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沃伦·巴菲特全传
5306000000049

第49章 谁是财富传奇的延续者?(1)

真太子。

1、从零开始的绝对成功。

何谓成功人士?应该说有着“当代最成功投资者”美誉的沃伦·巴菲特不遑多让。前文已然将他的战绩与智慧一一到来,尽管如此也不能尽显这个传奇人物。作为一个万事从零开始的人,他没有深厚的家庭背景可作依傍;没有财力雄厚的父母和高贵的社会地位;没有数以万计的遗产可供继承。他的帝国中的一砖一瓦,完全出自自己的双手。不要以为巴菲特挣钱易于常人,须知股票市场风云变幻,险恶莫测。一个不小心很可能瞬间变成身无分文。光从这一点看,巴菲特不单单是一个富豪,更是一个胆识过人,判断力不凡的智者。

他的企业不同于IBM、不同于戴尔,不同于奔驰、宝马,巴菲特仅仅从事股票和企业投资,成为了20世纪世界大富豪之一,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为确切的说,2008年3月5日,沃伦·巴菲特再一次从比尔·盖茨手中将“全球首富”的美誉收入囊中。1992年,比尔·盖茨凭借视窗系统带来的回报成为当年世界首富,而仅在1993年,巴菲特便以83亿美元的身价将他挤下宝座。而后一段时期,尽管年轻力壮的盖茨继续荣膺首位,但世人相信,这并不代表巴菲特垂垂老矣,而是乐观其成。毕竟二人乃是相交多年的好友,世界富豪的排名在二人眼中,或者应该说在这位充满智慧的老人眼中不过是一个游戏。

比尔·盖茨从不掩饰自己对于巴菲特的钦佩之情,尽管被这位老朋友夺了冠,但盖茨并没有丝毫不悦,反而开着老友的玩笑,仿佛巴菲特再次取代他的方法除了“抠门”没有其他。

而巴菲特也没有放过这个和朋友抬杠的机会,当CNBC电视台女记者贝姬·奎可采访他时,这位老滑头幽默的说:“我可以对你这么说,我能超过比尔的原因就在于我花得少。”

2、节俭的家族传统。

巴菲特的节俭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连他的三个儿女也沿袭了这种风格。以致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成了家族传统。但事实上,明眼人都知道,真正能将巴菲特推上首富宝座的绝对不会是因为他的节俭,否则他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将失去原有的意义。无须再重申巴菲特与伯克希尔的战绩,但是不得不强调一点,那就是伯克希尔拥有美国最贵的股票,而巴菲特持有该公司30%多的股份。从2007年中旬到2008年2月11日,伯克希尔股票上涨25%,其在2007年12月蹿高的股价将巴菲特的个人财富推到65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尽管,股价随后回落,到2月份,巴菲特的身价缩水了30亿美元,但仍无法动摇其首富的地位。

当然,巴菲特的妥善经营不仅让他自己事业财富双丰收,也让他身后的股东们大赚特转。当人们在巴菲特的带领下,平安躲过了次贷危机后,无不对巴菲特,这位“最伟大投资人”衷心感佩。

3、谁将延续财富传奇?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股东们越来越担心一个问题。这是时至今日不得不正视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当巴菲特倒下后,谁将是财富传奇的延续者。尽管目前巴菲特依然老当益壮。无论是智慧还是判断力都没有打折,但是在巴菲特不断为他们带来惊人财富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巴菲特的身体正在处于日渐衰老的状态。一个人无论多强大,他也逃不过那最可怕的时刻。这是时间给人们带来的最无奈的结果。所以股东们日渐忧心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时至今日还没有人能超越巴菲特,没有人能堂而皇之的掌管伯克希尔,并且保证众人的收益和财富不缩水。须知,在过去40年的时间里,无论从艾森豪威尔时代还是比尔·克林顿时代,无论股市行情是牛市还是熊市,无论经济繁荣或是不景气,巴菲特在市场上的表现总是非常出色的。似乎厄运永远无法靠近他。在战后美国,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而巴菲特却达到了28.6%的水平。试问,谁能像巴菲特一样拥有如此辉煌的战绩?并且能延续到未来。在很多投资者眼中,巴菲特已然不再是一个人,是被当作神来膜拜。他也几乎成了人们投资的风向标。他那富有智慧的投资策略吸引着众多的投资者,以致聆听巴菲特的投资分析,就如同埃尔·沃斯音乐会或宗教复活节一样,成了美国每年的一件大事。金融界的人士更是把巴菲特的著作视为《圣经》,可见巴菲特一旦离去,将有很多人的心理支柱随着倒塌。

那么究竟谁会是股神巴菲特的接班人?通常富豪们都愿意建立家族企业,以便“肥水不流外人田”。事实上,家族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着不可缺失的一席之地,美国一些大牌公司多为家族企业。但是,家族企业真的能让企业发展在正常轨道,保证持久的生命力么?可以说家族企业是一个古老而“短暂”的企业组织形态。因为据考证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企业形态。但是,时至今日,不得不说他是“短暂”的。因为家族企业在生命周期上有着“富不过三代”的可怕“魔咒”。资料显示,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恰好与企业创始人的平均工作年限相同;同时有3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到第二代手中,其中有不到三分之二的企业能够传到第三代,但是后者中大约13%的企业能够传出第三代。可见,构建家族企业并不能保证企业“千秋万代”。那么智慧如巴菲特者究竟是如何考虑的呢?

事实上,巴菲特有三个精力充沛,并且都已成年的子女,他们分别是:出生于1953年的长女苏珊·巴菲特,出生于1954年的长子霍华德·巴菲特;出生于1958年的皮特·巴菲特。按照常理推断,巴菲特的继承人必然从这三人中产生。但事实上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

似乎在条件如此卓越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定受过高等教育,这已经成了约定俗成的道理。豪门后代起码都应该毕业于名牌大学。不过巴菲特的三个孩子却是例外,尽管他们都考入了大学,但却没有一个能坚持到大学毕业。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个孩子并非像父亲一样对数字、对经济、对投资充满兴趣,而是相继涉足不同的领域。

至于巴菲特的夫人,她不仅是伯克希尔公司的主要控股人,而且拥有34478股股票,大约占公司总股票量的2%。这些股票的价值大约有2亿美元。尽管二人的婚姻没有白头偕老,但是巴菲特却曾经表示,如果夫人比自己长寿的话,那么她将继承他的股份,那时拥有公司30%以上股份的巴菲特夫人,就会有效控制伯克希尔公司,使她成为世界巨富之一。当巴菲特夫人去世后,她所拥有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就注定会会归于慈善机构,最后归于社会。

4、震惊世人的捐款。

事实上,巴菲特除了是一个投资大师外,还是一个慈善家,很久以前他就建立了慈善基金,每年捐赠大量的资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2006年6月25日他甚至宣布将把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捐给5家慈善基金会。按照当时纽约股市的股价计算,巴菲特打算捐出的股份总价值约为370亿美元,占他个人总财富的80%以上,创美国有史以来个人慈善捐款额之最。巴菲特和夫人早有约定“那就是两个人中最后去世的那个人,一定要把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股票全部留给基金会,这些年来,基金的年增长率已达到25%―30%。在我去世后,我想未来的社会可能较现在会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到那时,整个社会从我去世后所留下的钱中获得的益处,远比我现在做的要大得多。”似乎这位凡事出人意表的大富豪又一次震惊了世人,难道他的儿女们从父亲那里得不到任何遗产么?

其实,早在很多年以前,巴菲特就对自己的子女明确表示:“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一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巴菲特是一位严父,但也称得上是慈父。他身体力行的教育着自己的孩子。并不时告诫他们说:“那种以为只要投对娘胎便可一世衣食无忧的想法,损害了我心中的公平观念。”巴菲特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值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当时1.5万名股东听罢后会场中响起了一片持久不衰的掌声,巴菲特接着说:“我的孩子们也在这里!他们是不是也在鼓掌?”是的,三个子女没有让巴菲特失望。他们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尽管在妻子的劝导下,巴菲特曾给儿子霍华德买了家农场,但是霍华德必须按期缴纳租金,否则立即收回。长子霍华德是个摄影师,不过他似乎更愿意当个农民。小儿子彼得是个音乐家,而大女儿苏西虽然是家庭主妇,但也绝非一天无所事事的阔太太。尽管他们的父亲的资本不断地飞快增加,但这并没有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每天像普通人一样工作生活,平静而满足。

这似乎预示着,除了巴菲特的夫人有资格继承他的遗产,巴菲特夫妇的3个子女,没有一个能够从巨富父亲手中继承一美分的财产。

智慧锦言。

与国内很多富豪对待子女的态度相比,巴菲特显得相当与众不同。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大爱,巴菲特的子女都能自食其力,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并且具有永不停歇的上进心。

未来的“三驾马车”

1、接班人的神秘面纱。

这位1930年出生的老人,今年已界80岁高龄,尽管他依旧活跃在股票市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身体的各项机能也有了些预警。巴菲特深知股东们的担心,对于身后事,这位睿智的老人也从不讳言。并且一直警告投资他公司股票的人们,必须要意识到他死后公司股票存在剧降的可能性。据分析人士称,巴菲特一旦去世,他的股票市值至少会跌25%,这也是巴菲特从来不建议人们买他股票的原因之一。

当然,巴菲特知道,对于日益不安的股东们最好的安抚就是一个有能力的、合格的接班人,其实,早在11年前当他因为结肠上长了一个肿瘤而住院的时候,他就为自己指定了一个继承人,那就是路易斯·辛普森。现在的辛普森已经负责伯克希尔投资,并担任旗下吉科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确此人的能力无可厚非,并且跟随股神多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不过辛普森现在也已经70岁了,为了公司的未来,无疑巴菲特必须选择一个年轻有为的人。就连巴菲特自己也不得不坦诚:“如果我很快死去,辛普森将会在短时间内负起全责,但从长计议,我们需要寻求另一种答案。”

答案究竟是什么?虽然此前人选还未明朗化,但从巴菲特的态度中似乎可以窥测出一丝端倪。

此前已经说过,巴菲特似乎没有考虑把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他的遗嘱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将把自己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出99%给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而据估算,如此巨额的捐献需要大概20年才能全部完成。这一决定并没有引发家族内部的战争,因为巴菲特的子女们很早就知道父亲对于靠祖荫而富的“二世祖”的蔑视。长子霍华德说:“我们早就清楚地知道我们将来继承不了什么钱。如果父亲说,‘你们每人每年可以拿到5000万美元或者每人的基金会每年可以获得5000万美元’,我会选择把钱放到基金会。如果你不把钱捐献出去,你要拿5000万美元怎么办?”

2、快乐的农夫霍华德。

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三个出生于富豪家的孩子,生活的也十分朴素。尽管和常人相比,他们可能生活舒适,但这绝不是奢侈。他们从父亲那里能继承的恐怕只有各自的慈善基金会。是的,很多人可以证明,巴菲特对于孩子们的吝啬,甚至不惜让长子去做农民。如果这样理解,你就错了。

现年54岁的霍华德说,“我只是把他看成我的爸爸”。在很多人眼里霍华德和父亲很像,这不仅是指外表,还因为他们对于技术都不感冒。甚至小巴菲特一度承认自己对技术有着天生的恐惧感,以致他从来不用电子邮件。霍华德并没有遗传巴菲特对于经济的兴趣,这也包括巴菲特的另外两个子女。似乎霍华德所钟情的只有背着心爱的照相机去周游世界以便拍摄野生动物。不过有很长一段时期他却对种田很着迷。

通常家族中的长子最有可能成为继承人,因而有更多的目光在关注着霍华德·巴菲特。对于巴菲特家族来说,霍华德算是个另类。前文已经提到,巴菲特的三个子女都未曾大学毕业,霍华德自然不例外。他自己很坦白的说在中学就已经对学业感到吃力,以致进入大学之后,更是辛苦。尽管父母很不希望他放弃学业,但是无奈霍华德实在已经身心疲惫,最后不得不以休学告终。与学业相比,他似乎对笨重的机械更感兴趣。这和其他的同样身为富豪的子女们大相径庭。当时,他买了推土机,开始在奥玛哈周围挖掘起来。似乎那时候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快乐的农夫。

在姐姐苏西眼中,霍华德是一个善良的大男孩,他的很多做法都出人意料,似乎这一点和巴菲特很像。他不仅是家中唯一当过农夫的人,更是巴菲特家族里唯一的一个共和党员。

尽管他在竞选奥玛哈地方长官时没有当选,但这并不影响他留给人们的良好印象。作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尽管小巴菲特没有或者说暂时没有变成巴菲特“二世”,但是他却和父亲一样对做慈善工作不遗余力。他不仅是一名自然保护主义者,并且一直支持在贫困国家推广可持续耕作技术,并撰写了六本有关保护自然资源的书。在曾经的一段很长的时期,他走访了赞比亚的小型农户、肯尼亚难民等多个群体。

目前,在三个子女中,唯一任职于巴菲特公司的正是这位身为长子的霍华德,他同时任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董事。那么这是否说明了什么?

3、“三驾马车”情归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