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70个好习惯
5352000000030

第30章 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3)

大多数组织都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不能权限,这使得有些事情很难办,因为他们总是互相扯皮、推诿……如果你只是抱怨,说不定他们索性会给你来一个置之不理。冷静下来,客气一点,记住,找到解决问题提的力量,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68.改掉浪费时间的习惯

时间的浪费无时不在。从某种意义上说,时间管理就是把浪费的时间找回来。所以,学习时间管理技能,首先要分析你目前的时间使用状况,搞清楚时间是怎样被浪费的。对于现实中的大多数忙乱无章的人来说,浪费时间的最常见表现有:

(1)工作缺乏计划性

缺乏工作计划的人,经常把时间花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而最应花时间的任务却因时间不够而无法完成。

(2)习惯性的拖拉

主要表现为:因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而拖拉,因做事犹豫不决而拖拉,因过分地追求完美而拖拉。

(3)嘴上的时间浪费

例如,热衷于请客吃饭;沉醉于谈天说地;痴迷于煲电话粥;与客户沟通不得要领,罗里罗嗦,废话连篇。

(4)不会拒绝干扰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满足同事、朋友或客户的所有请求,可以取悦他们,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结果是,有求必应,不会拒绝别人的干扰。你不会拒绝,别人有事总来找你帮忙,你不但招架不住,而且你的大量时间消耗在了别人的手里。

中国有位名人王永庆,他15岁小学毕业后,就到一家小米店学做徒工。一年以后,他用父亲借来的仅有的200元钱做本开起了自己的一家小米店。为了和隔壁那家日本米店竞争,王永庆着实费了不少心思。

在当时,加工的大米技术还不像现在这样,比较落后。每次出售的大米里都混杂着米糠、沙粒、小石头等,各家店主对此不闻不问,消费顾客对此也习以为常。可正是这一点,让王永庆则多了一个心眼,他没天加班加点将每次即将出售的大米中的杂物一点一点地拣干净。他的这一做法一传十十传百,十里以外的顾客也都纷纷来解囊购买。

王永庆看到自己虽然花费了一点时间,但是大米的销售量却翻了一番。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决定为了节省顾客的时间,亲自送米上门。他在一个本子上详细记录了顾客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发薪等。算算顾客的米该吃完了,就送米上门;等到顾客发薪的日子,再上门收取米款。

每次他给顾客送米时,先帮顾客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刷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新米的上面。这样,米就不至于因存放时间过久而发霉变质。他这个一连串有条不紊的举动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人们都铁了心专买他的米。

王永庆始终站在顾客的角度上,以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完善着一个粗糙的时间的管理,他用一套井然有序的行动为自己的事业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宝贵的市场。

时间管理包括三个核心的问题:第一,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第二,如何看待他人。第三,如何对时间实施统筹规划。

对任何一个人而言,都具有人生严肃的一面及品质衡量的角度。因此,每个人对时间管理的认识,所持有的态度与方法就各不相同。

时间管理的一个重要准备任务是--了解你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不需要对为什么要这样做出解释,但它可能会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认为足够的简单以致与回想一下就可以了。事实上需要强调它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我们的想象毕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触及到没一个问题或每一件事情,因为“想象”和“现实”之间常常有着很大的差异,甚至有时是背道而驰、完全的不同。

大师级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曾经对他所做过的研究进行了描述:他请管理者将自己怎样使用时间的情况写下来,又请人记录这些管理者是如何使用时间的。一个名叫如的瓦的公司总裁十分肯定地告诉研究者,根据他的个人习惯,他将自己的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并且将它们分别自如地用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重要客户及地区社会活动当中。研究的实际记录花费了六周的时间,得到的结果是,这位总裁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了调度工作上,随时了解他所认识的客户的订货情况,还为他们的订货打电话给工厂。一开始,他本人对这些记录表现出无法相信,但在很多次看到类似记录之后,他终于相信,“关于时间的使用问题,现实要比想象可靠的多。”

时间管理是从记录你的时间是怎么花掉的而开始的,当然这种记录绝不是一个一次性的任务,值得强调的一点是为了确保整个时间管理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了了解最新的时间使用情况,管理者可能需要不断地重新做出记录。

比如管理者一个月可以抽出一天的时间来专门记录当天时间的使用情况。当然也有的人按照某些时间管理工具的要求,能够坚持每天以15分钟为间隔记录时间使用情况。这样做有它的益处,但是,我认为这样做或许有点大张旗鼓,将太多时间花在了“磨刀”这个程序上。我在此特别反对过于频繁地记录时间表,因为这样做会带来负面影响,会让人的心里感到来自外界的巨大的压力。

很多人之所以对时间管理不得要领,基本上都是对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关键问题--什么事是必须做的理解有误。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那些不是非作不可的事情上了。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以他的丰富经历非常肯定地对世人说:“我还没有碰到过哪位管理者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以上的任务,并且仍然保持高效。” 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清楚的知道什么是重要的、必须做的任务,也就是说,哪一件事情是可以用来衡量自己绩效的标准,哪一件事可解释为“我能够为组织做什么贡献?”。因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找出目前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竭尽全力去做好它。

据说,比尔﹒盖茨每年会有几周时间处于完全的封闭状态,完全脱离日常事务的烦扰,思考一些对公司、技术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在某一天把办公室门关上,拔掉电话,把其他事情都推到一边,尽可能避免那些小小的麻烦,好好的进行一次自由的思考。

一个成功的时间管理者,他的高明之处还在于,能有效不仅能很好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遵守工作时间,不让任何一个计划或时间表变得毫无价值。

遵守工作时间的一项要决,就是适当安排处理每件工作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而言,安排的时间太短,比时间太长更糟糕。因为这样的话,管理者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赶上落后的进度,而使实际情况变得比预计情况更糟。

遵守工作时间另一个要诀,不要对那些没有预计到的事情立刻做出反应,把处理这些事情所需的时间安排在未来机动的时间表中,将它们看成是其他时间才要做的工作。

69.养成快速行动的习惯

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就是遇事明明已经计划好、考虑过、甚至已经做出决定了,却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不敢采取行动。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不敢决断,终于陷入失败的境地。

很多人喜欢订计划,在周密、工整的计划中获得部分满足。但是如果不能将计划变为行动,在若干年后看到这张纸只会感到深深的失落,尤其是,当同时起步的朋友已经实现了梦想的时候。

成功者都能理解这句格言:“拖延等于死亡。”

“整个事情成功的秘诀在于,”阿莫斯·劳伦斯说,“形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习惯是一直拖延,直到时代超越了他们,结果就被甩到后面去了。”

当伊雷内把开火药厂的想法告诉父亲皮埃尔时,皮埃尔以为他在异想天开,在大家印象中,这孩子从小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书呆子。皮埃尔对伊雷尔的计划不感兴趣,让他自己解决资金、厂址和其他问题,一切由他自己张罗。随后,伊雷尔以出色的实干精神证明自己不是个空想家。他干得井井有条。他被生产世界上最棒的火药的狂想鼓舞着,一心扑在上面,东跑西颠。

他手头的钱不够,一流的设备都在法国,厂址不知道安在哪儿合适,一切都没有着落,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像小时候那样用试管和药匙把火药生产出来。但他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首先选厂址,为了争取政府的订货,他想在华盛顿附近找地方。但是,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他发现这里没有火药厂需要的激流、森林和花岗岩。在美国转了一大圈,他终于看中了特拉华州的白兰地河畔,这里水流湍急,蕴含着动力,河边的大片森林是未来的燃料,山上的花岗岩可用于提炼硝石。伊雷内站在白兰地河边,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喊道:“我找到了!找到了!”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那样叫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