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5352100000029

第29章 办公室交际3:用魅力征服下属(1)

和下属相处,说到底就是要学会和下属交朋友。但是在和下属相处时,并不是鼓励你完全忘掉自己的身份,一味地去同下属“打成一片”,甚至失去自己应该有的上司风度,和下属幺五喝六,而是应该掌握一些方法、技巧,有助于自己架起和下属沟通的桥梁,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

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1.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

相传在古代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旅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到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到和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上司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上司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彻底铲除消极心态,因为消极的心态消磨人的意志,摧毁人的信念,让你失去前进的动力。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想做,就要认为能够做成,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寻出路,大胆去想,大胆去试,成功之路就在脚下。

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它的宽度;不能左右天气的阴晴,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不能改变自己的容貌,但可以展现自己的笑容;不能控制别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

领导者的态度更重要,因为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心态和精神面貌。成功的领导者总是怀有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充满热忱。他们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进取精神,乐观自信,富有激情,他们的工作热情总是超过一般人,而且常常能够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热忱是火,可以融化坚冰;热忱是爱心,可以征服和感染顾客;热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没有人不喜欢充满热忱的人,因为热忱使人更有朝气、有活力,使人感到温暖,催人奋进。

2.饱满的精神风貌

鬼谷子《本经阴符》的第一篇是盛神法五龙。其中盛神,就是精神饱满旺盛,熠熠生风,神采奕奕。在英文里有一个单词 charisma ,被翻译为:领导者对部下或群众的吸引力。其实也是一个做领导者的言语、行动,随时飘逸着一种令人难以形容的风采,无形中具有一种力量,能使人们甘心情愿地跟从他或效忠他。如果一个领导者虽然居于领导者的地位,但不具有charisma,就很难成为成功或大有作为的上司。

唐太宗在他还在做秦王的时候,他的手下一帮子人坐在那里,一般都死气沉沉。只要具有一股英爽之气的秦王李世民一到,大家马上就眼前一亮,都觉得生气勃勃,凡事都像有了新希望。历史描写他:光彩照人,谈笑风生,语惊四座,言服八荒。所以他的部下都是能为他肝脑涂地的人物。

凡40岁以上的美国人,都会记得卡特当总统的时期。当时美国是漫天的愁云惨雾,利率涨到23%,全国缺乏汽油,依照车牌号码,在单双日排队买油。车队大排长龙,往往在排到时,油已卖完,连开车回家都成问题。更兼通货膨胀,民不聊生。伊朗扣押美国大使馆人员400多人,卡特束手无策,援救无方。卡特总统有一对八字眉,眉心竖着一条深纹;说起话来,身体总是两边摆来摆去。每次他出来讲话,大家只要见到他,就马上觉得乌云罩顶,生趣全消,觉得美国好像已经颓废破败,毫无希望了。好不容易熬过了四年,里根总统取而代之。里根说话幽默而斩钉截铁,加上英俊健壮,让人一见就觉得他是个有见解、说到做到、麻利痛快、毫不含糊的人。伊朗一见他当选,立刻自动放人。商人不敢囤积居奇,利率立即降到7%,汽油马上就不短缺了。在美国国内,他用老子思想治国,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到两年,美国经济腾飞,文治武功,遂成世界第一强国。

3.有主见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伊索寓言有一个故事:父子二人赶驴到集市去,途中听人说:“看那两个傻瓜,他们本可以舒舒服服地骑驴,却自己走路。”于是老头让儿子骑驴,自己走路。又遇到一些人说:“这儿子不孝,让老子走路他骑驴。”当老头骑上驴,让儿子牵着走时,又遇到人说:“这老头身体也不错呀,让儿子在下面累着。”老头只好让两人一起骑驴,没想到又有人说:“看看两个懒骨头,把可怜的驴快压趴下了。”老头与儿子只好选择抬着驴走的方法了,没想到过桥时,驴一挣扎,坠入河中淹死了。

这则流传已2500年之久的寓言,提醒我们必须学会有主见,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你无法得到每一个人的认同或赞许。

世界着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的时候,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起初他以为可能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然有个地方不和谐,不如意。小泽向评委们提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都郑重说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的错觉,请他找出原因把乐曲演奏好。当时小泽还不是一个世界级的指挥家,只是一个参赛者,但他稍加考虑,面对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专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刻报以热烈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故意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参赛的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有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终因趋同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自信坚定,因而摘取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不是主观武断,是建立在真才实学的基础之上的,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难,在遭到权威、大人物否定后还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实属难能可贵。管理人员在实战中会遇到各种复杂局面,在关键时刻要做到不唯上、不唯大、不唯官、只唯实,自主意识要强,要有主见。

提高自身的领导魅力

山东省龙山店有位古稀老人王荆三,解放前经营过交通、信托、银行等企业,是全省有名的实业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两三年内,四乡八邻请他去办工业的人踏破了槛儿。老先生说:“要俺出山,合作人要有五个条件,年富力强,有事业心,有胆有识,经济清白,作风端正。”蓬莱县振华实业总公司总经理司继双,专程去拜访老人,一下车就对老人说:“王大爷,你提的五个条件我都够。”他俩谈了三天,司继双又请老人到村里转了一圈。看了田,看了山,又看了村办电器厂、塑料厂,老人都没放在眼里。当他一脚踏进小轧钢厂时,却脱口急问:“你们一个小小村子,怎么敢投资25万元搞轧钢厂?”司继双说:“就是赢不了利,单赚一批技术人才也值。有了人才,我们什么不能上?”老人佩服司继双的魄力,当场决定:“就冲这个厂,我不走了!”三年过去了,1985年这个村已办起了11个企业,年总产值达700多万元,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12倍!

市场经济为人才流动大开了方便之门,“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在自由选择的条件下,领导者物色人才,人才也同样在物色领导者。刘备在聘请诸葛亮的时候,分析了诸葛亮的条件,认为可用时才聘请了他;同样,诸葛亮也分析了刘备的条件,认为和他在一起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可能,才同意出山。领导者要考虑人才能否发挥作用,人才也要考虑上司的素质如何,有无魅力,与他一道工作将是否有所作为,然后才能决定去留。“有了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得到优秀人才,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个可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才能吸引有所作为的人才与之共同奋斗。所以,在上司用人的实践中,人们常把通过自身魅力将人才吸引到自己身边的做法称之为“魅力吸引法”。那么领导者自身魅力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第一,德才兼备。由于领导者大都掌握一定权力;所以要耍一耍权威大概是没有什么困难的。但是一般来说,单凭权力只能吸附那些趋炎附势之徒,而广大贤才并不“买账”。贤才对那些权威型上司虽然也能够服从,但对领导者个人却总是敬而远之的。他们对于上司,固然不能无视他手中的权力,但是更看重他的思想和人格。因此,只有那些本身道德高尚,有较高声望的领导者,才能成为众望所归的干部,大家才愿意跟着他干工作。如果一个领导者缺乏道德修养,号召别人大公无私,自己却个人利益第一;教育别人要“五讲四美”,自己却不讲文明道德,别人怎么会服气呢?如果再严重一点,排斥异己,打击报复,下级便会有“伴君如伴虎”之感。贤才即使不能“弹劾”他,也会纷纷要求调离,还谈什么魅力吸引力!

第二,宽宏大度。春秋时期,齐桓公要去征服宋国,路过貂山,遇见一个牛倌,名叫宁戚。桓公对此人很欣赏,哪知宁戚当面指责了齐桓公许多的过错,惹得齐桓公要“绑出去杀了”。宁戚面无惧色,桓公觉得此人是个有本领的人,赶快命左右松绑,并说:“我只不过试试你的胆量而已。”这时,宁戚才拿出管仲的荐举信,原来他是来投奔齐桓公的。桓公埋怨他不该不早拿出信件来,宁戚笑着说:“国君用人得挑选挑选,还得试试他的胆量,我要帮助国君也得挑选挑选,试试他的度量啊!”度量确实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有无魅力的重要因素。“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作为领导者,大度容人,首先要容人小过,容人小短。“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他人的小过,需要有点“糊涂”。 “宽小过,总大纲”,“以纲行律己,不以纲行取人”,这些都是值得记取的经验。相反,吹毛求疵,就会失去恢弘气象,这样是最容易失掉人心的。另外,领导者大度容人还要善于容纳异己。容人的要害之点在于“容异”,就是能容纳不同意见的人。特殊地位决定了领导者最容易犯的一个缺点,就是喜欢顺耳之言,甚至喜欢阿谀奉承之辞。历史上许多英雄、伟人,在这个问题上铸成大错者也不乏其例。所以领导者只有做到对人宽宏大度,容人以德,才能感人肺腑,令人敬重,也才能吸引大批贤才。

第三,博古通今。领导者的魅力不是上司权力带来的,而是凭其本身学识才干赢得的。没有学识才于,有了权力也不会产生多大魅力。比如红军时期,共产国际曾一度把王明及其追随者推到了党和红军的最高上司岗位,但由于他们根本不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不懂军事指挥艺术,在政治路线、军事路线、战略战术上都死搬教条,使根据地越打越小,红军越打越少,很快失去了红军将士的信赖感和上司资格。由此看来,一个领导者只有具备所管业务的具体知识和上司工作的规律等方面学识才干,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拥戴,贤才才有可能向你靠拢。

第四,礼贤下士。所谓“礼贤下士”,意为降低身份,敬重贤人,延揽群士。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尊贤思才、礼贤下士的轶事掌故,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佳话。除了众所熟知的文王渭水访子牙、萧何月下追韩信、刘备三顾请孔明、孙策登门拜“二张”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外,一些政治家思贤、论贤、礼贤的记载更是史不绝书。周公姬旦“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楚庄王经过申侯之地时,一心思贤而“口中忘食”。魏文帝“思贤甚于饥渴”,他对陈群“待以交友之礼”。这些有作为的帝王将相之所以获得了大批治国安邦的贤才能士,使之在政治舞台上能够大展宏图,正是由于礼贤下士的结果。作为封建阶级的政治家尚能如此,那么我们无产阶级领导者就更应该“礼贤下士”。在这方面,周恩来总理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全国各个层次的领导者中也不乏其例。实践证明,只要我们领导者放下架子,求才若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实践中树立礼贤下士的形象,你的身边就会吸引大批人才。

练好自己的训话口才

面对公司的大众,训话通常是鼓足下属士气的最好办法。出色的领导人,对自己的训话口才都具有很高的自信,而他们正是通过下列方法练好自己的口才的。

1.做好准备

训话之前,要做充分的准备。这包括起草讲稿、熟悉讲稿和确定讲述方式等项工作。领导得要亲自写讲稿。讲稿内容和讲述方式一定要从听众的特点出发。讲稿的观点要反复推敲,对重要的词语,也要反复推敲。

2.注意表达

有这样一则笑话:某厂长准备为职工干点实事,安排一次参观博物馆和洗澡。于是召集所有男女职工训话。“大家注意,明天,上午女同志洗澡,男同志参观。下午男同志洗澡,女同志参观。要遵守纪律,啊,只准看,不许摸,是绝对禁止拍照的。”台下哗然。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领导训话时,要表达的清晰有条理。说理要观点分明,理由要充分;推理要合乎逻辑;叙事,要线索清晰,首尾完整;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要交代得清清楚楚。讲述应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采用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方式进行。讲话要有足够的音量,使到会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速度要适当,语调的轻重缓急恰如其分。

3.姿态大方

要端庄大方地站在或坐在讲话的位置上,让每个听众都看得见你的表情,听得见你的声音,使他们感到你是和他们讲话。心理要镇定,表现出亲切与坦诚的神情,不故作姿态。眼睛要柔和地看着听众,但不能做不礼貌的凝视。手势和表情的运用要大方得体,不可做作,还要控制不良的习惯动作。

4.注意话风

领导讲话的目的无非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部署工作、解决问题等几个方面。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在听众“听得进”上下工夫。因此,领导讲话讲什么、怎么讲,就有一个技巧和艺术的问题。如果总是干巴巴、文绉绉的,官气十足,官话连篇,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用到哪里都行的大道理,肯定没有愿意听。因此,领导干部讲话时应尽量做到尊重听众,不对听众摆架子,打官腔,要讲真话、实话,不故弄玄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切忌拖拖拉拉,冗长繁琐;讲文明,讲礼貌,不说粗野庸俗的话;不大嚷不叫,不拍桌子瞪眼睛;避免使用招使听众反感的言词;不训斥人,不恶语伤人;用得体的语言维持秩序;遵守时间,不迟到,不无故拖延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