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83个性格要素
5351900000024

第24章 永不言败的性格(4)

辛迪在公司当兼职雇员,干得不错。后来,丈夫同她一起从事这一工作。然而不幸降临。女儿染上重病,房子起火,许多职员退职,经营处于停滞状态。两辆轿车卖掉了,钱花得一干二净。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婆母又突然生病。如果换了别人,或许会认为那样的日子是生活中的灾难。

但辛迪不是这样的!在辛迪看来,这是她生活的转折点,是她决定驾御自己的生活并取得成功的时候。

丈夫回来后,他们便商量。他到外面去工作而辛迪继续从商。在不名一文,背着数以千计的债务的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工作。一点一点地,一天一天地,一次还一点债,他们终于熬过来了。后来,辛迪在一个商业领域任总经理。

是什么力量促使辛迪重新振作起来?是成功的观念,是不甘失败的决心。她有使自己梦想成为现实的能力。

梦想往往是同命运结合在一起。为了你的生活,好好想想吧!了解自己去寻找一直在渴望的梦--使人出类拔萃的梦,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用这梦来建树你的成功的观念。如果你相信成功的观念,你就有了无所不胜的保证,是真正的保证,只有真正的胜利者具备这种保证。

61.永不言败才能反败为胜

成功是令人神往的,但通向成功的道路是坎坷的、曲折的、艰难的。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者,哪一个不是历尽磨难?如果成功的路上都是一帆风顺,都能一蹴而就,那世界上就不会有人失败有人落魄了,个个都会成为成功者。只有具备面对困难百折不回、遇到挫折坚持不懈精神的人,才有可能采摘到成功的果实。如果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受到一点挫折就悲观失望,并因此而打退堂鼓,这样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成功目标的。

洛克菲勒是美国石油大王,但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一个农夫,走投无路之时,曾经靠卖“癌症必愈药”为生。洛氏一家,终日胼手胝足,也仅能免于冻馁。

洛克菲勒少年时在人家的农田工作,每天赚3角7分钱。他把赚来的钱储起来,有50美元;然后,他以年息7厘借给雇主,结果,发觉一年所生的利息等于他做10天的苦工赚的钱。

“从那时开始,我就决定了日后的营运方针,”洛氏回忆说,“我决心要使钱成为我的奴隶,而不再做钱的奴隶。”

1859年,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发现有石油。洛氏知道这是一个大好机会,努力研究,发明了提炼石油的方法。于是,他说服了一个有钱的人与他投资合伙,开创事业。

第一年,由于经营乏术,公司蚀了大本,合伙人心灰意冷,有关门大吉之意。洛氏安慰他说:“朋友,不要灰心,不要颓丧,凡是一件事情的成功,总要经过很多困难的。”

第二、第三、第四年,公司的事业依然没有起色,他们始终在艰苦的环境里周旋。而洛克菲勒不断地说:“只要我们埋头苦干,一定有成功的一天。”

不退缩、不灰心、永远向前走,这就是洛克菲勒特有的性格。到了第五年,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终于大大赚钱。

不怕失败,不畏艰难,使洛克菲勒的财富,一天一天地与他名下的石油一起增长。1870年,洛氏以100万美元创办了当时差不多是全美最大的炼油厂--标准石油公司。

洛氏开办“标准”之初,他在纽约有15家对手,在费城有13家,在匹兹堡有22家,在其他各地有27家。到了1880年,“标准”的炼油量为美国的95%--俨然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令洛氏成为实至名归的石油大王。

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面对现实,勇敢地承担责任,自我反省,反败为胜。有道是,“棋输还有棋盘在”。勇敢地面对失败,承担责任就是反败为胜的起点。很多成功者都是在反复的失败与挫折的教训下,吃一堑,长一智,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只要我们能冷静地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树立一切从零开始的勇气,排除杂念,轻装上阵,重上战场进行拼搏,完全有可能反败为胜。

在几百年前,一位名叫罗伯特·布鲁斯的国王统治着苏格兰,而爱德华一世是英格兰的国王,他还想成为苏格兰的国王。但苏格兰人却认为英格兰人是外国人,他们不想接受一位外国国王的统治。因此,爱德华便派遣军队去进攻苏格兰,有许多仗都是英格兰获胜。罗伯特和他的士兵们虽然英勇作战,但最后还是被英格兰人打败了。英格兰人要抓罗伯特,他不得不逃离苏格兰,痛苦地躲在海岛上的一个山洞里。他丧失了打败敌人的一切信心。“再次尝试还有什么用呢?”他自言自语地说。

正在这时,他看到一只正在试图织网的蜘蛛。蜘蛛把丝的一头固定在洞顶,然后滑到丝的另一头,在空中荡起来,它试图用丝使自己挂到洞顶上。但丝断了,蜘蛛掉到地上。它随即又爬到了洞顶作再次尝试,丝又断了。蜘蛛就这样试了一次又一次,毫不中断,最后终于成功了。罗伯特想:“一只蜘蛛都能够坚持下去,直到胜利,我也能这么干。”他重新召集士兵,继续向英格兰人反击,最后终于取得了胜利。

成就一番大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牵涉面较广的系统工程,随时都有千变万化的情况出现。因此,谁也不能保证我们的计划能百分之百地顺利实施,我们的目标能百分之百地完全达到。但是,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我们如果因此就放弃,便前功尽弃,如果继续坚持不懈,便有可能反败为胜。

拿破仑·希尔说道:“大多数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不会持之以恒地想办法来克服失败。”超级百万富翁迈克·塔德说道:“我常常会破产,但从未贫困。”

美国一位苹果园主杨格曾遭到一次挫折。一场特大冰雹袭击了他的果园,将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而已订出的9000多吨苹果即将发货。天灾使他处于果园有可能倒闭的“败局”。杨格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一下子就陷入绝望,而是面对挫折开动脑子想办法。一天夜里,绝妙的主意萌生了。冰雹虽然使大红苹果不再惹人喜爱,但果肉却变得汁浓爽口。于是杨格连夜把苹果按原订单装箱发运,只是箱内附上一张纸条:“这批货各个带伤,但请注意,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出产的苹果特有的标志。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订货者起初半信半疑,待亲口品尝后,发现其确实有“高原风味”,结果,被冰雹打伤的苹果全部被买主们接受下来,而且从此人们还专门要求杨格供应带疤痕的苹果。

在顺利的环境下获得成功,固然是一大幸事,但能有这种幸运的人却不是很多。大多数人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的挫折,经历许多的失败。平庸者面对挫折而气馁,面对失败而灰心,结果坐以待毙,成为失败的俘虏;杰出者则善于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获取智慧,最终反败为胜。

因此,能够反败为胜,是一个人能成就大事业最直接、最鲜明的标志,也是成功者的最高境界。缺乏反败为胜的勇气,没有反败为胜的能力,这种人是难成大事的,即使偶尔侥幸获得某些细微的成功,也是难以持久的。真正的成功者,绝对都是能够反败为胜的强者!

62.永不言败才能在逆境中永生

贝利·法伯指出:逆境会击垮我们,但也可能锻炼我们。只要我们不被逆境击败,我们就可以愈发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