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纳兰全词
5296600000041

第41章 素卷 我是人间惆怅客(4)

②香笺:也就是信笺,因为少女的书信都散发芬芳,故泛指女子的书信。临姬,邻家女子。讯:通“信”。

③绿鬟:指乌黑秀丽的头发。斜掸:斜斜地垂落着。

④浅黛:本意是一种女子用于描眉的颜料,代指用淡色黛螺描画的眉毛。

⑤个侬:这个人或那个人。生:用在形容词的词尾。

【典评】

《踏莎行》和《虞美人》都是古词牌名,而绝少见到《踏莎美人》这样的词牌名。事实上,这首词牌是纳兰性德的好友顾贞观的自度曲,颇为难得。

漫漫冬日已经结束了,柳树抽丝,绿草吐芽,快要到踏青的好时节了,青年女子们已经盼望很久了。拾翠的本意是去拾捡翠鸟的羽毛,女子用其作为帽子的装饰,因此后世将“拾翠”作为踏青的别称。

“香笺小迭邻姬讯”,快要过清明节了,邻家女子早就写信相约一起前去踏青。可是看到纷扬落下的樱花后,却莫名地生出了春愁,说不清是为何而蹉跎年华。心中本来就满是悲愁,就更不愿意去招惹新恨了。谁会明白词人心中的这份愁绪?也许只有那在窗外清啼的流莺才会知晓吧。

“柔肠几寸,不堪更惹青春恨”一句,将女孩子的心事点明,怀春之意、伤春之情令她无法动情,闺怨情浓时,无奈只好黯自神伤。

苏幕遮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①。时节薄寒人病酒②。铲地梨花③,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④。肠断月明红豆蔻⑤。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注解】

①絮语:连续不断地低声说话。

②薄寒:轻寒。病酒:喝醉酒或者因饮酒过量而生病。

③铲地:平白无故的。

④逗:引发、引起。

⑤红豆蔻:植物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花·红豆蔻》:“红豆花从生……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葡萄,又如火齐璎珞及剪彩鸾枝之状。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同种。每蕊心有两办相并,词人托兴曰比连理云。”

【典评】

纳兰词风格悲凄,他善于从景物找到切入点,将自己的思绪寄托其上。

这首词的上片点明了时间,正是春寒料峭时,酒后觉得困乏。“黄昏后”为下片的“月似当时”留下一个伏笔。下片结构稍微有些局促、单调,可细细品味,不禁伤他之所伤,哀他之所哀。

开篇第一句“枕函香,花径漏”,描绘了一幅万物争春的情景。“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他如同又一次与恋人幽会,在黄昏时来到了约好的地方,脉脉含情地与对方说着悄悄话。

“时节薄寒人病酒,划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此处的“病酒”是指喝醉酒或者因为过量饮酒而生病。已经无从考证究竟纳兰是喝醉了,还是喝多了酒然后生病了。

“掩银屏,垂翠袖。”恋人从前的模样仍不停地在眼前晃动着,可无法触摸,多么悲哀。爱已不再,还怎么抚慰自己受伤的心呢,只好“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聊解相思之苦。

“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当空明月依旧是那一个,但明月下的人儿,却早已不知所踪。

苏幕遮

咏浴鬓云松,红玉莹①。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半晌斜钗慵未整②。晕入轻潮,刚爱微风醒。

露华清③,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④。罗韈凌波波不定⑤。小扇单衣,可奈星前冷。

【注解】

①红玉:比喻红色而带有光泽的东西。

②慵:慵懒。

③露华:清冽的月光。

④青鸾镜:镜子。相传骆宾王于峻祁之山,获一鸾鸟,饰以金樊,食以珍馐,但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乌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见《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南朝梁范泰《鸾鸟诗序》。因此后世用“青鸾”来借指镜子。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青鸾不用羞孤影,开匣常如见故人。”

⑤罗袜:用丝罗制成的袜。凌波:形容女子轻盈的脚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典评】

这首词以写女子形貌开篇,以自己的思绪作结,以形寄情,情景交融,借女子怀人伤春的思绪,也抒写了词人怀念恋人、伤春的哀思。这首词描写女子情态的风格与花间词风相似:月亮刚上树梢,穿过了梨花,映照着她那蓬松的发髻和红润的肌肤。怎奈她娇惰慵懒,磨蹭着不愿梳妆,只享受着那清风拂面的凉爽。直到月色变得清冷时才开始梳妆,又害怕被爱郎看到,所以悄悄地把明镜移到别处。看着她轻盈的步子,单薄的衣饰,怎么可以耐住这寒冷的夜晚呢?

开篇四句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女子画像,“鬓云松,红玉莹。早月多情,送过梨花影。”用“红玉”来形容女子的肤色,为她的容貌更添了几分姿色。

纳兰并未用更多笔墨来解释和描绘,他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描述着那女子的慵懒形态。女子不整衣衫,未画妆容,神情迷离地伫立在那儿,微风轻拂她的裙摆,不由地惹人疼惜。

在下片中,女子一直等到了入夜时分才开始妆扮,此处的描述很有情趣。在纳兰的笔下,女子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生动活泼。“露华清,人语静。怕被郎窥,移却青鸾镜。”

这首词通过层层的铺垫和渲染,直抒胸臆,感情真挚,将怀春女子的形态刻画得非常生动可爱,令人无限追思青春年少。

淡黄柳咏柳

三眠未歇①,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②。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③,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④。红板桥空⑤,湔裙人去⑥,依旧晓风残月。

【注解】

①三眠:三眠柳,指柽柳,又称为人柳。这种柳树的枝条非常柔弱,有风吹来就会时时伏倒。《三辅故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故柽柳又称三眠柳。

②灞陵:古地名。本来称为霸陵,故址在现陕西西安市东。汉文帝之墓地,因此得名。三国魏改称为霸城,北周建德二年废。

③苏小恨:比喻与情人分离的惆怅。

④游冶:外出游玩。章台:秦宫殿名,因宫中有章台而得名,这里是指妓院舞馆。

⑤红板桥:用红色的木板建造而成的桥梁。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晖。”

⑥湔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湔裙本来是为了化解灾祸,后唐李商隐《竹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湔裙水上”来会,后世就用此典来借指情人或者男女情恋之事。

【典评】

这首词咏的是秋初之柳。纳兰开篇写景,抒情作结。描绘了初秋时分柳条渐渐暗黄的情景,以此抒发了他心中的惆怅与苦闷。柳条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中,表离别之意,纳兰的这首词也是如此。

纳兰通过写柳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词中寓情于情,基调向上而深沉。离别的情景令人不忍忘怀,整首词空灵婉约,优美动人。

上片开篇即点名了时节,“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时至初秋,一个生动的“乍”字刻画出了秋的突然而至,作为离愁别绪的铺垫。尽管这里尚未写到分别,也没有刻意去渲染气氛,可一个“乍”字,就托出了伤离别的情绪。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夕阳西下,树影渐渐拉长,哽咽的蝉声引起了词人心中的悲苦与凄凉。而“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飞絮已经落入水中化作无根的浮萍,词人空自悲切着,无人诉说。

转至下片,词人的心中仿佛开朗了些,他温柔地写下“长条莫轻折。”别轻易地去折那柳条,尽管离别就在眼前,却莫毁了这些许柔情。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湔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这几句颇有些柳三变的影子,可纳兰显得更利落,既然已经在红桥之上,再无法挽回什么了,索性就告别吧。晓风残月依旧,伊人已去,空留悲怆。

苍凉的景是为了衬托心中的悲凉。词人看着这阑珊的世间万物,只能在无奈中品着这良辰美景。整首词情致凄婉悲伤,是一首咏物佳作。

青玉案辛酉人日①

东风七日蚕芽软②。一缕休教剪。梦隔湘烟征雁远。那堪又是,鬓丝吹绿,小胜宜春颤③。

绣屏浑不遮愁断,忽忽年华空冷暖。玉骨④几随花骨换。三春醉里,秋别后,寂寞钗头燕。

【注解】

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午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东方朔《占书》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

②蚕芽:桑芽。

③小胜:玉胜,又称作华胜,是一种古时妇女佩戴的玉制发饰,形状似花。传说为西王母所戴,汉代后多以剪彩为之。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曾记录楚地“剪春胜以相遗”的习俗: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胜,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

④玉骨:形容女子秀丽而美好的骨架。

【典评】

这是一首词咏节序词中的佳作,抒发了词人心里的离愁别绪:正月初七是人日,桑树吐发着一缕缕青嫩的新芽。身处千里之外的异族他乡,如同南国的大雁般。就像是身边美女如云,金衣玉胜,也无法动情,只顾着思念远方的心上人。时光如同流水一般清凉,韶华已逝,难首那绣屏就能遮住春愁么?年复一年,青春早已不在,只剩下空空一人的悲叹声。

全词笔触清新灵动,寓情于景,以物咏情。词人借吟咏人日而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融咏物和抒情为整体,在悲凉凄美的景致中寄寓着厚重的伤春之情,将词人的心思刻画得入木三分,流露出了绵绵无期的悲痛。

“那堪又是,鬓丝吹绿,小胜宜春颤”一句,“小胜”就是玉胜,是一种古时妇女佩戴的玉制发饰,状如花形。春风吹绿了耳边的发丝,伊人却不在身边,怎么还会有心思去欣赏这春景呢?

上片境界苍茫而情调悲切,词人在下片中直抒胸臆,诉说着自己的离愁别绪。“绣屏浑不遮愁断,忽忽年华空冷暖。”山川都无法遮蔽心中的思念,韶华逝去,却仍然无法停止对心上人的想念。“玉骨几随花骨换。”这是在感叹时光太过匆匆。“三春醉里,三秋别后,寂寞钗头燕”,离别之后,只剩一个寂寞自己,再无法如影随形的相伴左右。

青玉案宿乌龙江

东风卷地飘榆荚①,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②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

多情不是偏多别,别离只为多情设。蝶梦百花花梦蝶③。几时相见,西窗剪烛④,细把而今说。

【注解】

①榆荚:榆树的荚子,也就是榆树结的果实。

②香闺:代指年轻女子的房间。

③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世用“蝶梦”来喻指迷离的梦境。

④西窗剪烛:同剪烛西窗,借指亲友聚谈。语出李商隐诗《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这里是指和自己思念的人聚谈。

【典评】

赵秀亭在《纳兰丛话》里曾经提及:“性德《青玉案·宿乌龙江》上片云:‘东风卷地飘榆荚,才过了、连天雪。料得香闺香正彻,那知此夜,乌龙江畔,独对初三月。’此亦清康熙二十一年春夏扈从东巡之作。乌龙江,即松花江,此指驻跸之大乌刺虞村,地在鸡林(今吉林市)下游八十里。圣祖于三月二十八至四月初三皆驻大乌刺,故‘独对初三月’云云全为写实。”对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与背景作了一番解释。

后人非常推崇这首词,认为全词一气呵成,未着过多粉饰,是词人最纯朴真挚的内心独白。

“东风卷地飘榆荚”,东风卷起了飘落在地面上的榆荚。似乎夏天刚来,冬天就紧跟着也到了。显然纳兰并不适应没有秋天的黑龙江,看见“才过了,连天雪”,心中万分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咫尺天涯间,竟无意中与爱妻隔了好远好远……

“料得香闺香正彻。”想来妻子的房间里肯定是花香四溢吧,家中的园子万花争奇斗艳时,自己却在天寒地冻的异乡。思及此处,一句“蝶梦百花花梦蝶。几时相见,西窗剪烛,细把而今说。”作结,纳兰只好寄希望于梦中了,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

原头野火烧残碣①,叹英魂、才魄暗销歇②。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

惊心事,又到中元时节。

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沉吟③、千里共明月。露冷鸳鸯,最难忘、满池荷叶。

青鸾④杳,碧天云海音绝⑤。

【注解】

①残碣:残存的石碑。

②销歇:消失。

③沉吟:深思吟诵。

④青鸾:也就是青鸟,是神话传说里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三只神鸟,后世借指传递信息的使者。化用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乌殷勤为探看。”

⑤碧天云海:形容天水连成一线,无限宽阔。此句化用了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典评】

这首词作于中元时节。纳兰面对着荒凉塞外的残碑断碣,不禁想起了那些在战场上拼死相搏的英烈。不管他们当时的举动是忠是愚,是对是错,世事已枉然。历史长河从未停止过奔涌,淘尽了古今的一切兴衰。时值中元,恰身处异乡,可音信难以传达,更使人觉得孤苦凄凉。独自一人吟诵着那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尽管不免黯然神伤,只当聊以自慰。

“原头野火烧残碣,叹英魂才魄暗消歇。”词的开篇就描写了塞外的荒冷景物,纳兰对古今英魂的感慨表明了本词的双重内涵。一是对大江长河东流去的沉重感叹,多少英雄人物都化作了历史的一抹尘埃?二是正值中元时节,思亲之情更加汹涌,抒发离愁别怨。

“终古江山,问东风几番凉热。惊心事,又到中元时节。”曾经的旷世英雄早已被人们忘记,那些卑微的无名之辈,岂非只是一道过眼云烟吗?尽管纳兰不求名利,可是古人大多追求留名清史,因此他的心中更加悲苦。

词人推开上片情绪,在下片以闺中人的角度着笔。“凄凉况是愁中别,枉沉吟千里共明月。”中元时节思亲之情更浓,却无法与亲朋联系,一切境况都无从得知,只好独自一个呤诵着千里共明月的诗句,聊以自慰。

“露冷鸳鸯,最难忘满池荷叶。”可见纳兰对爱妻的思念多么深厚,最难忘记的便是那连连的荷叶,相偎相依共戏鸳鸯。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眼前却只有苍茫的黄沙与烈风。

纳兰在结尾无奈地写道:“青鸾杏,碧天云海音绝。”“青鸾”是神话里西王母的信使,此处化用李商隐的《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而“碧天云海”则是形容海天连成一线,无限宽阔,也是化用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个无眠的塞外之夜,注定相思成疾。思念亲人,思念亡妻,只好为他们祈求安康吧。

月上海棠瓶梅①

重檐澹月浑如水②,浸寒香一片小窗里③。双鱼冻合④,似曾伴个人无寐。横眸处,索笑而今已矣⑤。

与谁更拥灯前髻,乍横斜疏影疑飞坠。铜瓶小注,休教近麝炉烟气。酬伊也,几点夜深清泪。

【注解】

①瓶梅:插在花瓶里供观赏的梅花。

②重檐:两层屋檐。

③寒香:清新的芬香,常用以形容梅花、菊花的香气。

④双鱼:双鱼洗,镌刻有双鱼形象的洗手器。冻合:犹言冰封。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⑤索笑:犹逗乐,取笑。

【典评】

这首词借瓶梅而抒发心中的相思与伤逝之情。纳兰词的基调低沉哀怨,而这首词略有不同。整体感觉温和清新,好像淡淡的月华从窗口温柔地流了进来,节奏明快。

月凉如水,那瓶中的梅花已经绽放了,小窗萦绕着一阵阵清香。天气渐冷,双鱼洗早结了冰,孤独的人无法入眠。追忆从前,那眉目传情已无法重来。而如今又是铜瓶花开时,麝烟缭绕在屋中,可伊人已去,只有几滴眼泪才能渲泄心里的思念之情。

“重檐淡月浑如水,浸寒香一片小窗里。”月亮经常出现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中,表思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