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仰望星空
5310000000006

第6章 云水情丝(6)

这是个聪明的和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他懂得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地位和它在自然界中是功能最完善的资源库的重要作用。森林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功能。别看森林长在地上,但它对降雨有着重新分配的作用。25#的降雨可以被森林植被吸收蓄存。以储存水的功能而言,5万亩森林就相当于100万立方米的水库。

森林还能改变河流径流的性质,使暴发式的、破坏性的山洪大大消减,成为人们易于利用的资源。事实证明,森林覆盖率高的流域,洪水暴涨和干枯断流的频率就低,泥石流灾害也少,或者几乎没有。森林兴盛方可水波安澜,森林毁荒则洪水肆虐。只有充分利用森林的消洪、滞洪作用,才能保证有限的降雨不致成为洪水而泻人江河大海,而是蓄于森林,存于地下,充实地下水源,或是缓缓流人江河,为人类利用,这样才能保持水的良性循环,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危机。

正因森林对人类的生存如此重要,现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有比较严厉的森林法和建全严密的管理体制。很多地方不许砍一棵树,在城市改扩建中,专为古树而让路是很自然的事。民众优裕的生活和浓厚的环保意识,使这些国家的森林植被覆盖率和总体的生态环境、远远地高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守林的人工作也相对好做一些。我国的林业形势则比较严峻,大面积毁林、盗林的事件时有发生,守林人员被打伤、杀害的事也时有所闻。

有鉴于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锐减所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1992年召开了“世界环发大会”,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其他五个国际公约都郑重宣布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强调指出:“在世界最高级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这不仅是人类对环境及森林相关性认识的重大飞跃,而且也将成为人类今后的共同行动纲领的核心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全球最快的,中国正在成为全世界最火热的市场和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发展进程中,我们不得不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许多在发达国家一百多年间遇到的环境问题,被我们在短短的十几年中一下子全遇上了。

森林也是这样。我国对林业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虽然相继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形势依然严峻。有没有法是一回事,怎样执法又是一回事,执法的效果如何当又是一回事"

2年3月12日植树节。

核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根本不可能弄清原子和原子核是怎么一回事,也无法想象小小的原子核中竟然蕴藏着像太阳一样巨大的能量。如果将一个原子放大到一间房屋的大小,按比例计算,原子核只不过像针尖那样大小。就是这么小的东西,它的重量却几乎是整个原子的100#。现代物理学家发现了它,把它找出来,解放出来,让它开成一朵威力巨大无比的花,一株人造的太阳花,我把它叫做“核花”。

当5年,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上空第一次开放出两朵核花时,全世界都惊呆了。巨大的爆炸瞬间夺去20万人的生命。

消息传来,对这个奇迹的反映是不同的。“曼哈顿”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的奥本海默冲进美国总统办公室大叫:“总统先生,全世界都看到了,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总统不愧是总统,他也大叫道:“你出去!发明是你的事,决定使用是我的事!”当听说广岛事件以后,核能之父的爱因斯坦只说了一句:“我真痛心。”事后回忆此事,他总是说:“是的,我按的按钮……”爱因斯坦是个正直的有良知和敢于同强权政治对抗的科学家。他曾说过,他一生都在为公式和政治的矛盾苦恼。

但研究“二战”史的专家指出,这两颗原子弹对震慑日本并促其无条件投降,尽早结束战争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没!这也是作恶多端的法西斯日本应有的报应。日本光是在中国就杀伤了3500万人,造成了5000亿美元的财产损失。现在日本当政者不说自己在“二战”中的恶行,仅仅把自己说成是原子弹的受害者,还别有用心地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杜撰出来的,日本右翼的用心,世人也都是清楚的,他们要为下一代“漂白”这段侵略史。日本为什么不想想,美国人仅造了三颗原子弹,一颗用于试验,为何剩下的两颗都扔给了日本呢?

原子弹的发明和首次应用印证了一句名言:几乎任何科技发明都被首先用于战争。原子弹的出现,成了国家之间进行军事威胁和军备竞赛的首要筹码。处于冷战中的美苏在核武器上较了劲,其他国家也为此投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全世界战略和战术核武器已达5万件,总破坏力约为亿吨,足以把全世界的城市毁灭好几回。人类再也不敢随意使用核武器了。联合国成立了相应的核管理机构,国际核俱乐部成员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美苏是核大国,他们为裁减和销毁核武器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谈判。当核大国把手中的核武器当做讹诈的本钱时,一些国家就被迫用拥有它来进行自卫。个别国家和一些恐怖组织千方百计地想获得核武器,以对抗大国的威胁。核武器可不是可以随便玩的。最近联合国通过了禁止核恐惧条约,就是最新的例子。

不管怎么说,核武器是真正的一张“王牌”。有了它,你说话才有份量。全世界的文明还没有进步到废除丛林法则的地步。有一首叫《亚细亚的孤儿》的歌唱道:“为什么人家总喜欢你心爱的玩具,没人和你玩平等的游戏?”当初新中国之所以要“脱了裤子当当”也要搞原子弹,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的也正是这个家伙。核武器是可怕的地狱之火,是真正的“杀手锏”,它能让活着的人们一下子回到石器时代。

核能也像刀一样,有两面性,既可切菜,也能杀人。核能既能毁灭人类,也能造福人类,最典型的是用它发电。如今核电已是人类离不开的能源,它的比重正在上升。

但人们对它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国家为了缓解能源紧张,正在努力发展核电站。而有的国家却决定不发展,有的曾经发展过的,又做出决定中止。比如德国就决定在20年内关闭境内所有核电站。我猜测,他们的决定可能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核能有巨大的危险,二是出于对人会出错的考虑。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可以创造科学,但人本身却是不科学的。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前苏联就发生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今年,俄罗斯隆重地纪念该事故发生19周年,并放了19响礼炮以警示自己。核能发生事故的危害是杀人不见血的。浓缩铀的废渣即使经过千万年,仍然有很危险的放射性。放射性能危害人的遗传基因长达几个世纪。有核就有危险,无核就没有这个可能了。其实,在人类发明的能源中,没有一种是绝对安全的,最早的蒸汽锅炉也发生过爆炸伤人事件。最安全、最环保的能源是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能和水能。人类的着力点应该在这里。

无论是核灾难,还是其他的人为环境灾难,都证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和不可靠的。美国在越南为了对付游击战使用化学脱叶剂,使大量森林死亡,这是故意行为;美国在印度博帕尔化学厂发生毒气泄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事故。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中,数百口油井被点燃,从太空都能看到滚滚黑烟,这是什么行为?在科索沃战争中,又使用了大量贫铀弹,使很多无辜]民致癌率大大增加。美国人自己也有不少人患上“海湾综合症”,有人也把它称为环境灾难,是战场环境灾难。

这些环境灾难,有的是无意的,比如事故"有的是刻意的,比如战争。

我过去所在的老部队,参加过核试验,我国第一颗空爆原子弹、第一颗氢弹,都是由他们空投下去的,我采访过空投的飞行员,也接触过核专家。后来,还认真读过一篇大众能看得懂的如何造原子弹的文章。读后,我长叹一口气。幸亏大自然是吝啬的,而且居心叵测。一是能造原子弹的天然的铀,在大自然界中非常之少,二是可用于造原子弹的铀这种同位素只占天然铀的0.7^,天然铀中占99.7"的铀完全是惰性的。而必须的钚,大自然中就根本不存在,要人工造出来。幸亏铀那么少,幸亏造原子弹是那么顶尖的麻烦和尖端。要是像造一把菜刀那样容易,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真不敢想啊。造一枚原子弹不容易,拆掉它又何尝容易。2年拆一枚核弹的费用是0万美元。人类若是没有战争,世界各国庞大的军费开支用于干什么不好呢?要说浪费,这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浪费!

有人说核能是所罗门魔瓶中被放出来的魔鬼,出来就回不去了。核能本身无对错。它可能是一朵美丽之花,永远被人类和]利用"也可能是罪恶之花,被人类用于对付自己,像广岛和长崎。

核是一朵花。它是人类制造出的惟一的、大自然原本没有的一朵花。

奇异之花。

美丽之花。

凶恶之花!

千万记住,要善用它!

2年2月。

冰臼

有一年,我到山丹军马场的窟隆峡玩’那里有一条美丽的河’我说不出河的名字,但我可断定,它是祁连山养育的,河不宽,也不太深,但水很清,水流很急,沿着河边走,可以清楚地看见河里的石头。突然,有一块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块很大很圆的石头,中间有个非常规则的很深的圆坑。它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也没明白。它是人工做的吗?人做它干吗,为什么又被抛在河中?若不是人做的,那是什么力量,能做得这么圆?这么规整?它在水下,阳光照耀,水波上闪耀着剌眼的光芒,我为它拍照留影。它太大了,我没办法带走。照片冲洗出来,就搁在玻璃板下。我看到它就会想,它究竟是什么?

后来,我在黄河壶口边上的巨石上,也看到了类似不少这样的小圆洞,它们大小不一,深浅不一,很容易让人想起农村的磨眼,也很容易想起“滴水穿石”这句成语,但我还是不知道它叫什么,是怎么形成的。我还联想到太湖石,太湖石的特点是“瘦、漏、透”,漏和透,相当一部分就是些大小不等的石窝和石洞,可以肯定不是人工所为。

直到有一天,我看中央电视台10频道的一个节目,说的是河北的一些山顶的岩石上也发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石洞,看样子也不是人工所为。这引起了一位地质学家的注意。专题片让人明白了这些小洞的来历。它们是“冰臼”。这些“冰臼”,被确定为是距今万年至300万年前地球第四纪时期的冰川运动遗迹。据0年出版的《中国冰川与环境》中介绍,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的地质界仅明确了只有少数高山地区存在末次冰期,如吉林的长白山、四川的螺髻山、陕西秦岭的太白山,台湾的玉山等,这些山都在海拔0米以上。排除了0米以下山地发育第四纪冰川的可能性。我没资格去争论学术问题,我高兴的是,我的发现和好奇有了结果,还有一张照片为证,它的年龄在几百万年以上,是冰川融化的雪水固定地滴穿而成。它是时间的见证,也是物质运动的见证。

我们行走在高山大川,可以看到许多我们平时并不注意的地质现象,对此我们视而不见。在地质学家眼里,山的年龄并不是以高度来论的,比如,青藏高原就是很年轻的山,喜马拉雅山每年还在长高哩。在一些山体的断崖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石质的叠加,像多层的糕点。在去新疆北疆的阿勒泰的路边,我看见平坦的大草原上,忽然有规律地冒出一排排整齐的石头海浪,像一排排石笋一样,连绵好远。让我感到这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的作品;在去西藏江孜的途中,我看到一些赤橙青黑紫蓝的彩色的小山,那种颜色的排列像人的大姆指纹一样旋转,就像是一个巨人的姆指沾了彩色的印泥摁上去的。我想,这是上帝的指纹么?若从颜色上讲,这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山了,比新疆的火焰山美多了。可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吧。中岳嵩山,在地质学家的眼中,就是一个地质公园,那里有许多地质秘密是外行人所不知的,张家界也是地质公园,它更美就是了。

在地质学家的眼中,地球是个生命体。它一刻不停地在运动,公转,自转,我不懂那么多的地质知识,但我通过地震、火山爆发、山呼海啸来体验和感受地球的生命力。我对地球充满了热爱和敬畏。

2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