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排毒养生法
5332500000007

第7章 排毒食物(4)

木耳中还含有一种使人的凝血时间明显延长的物质,有延缓血液凝固的作用,故能疏通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对血栓、心肌梗塞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木耳中富含发酵素和植物碱,这两种物质对纺织工人等所吸入体内的纤维织物等异物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这些物质在短时间内被分解而排出体外,以免这些物质对人体产生毒害的作用。

木耳有润肠的功用,故大便不实及久泻不止者不宜食用。

排毒润肺—银耳

银耳是一种食用菌佳蔬。祖国医学认为,银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滋阴益气、养胃润肺、补脑强心、抗癌防衰等功用,适用于体虚咳嗽、痰中带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原性心脏病、衄血、咳血、虚热口渴、肿瘤等病症。

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银耳中含有的一种酸性多糖类物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细胞的活动能力,故能有效地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抑制和杀死能力。银耳中所含有的一种酸性异多酚的物质,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具有抗病毒的作用。银耳中还含有一种增强肝脏解毒能力的物质,它能加速体内的废物与毒素排出体外,清除体内垃圾,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此外,银耳还能提高机体对有害的原子辐射的防护能力。银耳与木耳一样,含有一种可以降低机体脂褐质的物质,故具有抗衰延年的作用。

银耳性平,不易消化,故食欲不振、食积不化者少食为妥。

开胃防癌—香菇

香菇是一种食用菌菜蔬。祖国医学认为,香菇性平、味甘,具有补气养血、开胃助食、抗肿瘤等功用,适用于贫血、胃痛、佝偻病、食欲不振、肝硬化、肿瘤、高血脂症、小儿麻疹、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颈癌及癌症术后放疗、化疗等。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多糖类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增强机体的抗癌作用。如肿瘤切除患者常食香菇,可以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香菇富含的一种生物碱—香菇嘌呤,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能有效的预防动脉血管硬化。

香菇还含有一种黑色的“香菇素”,可以使位于脑干部位的自律神经安宁,并可加强心脏、肝脏的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排泄体内废物及毒素,还可使甲状腺、前列腺等腺体的功能增强。因而,香菇具有抗衰老、排毒素、增强人体活力,使人精力充沛的效能。

香菇较腻滞,故病后、产后、发痘后应当少食为妥,脾胃虚寒及消化不良者应当禁食。

利水消肿—竹笋

竹笋,又名笋,是竹的幼苗,我国长江以南各地普通栽培,是一种鲜美脆嫩的蔬菜。根据出土和采集的季节,可分为春笋、冬笋和鞭笋。三月底至四月初出土的称春笋;秋末冬初挖掘出土的称冬笋;夏季窜出地面的嫩端为鞭笋。

祖国医学认为,竹笋性寒、味甘,入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下气、利水消肿、利膈透疹等功用,适用于咳嗽、积食、便秘、水肿、糖尿病、疮疡、麻疹透发不畅、风疡等病症。竹笋中含丰富的粗纤维,食后能促进肠道蠕动,可促进大便排出和加速胆固醇的代谢,因而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同时亦能减少致癌毒素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有防治便秘和预防结肠癌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亦有好处。

另外,竹笋中还含具有抗癌作用的多糖类物质,故竹笋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竹笋性寒,故脾虚肠滑者应慎食。

清热解毒—海带

海带是一种“海生蔬菜”。祖国医学认为,海带性寒、味咸,入肺、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利水化痰等功用,适用于水肿、癌症、尿道炎、膀胱炎、高血压、血热鼻血、痰热咳嗽、乙型脑炎、颈淋巴结肿、单纯性甲腺肿等病症。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海带中含有大量不溶于水的褐藻胶类物质,这种物质使海带不容易煮烂。同时,这种物质能与镉元素结合而排出体外,因而,海带可用于治疗重金属元素镉中毒引起的疼痛。海带还可以减少一种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放射性元素锶在肠道的吸收。

海带中还含有丰富的甘露醇,甘露醇是一种作用很强的渗透性利尿剂,能促进机体的排尿功能,故可使体内毒素及时排出。甘露醇进入人体后,可有效地降低颅内压、眼内压,减轻脑水肿、脑肿胀,因而对乙型脑炎、急性青光眼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等病症有良好的效果。

用海带煮水服用,还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防止或延缓了机体酸中毒的发生。海带还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它可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胆固醇的代谢和排泄,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长期服用海带可预防动脉血管硬化,降低血脂,通便,并使身体强壮有力。在滑腻的食物中掺入一些海带食用,可以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可使身体不发胖,保持体形健美,故常食海带有一定的减肥作用。近期又发现,海带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海带中含砷量较高,故海带要在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才可食用,以免砷中毒。海带性寒,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虚寒者应慎食。

清肺利肠—石花菜

石花菜是一种天然的海洋生物。祖国医学认为,石花菜性寒、味甘碱具有清热解毒、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等功用,适用于肺热咳痰、阴虚湿热、肠热便秘、乳腺癌、子宫癌等病症。

现代医学认为,从石花菜中提制的琼胶抗病毒作用,对脑膜炎病毒有抑制作用。石花菜对高脂症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石花菜性寒,故孕妇不宜食用。大便溏薄、身寒肢冷、身体虚衰、消化不良者应慎食,以免加重虚寒之症。

利尿排毒—裙带菜

裙带菜,又名昆布,属褐藻类翅昆布科植物,一年生,色黄褐,叶绿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带,故名。分淡干、咸干两种。以身干盐轻,颜色全青碧绿,少黄叶和深红色,味清香者为佳。

裙带菜营养丰富,含有十几种矿物质和谷氨酸、丙氨酸等18种氨基酸。

裙带菜性寒味咸,入肝、肠、肾经,具有化痰软坚、消瘿瘤、利尿排毒等功效,可辅助治疗甲状腺肿、颈淋巴肿、肝脾肿大和水肿等病症。

清毒利尿—紫菜

紫菜,为红藻门紫菜科植物,生于海湾内较平静的中潮带岩石上。幼时淡粉红色,渐变成深紫色,老时淡黄色。

紫菜性寒味甘咸,入肺经,具有化痰软坚、清毒利尿、补肾养心、降低血压、促进人体代谢等功效。可辅助治疗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夜盲症、贫血、水肿等病症。同时,紫菜还有一定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治动脉硬化、延年益寿有益。

水果类

清热排毒—橘子

橘子又名黄橘、蜜橘、福橘、朱橘等,属芸香料。有极为丰富的维生素和果酸,远远高于苹果、梨的营养价值。柑橘果汁中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酸、果糖、蔗糖、维生素C等;果肉中含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B1;果皮中色及维生素C含量较果肉为多。

各种柑类果实含橙皮甙、用陈皮素和挥发油,一般成分有糖、维生素C、柠檬酸、钾、钙、磷等。

橘子甘平润肺,醒酒解渴。然多食生痰聚饮,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勿食。橘子性温,多食易“上火”,可致目赤牙痛及痔疮,还可引起皮肤黄斑。

食用橘子,对心脏病(冠心病)甚宜;其润肺理气、清热排毒作用,又对胸膈结气、胸中烦热等症治之有效。食用橘子可治肠胃有热、口干烦渴,可润肺、醒酒。

橘皮内含黄酮甙(如橙皮甙)、挥发油、胡萝卜素、隐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B1和果胶。橘皮分为两层,外层色红者为“橘红”。《约品化义》说:“橘红,辛能横行散结,苦能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盖治痰须理气功,气利痰自愈,故用肺、脾、主一切痰病,功居诸药之上”。橘自即橘皮内层之白皮,除去橘络,晒干而成。《中国医学大辞典》说它有“和胃、化浊腻”之功。

橘络性味苦、平。能通、化痰、理气、消滞。主治痰滞经络引起的咳嗽及胸肋闷痛。橘核含有脂肪油、蛋白质、其苦味成分为黄柏内酯和闹米林。性味苦、平,无毒,能理气止痛。用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痛、腰痛、膀毒,能理气止痛。用治疝气、丸肿痛、乳痈、腰痛。

清热解毒—无花果

无花果,又称无生子、文仙果等,原产于土耳其,在我国也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以新疆南部种植最多,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无花果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淀粉酶、蛋白酶、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还含有有机酸、植物生长激素与酶,故多食无花果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中医认为,无花果性平,味甘,具有润肺平喘、调理胃肠、清热解毒的功效,咽喉痛时,吃上几颗即可收到良好疗效。此外,无花果还适用于哮喘、肺热声嘶、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风湿筋骨痛、便秘等病症。用无花果的白色乳汁外涂可去疣体;用无花果捣烂外敷可以治疗一切无名肿毒、痈疮肿痛、痔疮、脱肛等,故无花果素有“外科神药”的美誉。无花果生食,可以选择果实饱满、色泽鲜润、汁多水甜者为佳。无花果易腐烂霉变,最好现买现食,已腐烂霉变者绝对不能食用,以免食物中毒。

清热消毒—柿子

柿子,又称猴枣,原产于我国,大约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黄河流域及江南一带均有栽种。柿子品种很多,不仅味道甜美,而且营养也相当丰富。柿子含有蛋白质、糖类、钙、铁、磷、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其中维生素和糖比一般水果高1~2倍。中医认为,柿子性寒,味甘涩,具有清热消毒、生津止渴、润肺化痰、健脾开胃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吐血、咳血、热渴口疮、高血压、甲状腺肿大等症。未成熟的柿子不能食用,柿子也不能食用过多,否则,会发生“胃柿石病”,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排毒止咳—杏子

杏子,又称甜梅,原产于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把杏子首先传入波斯,曾有一位波斯诗人,把它誉为“太阳的种子”,可见人们对杏子的偏爱程度。杏子色彩艳丽,其味酸溜溜、甜蜜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杏子也是夏令防暑消渴的佳果。把杏子榨成汁喝。味道酸甜,开胃又生津。杏子营养极为丰富,其糖分、蛋白质含量与鲜枣相同,其含的钙、磷超过鸭梨,所含的营养素又可美发、美容,它所含的萝卜素在水果中惟有甜瓜才能与之平分秋色。近年来,科学研究证明,杏子中含有的维生素B17,对防癌有明显的效果,杏仁里所含的杏仁甙,经消化分解后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酸是捕杀癌细胞的能手。中医认为,杏子性温,味甘酸,具有镇咳祛痰、温肺散寒、消积化滞、排毒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喘息、慢性胃炎、食积不消、肺虚久咳、干咳无痰等症。食用时,要挑选颗粒饱满有弹性的杏果,皮色金黄中微带粉红,表示果实已经成熟,糖分也多。不要买皮色发青、摸上去硬邦邦的杏子,这些未熟的杏子,口味酸涩,不宜生食或榨汁。榨汁前,一定要去掉果核,以免损坏榨汁机器。杏子较酸,会腐蚀牙,吃完后最好漱漱口。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也不宜多食。

排毒化痰—枇杷

枇杷功效在润肺止渴、止咳下气。因肺热咳嗽、咳痰、咯血者,宜吃枇杷,作为辅助治疗。

枇杷的果、花、核都可入药,但入药最好的部位是枇杷叶。枇杷叶中含有的挥发油类,有清肺和胃、排毒化痰的功能,是治疗肺病、咳喘的良药。

枇杷叶味稍苦,含苦仁甙、皂甙、有机酸、维生素B1和维生素C、鞣质、糖类,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枇杷花(上冬花)含挥发油、低聚糖,主治伤风感冒,咳嗽痰,枇杷的种子,可用来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疠。枇杷根味苦、无毒。

瘀血消肿—桃

又叫桃果、毛桃、自桃等,为蔷薇科桃属,原产我国西北和西部,栽培历史悠久,分布普遍,品种繁多。

桃干含钙在水果中居前列,每100克桃干含钙194毫克,磷58毫克。古来即时有“桃养人,杏伤人”的谚语,多食鲜桃,有益于身体健康。据《中药大辞典》介绍,桃树的根、皮、枝、叶、花、果、仁等均可以做药材。

桃含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夏日食之可生津消渴。另外,桃含钾多,含钠少,水肿者宜多食。

山桃核中的桃仁性平、味苦,能破血散瘀、润燥滑肠,可抑制血凝作用、抑制呼吸中枢,有止咳作用和短暂性降血压作用,可用于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消肿、肠燥便秘。

应注意,桃仁所含的苦杏仁甙因酸或酵素的作用,加水分解而产生氢氰酸,有镇咳作用,但若大量内服,则可麻痹延髓呼吸中枢而引起中毒死亡。

清心润肺—梨

梨是一种脆甜的水果。祖国医学认为,梨性凉、味甘,具有润肺凉人,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的功用。《本草通玄》中说其“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实火宜生用,虚火宜熟用”。梨适用于热痰咳嗽、噎膈、消渴、热病伤津、烦渴、便秘、疮疖肿毒、酒精中毒等病症。

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祛痰止咳、预防感冒、预防动脉硬化、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保持肝脏等作用。

梨性凉,不可多吃,以免伤及脾胃,特别是儿童、产妇及脾胃虚寒者更应慎食。梨含糖量较高,过食会引起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负担,故糖尿病人应少食。

清肝解毒—李子

李子,又称嘉庆子,是我国古老的水果之一。它色泽艳丽、汁多酸甜、逗人喜爱。李子除含有丰富的糖分、果酸、多种维生素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祖国医学认为,李子性微温、味甘酸或苦涩,具有清热生津、泻肝利水的功用,适用于阴虚发热、骨节劳热、食欲不振、口渴心烦、肝硬化腹水、蝎子蜇伤等病症。李子有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的功用,适用于大便燥结、水肿、淤血骨痛、跌打损伤及解蝎毒等。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李子含有的田基黄甙,是一种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对各种隐性、迁延性、慢性及重症肝炎、肝硬化均有较好的疗效。李子还有利尿、扩张血管、安眠等作用,并有短暂的降血压作用。另外,李子还具有清肝解毒、生津、利水的功效,适用于口渴心烦、食欲不振、肝硬化腹水、被蝎子蜇伤、虚劳骨蒸等病症。但要注意李子不可多食,否则,会助湿、生痰、损伤脾胃。

生津解毒—橄榄

橄榄,又称青果,原产于我国海南岛,目前,我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均有种植。橄榄营养较为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成分,其中含钙量很高,为诸果之首,每百克高达200毫克。维生素C含量也很可观,高达21毫克,特别适合儿童、孕妇及老年人食用。据有关报道,用橄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均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认为,橄榄性平,味甘酸,人脾、胃经,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咽喉肿痛、菌痢、酒精中毒、百日咳、妊娠呕吐、牙龈红肿、便血等病症。食用橄榄要选择果体饱满、色泽黄绿、表面平滑、有光泽的。如色泽乌黄、无光泽、皮皱则显示贮存时间过久,已有霉烂变质可能,千万不要购买食用。

排毒润肠—罗汉果

罗汉果又名汉果、罗晃子、拉汉果、假苦瓜、长滩果、拉江果、青皮果等。

罗汉果富含蛋白质、葡萄糖、果糖、油脂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高于一般的水果和蔬菜。经常适量食用,可防治坏血病、癌症和抗衰老的作用。但因罗汉果性凉、体质虚寒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