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70个好习惯
5352000000019

第19章 好习惯带来好心情(4)(2)

那么怎样才是面对批评的态度呢?虚心接受、小心地选择、衷心地采纳。

李特尔是18世纪古典时期德国地理学开创人之一,他慷慨地提掖年青的批评者--弗勒贝尔的故事是感人至深的。李特尔非但不嫉恨和打击这位卤莽的批评者,反而把他的批评文章推荐给一个着名的学术刊物,而且他本人还在公开发表的评论里,对这位青年学者的“敏锐头脑”和“真挚思想”大加赞扬。后来弗勒贝尔来到柏林,李特尔还热情接待,为他安排当时他极为需要的工作。一位尊长的学术权威,如此对待不客气地批评他的后学,是否会使那些害怕甚至敌视批评的人觉得赧颜呢?

西方谚语说:“恭维是盖着鲜花的深渊,批评是防止你跌倒的拐杖。”听惯了谀词的人常常狂妄自大,只有不时被人批评的人,才能明白自己有多少斤两。所以,我们必须养成虚心接受批评的习惯。

41.学会不断充实自己

现代人太忙,干什么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人们忙升官,孩子们忙升学,青年人忙充电,老年人忙爬山,男人忙,女人忙……真是举国上下一片忙。如果当时间的列车突然急刹车,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们突然一下了闲了下来,许多人会有同一种如同晕车般的感觉,那就是内心空虚。

根据雅虎和广告公司OMD联合组织的一次互联网调查表明,网迷一旦远离互联网就会感到精神空虚,迷失生活方向。

研究人员让接受测试的28名网迷在两个星期不上网,并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期间的心理路程。从他们写的日记来看,两个星期远离互联网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社会生活,使他们感到厌倦无助,精神空虚。

研究者称,这一调查结果并不意外,这为互联网运营商提供了良机。“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帮助运营商修正服务内容,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测试者称,没有互联网时他们参加比赛或是购物感到索然无味。从社会意义上讲,他们感到无法同亲密朋友以外的其它人群沟通。因为,他们中有许多人是通过电子邮件或是及时通讯服务和朋友交往,而不是传统的电话和书信。

有句话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的处境证明这句话反过来说也是正确的,在整日不得闲的时候,我们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快乐。我们在整天忙着赚钱,物质财富得到极大丰富的今天,住在装饰得如同皇宫般金碧辉煌的钢筋水泥结构中,各种娱乐设备应有尽有,却总感到丢失了点什么,总感到心里特别空虚,总感到生活如同一滩死水一样没有生气,如同没放盐的饭菜一样没有滋味。我们只顾着经营身体赖以寄存的有形的家,却把心灵的家园荒芜了--我们把心丢了。

有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整天吃山珍海味、生猛海鲜,却不如天天背着窝头爬山的老年人活的充实,为什么自己两口子穿戴都是名牌,却不如穿粗戴俗的老年人夫妻恩爱,过得有滋味。其实,老年人生活充实而富有激情也没有什么秘方。正如他们所说“我亦无他,惟心细耳”。如果真我们能和老年人一样闲暇时种竹浇花,下班后夫妻双方牵手把家还,饭后到公园中散散步。我们也能像以前一样感到充实,感到有激情,感到生活的乐趣,也能找回自己丢失的心。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快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用心体味罢了。

其实,生活中情调要靠自己去创造,与其苦苦地去追寻,不如先细心体会眼前实在的快乐。

松下幸之助在《路是无限的宽广》中写道:“工作就是生活的中心。”的确,工作是人生的主要内容。年幼时求学,为的是更好地工作,青年时自然要工作,老年发虽然退了休,可许多人不还是仍然壮心不已,在发挥余热吗?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了工作,生活就失去了乐趣,在他们眼里,工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正如哥里基所说:“如果将工作视为是义务,人生就成了地狱,如将工作视为是乐趣,人生就成为乐园。”

当你感到失望、沮丧、痛苦的时候,请制订一个工作计划,并马上开始工作。工作会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使原来的糟糕心情逐渐融化,帮助你恢复良好心态。每当你感到失望、痛苦和沮丧的时候,就马上投入工作,干点什么吧!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对你抛掉烦恼保持快乐将大有裨益。

在工作之外,你可以让休闲娱乐和个人兴趣充实自己。

据说,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和希特勒的集中营中常用的一种用来拷问囚犯和俘虏的刑罚是将囚犯的手脚固定,然后在他们的头部上端吊一个漏斗一样的水袋,水袋会昼夜不停地囚犯头上嗒、嗒的滴水,久而久之,囚犯便会神经错乱,直至发狂。原来在囚犯们听来,那落在头上的水滴声好似重锤击打在头上发出的声间一样,听久了,他们的心灵便会彻底崩溃。

生活中的无休止的忙碌就好似那不停地往下滴水的水袋,只要你不离开,它就会一刻不停地击打的你的心灵,不会放松自己的人,终将被其击垮。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应该学会放松,学会尽情享受美好人生。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忙碌碌为工作为生活,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放松自己。其实只要合理地分配你的时间,也就是说妥善地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忙碌与休闲之间的关系,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可。

近代心理学研究表时,在工作繁忙时,到户外散散步或晒晒太阳,或听听舒缓的音乐,除了消除疲劳之外,还易于活跃思维。每在帛抽出一点时间来让心灵得到放松,你会感受到这竞争之外的惬意。这时的闲不是消磨时光,而是在积蓄力量,为更好地去工作而积蓄力量。所以,你不必内疚,也不必要找借口推托。

如果在现今繁杂沉重的社会重压下想更好地生活,心绪必须时时平和恬淡、安宁悠闲。这种恬淡与闲适不是老庄的“无为”,不是脱离现实世界,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自我创建一片心灵的乐土,适时的身我调解和自我放松。

寻三五志同道合者,利用双休或节假日,爬山涉水,融入大自然,宠辱皆忘,物我合一,其乐陶陶。密树幽林,崎岖险径,清溪静泉,飞瀑流涧,几声鸟鸣,几声猿啸,几只野兔悠然奔跑,几头小鹿追逐嬉戏,七八伐木护林工人辛勤工作,四五牧童牛背笛箫……得遇此境,置身自然,将灵魂尽皆托付与她,大自然用母亲般的胸怀接纳我们,于是乎心灵中的污垢随微风的吹拂而游移,随溪泉的流淌而过滤,留下深情,任你神思品味,哪里还有烦恼可言?

与琴棋书画为伍也是追求闲适的好方法,喜好音乐者,可随手弹吟哼唱,大自然的各种声音便在琴瑟笛箫中悠悠流动。喜好下棋者,找一两个棋友,对奕厮杀,围魏救赵、釜底抽薪、海底捞月、丢车保帅,仿佛置身沙场的大将,又如运帱帷幄的军师,整盘棋局尽在掌握之中。爱好读书,则会时时与先贤古人会话,与其同荣共辱,或拍案而怒,义愤填膺,或摇首叹息、痛断肝肠。得古人之恩,学今人之道,古今中外的人物尽现唇齿之间。爱好艺术的人,可体味王羲之洗砚、吴道子作画,可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自我愉悦,自得其乐。

现在,闲暇时可以上上网,打开聊天室,即可以和老朋友打场招呼,也可以找几个陌生人随便神吹胡侃一通。也可以下载几首爱听的歌曲,边欣赏边看网络文学;也可以看看网上电影,也可以玩一会网络游戏。当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度。只要自己喜欢,同样可以获得闲适的心情,拥有闲情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