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沃伦·巴菲特全传
5306000000055

第55章 财产“继承人”比尔·盖茨(1)

捐赠接力棒。

1、巴菲特财产分配方案。

除了紧锣密鼓地物色接班人之外,巴菲特还公开了个人财产的具体分配方案。2006年按照巴菲特的意愿,他所捐赠的资产将主要馈赠给5家慈善基金会。2006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将捐出85%的个人财富用于慈善事业。巴菲特总资产高达440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这次他将捐出340亿美元。巴菲特计划将所持有的伯克希尔公司的1205万B股捐赠给各大基金会,其中“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将获得1000万股,以妻子名义创立的“苏珊·汤普森·巴菲特基金会”将会得到100万股,另外的股将分摊给子女名义下的3个基金会。巴菲特的这一声明,使比尔·盖茨的基金会成为了巴菲特最大的财产“继承人”。

2006年,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巴菲特仅随其后。可巴菲特选择的财产“继承人”却偏偏是这位世界上唯一一个比他更富有的人所掌管的基金。而且,巴菲特的340亿美元捐款还刷新了盖茨捐款290亿美元善款的纪录。对此,巴菲特的态度是坚定的:“我知道我想做什么,而且这事值得做。”

盖茨夫妇表示,巴菲特的决定让他们“发抖”。“我们对我们的朋友巴菲特的决定充满敬意,这将大大促进这个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事业,我们对此非常感激。”他们说。“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一直由盖茨夫妇主持,现在巴菲特将成为盖茨基金会的董事。

“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创建于2000年,当时从微软公司转移了260亿美元的资金,目前拥有资金将近30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公益信托基金。即使巴菲特的公司股票在将来不会升值,巴菲特捐献给“比尔与美琳达基金会”的资金也将超过300亿美元。盖茨基金会主要致力于根除发展中国家的疟疾、肺结核和艾滋病,约60%的捐款都用在这些事业上。而就在巴菲特发表声明的前十天,盖茨宣布,从2008年7月开始,他将不再打理微软公司的日常运营事务,转而全力投入他与妻子共同创建的基金会,从事慈善事业。

对于巴菲特的慷慨捐赠,连盖茨都大呼“震惊”!盖茨表示,巴菲特通过这次捐赠显示的“慷慨和信任”是“不可想像的”。不过巴菲特捐出个人财富的做法,符合他一贯的行事作风:理智、有创见、打破巨富捐赠财富的常规模式。

2、巴菲特致盖茨夫妇的一封信。

下面是巴菲特为这次捐赠专门写给盖茨夫妇的信。从这封信里面,我们除了可以了解到巴菲特对其资产所做的承诺和安排之外,还可以读出巴菲特对盖茨夫妇的“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信任与支持。

巴菲特致比尔·盖茨夫妇的信。

亲爱的比尔及美琳达:

我非常敬佩比尔·美琳达基金会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希望能够实质性地增强其实力。通过这封信,我承诺:在我有生之年,将以比尔·美琳达基金会为受益人,每年捐赠伯克希尔B股,这个承诺是不可撤消的,第一年的捐赠将使比尔·美琳达基金会的年度受赠金额增加15亿美元。我预计,以后我每年的捐赠数虽不固定,但最终会实质性地增加。

我是这样安排的:我将指定1,000万股B股专门用于比尔·美琳达基金会的慈善捐赠(目前我只有A股,但不久就会把部分A股转换为B股)。每年7月或你们选定的时间,这些已指定股票中的5%将直接捐给比尔·美琳达基金会,或者是捐给一个以比尔·美琳达基金会为受益人而持有这些股票的慈善代理机构。具体来说,我将在2006年捐出500,000股,2007年捐出475,000股(2006年捐赠后剩下的9,500,000股的5%),其后每年捐出余下股份的5%。

这个终身承诺有三个条件:首先,你们两位中至少有一位必须在世并参与比尔·美琳达基金会的决策和管理;其次,比尔·美琳达基金会(或其代理机构)必须继续符合法定条件,以使我的捐赠用于慈善并免于捐赠税或其他税项;最后,我每年的捐赠必须完全加入比尔·美琳达基金会的捐赠支出中,这个支出至少是比尔·美琳达基金会净资产的5%。刚开始启动的两年,我预计这一条(第三条)不适用,但从2009年开始,比尔·美琳达基金会每年的捐赠必须不少于我的捐赠加上比尔·美琳达基金会净资产的5%。不过,如果某年超过了这个数字,超出部分可以移到以后年度以抵消当年捐赠的不足。同样,某一年的捐赠不足也可以在随后的年度内补足。

伯克希尔股票的价值每年都会波动,刚才已经提到过,用于捐赠的余股数量每年会减少5%。可是我相信,你们有理由相信伯克希尔的股票价值会以一种不规则的但足以弥补股数下降的方式增长。

比尔·美琳达基金会可以因为这个承诺立即并永久性地加强它的慈善活动。我的医生说我的身体非常健康,当然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如果我变得生活不能自理、不能管理我自己的事务了,我将会指定一个人负责我的个人事务,以履行我在这封信中的承诺。另外,我将写一份新的遗嘱,会使得我对捐赠的承诺在我死后仍以某种方式继续—将这些指定的股份捐出或者是其他的方式。

我认为,伯克希尔的股票对于加强一个基金会的长期财务状况而言是一个理想的资产,公司(伯克希尔)拥有多种和大量能够大幅盈利的业务,有着像直布罗陀一样的稳健财务,有着一个根植入骨的以股东利益为重的文化氛围,还有一些能够继任的杰出管理者。我预计,随着收购新生意并扩充现有业务,伯克希尔会日益强大,盈利能力也会更强。

我希望比尔·美琳达基金会捐赠的扩展是一种深度上的扩展,而不是广度上的。你们已经投入到一些非常重要但缺少资金支持的事务中,我相信,这种策略会让你们最大可能地实现能带来重要成果的目标。比尔·美琳达基金会现在专注于解决一些社会问题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捐赠支出的大幅增加会使这一效果更为显著。

为了改善千百万个不像我们三个人这样幸运的人们的生活,你们两人在基金会的工作中付出了非凡的智慧、精力和热情,你们已经不分种族、肤色、性别、宗教和地域做到了这一点。我很高兴能为你们从事的慈善事业贡献资源。

真诚的祝福!

沃伦·E·巴菲特。

2006年6月于奥马哈。

3、捐赠计划的起始原因。

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赠给盖茨夫妇的基金会,了解巴菲特的人对此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因为在很多年以前,巴菲特就明确对自己的子女表示:“如果能从我的遗产中得到1个美分,就算你们走运。”这就是说,巴菲特夫妇的3个子女,没有一个可以从巨富的父母手中继承哪怕是1美分的遗产。1993年,巴菲特在伯克希尔的年报中声明,他死后不会把他的股份卖掉,而是给他太太或基金会。他还表示,他已经制订了一份天衣无缝的管理计划:“如果我太太苏珊比我长寿,在我去世后,我所有的股票都会交给她;如果她先我而去,就把它交给基金会,无论怎样,我们不会因为税金或遗产而卖掉这些股票。”巴菲特说道。

巴菲特一直主张保留财产,直到死后才将财富捐出,因为他认为自己是能够让财富增值的最佳人选。因此对于这次捐赠,有人怀疑巴菲特在健康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对此巴菲特表示自己不久前还做过体检,健康毫无问题。

但是在2004年7月底,一件突如其来的事情改变了巴菲特的想法—他的妻子苏珊在这一年去世。“苏珊比我小两岁,一般来说,女性通常比男性长寿,”巴菲特说,“她和我一直都认为,她会继承我公司的股份,并看到我们的财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我们都觉得,财富应该回到社会上。如果你的目的是把钱回赠给社会,但却困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基金会,那最合适的选择莫过于一个由年轻又聪明的夫妇运作的机构了。他们(盖茨夫妇)已经展示了他们的能力。”

与巴菲特相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慈善事业上更有所建树。比尔·盖茨的财产超过400亿美元,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捐出的财产超过250亿美元。比尔·盖茨在遗嘱中宣布,拿出98%的遗产给他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美林达基金会”。

智慧锦言。

比尔·盖茨建立的慈善基金会资金规模超过600亿美元,他留给子女的创业基金却不过百万元。这也是出自一种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是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对家人的祝福。

英雄惜英雄。

1、忘年之交的珍贵情谊。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巴菲特则称自己和盖茨为“两个非同寻常的人”。

有一次,记者问比尔·盖茨:“除微软的总裁以外,你最喜欢的执行总裁是谁?”比尔·盖茨回答说:“沃伦·巴菲特。这个人很有头脑,我喜欢有头脑的人。他们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做法。”

巴菲特则对盖茨的恭维回应道:“我没有资格去判断他的技术能力,但是我认为他的商业头脑是非同一般的。如果比尔经营的是一个卖热狗的摊位的话,他也会成为世界热狗之王的。他不论干哪一行都会成功的。如果他做投资的话,他将会非常出类拔萃,但是,他那一行我却干不来。”巴菲特还曾说:“比尔·盖茨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我认为,他是我所见过的人当中最精明的一个。但是,我搞不懂这些小东西(电脑)是干什么的。”

这就是世界上最富的人和世界上第二富有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在这种惺惺相惜的背后,是两位年纪相差25岁的人之间长达17年的友谊。

盖茨在写给《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曾这样描述他和巴菲特之间的友谊:

最近,我们俩携家眷一起在中国旅行。我认为他的玩笑话说得太有意思了。他的饮食习惯—吃汉堡,喝可乐—也非常棒。一句话,我很崇拜他。任何一个人只要和巴菲特在一起,就能看出来他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这体现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当他解释属于他本行之内的事情时,他从不说:“嗨,我对此很精通,我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多的时候他会说:“这个问题很有趣,但事实上也简单。我稍稍解释一下你就会明白,这样,你就会意识到我是多么笨,以致于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搞清楚。”

2、当比尔遇到巴菲特。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比尔·盖茨与巴菲特之间似乎存在着太多的差异:比尔·盖茨代表了新经济,微软是全球第一大公司;而巴菲特则代表传统产业,擅长投资,他凭借独特、深刻但又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投资哲学、选股准则、分析技术以及投资策略纵横美国股市数十年,是20世纪人类商业历史上八位投资大师之一。

尽管身处两个时代,从事的产业也大相径庭,但是盖茨与巴菲特确实有着很多的共同点:盖茨出生于美国犹他州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中,父母二人都是摩门教徒,名门高校毕业,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一个交易所经纪人的家庭。盖茨和沃伦都是少年神童,都是年少成名。盖茨辍学哈佛,凭借外公资助的100万美元和母亲“跑关系”拿来的第一张订单,艰难地创办了微软,并在MSDOS时期开始扬名。巴菲特则师从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投在著名投资学理论学者、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后者信奉的基本面投资原则也帮助了巴菲特奠定了其个人投资的风格。巴菲特很快成了投资界的后起之秀。

17年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和世界第二富翁沃伦.巴菲特还是两个互不相干的人,彼此只闻其名,不识其人,两人之间甚至还有很深的偏见:盖茨认为巴菲特固执、小气,靠投资发财,不懂时代先进技术;巴菲特则认为盖茨不过是运气好,靠时髦的东西赚了钱而已。但是,后来他们成了商场上不多见的莫逆之交,巴菲特多次公开说,此生最了解他的人就是盖茨,而盖茨尊称巴菲特为自己人生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