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青春,我们逃无可逃
5348900000013

第13章 后记

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 ——解构师姐的遗书

人是要被超越的一种东西啊!

——尼采

一个人和自己的关系,

不是认同的关系,

而应该是变异、创造、革新的关系,

与自己保持同一,

实在令人腻烦。

——福柯

这部小说缘起于真实的师姐自杀事件。我跟这个师姐曾有一面之缘,所以此事对我震动异常之大,我不理解在外人眼里那么优秀的一个人竟然会决绝地走向自杀。同时令我迷惑的是周围的反应,校方很快就封锁消息,在网上删贴,拒绝媒体报道,事后简单发了个讣告,说这个学生有心理问题,敷衍了事。就这样,师姐消失了,就像海边沙滩上的一张脸……记忆中上一次哭到失控,就是因为这件事,那天晚上我一个人跑到未名湖,发誓要为师姐写点什么。

一种文本,是某人在自杀之前写下的,它记录了自杀者最后的生活状态,它述说了自杀者选择自杀的理由,它促成了自杀者最终的自杀 —我说的是遗书,师姐的遗书。这封遗书从何处获得的这种可怕的力量?它到底是怎样一种坚不可摧的怪物?自从我在师姐自杀的第二天读到它之后,这封遗书就经常会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突如其来地震撼我的神经,纠缠我的想象力。从 2005年至今,我反复地阅读这封遗书也许不下一百遍了,阅读时给我带来的感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极其强烈的震撼、害怕,到困惑、不解、愤怒、忧郁、深思,直到现在淡淡的哀伤、淡淡的责备。它逼迫我写了这篇小说。然而此刻,在小说即将完成的时候,我想,到了彻底超越它的时候了。

譬如这封遗书,它建构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把师姐推向了自杀。然而,它真的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吗?它真的是经过认真严肃的思考吗?它真的表明师姐只有自杀这一条路可走了吗?就再没有其他的道路了吗?师姐在自杀之前为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论证是否无懈可击呢?我们现在再来仔细地读一读:

我列出一张清单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右边写的都是什么呢?师姐没有明说,但我们从这封遗书的其他部分可以大致地窥知一二:生活没有快乐,没有希望,孤独,不能忍受周围的环境,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学校的束缚,对改变自己的生活失去信心等。

然而,这些理由都成立吗?它们能得出师姐必须要自杀的结论吗?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从下文我们可以看出,师姐至少写了一点:家庭。

然而,在这封遗书的语境中,家庭就真的是让师姐活下去的理由吗?

回想二十多年的生活

真正快乐的时刻,屈指可数

你总是想要快乐,但你应该知道快乐并不总是很重要的。

记不清楚上一次发自心底的微笑是什么时候

记不清楚上一次从内心深处感觉到归宿感是什么时候

你提到了归宿感,你此刻一定是那个“没有归宿的人”吧?!

家庭,不是你的归宿;学校,不是你的归宿;社会,不是你的归宿。

师姐,你害怕吗?一定是吧。可你知道其实你还有路可以走的。

也许是你自己把自己的处境想象得太糟糕了。

也许是我自己的错吧

也许是这样,你错在没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没能认清你自己的处境,没有看到其他的可能性。你用别人给你的一些条条框框把自己囚禁了起来,你不知道你还可以突破那些成见,超越你自己。

不能够去怪别人

别人是谁?

老师?他们教你要好好学习,他们逼着你考出高分,他们告诉你考试不及格的人都是一事无成的废物!

家长?他们对你有太高的期望,他们从来不和你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他们只知道要求你做这做那!

同学?他们给你设定了人生的坐标,让你必须向他们看齐,让你必须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标准的“学生”,否则他们就把你视为怪物!

社会?社会要学历,要文凭,要学籍档案,社会根本就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去深入地了解你这个人!

若此,为什么不能够怪别人?当然要怪别人!

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

性格决定了命运

师姐啊,这正是我们的流俗文化对你毒害最深的地方,这也许正是你最执迷不悟的地方!

“习惯 =性格 =命运”,这个狗屁公式说明了什么?难道习惯不可以改变吗?难道性格是人一出生就固定下来的吗?难道命运是天生的吗?胡扯!

你习惯于翘课,习惯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习惯于把自己看成是行尸走肉,可是你又觉得自己必须要好好学习,你的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你忍受不了这种落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现实告诉你你不喜欢做某种规范的奴隶,你想要自由 !可是理想又告诉你,自由就是好好学习!你搞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你说,我是个白痴。你想到了别人曾说:毕竟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我天生如此,我命该自杀!师姐,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什么是习惯?当卡小卡自杀前,他习惯于绝望;当卡小卡和黛玉一起写小说的时候,他习惯于乐观地看待未来!

所谓习惯,不过是人在某种特定生活状态中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它是可以改变的,它什么也不能决定!

什么是性格?当卡小卡自杀前,他忧郁自闭;当卡小卡和黛玉相处的时候,他开朗健谈!所谓性格,也不过是人在某种特定生活状态中相对固定的为人之道,性格也会随着人自身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永远不变的性格!

什么是命运?命运不过是人懦弱无能时为自己的懦弱无能做的辩护!人生不需要命运!人生需要的是不断地超越、勇敢地超越!

我并不是不愿意珍惜生命

如果某一时刻你发现活下去

二十年,三十年

活着,然而却没有快乐,没有希望

安静利于思考,热闹可以让人摆脱孤独,忧伤可以让人活得真实,快乐可以调剂乏味的人生。

师姐啊,你总是很忧伤,你感到绝望;但是,如果你总是很快乐,你就会觉得生活有希望了吗?不一定的。决定你快乐的是你头脑中的价值观念—一个儒者最大的快乐是安邦治国,一个道士最大的快乐是长命百岁,一个和尚最大的快乐是立地成佛,福柯最大的快乐却是与死亡相伴。你的快乐是什么呢?看喜剧片?你总会厌的。考试高分?你早晚会意识到这没什么价值 —你的快乐在于过一种有希望的生活。

然而,为什么没有希望了呢?是某种处境 /文化。我们的文化告诉你考试要高分,告诉你要与那些千人一面的同学和谐相处,告诉你 P大人就要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否则,你的人生就是毫无意义的。师姐啊,你被他们蛊惑了知道吗?你并没有真正地越界思考,你仍然在他们给你规定的框架内看待自己和人生。事实上,你可以突破界限的—自由,即是越界的艺术。

不愿去想象

还要这样几十年下去

去接受命运既定的苦难

既定的苦难?

这是一个多么严重的字眼!

不,没有什么是既定的,师姐。

你绝望了,你才毫无抵抗地说出这个字眼。

也正是这个字眼,更进一步加深了你的绝望。

师姐啊,你不知道吗?人生是一个无限开放的过程,我们可以创造出很多种生存方式的—就像艺术家创造一件艺术品那样,我们应该把我们的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塑造,一件永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品!

看着心爱的人注定的远去

越来越不堪忍受的环境

“不堪忍受的环境!”

P大的诸位领导们,你们看到此处做何感想?

那些整天为 P大该立孔子像还是胡适像、毛泽东像而争论不休的教授们,你们至此有何感受??

如果一个大学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悲惨处境漠不关心,那么它还有什么资格被称为圣殿呢?

你们只允许你们的学生变成一只温驯的小羊羔,你们说“给我学习”,于是,他们虔诚地看着你,眨巴着无神的眼睛。你们不允许你们的学生独立地思考,不允许他们成长为有创造性的强者,你们对他们怒吼:“按照规定,你必须给我改过来!”削足适履,是你们最愿意看到的盛况,不是吗?

揪心的孤独感,年轻不再

最终多年以后一个孤苦伶仃的可怜老人形象

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苟延残喘活在过去回忆的灰烬里面

那又为什么不能够在此时便终结生命

你这样想,是因为你还没有看到变化的可能性。需要一股力量,一股完全外在于你的生活境遇的力量,来把你从这种至深的绝望中拉出来。当我绝望的时候,我偶然遇到了福柯,遇到了这个永远站在界外思考问题的他者,他让我重新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当你绝望的时候,为什么你自己不去搜寻其他的可能性?为什么还要一味地在已经行不通的死胡同里徘徊不定?你应该跟这一切彻底地决裂,然后才能获得新生!

不用再说生命的价值了

“生命的价值”。

师姐啊,我知道,当你说这个词语的时候,你一定还在使用高中课本的字眼儿。你总想逃避过去,可是过去却无时无刻不在死死地抓住你。

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但是我们却可以以新的眼光改变对过去的看法!

是的

比起任何一个还要忍受饥饿、干渴、瘟疫的同龄人

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但这是相对的

二十年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

你并不幸福,你已经丧失了与死亡决斗时的必胜意志,你已经陷入了至深的绝望!

而那些所谓的可怜人要比你幸福得多,因为至少,他们知道他们还可以活过今天。当他们吃了一碗干净的米饭,他们就会感觉幸福无比。而你呢?师姐,你会吗?给你一份衣食无忧的工作,你都不会觉得幸福!

我们的生存环境给你设立了一个太高太高的幸福标准,这标准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不明白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比盼望中学,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快乐

中学的时候无比盼望大学,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

师姐啊,你为什么一定要对 P大有那么高的期望呢?我知道你也受到了他们的蛊惑,但你是有能力摆脱那些狗屁不通的思想观念的控制啊!你不用极端地说 P大是座垃圾场,但你可以公正地说它是一座剥夺你的自由的监狱啊!为什么你明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却仍然抱定 P大是座快乐天堂的观念不放呢?为什么就不能跟这一切来个彻底的决裂呢?师姐啊!你是勇敢的,但此刻你却懦弱无比!

盼望离开欺负与讥讽自己的人

盼望离开被彻底孤立的环境

欺负、讥讽、彻底孤立……

如果一个人,勇敢地独立思考,坚强地开创自己独特的人生,那么在这个千人一面的社会,他怎么能够不孤独?他怎么能够找到知音呢?

在福柯的晚年,他独自走上了一条无人追随的探索之路,他是孤独的。但是,他仍然有活下去的勇气,因为他对这一切有了事先的准备。

师姐啊,如果你对这一切有了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早已决定坚强地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之路,那你是否会不再如此绝望了呢?

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后,充满了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悲哀

不得不靠环境的彻底改变来终结

如果仅仅是改变了环境,而没有认真地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深思,那么即使改变,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如果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自己,那么你就可能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了。

难道说到了现在

已经走到了终点

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然而你却任性地离开了我们……

就那样决绝地离开了……

对于亲人,我只能够无奈

或许死后的寂静

就是为了屏蔽他们的哭声

就是能让人不会在那一刻后悔

显然你仍然固执地相信家庭是你人生的动力,你却没有勇气承认其实也是他们把你进一步推向了深渊……

是的,二十年

但是却无法忍受这种行尸走肉一般的生活

当卡小卡变成一躯行尸走肉的时候,他就真的是无路可走了吗?不,那只是他没看到其他的可能性罢了。事实上,我们可以做那种维特根斯坦式的蓝领工人,也可以做庄子那样逍遥的穷光蛋,可以做福柯式的叛逆者,也可以做第欧根尼那样的流浪汉,或者去开创某种独特的生存方式,等等。

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每一个新作品都是超越既定美学观念的、独一无二的!

一个真正的人生也应该被塑造成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觉得生活如同死水泥潭一般

而我自己身陷其中

猥琐、渺小而悲哀

不可能再做出任何改变

可能的,师姐,是可能的。

我们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也不可能阻止自己逐渐老去,但是,我们有可能改变自己的思想,改变那些支撑自己人生的观念!我们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思考问题,不再像以前那样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永远都有可能去做另一个人!

如果人死的时候可以许一个一定会实现的愿望

我也许会许下让所有人更加快乐吧

事实上,是你自己想要快乐。也许你给快乐赋予了过高的价值,如果你用快乐这个词仅仅是指那种要立即满足自己随时会产生的各种欲望的话……

也许你说的是那种深刻的快乐,即那种能不断看到更高希望的状态,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那么,我也会和你一起许下这同一个愿望……

人应该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是的,也许并不是所有的自杀都是懦弱的。

但是就你来说,师姐,你其实并没有走上绝路……

是你太任性了,你知道吗?

无法负担

以前或许不明白这种感觉

负担什么呢?

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做的本分?

这些东西都是谁给你的呢?

是我们的处境 /文化。

当这种文化在你身上已经行不通的时候,你为什么还要承受

它给你带来的苦难呢?

把它摆脱掉吧,彻底地摆脱掉!

师姐啊,你没有什么责任和义务,你不必负担那些东西的。

没有谁可以确定无疑地说你就必须要为家庭、为社会做某些某些事的。

你之所以要对妈妈好,只是因为你从小和妈妈一起生活,建立了良好的感情,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母亲观念。

同样,也没有谁敢于真诚地跟你说一个学生就应该做哪些哪些事的。

你之所以要去上课考试,只是因为你不这样做就要受到他们的惩罚,而不是有一个先天必然的观念让你必须这样做。事实上,词语可以蒙蔽我们,让我们看不清真相。但你要去抗争,你可以战胜他们!

也许你唯一需要负责的,就是你的生命力 —那股让你活下去、让你必须精彩地生活的力量。

对自己的悲哀

痛到心尖在颤抖

心尖在颤抖……

或许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轮回的开始

轮回?

这是佛家的字眼!

这是个太虚无缥缈的字眼!

但至少,这说明你已经看到了他者,看到了界外的一丝光线!

你为什么不再多去找找呢?还有很多的他者,界外的空间更加广大!

其实我们无法真诚地相信轮回,这只是你没有希望的希望罢了……

用悔恨来洗刷灵魂然后新生

悔恨的不应该只有你自己……

新生也绝不是以这种方式……

或者回到过去重新开始

可是你已经走了……

这篇小说的写作过程是一段漂泊的旅程,这个旅程开始于漫无目的的流浪,终止于没有终点的路上 —我在写作之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我始终是在文字的行进过程中去探索答案。然而,最终探索到的,却是一些让更多问题现身的答案。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某种意义上,我没有必要真正知道我是谁,我的主要兴趣是成为不同伊始的我自己。当你开始写一本书时,你就知道在它的结尾要说些什么。难道你认为你还会有勇气继续写下去吗?写作游戏的价值往往在于,我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小说就是现实。写作就是生活。话语就是一切。不可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