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尽职尽责:如何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金牌员工
5342000000006

第6章 忠于自己的组织(2)

公司作为你事业起步的平台,你必须好好珍惜。只要公司发展进步了,你个人也就会相应得到发展与进步了。因此,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员工,必须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成为一个公司的优秀员工。当你爱上自己的公司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让自己爱上自己的公司,进而全力以赴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使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自己的理想与抱负。目前,公司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真正爱上自己的公司,努力提高自己的各项工作技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才可能成为公司的优秀员工。

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奠基自己的事业生涯。只要你还是某一机构中的一员,就应当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忠诚和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将身心彻底融入公司,尽职尽责,处处为公司着想,对投资人承担风险的勇气报以钦佩,理解管理者的压力,那么任何一个老板都会视你为公司的支柱。

有人说过,一个人应该永远同时从事两件工作:一件是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另一件则是真正想从事的工作。如果你能将该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就一定会成功,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甚至成为老板或老板的老板的技巧。当时机成熟,你已准备就绪了。

当你精通了某一项工作,别陶醉于一时的成就,应该赶快想一想未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改进的余地?这些都能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进步。尽管有些问题属于老板考虑的范畴,但是如果你考虑了,说明你正朝老板的位置迈进。

如果你是老板,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否付出了全部精力和智慧?”

如果你是老板,一定会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将公司当成自己的事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更积极主动。因此,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不要拒绝他。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心安理得地沉稳入眠,因为你清楚自己已全力以赴,已完成了自己所设定的目标。

一个将公司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制度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机会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公司所有者时,他们表现得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也会更加努力工作。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老板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为了一名老板。

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为公司节省花费,公司也会按比例给你报酬。奖励可能不是今天、下星期甚至明年就会兑现,但它一定会来,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当你养成习惯,将公司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一样爱护,你的老板和同事都会看在眼里。美国自由公司体制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前提之下,即每一个人的收获与劳动是成正比的。

然而在今天这种狂热而高度竞争的经济环境下,你可能感慨自己的付出与受到的肯定和获得的报酬并不成比例。下一次,当你感到工作过度却得不到理想工资、未能获得上司赏识时,记得提醒自己:你是在自己的公司里为自己做事,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

假如你是老板,试想一想你自己是那种你喜欢雇用的员工吗?当你正考虑一项困难的决策,或者你正思考着如何避免一份讨厌的差事时反问自己:如果这是我自己的公司,我会如何处理?当你所采取的行动与你身为员工时所做的完全相同的话,你已经具有处理更重要事物的能力了,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老板。

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应邀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生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出以下的建议:“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成是自己开的一样。事业生涯除了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没有人可以掌控,这是你自己的事业。你每天都必须和好几百万人竞争,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以及学习新知识和适应新环境,并且从转换工作以及产业当中学习新的技巧。”

一个优秀的员工,就要和老板一样积极地工作,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公司。那么,什么是老板的心态呢?一个员工在这个公司工作,公司就是你的,你就应该是公司的老板。其实在任何一家公司上班,员工都应该有一种主人翁的心态。这个公司是我的,我要为它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像老板一样对待自己的公司,积极地工作,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老板信赖的人,一个老板乐于雇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老板得力助手的人。

黄某是一家网站建设服务公司的业务人员。该公司主要为公司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产品。黄某主要做客户服务工作,包括网站方案的设计、与客户的沟通等。黄某最近谈了一笔业务,对方公司规模不大,业务也小,可是来来回回已经提交了三份网站建设框架方案建议书了,客户依然不满意。由于对方是小公司,所以网站建设的费用不是很高,而客户又有太多的要求,黄某有些不耐烦了。黄某准备放弃这个客户,于是他把情况上报给了自己的部门经理--客服经理。

客服经理仔细地看了黄某给客户设计的方案,发现这三份方案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就是个别栏目名称有些变动。于是,经理找来黄某,问他是否和客户进行过详细交流。黄某解释说因为要跟其他的客户谈业务,所以没有时间。经理又问黄某是否对该公司的平台需求进行过调研。回答是没有。黄某给出的理由是,所有宣传型网站基本上都这样的,所以没有必要做这个工作。

经理听完黄某的回答,火冒三丈。他耐着性子对黄某说:“你这是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吗?没有经过调研,没有和客户交流就提交方案书,让你改方案书你就敷衍了事,换你是客户,你会接受这样的方案吗?”

可黄某偏偏不识相,还顶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主要是客户太挑剔了。就这么点钱,还要这要那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可他偏不干。就没碰到过这么难缠的客户。”

听到这样的回答,经理越发生气,他阴着脸说:“纯粹是借口!不用多说了,回去重做吧!做到客户满意为止。”

上司通常都比员工更能从公司的利益考虑,原因就在于他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这种责任也是他们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在一个公司中,真正的服从来自于对公司利益的权衡,是以服从公司的利益为准则的。只要是符合公司利益的事情,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去做;而与公司利益相违背的事情,则绝不能涉足,这是一种高度责任心的体现。如果你想有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就尝试着以上司的心态、精神、观念来看待工作中的责任问题。

世界上会有公司老板对他的员工说“这不关我的事,所以我不管”的话吗?你也不可能看到哪位上司会推托本来应当是自己完成的事情。相反,你看到的所有优秀的上司,都是在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你更需要记住的是,很多比你优秀的人--他们或许是你的主管,或许是你的老板,或许是你身边的人--都在尽可能地扩大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他们希望自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创造更大的价值,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原因是大多数有志向的人都知道,承担责任意味着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得到更大的锻炼,这既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手段,也是实现人生目标的途径。他们同时还认识到,那些缺乏责任感、逃避责任的人,最终将一事无成。

职场上有一句话,你承担的责任越多,你的成就就会越大。你的上司之所以成为你的上司,可以这样解释:他们比你更愿意承担责任并由此展开一系列积极的行动。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成立,即如果你能够像你的上司那样承担更多的责任,你的成就也将与你的上司一样。

对个人而言,强烈的责任感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对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给予老板更多的理解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怀呢?

好多人曾经都为他人工作,后来则为自己工作。他们以前总是认为老板太苛刻,后来却觉得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方式。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雇员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雇员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老板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老板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老板那里得到一份同情和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为什么人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耿耿于怀呢?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彼此之间有长期的利益冲突。当老板的行为与雇员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所有的同情和理解都会化为乌有。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老板的情绪。要知道老板也是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缺陷。他之所以成为老板,并不是因为完美,而是因为有某种他人所不具备的天赋和才能。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老板,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经营一个大公司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下班的铃声而放下工作。

许多年轻人将自己不能获得提升的原因归咎于老板的不公平,认为老板任人唯亲、嫉贤妒能,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雇员,甚至认为老板会阻碍有抱负的人获得成功。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老板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缺乏合适的人才更让他苦恼的了,也没有什么比寻找合适的人选更让他焦心的了。

年轻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也是以己度人,但是这个“己”是一个自私的、狭隘的,也就是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事实上,从每一个员工第一天上班开始,老板就用心对他进行考察。他们会仔细衡量和分析他的能力、品格、习惯、人际关系、性情等等,只有当他认为一个年轻人缺少必要的能力,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言行举止时,他才会认为这个年轻人没有前途。毕竟公司是自己苦心经营才发展起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偏见而毁了整个事业。

因此,做员工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老板更多的同情和理解,或许能重新赢得老板的欣赏和器重。

也许老板并不是一个懂得领情的人,但我们依然要设身处地为老板着想。因为同情和宽容是一种美德,在一个老板那里没有作用,并不意味着在所有老板那里都没有效果。退一步来说,如果我们能养成这样思考问题的习惯,我们起码能够做到内心宽慰。

发掘老板身上的优秀特质

要知道,老板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

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拥有你所欣赏的人格特质。玛格丽特?亨格佛曾经说过:“美存在于观看者的眼中。”她的看法和我们平常所说的“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东西”不谋而合。每个人都是相当复杂的综合体,融合了好与坏的感情、情绪和思想。你对他人的想象,往往奠基于自己对他人的期望之中。

如果你相信他人是优秀的,你就会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质;如果你不这样认为,就无法发现他人身上潜在的优点;如果你本身的心态是积极的,就容易发现他人积极的一面。当你不断提高自己,别忘了培养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习惯,认识和发掘他人身上优秀的特质。

看到他人的缺点很容易,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从他人身上看出优秀的品质,并由衷地欣赏他们的成就时,你才能真正赢得友谊和赞赏。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老板。然而,正由于他是老板,我们并不能很容易做到这一点。作为公司的管理者自然会经常对我们的许多做法提出批评,经常会否定我们的许多想法,这些都会影响我们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要知道,他之所以成为我们的老板,一定有许多我们所不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使他超越了你。

人生而就有缺陷,大多数人都有嫉妒之心,无法面对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这一点正是阻挡大多数人迈向成功的绊脚石。成功学家告诉我们,提升自我的最佳方法就是帮助他人出人头地。当你努力地帮助他人时,人们一定会回报你。如果我们能衷心地欣赏和赞美自己的上司和老板,当他们得到升迁,当公司得到成长时,一定对你会有所回报--是你的善行鼓舞了他们这样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都来自于你发自内心对他人的欣赏和赞美,你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支持。

也许你的老板并不比你高明,但只要是你的老板,就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并且努力去发现那些优越于你的地方,尊敬他、欣赏他、向他学习。如果我们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彼此之间有种种隔阂,有许多误解,也会慢慢消解的。

在职时要赞美自己的老板,离职后同样也要说过去老板的好话。一位曾经聘用过数以百计员工的管理者曾向我谈起自己招聘人的心得:“面谈时最能体现出一个人思想是否成熟,心胸是否宽大,是他对刚刚离开的那份工作说些什么。前来应征的人,如果只是对我说过去雇主的坏话,对他恶意中伤,这种人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考虑的。”

“也许一些人确是因为无法忍受老板的压迫而离职的,”他继续说,“但是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不要去谈论那些不愉快的旧事,更不要因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耿耿于怀。”

许多求职者以为指责原来的公司和老板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价,于是信口开河,说三道四,这种做法看似聪明,实则愚蠢,其中道理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