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年男性保健指南
5351200000003

第3章 中年男性生理特点(3)

前列腺对人体的作用,关键在于它的腺体组织能制造和分泌一种液体,叫前列腺液。前列腺液是精子活动的能源,可缓和阴道的酸性环境,提高精子的生存率和活力。因此,如果没有前列腺,或者得了严重的前列腺疾病,就不可能有正常的精子活动,生育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男性的一生当中,前列腺的结构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就其体积而言,幼年时前列腺体积很小;青春期时体积可增加一倍以上;20~50岁,前列腺体积相对稳定;50岁以后其体积又开始增大,可能发展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由于男性的前列腺与泌尿生殖器官的解剖位置十分贴近,因此前列腺增生时,增大的前列腺可压迫尿道前列腺部,使之迂曲、狭窄,导致排尿困难。前列腺发生炎症时,常常合并尿道前列腺部发炎。同样,尿道前列腺部的疾患也可影响前列腺。因此,前列腺和尿道无论在解剖上、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有密切的关系。前列腺与精囊腺、射精管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三者在生理、病理方面可互相影响,患前列腺炎时,常可累及精囊腺而导致精囊炎。

31.前列腺增生的原因是什么?

(1)过度的性生活和手淫,使性器官充血,前列腺组织因持久充血而增大。

(2)前列腺慢性炎症未彻底治愈,或尿道炎、膀胱炎等,使前列腺组织充血而增生。

(3)经常酗酒或长期饮酒,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刺激前列腺增生。

(4)缺乏体育锻炼,动脉易硬化,前列腺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前列腺增生。

32.前列腺增生的中年男性应注意什么?

(1)防止受寒:秋末至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一定要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

(2)绝对忌酒:饮酒可使前列腺及膀胱颈充血水肿而诱发尿潴留。

(3)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食品既可导致性器官充血,又会使痔疮、便秘症状加重,压迫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

(4)不可憋尿:憋尿会造成膀胱过度充盈,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排尿发生困难,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因此一定要做到有尿就排。

(5)不可过劳:过度劳累会耗伤中气,中气不足会造成排尿无力,容易引起尿潴留。

(6)避免久坐:经常久坐会加重痔疮等病,又易使会阴部充血,引起排尿困难。经常参加文体活动及养生功锻炼等,有助于减轻症状。

(7)适量饮水:饮水过少不但会引起脱水,也不利于排尿对尿路的冲洗作用,还容易导致尿液浓缩而形成结石。夜间可适当减少饮水,以免睡后膀胱过度充盈,白天应多饮水。

(8)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可加重排尿困难,剂量大时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其中主要有阿托品、颠茄片、麻黄素片及异丙基肾上腺素等。近年来,又发现钙阻滞剂和异搏定能促进泌乳素分泌,并可减弱逼尿肌的收缩力,加重排尿困难,故宜慎用或最好不用某些药物。

(9)及时治疗:应及时、彻底治疗前列腺炎、膀胱炎与尿道结石症等。

(10)按摩小腹:按摩小腹,点压脐下气海、关元等穴,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小便后稍加压力按摩,可促进膀胱排空,减少残余液。

(11)防止性生活过度:尤其要警惕性交中断和手淫的行为。

33.中年男性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1)年纪大了,排尿出现问题是自然的生理现象:前列腺增生阻塞膀胱出口造成排尿障碍,膀胱由增厚而变薄,小便后残留在膀胱的尿液增多,尿液反流引起肾积水,易并发感染和结石,严重者发生尿毒症。

(2)前列腺大小是衡量前列腺增生病情程度的唯一标准:前列腺正常时如粟子般大小。有些增生虽然很大,排尿还不至于太困难;而另一些增生虽然较小,但是位置刚好在前列腺中叶,可引起严重的尿流阻塞。

(3)前列腺增生症只能用手术进行治疗:出现轻微的排尿障碍症状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及生活习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适量饮水,少吃辛辣饮食,戒酒,避免憋尿、久坐及劳累,排尿后5分钟再排出残余尿液,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自我治疗方法。

(4)所有前列腺增生患者都可用药物治疗:药物可以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但对排尿障碍造成较大的生活困扰、反复并发急性尿潴留、尿路感染、血尿、肾积水、膀胱结石或肾功能受损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治疗。

34.中年男性为什么要重视肾病?

各种肾炎、肾病为多发病,常见病。肾炎的范围广泛,如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型肾炎、过敏性紫癜肾、肾盂肾炎等。肾病有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膜型肾病,肾性高血压、红斑狼疮肾、痛风肾、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以及肾积水、肾囊肿、先天性多囊肾等。后期均可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

中年男性由于缺少足够的休息,压力过大,锻炼时间短等综合原因,常会出现肾功能不正常。肾的病症常会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35.肾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肾病可表现为程度不同的疲倦乏力、腰膝酸软、高血压、蛋白尿、眼睑水肿、贫血、皮肤瘙痒、下肢水肿、恶心呕吐等。

36.中年男性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肾虚?

肾虚的表现:腰酸背痛、耳鸣、头晕眼花、健忘少寐,动则气急,脚跟疼痛,容易疲倦,性欲减退,有早泄、遗精的现象,小便后有余沥,夜尿增多、头发花白、牙齿松动等。肾虚容易导致衰老。

男人在步人中年后,会出现正常的肾精渐衰的生理现象。但是,男性的“肾虚”并不等同于肾病或“性能力降低”。肾虚是中年男性常见的疾病,要正确认识和对待。

中年男性生活节奏紧张,经常熬夜、吸烟、过度疲劳、超负荷运转、辛辣食物摄入过多,往往是造成病理性肾虚的原因。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时适度地正确补肾,是防止肾虚、延缓衰老的好办法。

37.为什么憋尿太久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尿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之一。它95%~97%是水,3%~5%是固体物。固体物主要包括电解质和非蛋白氮。电解质中,以氯、钠、钾三种离子较多;非蛋白氮化合物,以尿素为主,这些化学元素都是人体所不能利用的,若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导致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膀胱蓄存尿液的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正常成年人膀胱内尿量达150~250毫升时,才开始有尿意;尿量达250~450毫升时,就引起排尿活动,此刻膀胱尚无不适感。所以,生理学上就将这个数字称作“膀胱生理性容量”。平日,膀胱中的尿液一旦超过了这一生理性容量,就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膀胱壁扩张,从而使腹部产生一种胀迫不适之感,甚至疼痛和心烦意乱。所谓“忍尿”,就是膀胱中蓄存的尿液超过了“膀胱生理性容量”,却有意识地忍而不排。时间久了,主管排尿的括约肌就会变得松弛,膀胱壁的弹性减弱,排尿功能就会减退,于是就会出现排尿次数增多,排尿时间延长,甚至排尿失约等现象。由于膀胱排尿功能降低,经常有剩余尿液潴留,有时会因此而导致肾水肿。总之,尿是废物,可泄而不可忍。

38.人到中年如何看待胃病问题?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暖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性及恶性肿瘤,还有胃黏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此外,有些邻近脏器的疾病也可引起“胃病”的表现,如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民间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统称为“胃病”。

人到中年,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降低,蠕动变慢,食物在胃肠道中行进速度减慢,易于滞留;同时,胃肠道内表面的黏膜逐渐变薄,消化腺也逐渐萎缩,消化液分泌减少,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这些生理变化导致中年人的消化功能出现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社会竞争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影响,中年人成为胃病的主流发病群体,多数中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尤其是胃溃疡,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在台湾,对2万多名中年男性的健康调查发现,胃镜检查异常高达九成,在所有疾病中排行第一,几乎每个受检男性的胃部都有食管反流、十二指肠溃疡等问题。

39.引起中年男性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由一种或几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致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临床上早期可无症状,后期出现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和多系统受累的各种表现。

引起中年男性肝硬化的病因:

(1)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如有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和纤维化可以直接变为肝硬化,但更重要的演变方式是经过慢性肝炎的阶段。

(2)慢性酒精中毒: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硬化约占全部肝硬化的50%~90%,而在我国则少见。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酒精中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的直接损害。

(3)遗传和代谢疾病:由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的肝脏病逐渐发展而成的肝硬化。

(4)肝脏淤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和各种病因引起的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均可使肝内长期淤血、缺氧,从而导致肝脏的损害。

(5)化学毒物或药物: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双醋酚酊、甲基多巴、四环素等;或长期反复接触某些化学毒物,如磷、砷、四氯化碳等,均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最后演变为肝硬化。

(6)营养不良:营养失调也可以导致肝硬化。

40.为什么说中年男性是脂肪肝的易患群体?

脂肪肝是指由诸多病因引起的脂类在肝内的沉积。当肝内脂类含量占到肝重的5%~10%时,即称为脂肪肝。

脂肪肝是当今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中年男性是一个较大的易患群体。约50%的脂肪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脂肪肝可能会导致肝硬化。据统计,长期饮酒者中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目前,B超是首选的诊断方法,建议中年以上的人群定期通过B超进行排查。

脂肪肝分为肥胖性、高血脂性、肝炎后性、糖尿病性、酒精性、营养不良性、隐匿性7种。其中,酒精性脂肪肝,俗称酒精肝,在脂肪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临床资料表明,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约为10%,饮酒者约为58%。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速度比其他类型脂肪肝相对较快。研究表明,慢性酗酒是脂肪肝的常见原因。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与饮酒量和饮酒持续时间有直接关系,而与饮酒的种类关系不大。一般而言,一天饮酒不超过80克不会发生脂肪肝,每天饮酒量超过80~160克时,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率增加5~25倍。

造成中年男性脂肪肝的主要因素:

(1)嗜酒:在脂肪肝致病因素中排名首位。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分解,是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饮酒越多,肝内脂肪酸越容易堆积,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2)肥胖:超标准体重20%以上者,53%发生脂肪肝。而过量食用高脂肪食物,会使大量的脂肪酸蓄积在肝脏,超过了肝脏的运输处理能力,于是便转化成中性脂肪沉积而形成脂肪肝。

(3)糖尿病:主要是指糖尿病脂肪肝,常见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人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脂肪肝患者的50%。

(4)药物:许多药物可引起肝脂肪含量增加,其中以激素作用最为明显。

(5)少动:长期不运动会导致体内过剩的养分转化为脂肪,这些脂肪沉积于皮下时,表现为肥胖;积存于肝脏时,则表现为脂肪肝。

41.糖尿病有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直接威胁着人的生命。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间接引发的急性并发症更多,可引起心、脑、肾、眼等的急性病变和急性感染等。

糖尿病患者约有80%因并发心脏及脑血管病变而死亡。主要病变为动脉粥样硬化,如冠心病及脑血管病。近20年来,人们更重视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带来的影响,由于微血管病变而造成微血管血栓形成或微血管闭塞,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视力改变,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对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糖尿病晚期,下肢或足部缺血形成坏疽,称糖尿病足,有时须考虑截肢;糖尿病是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代谢性疾病,神经系统可能出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各种末梢神经炎很常见;蛋白质代谢的异常,常使体内出现低蛋白血症,体内抗体减少,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并发各种感染,高血糖又是各种致病菌较好的生存条件。因此,中老年男性普通的感染性疾病不易控制时,常疑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结核病是很常见的。总而言之,糖尿病的并发症多而严重,应对此有足够的认识。

42.糖尿病病情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性工程,在任何一个治疗环节上发生问题,均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糖尿病病情恶化的原因更为复杂,患者伴有的某种疾病恶化往往是糖尿病加重的一个因素,即使简单的感冒、发热也会使血糖波动;中年男性的情绪变化、精神受到刺激,或者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机体一时不能适应,糖尿病的病情往往加重。遇有外伤、手术等特殊情况,或生活安排不当,过于劳累,未及时用药等,对糖尿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最为常见的还是患者不能严格控制饮食,这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多次反复的主要原因,也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3.怎样早期诊断糖尿病?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年男性患糖尿病在不断增多。人们必须对糖尿病有一定的警惕性,以便及时地早期诊断。

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和爱吃甜食者,均应该定期复查血糖,每年至少l~2次。肥胖的人体重不明原因的下降,要先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如果食量增加,体重反而下降,又有明显的口干,则很可能患有糖尿病。如有上述情况的疑似患者,应该检查血糖、尿糖,必要时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44.糖尿病可引起哪些神经系统病变?

糖尿病患者不仅容易并发脑血管病,还可以直接影响神经系统,引起多种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感觉方面的障碍,在肢体末端为多,尤其是下肢,出现针刺样、蚁走样疼痛,或有麻木、痛觉,或有小腿肌肉痉挛性疼痛等表现。但是,这些症状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患者常有头晕、心悸、多汗、失眠或有腹胀、腹痛、尿急等表现,当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疗,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上述的这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往往自行减少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