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沃伦·巴菲特全传
5306000000044

第44章 天上的苏珊·巴菲特夫人(1)

那份富可敌国的财富,将来的命运如何,巴菲特家族的人有责任考虑这个问题。这个投资奇才缔造的资本江山,由谁来拱卫,恐怕远见如巴菲特者也会在山颠茫然。

我在等你娶我。

巴菲特成功箴言。

1、未来的“股神”夫人。

1933年,苏珊·汤普森出生于奥马哈一个普通的家庭,苏珊的父亲汤普森医生是心理学教授,同时还担任奥玛哈大学艺术科学学院院长。

苏珊从小到大生活过的那个街区的与巴菲特住的地方相隔不到一英里.苏珊能与巴菲特相识,完全得归功于巴菲特的妹妹罗贝塔。

那是1951年夏天,巴菲特去西北大学看望在那里念书的妹妹罗贝塔,并陪她参加了一次学校的舞会。在悠扬的乐声中,苏珊那玲珑娇小的身材、荡漾着迷人微笑的青春脸庞深深的迷住了巴菲特。巧合的是,苏珊跟罗贝塔住在同一个宿舍,而且故乡都是的奥玛哈。

然而,与巴菲特对苏珊痴痴的迷恋相反,初次见面,苏珊并没有对巴菲特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

后来,巴菲特回到奥玛哈,就对苏珊展开了“爱情攻势”。可他不是一个会谈情说爱的人,此前,看到姑娘还会脸红,以至于面对美丽可爱的苏珊,巴菲特更是手足无措。或许和她交流自己擅长的东西会令我自然些吧。巴菲特这样想着。于是每次见面就和苏珊玩猜谜或脑筋急转弯之类的智力游戏。大凡女孩子都喜欢谈比较温馨的话题,或者是喜欢浪漫的情调,而对于这种伤脑筋的游戏大多没什么兴趣。因而当见了几次面之后,苏珊对这个愣头愣脑的小伙子烦透了,此时,她的心中已然有了心仪的男子,他叫密尔顿·布朗。因而当巴菲特再来拜访时,苏珊便从后门溜走,去找她心爱的密尔顿。在她看来巴菲特根本无法与他相比。但在她此后的生命旅途中,事实证明她从前的想法是错误的。

巴菲特认定了这个长着一头褐色长发的女孩,他知道苏珊将会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面对自己心爱的人,巴菲特这一次没有退却.之所以说这一次,是因为在巴菲特与苏珊相识前,曾经有过2次失败的恋爱经历。

2、巴菲特的恋爱史。

早在念初中的时候,巴菲特曾经暗恋过一个名叫卡罗林.福克的女生。

当时,巴菲特并不是一个擅长跟女孩子打交道的人,而且喜欢独来独往,可以说是有点不太合群,所以他很难讨得女孩子的欢心,而且他的年龄偏小,因此在那些大女生面前,他还是个孩子,很难吸引她们的目光。正如巴菲特自己所说:在班里我不是最受欢迎的人,然而也不是最不受欢迎的人,我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他从来没有胆量向这个女孩表达自己的爱。后来卡罗林嫁给了皮特·基威特父子公司的老板沃尔特·斯科特.对这次失恋,巴菲特很有绅士风度地评价说:不幸的是,最优秀的人赢得了美人的芳心。

在哥伦比亚读书时,又爱上了一个女孩,并跟她有过约会。尽管没有过多的记载,表述巴菲特此时的爱情,但毋庸置疑,这又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因为不久之后,当他发现自己的好朋友比尔·柯瑞斯泰森也在跟这个女孩约会时,就很有风度地向柯瑞斯泰森宣布退出这场爱情的角逐。

事实上,巴菲特的让步并没能成全好朋友。因为后来这位女孩并没有嫁给柯瑞斯泰森。

虽然在感情上连续两次受挫,但失恋的经历只不过是每一个男孩生活中的小插曲而已.巴菲特的求知欲和对事业目标的追求并未受到失恋的影响。

但是,这次不一样,巴菲特深切的感受到,苏珊就是自己等待的那个人,是自己一生的伴侣。正是因为巴菲特对苏珊的深深迷恋,使得巴菲特坚定了要得到苏珊的信心,激发了他的无穷勇气。

3、有情人终成眷属。

苏珊的冷淡和刻意回避并没有让巴菲特知难而退。这一点要感谢苏珊父亲汤普森教授的支持。与未经世事的女儿相比,这位教授先生可谓慧眼识英才。他早对外表平平,却透着精明的巴菲特格外留意。而巴菲特既然决定了,就会坚持到底。既然无法从苏珊那里找到突破口,那么便转移了进攻目标。此后他开始刻意与这位长辈搞好关系,希望籍此赢得爱人的芳心。

当然,从客观来说,有两件事给予了巴菲特帮助。第一是苏珊的心上人密尔顿.布朗是个犹太人,这一点为汤普森教授所不喜。第二是每当苏珊借故离开时,巴菲特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汤普森教授交流。因而能更多的了解对方的喜恶。以致当得知教授先生喜爱音乐后,更增多了共同语言。毕竟音乐对于巴菲特来说也是美好的,令他感兴趣的,此后,使得这一老一少交往频繁,为巴菲特争取了更多的展示自我和赢得对方好感的机会。

事实证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据巴菲特后来回忆,这位岳父大人的确功不可没。有一次,他们合奏了一首曲子。巴菲特弹奏夏威夷四弦琴,而汤普森教授弹奏曼陀林。他们配合得相当不错,就连苏珊也被吸引住了,并从此改变了对巴菲特的看法。巴菲特则不失时机地向汤普森教授提出想娶他女儿的想法。汤普森教授很喜欢这个小伙子,所以他劝女儿说:“巴菲特是个好男孩,我不会看错!你应该给他机会,和他一起出去走走。”

苏珊很崇拜自己的父亲,也很听他的话,于是接受了劝告,开始和巴菲特约会。

巴菲特曾经告诉苏珊自己将会成为一个富有的人,但是这些话语远没有温柔的呵护和幽默的谈吐来的吸引人。苏珊原本身体并不是很好,耳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折磨着她,更不幸的是由于风湿热,苏珊不得不长期呆在家里。

正是父亲的亲切关怀、专心呵护弥补了苏珊的不幸,苏珊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在一种绝对的爱的包容里成长的。而当她战胜疾病之后,她体验到了一种自由的美好,她感到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从痛苦中彻底摆脱出来的轻松感。

而巴菲特显然得到了汤普森教授的真传,在与苏珊交往的过程中,尽展细心的一面,不仅对爱人呵护有加,而且不时展露着自己的才华。苏珊在与巴菲特的长期交往中,发现巴菲特的很多特别之处,对他慢慢有了好感,于是,两个人共同坠入了爱河。最终,父亲对巴菲特发自内心的好感,还有苏珊的姐姐的热心帮助,使得巴菲特取得了成功。

后来,巴菲特得意地谈起这件事说:“显然,和她在一起,我不是最具竞争力的。但是,苏珊的父亲非常赞成我,结果2比1,我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恋后,苏珊决定嫁给巴菲特。

1952年4月19日下午3点,绝对是个值得铭记的时刻,苏珊与巴菲特在邓迪长老会教堂举行了婚礼,两人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4、巴菲特的自信。

回味苏珊与巴菲特的浪漫情史,我们有必要思索一下,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俩走到了一起,更确切地说是什么使得巴菲特最终如愿以偿,和苏珊共结连理?

撇开音乐对他的帮助不谈,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巴菲特的自信。

苏珊嫁给巴菲特时只有19岁,而巴菲特只有21岁,那时的他还是个穷小子,但他还是鼓足了勇气对苏珊说:“相信我,我将来会很富有。”

如果说有1000个年轻人向女孩求爱的时候说:“我将来会很有钱的,嫁给我吧”,那么最终能实现自己诺言的或许寥寥无几。

然而,巴菲特言出必行,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创造了“巴菲特投资神话”,在2008年初再度摘取世界首富的桂冠。

如今,报纸杂志连篇累牍、毫不厌烦地报道巴菲特每一投资举措的微小变化和新动向,中国的记者也能追逐到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全球股东大会—两万多投资者近似“朝圣”的心情涌向小城奥马哈。

巴菲特坚信自己会富有,“但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了不起的长处,甚至也不是因为我很勤奋,而只是因为我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做了正确的事情而已”。

不只是苏珊被他的自信所打动,还有他的投资者也被巴菲特所表现出来的自信所折服。这点,可以在他以后的投资史中得到体现。

巴菲特的合伙人投资公司是在1956年成立于他的家乡奥马哈,当时公司规模很小,其中,成员只有7名,虽然当时大家仅凑了10500美元的启动资金,但所有人已经竭尽所能。而巴菲特投入的100美金,恐怕是其中很小的一笔。但是就是如此,成就了股神日后叱诧股市的原始资本。不过,巴菲特的内心从未有人能真正了解,现在不能,当初也不能。此时的巴菲特考虑的并不是资金短缺的问题,此时此刻困扰巴菲特的是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忧虑。在给他的一位名叫杰里.奥兰斯朋友的信中巴菲特不无苦恼地说道:“我很害怕到最后自己的企业变得过于庞大,从而金钱会将我的孩子们腐蚀了,目前这还没有成为一个问题,但是乐观地来看,它是会发生的,我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结果。我敢肯定自己的确不想留给孩子们大堆的金钱,除非等我很老了,等我有时间看看这些孩子是否已经成材后再这样做。然而,留给他们多少钱,剩下的钱怎么办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让我大伤脑筋。”

这就是巴菲特,你可以说他狂妄,你可以说他不知所云,你甚至可以说这个疯子简直莫名奇妙。但是,有谁能比得过他的自信。在巴菲特的思想中,没有不可能,只要我去做,那么一定能成功。这或许可以解释上述这些困扰的由来,因为它真有可能存在。这是一个何等的愿望,何等的自信啊!这里面有多少令人不可思意的地方?有多少令人不可理解的地方?但这就是巴菲特,这就是一个从没想过会失败的巴菲特!他的自信程度足以让任何人生畏。

此时的巴菲特只有26岁,他和同龄人不同,他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企业在创业之初接踵而至的一切问题。这些问题没有一件是令人感到轻松愉悦的。一个应对失误很可能让巴菲特全军覆没,让那少的可怜的启动资金瞬间化为乌有。不过,这些似乎并没有令巴菲特伤透脑筋。因为他的能力和自信足以应付这一切。

不要误解这一自信,以为这是个狂妄的家伙作出的狂妄举动。是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凭着一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所做的冒险之举。或者轻蔑的想,这是一个幸运的开始,而巴菲特是少有的受到上帝眷顾的人。事实上,巴菲特的公司草创之处,他的这种看似过头的自信心正是激励他努力拼搏的动力,同时也是他赢得别人充分信任与有力支持的力量源泉。从现实出发,我们稍加分析就会得知,巴菲特要想改变命运,不只做一个奥马哈的平凡股票经纪人,那么他就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本。前文提到,巴菲特没有深厚的家底,没有值得依靠的背景。即使是妻子,也没有可以为他提供帮助的金钱,因此,巴菲特要想成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那么资本的来源似乎只有依靠筹集,那么除了他那令人惊愕的自信以外,还有什么能使投资者信任他呢?还有什么能使投资者把自己用心血积攒起来的血汗钱交给那么一个年龄往往比自己小很多的年青人呢?要知道此前巴菲特没有作为独立操作者的辉煌业绩,他没有任何明文表达的东西可以说明他值得大家信任。而且他不仅仅要求能自由运用客户的资金,他还想绝对地控制它。他不希望任何人过问他在股票上所做的决策。从以上这些情况来看,已不是客户对巴菲特的什么信任问题,而是巴菲特对客户们的近乎于苛刻的要求了!然而现实的情况就是象巴菲特所希望的那样,客户们心甘情愿地任他所为。正是巴菲特内心深处的强烈自信和清醒的规划才使他得到了公众的信任。

5、幽默的巴菲特。

当然,巴菲特人格魅力中所特有的幽默也是他得到苏珊好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苏珊一直认为巴菲特是她所遇见过的最有趣的人。她说过,“他就像是一台彩色的电视机,而不是黑白的电视机。而大多数人都属于后者。”

有这么一段故事,足以辅证苏珊的说法。

有一个人曾向巴菲特提问,可能由于面对的是知名人物,因而此人难以掩饰自己的紧张,声音不仅出奇的小而且略带颤抖。巴菲特显然没有听清,但是他并未表现出不耐烦,反而温和的要求对方重复一遍问题,尽管,此人说了三遍,可是他的音量丝毫没有提升。最后巴菲特索性走到他跟前。

当巴菲特看到对方因紧张而变得手足无措时,马上发挥了自己的幽默:你们知道吗,我有一个老同事,他已经84岁了,由于他听力很差,因而要想和他交流必须请他先带好助听器。

有一天我对他说,Charlie,你桌上有报纸吗?他没有反应。我只好重复了一次,你有吗?可是他还是没有反应。最后我走到他跟前,大声的说:你有吗?

这次Charlie说话了,你们猜是什么?他说:有的。我已经重复第三次了!正是这番幽默的表述,缓解了在场的气氛。使得那个人的紧张情绪得以放松。

巴菲特的幽默还体现在他的幽默理念上:

分析师与理发师:永远不要问理发师你是否需要理发。

不犯大错:投资人并不需要做对很多事情,重要的是要能不犯重大的过错。

安全边际:架设桥梁时,你坚持载重量为3万磅,但你只准许1万磅的卡车穿梭其间。相同的原则也适用于投资领域。

“如果发现自己在洞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再挖下去。”

不熟不做:投资者成功与否,是与他是否真正了解这项投资的程度成正比的。

覆水难收:重整旗鼓的首要步骤是停止做那些已经做错了的事。

按兵不动:有时成功的投资需要按兵不动。

恐惧和贪婪:要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与好人为伍:一位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把他自己和那些管理着好业务的经理人结合在一起,也能成就伟业。

一个百万富翁破产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听小道消息并据此买卖股票。

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我从不打算在买入股票的次日就赚钱,我买入股票时,总是会先假设明天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之后才重新恢复交易。

“我不会尝试跳过7尺的栅栏,我只会寻找一些可以跨过的1尺栏杆。”

“我只做我完全明白的事。”

通过定期投资于指数基金,那些门外汉投资者都可以获得超过多数专业投资大师的业绩!

“如开始就成功,就不要另觅他途。”

“投资一门蠢人都可以做的生意,因为终有一日蠢人都会这样做。”

“如果我们不能在自己有信心的范围内找到需要的,我们不会扩大范围。我们只会等待。”

股市是狂欢与抑郁交替发作的场所,注意股市的目的,只是想确定有没有人最近做了愚蠢的事。

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老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

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它的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其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