”,是“造物主的意旨”。作者更认为“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从这句话可感知因志摩的死,在作者心中造成了永久的遗憾和心灵的烙痕,同时我们也体味出话语背后的人生悲剧感和两个感情错位的不幸,难怪作者会说:“此刻我几乎找不出一句话来说,因为,真的,我只是个完全的糊涂;感到生和死一样的不可解,不可懂。”

我们学习过不少悼念亲友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总会表达出一股真切的哀痛,死对生的留恋、生对死的困惑都在文章的主题中交织在一起,并流动着悠悠的、难以遣散的遗憾。不过作者不再沉浸于悲哽与感伤之中,开始冷静地、理智地评判志摩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并提出自己中肯真诚的赞扬和批评。

作者先从志摩从事诗歌创作的初衷说起,由志摩《猛虎集》序言展开:“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通对作者对志摩的了解,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作者认为志摩写诗动机至真至纯,源于内心,不求虚荣,只是把自己情感冲动付诸文字,“为同业者奋斗卫护他们情感的愚诚”。正因为如此,志摩被世人所误解、被世人夸大为狂徒而倍受嘲讽讥笑,终至形成其写诗是惨淡经营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作者第一次坦诚地说明了自己对于诗创作及诗人价值的见解,认同了徐志摩的观点。

作者接着又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的开拓性尝试给予肯定,认为“没有一些尝试的成绩放在那里,理论家是不能老在那里发一堆空头支票的”。至于志摩的“事在人为,做了再说”的干劲与真诚,作者以一种极度理解的语气叙来,情真意切,欣赏胜于批评。至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用成熟的批评家的眼光,提出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读者的影响两者的关系,认为志摩的诗给予读者极大鼓励与安慰,“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由此可见,作者对于志摩的诗是如何赞扬与肯定。

文章最后提起朋友们的心愿:设立一个志摩奖金,表达了大家包括作者对于发扬志摩创作精神的殷切希望,因为死者遗留给后人的并非是几本诗集而更多是执着的文字创作精神,写到这里作者的心灵得到了慰藉,志摩虽然离去了,但带有他真实内心写照的作品会长存人间,作者也由悲哀转化为欣慰了。

总之,这篇散文融抒情、叙事、议论于一体,感情节制含蓄,深沉真挚,叙事真实感人,自然流畅、议论肯切中直,发人深省。语言清新优美,带有欧化的韵味。文章结构疏密相间,整饬齐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