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5342000000002

第2章 摆正自己的位置(1)

“认清自己的位置”就是在工作中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管理学家埃德加?施恩认为,一个人最初的定位是由进入工作初期学习到实际工作经验所决定的,但这是不稳定的。当工作经验与个人不断反省中获得的动机、需要、价值观、才干相结合,才能达到自我满足补偿的一种长期稳定的定位。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要你在人生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你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为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作是你与生俱来的职责

职业是人们养家糊口的基础,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工作是人与生俱来的职责和功能,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安排,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享受生活。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工作是你的天职,是你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工作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工作能够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让你活出自己的价值;工作能给人带来尊严感和成就感。只有把工作当作使命的人,才是最受企业欢迎的人。

美国小说家马修斯说:“勤奋工作是我们心灵的修复剂,可以让生理和心理得到补偿。可惜的是,人们常常只对受人关注的行业和职位感兴趣,而不再愿意经受艰辛劳作的磨炼。但是,它却是对付愤懑、忧郁、情绪低落、懒散的最好武器。有谁见过一个精力旺盛、生活充实的人,会苦恼不堪、可怜巴巴呢?英勇无敌、对胜利充满渴望的士兵是不会在乎一个小伤的。出色的演说家不会因为身有小恙就口齿木讷、词不达意的。这是为什么呢?当你的精神专注于一点,心中只有自己的事业,其他不良情绪就不会侵入进来。而空虚的人,其心灵是空荡荡的,四门大开,不满、忧伤、厌倦等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乘虚而入,侵占整个心灵,挥之不去。”

工作是人们从事的一种社会活动。在人类还没有达到按需取酬的理想社会时,工作还是人们养家糊口的基础。因此,从事一项工作,既是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是自身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时,人作为万物的灵长,天地的精英,同样具有他与生俱来的职责和功能,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和安排。

德国首相俾斯麦把勤奋工作看成是一个人拥有真正生活的保护神。在他去世的前几年,当被要求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生活的准则时,他说:“这条准则可以用一个词表达:工作。工作是生活的第一要义;不工作,生命就会变得空虚,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乐趣。没有人游手好闲却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对于刚刚跨入生活门槛的年轻人来说,我的建议只是一个词:工作,工作,工作!”

人来到这个社会,就应为这个社会做些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点痕迹。你把精力奉献给你所从事的工作,这个痕迹就一定存在,或深或浅。而到了我们交出接力棒时,就能无愧地说:“我今生无悔,因为我尽力了。”

工作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来源于工作能给我们个人带来多少财富,而是来自工作本身。工作是人的需要,是人的天职。珍惜自己的工作,敬重所从事的职业,这样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的人才能被组织所重视,个人才能在职业生涯中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在职业中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快乐。

比尔?盖茨说:“我只敬重两种人,没有第三种。第一种是不辞辛劳的劳动者,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活出了人的尊严。我非常敬佩那些从事繁重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我钦佩的第二种人,是那些为了人类能有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孜孜求索的人。他们的劳动不是为了一日三餐,却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养分。稍事劳作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难道就不需要用艰苦而又神圣的劳动,去换取轻松愉悦的精神生活和内心自由了吗?我只敬佩这两种人,其他的人都是废物和社会的渣子。”

工作使我们觉得自己是能干的、有用的,被社会重视的。因为,工作是人的天职,是维系人类命运的根本。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勤奋工作。

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

一个人如果制订的目标不切实际,与自身条件相差甚远,那就成了一种幻想,想要完成是很困难的。像小王一进入公司就梦想自己能成为比尔?盖茨一样,制订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还不如没有目标,因为最起码可以少受一些挫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不了解自己,目标制订得越大,挫折感也就越大。也许你该放弃那些大而美丽的目标,选择一个你力所能及的目标了。期望着遥不可及的事物,不如把宏大的计划分成几段,从容易的着手,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一步一步地努力着。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河边有一老渔翁在钓鱼,岸边有几个人在观看。只见老渔翁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可奇怪的是老渔翁却用脚轻轻压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鱼钩,又把鱼放进了河里。

周围围观的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不禁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有多大的雄心。

这个时候,围观的人屏息以待,老渔翁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的是一条约两尺长的鱼,他仍是不看一眼,又一次丢进了河里。

老渔翁第三次扬竿时,钓到了一条不足一尺长的小鱼。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老渔翁将鱼解下,轻轻地向自己的鱼篓中放去。

看到这种情况,围观的人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就问老渔翁为何舍大取小。老渔翁的回答令在场的人都咋舌:“喔,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只不过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盘子也不能容下它。”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目前拥有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打算获得多少。我们在世界上的价值相当于我们为自己预定的价值。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员工,有可能成为创造性的历史人物;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员工,永远也都只能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而已。

现代职场中,如果一个人有了目标,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虽然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成功的概率要比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要高出很多。人的一生中,目标对于自我的定位十分重要。目标不但是你追求理想的最终结果,而且在你整个人生旅途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953年,美国耶鲁大学对毕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主要是对有关人生目标的研究。研究人员向参与调查的学生们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有人生目标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只有10%的学生确认他们有明确的目标。

接着,研究人员又对这些学生问了第二个问题:“如果你们有目标,那么,你们是否把自己的目标写下来呢?”这次,只有3%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20年以后,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世界各地追访当年参与调查的学生,他们发现,当年白纸黑字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写下来的那些毕业生,无论从生活水平还是从事业发展来看,都远远超过那些没有这样做的同龄人。余下97%的人的财富总和竟然还没有这3%的人多。

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给自己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在人的一生中,给自己定的目标一定要选择适合的,而不是选择最好的。否则,将永远会挣扎于不满意的情绪之中。务实的人都会为自己树立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因为他们懂得,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不但会使自己无法脚踏实地地工作,而且也发挥不出目标的激励作用。因为当人们付出努力以后,仍旧无法实现时,人们容易灰心和懈怠,产生挫折感。

小王自从上班的那天起,就为自己确定了奋斗目标:先做一名比尔?盖茨式的企业家,然后再成为一名政治家。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小王只喜欢接手一些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不屑于干一般的事务,但以他的现有能力又做不好这些,最后不到半年就被老板解雇了。

与小王不同,小杜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当上部门经理。从那天起,“部门经理”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他。每一天他都是按部门经理的身份来要求自己。目标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使小杜每天都被工作的疯狂激情驱使着。虽然这样工作起来有些累,但劳累过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业绩,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结果小杜只用一年的时间,就走上了主管的岗位。从此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虽然为此他牺牲了很多娱乐和休闲的时间,但因有了目标,他也没感觉工作有多累,相反感到工作是一种享受。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总裁的肯定,在当上主管后不到半年,他就被提升为部门经理,成为公司里最年轻、提拔最快的部门经理。

小王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他好高骛远,在确立目标的时候,没有认真分析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制订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小杜能从普通员工,迅速升为主管又任部门经理,除了他有一个随时鞭策自己的目标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目标短小,往往会被眼前的利益所左右,迈不开前进的步子;目标过于远大,容易心情浮躁,常常会被轻微的挫折所打击,极有可能会导致失败。为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花费精力,也就等于浪费生命。

曾有人写这样一段文字:

小时候,我想改变宇宙,但不行;

上小学时,我想改变世界,也不行;

大学的时候,我想改变国家,还是不行;

有了工作,我想改变自己的城市,依然不行;

老了,我试图改变自己的家人,但他们都不听……

初看这段文字,大家都觉得好笑,但笑过后,得好好考虑其中包含的一些哲理:给自己制订目标要结合自身实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其实,如果在小的时候改变一下自己的思路,那么将来说不定就可以改变家人,改变城市,改变国家,甚至改变世界。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目标不要制订得太大,如果目标太大,到头来可能是一事无成,两手空空,而且还浪费时间。为自己确定目标,既要有一定高度,也要有可行性,总之,一定要适合自己。

面对工作不抱怨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年轻人常常抱怨公司领导对自己不公,有那么新鲜的创意却得不到领导的赏识。一次次的会议,自己作为普通员工没有参加的机会,而那些衣帽鲜明的高级经理只是动动嘴便定了他们的生死。一天,他找到一位智者,讲出了自己的烦恼,智者听后无言,领他到了海边,智者手捡起一块鹅卵石,抛了出去,扔到了一堆鹅卵石上。

智者问:“你能把我刚才扔出去的鹅卵石捡回来吗?”

“我不能。”年轻人回答。

“那如果我扔下一粒珍珠呢?”智者再问,并别有深意地看向年轻人,年轻人恍然大悟。

如果你只是一枚平淡无奇的鹅卵石,你没有权力抱怨不被注意,因为你没有被注意的价值。要想引起注意,要想有自己的立场和声音,你先要站起来去为自己争取。努力才能提升你的价值,成为“珍珠”你才能引人注意。

先埋头做事,再说话,那时,你的话才有价值,你才能理直气壮、掷地有声。生活并不以你理想中的公平方式表现出来,它从来都是残酷的,对于那些没有成功、没有引人注意的人。先努力生长,默默等待长大的蘑菇,你才拥有自己的价值。你有了价值,才可以争取你想要的所有权利。所以,在任何时候,首先应该低调!

“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工作?”“我只要对得起这份薪水就可以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工作嘛,又不是为自己干,差不多就行了。”……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言辞好像刚刚还有人在耳边讲过,听得多了,甚至自己还在心中有一丝丝的认同。而这种“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想法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殊不知,恰恰就是这样的句句牢骚、种种想法,使我们丧失了工作的活力与激情,收回了迈向优秀与杰出的步伐,逐渐地归于平庸了。

有的人眼睛总盯着自己,所以站不高看不远;有的人无论工作在什么环境中,总是怒气冲天、牢骚满腹,总是喜欢怨天尤人,也使别人无比厌烦。他们好像天生就是抱怨狂,说起话来总带着抱怨不满的口气。早上一上班,就说汽车太挤,他人素质太低,然后又嫌办公室太小,桌子太窄,网页更新太慢,打起电话联系业务又开始报怨生意难做、钱太难赚,谁谁不讲义气,谁谁太抠门,谁谁长得难看等等。好像自己是天下第一等的完美人士,不存在任何缺点;而别人又是浑身毛病,偏偏未如他们意痛改前非,于是指责、抱怨随之而来,不绝于口,仿佛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他们称心如意的。他们一边工作,一边诉说着对工作的不满意;一边在完成任务,一边埋怨,让同事觉得他们难相处,让上司认为他们是“刺儿头”,结果升级、加薪的机会被别人得去,这下他们又多了一个发牢骚的话题了。这正是俗语所说的“身子被嘴卖了”。

尽管偶尔一些推心置腹的诉苦可以构筑出一点点办公室友情的假象,不过像祥林嫂般地唠叨不停会让周围的同事苦不堪言。也许你把发牢骚、倒苦水看作是与同事们真心交流的一种方式,不过过度的牢骚怨言,会让同事们感到既然你对目前工作如此不满,为何不跳槽,去另寻高就呢?

小张对小王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小王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小张问:“为什么?”小王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挡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重大损失,非常被动。”小张觉得小王说的非常在理。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小王问小张:“现在是时机了,要跳赶快行动哦!”小张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

其实这也正是小王的初衷。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大于得到,让老板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位置,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替他创造更多利润。

他们总是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必定是事与愿违。他们看问题时往往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人,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他们习惯于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正如鲁迅先生曾经比喻的,一位老夫子用一枚放大镜去看美人那嫩白的胳膊,结果却看到了皮肤间的皱纹和皱纹间的污泥。

这种人虽然不可恨,但很讨厌,尤其是当同事心情极佳时,着实煞风景。他们成天抱怨,总是生活在愁云惨雾中,凡事永远向坏处看,这种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别人很难与他们产生共鸣,所以同事们对其大多采用避而远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