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无处不在
1823年,在英国南部城市威尔士的一个小城镇,一户穷困潦倒的农家,一个瘦小的女婴呱呱坠地。她不合适宜的降临,在愁眉不展父母的看来,只是让本已穷困的家中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更让父母苦恼的是女孩两岁那年,左脸上突然生出一颗指甲大的黑痣,让她那张本来就不大好看的脸,变得更丑陋了。
来自亲人和周围人们更多的歧视的目光,让从小自卑感便很重的女孩变得更加抑郁了,她常常久久地望着远方发呆。父母更加不喜欢她了,只让她念了4年书,便让她去一加农场做工。女孩默默地听从了父母的安排,每天除了拼命地干活,一有空闲,她就躲到一个角落里,痴迷地读着能够找到的各种书,似乎只有沉浸书籍的海洋中,她才可以忘却生活中那无尽的烦恼。如果不是因为那突如其来的预言,她十有八九会像许多贫苦农家孩子一样,默默无闻地走过凄苦的一生。
女孩命运的改变是在她13岁那年的春天。一位牛津大学的当时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偶然地在那家农场的草垛旁,看到了正在全神贯注地读书的女孩,他不容置疑地对身旁的人说:“哎呀,这个小女孩双目有神,心智非凡,将来肯定是这个小镇上最有出息的人,她脸上的那颗黑痣,其实是一颗幸运星。”
“真的是那样的吗?”哲学家的预言像一块巨石,砸在了女孩的父母和众人平静的心海里,他们不约而同地打量起平时谁都不愿意多瞧几眼的女孩。
许多事情就从那时突然变得奇怪起来——丑丑的女孩虽然没有一下子美丽多少,但却可爱许多,众人纷纷搜寻了许多的旁证,来附和哲学夹判断,以证明女孩的确与众不同。众口一致的赞赏的评语,深深地鼓舞了女孩的父母,他们像拣到了金子一样兴奋起来,女孩脸上
的那个讨厌的去不掉的黑痣,在父母的眼里也陡然成了一种智慧的象征。接下来,一连串的幸运降临到女孩的头上——本镇最好的学校主动免费邀请她入学,一位大农场主主动登门认她为干女儿,为她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条件,并帮助她一家人走出了贫困的阴影。
“女儿是神童”的说法还在不断地向四外传播,女孩陷入了众人羡慕和激励的包围中,一天天地自信、开朗起来,笑容一如阳光般灿烂起来,她的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优异,还成了校园里活跃分子,她的和组织能力在同学中间出类拔萃。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又扩大了一点儿,但这并没有妨碍许多英俊的男士频频向她示爱,她真的由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
后来,女孩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成了著名的爱丁堡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女教授和一名很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再后来,她还做了伦敦市的市长助理。
随着时光的流逝,几乎已没有人记得女孩卑微的出身和她凄惨的童年,人们把更多的敬慕和赞赏投给了一步步迈向更大成功的女孩。
女孩35岁那年突然病逝,许多人不禁扼腕痛惜,因为她即将被提名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后来,一位医生道出了女孩死亡的原因——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发生了癌变,癌细胞侵入了脑组织里。但此时,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一点了,人们到处传颂的是女孩脸上的那颗黑痣,乃是上帝赐予的象征智慧和才干的幸运星,人人都在羡慕女孩,都在渴望自己也拥有一颗那样神奇的黑痣。
灯下,阅读那位名叫圣安·玛丽娅的女子近乎传奇的人生故事,我不禁喟然——本来只是一颗不幸的黑痣,竟然因为或许仅仅是不经意的一语预言,转瞬间便被附着了一股神奇的魔力,人间的不幸,也成了向上登攀的台阶,并由此让卑微的小女孩有了辉煌的一生走向。与其说是命运无常,不如说是奇迹无处不在,平凡如我辈的每个人,其实都拥有一脉储量极其丰富的矿藏,最关键的是要不断地去挖掘,靠自己,也靠别人。
只要树根不曾枯死
两年前,我从职高毕业,正赶上就业艰难,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还在为求职犯愁呢,许多单位又都在蜂拥着裁人减员,下岗者一天天地增多。技艺不高、又没什么文凭、更没什么门路的我,只能像个没头苍蝇似的,在劳务市场上乱闯。结果,整整半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找到一份奢望并不高的工作。
那天,我沮丧地一个人躲在家里,买了一瓶劣质的白酒独自浇愁。这时,父亲从外面进来,看到我那垂头丧气的样子,默默地坐到我的身旁,自己倒了一杯酒,又给我倒了一杯,一仰头,干了。然后,拉着我的手走到屋后,指着那株秋天就开始枯死的苹果树,对我说:“这株苹果树死过三回了。”
“那又怎么样?这回怕是活不过来了,因为所有的枝条都干枯了。”我漠然道。
“你过去看看它的根怎么样?”父亲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我走过去,翻了翻那枯瘦的树根,失望地说:“看样子,也是死透了。”
“再仔细瞧瞧!”父亲再次下达命令。
“我看是没啥希望了,整株树都死了,那干巴根子还能活?”我颇怀疑地说。
“还是让它自己证明给你看吧。”父亲坚定的口气里,透出一种明察秋毫的自信。
春天很快来临了,就在那已被我判了“死刑”的黑瘦的树根上,硬是拱出几片嫩芽,很快又变成了好几株小树。
这时,我对着站在身旁微笑的父亲说道:“我明白了,即使所有的枝条都枯死了也不要紧,只要树根不曾枯死,就不愁萌发出新枝。”
父亲未置一词,而我却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了。
带上自信,我重新走进市场,在一次次的碰壁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很辛苦、但也很锻炼人的工作。半年后,由于我的勤奋,我被调换了一个很体面的工作,拿到一份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薪水。
今天,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听到邻居家的大勇,因大学毕业半年未找到工作而绝望自杀的消息,深为他的举动扼腕痛惜。其实,论知识、能力、家庭条件等,他都要比我好得多,可他跟我当初一样,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只看到了枯死的树枝,却没细心地察看那深埋在地下的树根。被一些表面的现象蒙住了眼睛,忘了在心中坚定起永不言输的信念。
由此,我更加钦佩父亲。是的,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挫折,甚至是几乎看不到任何希望的逆境就那样实实在在地横亘在面前。这时,最重要的是自己千万不要只考虑眼前悲观的境地,便草率地做出消极的判断。一定要努力地去找寻那足以鼓起勇气的希望,只要心头那自强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聆听春风的召唤,就一定会有新的出头之日。
“不曾枯死的根”,就是我们对生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拥有它,生命的树即使遭遇风吹雨打,遭遇意外的病虫侵袭,也会重新生出绿色,绽开花朵,结出果实。
谁能一生如意呢?在不如意的时候,不妨多提醒自己:我的“根”在哪里?我的土地在哪里?然后,默默地忍受时光的考验,忍受那些被冷落的日子,因你的自信、你的执着、你的坚强,岁月会回报你一份意外的惊喜。
千万要在心中留住永不灰心、永不放弃的生命之根啊,那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读懂什么叫做“生命之树常青”,什么叫做真正的人生。
没有谁能拦住你的努力
初中毕业,他以十分之差,与省重点校——县一中失之交臂,被一所条件极差的乡中学录取。
当他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那个破烂不堪的中学时,本来就很沮丧的心情,变得更加阴郁了。那里的条件比想象的还差——采光极差的教室、破烂的桌椅、一点火便直冒烟的炉子,缺水又少电。有水平的好老师都想方设法地调走了,好容易请来的外语老师听说也正准备往外调。再看那些学生,很多到那里也只是为了混张高中文凭,没抱多高的愿望。
面对此情此景,他除了懊悔,便是叹息自己的命运不好,心想:到了这样的学校,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劲了。
于是,他上课无精打采,作业潦草应付,常常捧着一本小说打发时间,整天是一副看透红尘的样子,青春的朝气已悄然失落。
就在他和同学们打算就这样混下去的时候,一位老师改变了他们。
那天,那位退休后又被返聘回来的教语文的谢老师,走进课堂,给学生们展开一幅油画。那画面很简单——苍茫无际的大漠,一位孤独的旅者,正赶着骆驼朝前艰难地跋涉,风撩起他蓬乱的头发,满脸的沧桑依然掩不住那份独特的坚毅与执著。
听着谢老师对油画的讲解,他一遍遍地念着油画的标题——《走出大漠》。不由得怦然心动:是啊,大漠空阔无边,风沙肆虐,他不能抱怨什么,只有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努力地走出去,别的什么都不用管。
“同学们,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没有人能拦住你的努力。”谢老师深情地注视着他们,真诚地说道。
刹那间,他幽闭的心田里,猛地涌过一缕清爽的风。他满怀感激地冲着谢老师点点头,再面对那块粗糙的黑板,他竟生出一份特别的亲切。
那天,他在每一本书上,都写下两个大大的字——努力。
此后,他不再抱怨学校条件太差,不再挑剔老师水平如何,而是把十二分的精力都花在了学习上,认认真真预习、听课、完成作业,还跟同学组成了“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日子一下子变得充实起来。
后来学校又分来几个年轻的师专毕业生,校园里又浓了一份青春的气息。他的学习成绩在稳步上升,那次用省重点校的测试题,他的考分竟然进入了县一中的前十名。他明白,这意味着照此努力下去,他不仅可以考上大学,还有可能进名牌大学呢。
他更高兴的是在谢老师的指点下,对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篇篇洋溢着校园气息的习作,纷纷地见诸报端,让他儿时的作家梦一点点地真实起来。
当他将一张张“三好学生”奖状和一份份印着他的文章的样报、样刊,带给一辈子在田间耕作的父母时,父母激动地感叹道:“真没有想到啊,一个人只要肯努力,什么样的奇迹都能产生。”
那年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他的同学也有八个分别考入了省内外的大中专院校。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来对那所乡中学不抱什么希望的人们,开始纷纷关注起那个不起眼的学校,乡里也开始着手改善办学条件。
是的,少一些抱怨,少一些挑剔,以走出大漠的坚定与执著去努力拼搏,正是拥抱生命、辉煌人生的最好方式。
“没有谁能拦住你的努力”,这是多年后已是名牌大学博士的他写给母校的学生的赠言。
在生活中,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可能相差甚远,每个人的愿望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不容怀疑的,那就是――只要你愿意,你尽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充实、快乐和辉煌,没有人能拦住你努力。
奇迹的名字叫梦想
那是青葱的少年时代,极其偶然的一天,他从广播里听到了美妙的钢琴曲。就在那惊雷般的一瞬,他心中涌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拥有一架钢琴,弹奏出震撼心灵的乐曲。
然而,直到60年代两个女儿出生后,家境始终清贫的他仍没有机会弹钢琴,拥有自己的一架钢琴,那更是近乎天方夜谭的奢望了。但梦想的种子已经播下了,开花与结果的景象,已经无数次地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过。每一次,都像那首雄壮、激越的《命运交响曲》,重重地撞击着他不甘放弃的心灵。
他要让女儿从小就能在那黑白键上弹出清泉般的旋律。那年他25岁,上有老下有小,他每月的工资只有60元,而当时最便宜的一架钢琴也要1200元。于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紧紧地攫住了心――没技术、没设备的他,决定要用手工为女儿做一架钢琴。
一架钢琴仅仅击弦机上便有8000多个零件,需要100多道繁杂的工序,从没有见过钢琴制作图纸的他,经常去文化馆、歌舞团,想方设法地偷偷描画钢琴的结构图。
接下来的困难更是令人难以想象,没有钱是一个大问题,物质高度匮乏的年代,购买很多今天看来极为日常的东西,都得凭票,而像钢材、铜丝这类的紧缺物质就更难搞到了。
他没有被难倒,困境逼迫他想出了种种“补救”的办法:用废旧自行车轮里的钢丝、日光灯镇流器里铜丝做琴弦,用家里的门条做琴架,用鞋带做连接击弦机的带子……为了早早地做出第一架钢琴,他起早贪黑地忙碌,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硬是做出了一架有60个键的缩小版的简易钢琴。
当好听的音乐从木头键盘上流淌出来时,他和女儿都甜甜地笑了,尽管他的手掌上满是带血的伤痕。
这时,他没有满足于周围人们的敬佩,又开始琢磨靠纯手工做一架有88个键的标准钢琴。诸多无法现象的难题一个个地摆在他面前,依然缺少资金、缺少原材料,更为繁杂的工序和需要精细的零件加工,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都在考验着他……累得眼花了,双手一次次受伤,最厉害时连骨头都露出来了。可他从未想到过放弃,他的心头一直回响着美丽的钢琴曲。
整整八年过去了,他的梦想最终如愿成真。带着厚厚茧花的十指抚过那排蕴藏动人旋律的琴键,他自豪地笑了,一如曾经翩翩的少年。
受他的感染,他的三个女儿钢琴演奏水平都很高。如今,大女儿在澳门从事钢琴教育工作,二女儿正留学日本,主修音乐。
他的名字叫王开罗。2008年6 月,65岁的他将凝聚了自己无数心血的亲手制作的钢琴,捐赠给了深圳市博物馆。当人们打开琴盖,看到那庞杂、纷繁的结构时,无不由衷地赞叹他非同凡响的手工传奇。
一位音乐家抚摸着这架特别的钢琴,深情地说了一句――追随着梦想,就会拥有比音乐还要神奇而伟大的力量。
是的,世间的很多的奇迹,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梦想。
十分钟赢得成功人生
他刚参加工作时,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总是感觉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都要疲惫地奔命于那一份份似乎都很重要、都必须要完成的工作。为此,他舍弃了许多个人爱好,舍弃了许多休息时间,经常加班加点地忙碌,但他的工作效率并不十分理想,不要说让领导满意了,就连他自己也觉得比较差劲儿。
偶然的一天,他在跟朋友聚会中,遇到了一位年纪轻轻便成就斐然的博士生导师。他非常羡慕那位博导的年轻有为,更羡慕博导从容洒脱的生活方式――年轻的博导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每天都如苦行僧似的忘我工作,并没有以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个人的生活情趣,来换取那一项项骄人的业绩。他爱好广泛,琴棋书画都时有涉猎,他经常陪着妻子悠然地逛街,经常跟女儿做快乐的游戏,还常去参加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他似乎就那样轻轻松松地便把自己的生活经营得丰富多彩,成功频频。
他诚恳地向那位博导请教该如何打点自己的人生,博导微笑着告诉他――只需每天花一点点的时间,在一张卡片上面,写下一天工作的计划和重点,列出要做的每项工作的顺序和所需的时间。然后,依照卡片上的安排一一去落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