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大事的70个好习惯
5352000000008

第8章 好习惯体现好修养(3)

试着站在一面镜子面前,注意观察你的面孔和全身,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感受。可能,你会更喜欢看到某些部位而不喜欢另一部分。如果你和绝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会发现有些地方是不怎么耐看的,因为它会使你不安或不愉快。可能你会看到脸上有一些你所不想看到的痛苦表情;可能你看到了时光在你脸上留下的痕迹,且无法忍受随之而来的想法和情感。于是,你想逃避、不承认自己的容貌…….

但请你注视镜子里的形象,多坚持一会,并试着对自己说“无论我的缺陷是什么,我都无条件地完全接受。”望着镜子,深呼吸并反复说这句话,重复一两分钟,放慢语速。

或许你真的不喜欢镜子里看到的一些东西,但“接受”不一定是喜欢,它只是让你去直面现实,让你体验“哦,这就是我,我接受它!”

每天坚持做两次这样的训练,不久你就会发现: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你与自己的距离更近了,而你对自身的不足也能以一种超越的心态去面对了。

自我接受看似简单,而实际上它是我们获取进步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全面地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进而更自信地评价自己。

同时,在接受自己的基础上,要学会自我解嘲。当一个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嘲笑自己的不足时,他就能够获得超然的心境。正如心理学家波希霍汀所说:“不要对自己太过严肃。对自己一些愚蠢的念头,不妨‘开怀一笑’一定能将它们笑得不见踪影。”

接受自我,信任自我表达着一种高度的自知,意味着高度的自信。

18.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

古罗马大哲学家西刘斯曾说过:“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然而,有不少人特别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自以为读了不少书,长了不少见识,未免有点飘飘然,做了一点儿事就以为索取是重要的,对自己的获取也越来越不满意。几年过去了,自己越想得到的却越是得不到,于是不知足的心理就占据了全身心。

若想成功的话,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些问题、压力、错误、紧张、失望--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上有时许多人都会觉得无法应付生活对我们的要求。

有一位年轻人,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平衡一直折磨着他,直到一个夏天与同学乘他们家的渔船出海,才让他一下子懂得了许多。

同学的父亲是一个老渔民,在海上打鱼打了几十年,年轻人看着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敬佩。

年轻人问他:“每天你要打多少鱼?”

他说:“孩子,打多少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只要不是空手回去就可以了。同学在上学的时候,为了缴清学费,不能不想着多打点,现在他也毕业了,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看着远处的海,突然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

他说:“海是够伟大的了,滋养了那么多的生灵。”

老人说:“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

年轻人不敢贸然接茬。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不,关键是因为它位置最低。”

把自己的位置放到最低!

正是老人把位置放得很低,所以能够从容不迫,能够知足常乐。

而许多年轻人有时并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因此经常为自己的一点儿成绩沾沾自喜,为自己的一点儿优势便函以为自己天下第一,夜郎自大。

相反,如果能把自己的位置放得低一些,习惯性地从小事从不起眼的细节做起,往往会有无穷的动力和后劲。

我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去鄙视好些所谓低层次的创业者们,他们的创造同样也让人听得有滋有味、羡慕不已,他们受益和成功的进程也最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心理负担,没有包袱,没有顾虑,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所以他们成功了。而现在许多年轻人缺乏的正是这种勇气和心态。

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满面尘土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是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总是望着那山比这山高,好高骛远,那么一切都会徒劳无益。

因为我们年轻所以经常谈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谈多了以后,就会抱怨我们目前的状况,工作不好,领导不赏识、不重用,门路太少,局限性太大,自己没法施展才华,等等。似乎这些现实的一切与理想和抱负差得太远,自己只有突破这些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事实却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于是更是处处不顺心,因而陷入了自己设定的困境中。

有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踌躇满志地进入一家公司工作,却发现公司里有那么多局限性,而领导分配的工作又是一个谁都能胜任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于一向自视清高的他,别提多么失望了。

他到处发泄自己的不满,但好像并没有人理他。就这样,他只好埋头干活,虽然心里经常存有不情愿的感觉,但不再像刚去时那样浮躁了,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一件,得到领导的肯定,自己的“虚荣心”就被满足一次。靠着这种卑微的“虚荣心满足”,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有一天,他认识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他并没有注意到这位老人,只是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接触了几回。经人介绍说,这位老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卡普尔先生,他是公司总裁的父亲,他没有因为特殊的身份而讲究太多,竟然是那么平常,那么不起眼,每天与大家一样上班下班,风雨无阻。

实在让人不敢想象!

老人曾经对年轻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始终如一,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年轻人记住了老人的教诲,开始投入地做任何一件事情,无论自己如何地不情愿,都尽心尽力做好,而且做了以后心态就平衡了。

过了好多年,年轻人还记得卡普尔先生的那句话。

无论手头上的事是多么不起眼,多反烦琐,只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去做,就一定能逐渐靠近你的理想,迈向成功。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脚踏实地,那些成功者是心在高处,手在低处--即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远大之志,而不是好高骛远,总让自己飘飘然。这是成功者必备的一种做事习惯!

19.从点滴开始储存信用

一个人如果希望闻名世界、流芳百世,他首先要获得别人对他的信任。一个人如果掌握了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真要比获得万千财富更足以自豪。但是,真正懂得获得他人信任的方法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良好的习惯是想成大事必备的一种最可贵的资本,有良好习惯的人远比那些沾染了各种恶习的人容易成大事。世界上本来已有不少人快跨入成大事的门槛,但是因为有一些不良的习惯,使得人家始终不敢对他抱以信任,他的事业也因此而受阻于中途,无法再向前发展。

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到他的品格,从而影响其日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一开始很不注意自己的习惯,觉得那只是暂时的小事。但是,久而久之,他可能会因为一些恶习而为人所排挤,到时候他可能会后悔起来,但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一个有志成大事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无论如何都要抑制不良的诱惑,在任何诱惑面前都要坚定决心,不为所惑,他必须永远善于自我克制。否则,只要稍动邪念,他就可能一下毁掉自己的信用、品格。如果仔细分析一个人失败的原因,可发现很多人是因为有着种种不良的习惯所致。

查尔斯·克拉克先生这样认为:“很多成大事者靠的就是获得他人的信任。但到今天仍然有许多商人对于获得他人的信任一事漫不经心、不以为然,不肯在这一方面花些心血和精力。这种人肯定不会长久地发达,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失败。我可以十分有把握地拿一句话去奉劝想在商业上有所作为的年轻人,你应该随时随地地去加强你的信用。一个人要想加强自己的信用,并非心里想着就能实现,他一定要有坚强的决心,以努力奋斗去实现。只有实际的行为才能实现他的志愿,也只有实际的行动才能使他有所成就。也就是说,要获得人们的信任,除了一个人人格方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实际的行动。任何一个年轻人在刚跨入社会做事时,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立即得到别人的信任。他必须发挥出所有力量来,在财力上建立坚固的基础,在事业上获得发展,有所成就。然后,他那优良的品行、美好的人格总会被人所发现,总会有人对他产生完全的信任,他也必定能走上成大事者之路。社会交往中,人们最注意的不是那个成大事者的生意是否兴隆,进账是否多;他们最注意的往往就是那个人是否还在不断进步,他的品格是否端正,他的习惯是否良好,以及他创业的历史和他的奋斗过程。”

要获得他人的信任,除了要有真正诚实的品格外,还要有敏捷、正确的做事习惯。即使是一个资本雄厚的人,如果做事优柔寡断,头脑不清,缺乏敏捷的思维和果断的决策能力,那么他的信用仍然维持不住。一个人一旦失信于人一次,别人下次再也不愿意和他交往或发生贸易往来了。别人宁愿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愿再找他,因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会生出许多麻烦来。

任何人都应该努力培植自己良好的名誉,使人们都愿意与你深交,都愿意竭力来帮助你。一个明智的人一定要把自己训练得十分出色,不仅要有独特的本领,为人也要做到十分诚实的坦率,在决策方面要培养起坚定而迅速的决断力。

很多银行家非常有眼光,他们对那些资本雄厚,但品行不好,不值得人信任的人,决不会放贷一分钱;而对那些资本不多,但肯吃苦、能耐劳、小心谨慎、时时注意商机的人,他们则愿意慷慨相助。

任何都应该懂得:人格是一生最重要的资本。要知道,糟蹋自己的信用无异于在拿自己的人格作典当。一个要想获得他们信任的青年人,必须老老实实做出业绩,证明他的确是判断敏锐、才学过人、富于实干的人。

罗赛尔·赛奇曾经说过:“坚守信用中成大事的最大关键。”富兰克林也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凭着自己良好的品性,能让人在心里认可自己、信任自己,那么自己就有了成就大事业的资本。”

可见,能够获得别人的信任是助自己迈向成功的基石。那么,从现在起就让我们开始养成储存自己信用的习惯吧,这将是你一辈子受用的资产。只有让人百分之百地信任自己,才能够使自己在事业中更加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20.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成吉思汗是非常了不起的历史人物,曾经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他能够有这样大的成就,与他善于制怒有关;而他之所以善于制怒,则与他的一段传奇经历有关。

有一次,成吉思汗带着一大队人出去打猎。他们一大早便出发了,可是到了中午仍没有收获,只好意兴阑珊地返回帐篷。成吉思汗心有不甘,便又带着皮袋、弓箭以及心爱的飞鹰,独自一个人走回山上。

烈日当空之下,他沿着羊肠小径向山上走去,一直走了好长时间,口渴的感觉越来越重,但他却找不到任何水源。

良久,他来到了一个山谷,见有细水从上面一滴一滴地流下来。成吉思汗非常高兴,就从皮袋里取出一只金属杯子,耐着性子用杯子去接一滴一滴流下来的水。

当水接到七八分满时,他高兴地把杯子拿到嘴边,想把水喝下去,这时一股疾风突然把杯子从他手里打了下来。

将到口边的水被弄洒了,成吉思汗不禁又急又怒。他抬头看见自己的爱鹰在头顶上盘旋,才知道是它捣的鬼。尽管他非常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拿起杯子重新接水喝。

当水再次接到七八分满时,又有一股旋风把水杯再次弄翻了。

原来又是他的飞鹰干的好事!成吉思汗怒到极点,顿生报复心:“好!你这只老鹰既然不知好歹,专给我找麻烦,那我就好好整治一下你这家伙!”

于是,成吉思汗一声不响地拾起水杯,再从头等着一滴滴的水。当水又接到七八分满时,他悄悄取出尖刀,拿在手中,然后把杯子慢慢地移近嘴边,老鹰再次向他飞来,成吉思汗迅速拔出尖刀,把鹰杀死了。

不过,由于他的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杀死老鹰上面,却疏忽了手中的杯子,结果杯子掉进了山谷里。于是,成吉思汗无法再接水喝了,不过他马上想到:既然有水从山上滴下来,那么上面也许就有蓄水的地方,而且很可能是湖泊或山泉。于是他忍住口渴的煎熬,拼尽气力向上爬。几经辛苦后,他终于攀上了山顶,发现那里果然有一个蓄水的池塘。

成吉思汗兴奋极了,立即弯下身子想要喝个饱。忽然,他看见池边有一条大毒蛇的尸体,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飞鹰救了我一命,正因它刚才屡屡打翻我的杯子,才使我没有喝下被毒蛇污染的水。”

成吉思汗明白自己做错了,他带着自责的心情,忍着口渴返回了帐篷。他对自己说;“从今以后,我绝不在生气的时候做决定!”这一决心,使成吉思汗避免了很多错事,给他的雄图霸业带来了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