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交际心理学
5352100000004

第4章 练就交际口才:能言善辩的语言艺术(3)

在日常工作或交谈中,人们总结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真诚地赞美,即诚挚而不虚伪地赞扬对方,显示出对方的重要性。对方因受到赞扬和褒奖,心情愉快,神经兴奋,则最容易表现出宽宏大度,豁达开朗,而不至于在一些平常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不休。此时,则是进行游说,实现自己愿望的最佳时机。因此,有不少人采用真诚赞美的方法进行游说,其效果就非常明显。例如:

某中学校长无钱修缮校舍,多次循规蹈矩,层层请示,却毫无实效,不得已之下,决定向本市玻璃制品商场经理求援。校长之所以打算找该经理,是因为这位经理重视教育,曾捐款一万元发起成立“奖教基金会”,遗憾的是听说近两年商场的经营一直不理想,下设在沅江、岳阳、衡东的三个分店年亏损数万元,眼下要向这位经济困难的商场经理征集捐款,校长深感“凶多吉少”,希望渺茫。但是,想到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只好“背水一战”了。经过反复思量,校长觉得采用“真诚赞美法”较为适合这场洽谈。

校长:曹经理,久闻大名。鄙校长近日在省城开会再一次听到教育界同仁对你的称赞,实是钦佩!今日散会返校,途经贵府,特来拜访。

曹经理:不敢当!不敢当!

校长:曹经理你真有远见卓识,首创奖教基金会。不但在本市能实实在在地支持教育事业,更重要的是,你的思想会影响几代人。奖教基金会由你始创,如今已由点到面,由本市到外市,甚至发展到全国许多地区,真可谓香飘万里,名扬四海啊!

校长紧紧围绕经理颇感得意之处,从思想影响到实际作用等方面予以充分肯定,谈得曹经理满心欢喜,神采飞扬。正当此时,校长无不自卑地诉说自己的“无能”和悔恨:身为校长,明知校舍摇摇欲坠,日夜危及着师生的生命安全,却毫无良策排忧解难。要是教育界上司都能像曹经理这样,真心实意酷爱人才,支援教育,只要拨一万元钱就能释下我心头的重石,可是至今申报不下10次,仍不见分文。

听到这里,经理立即起身拍拍胸脯,慷慨地说:“校长,既然如此,你就不必再打报告求神拜佛了,一万元钱我捐献给你们。”校长紧紧握住经理的手,由衷致谢,此时此刻,他一定体味到了“真诚赞美”的妙处。

非凡的谈吐让人刮目相看

1.选择有趣味的话题

大家不感兴趣的话题不要说,大家正热衷于某话题的探讨时不提新的话题,大家正忙于做某事或急于去做某事时不提话题。“言贵精,更贵适时”,谈论话题既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坐失良机。

要根据对象、环境条件、实际需要选择话题,话题要贴近大家的生活、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实际需要,尽量不涉及不愉快的、属个人隐私的、保密的、甚至异性的话题。

2.不时发问,征求别人的意见

交谈时,不能只顾自己说,忽视了对方的存在,要适时向对方发问。比如:“您看呢?”“您觉得如何?”“您怎么理解?”等等。发问多选在自己希望了解有关情况、对方对它已有见解或对方希望就有关问题发表看法、谈话缺少内容或显得呆板、需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等时机。

3.不要以个人为中心

交谈时应多讲大家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尽量少讲“我怎么样”、“我如何”等话题,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给人以自吹自擂、骄傲自满的感觉。谈话时要尊重对方,除表现在自己讲话时要亲切、热情、真诚,要双目注视对方,专心听讲外,还表现在要让对方充分发表观点,尊重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交谈时,不可以我为中心突然打断或公然反驳、否定甚至讽刺、嘲笑对方的谈话,而应用商讨、疑问的语气提出问题或看法。

4.谈话要看准对象

交谈不是一个人思想与情感的自我发展,而是多人合作互动的过程,因此,在交谈过程中,所谈的话要符合对象的身份要求,从称谓到措辞、从话题到语气都要尽量合乎对象的特点,做到恰如其分。

5.其他注意事项

(1)与两个以上的人交谈时,不能厚此薄彼,应尽量顾及在场所有人员。

(2)欲加入别人的谈话时,要先打招呼,在征得别人同意后方可参与谈话;别人若想参与你们的谈话,应点头表示欢迎;谈话中遇到急事需要离去,应向对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3)交谈双方一般应有问必答,若对方不愿回答就不要追问;一旦涉及为难的话题,应马上致歉,并随机转移话题。

(4)交谈中除避免触及病亡、残疾、穷困等令人不愉快的话题外,还应克服自吹自擂、谈个没完、语言刻薄、逢人诉苦、脏话连篇、低级庸俗等语言习惯。

6.适度地赞赏对方

每一个成功的业务人员都会不适时机地赞赏别人。她可以把你从头到尾都夸赞一遍!而且可以让你感觉到她真的是从心眼里赞美你,例如他会在见到你时说,“小莉,你今天穿的这双鞋真别致!告诉我哪买的?”再不然就是:“小林,你今天穿的这套西服可真精神……”总之从她口中说出来的话绝对是赞美,即使是两人在电梯口偶尔碰上的一句简单对话,他也会跟你说声:“小心门,别夹伤了!”

对于寒暄已算得上是炉火纯青了。不见得是见人说人话,也绝非见鬼说鬼话,她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人性的私密地带。请相信人都是渴望掌声希望被赞美的,而这就是寒暄的精华所在!

7.真诚与人交谈

寒暄其实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客套,有人觉得它虚伪作假,有人则认为它无往不利,其实只要是真心的一句问候,你的此次寒暄就算成功了!总之不要排斥与人交谈,多说话不仅可以帮助你了解别人,更是拉近彼此距离的灵丹妙药。

结交朋友要懂得“善言”

结交朋友要会说话,要“善言”。

善言先要善赞。善赞就是既要赞得让别人高兴,又不露痕迹。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与乾隆皇帝虽是君臣,实有朋友之谊,一次,纪晓岚因天气太热,脱了个赤膊乘凉。乾隆忽然到来,他来不及回避,就躲到床下。过了好久,以为皇帝走了,便问书童:“老头子走了没有?”岂料,乾隆并未走,并要他解释“老头子”是什么意思。纪晓岚道:“万岁为‘老’,人为首称‘头’,‘子’乃圣贤之尊称。”乾隆听罢一笑置之。

用“老头子”来称呼皇帝是大不敬的,但经过机智的巧辩,居然成了尊崇的意思。当然,乾隆并非没文化,未尝不知纪晓岚是即兴胡诌,放过他,显然是欣赏他处变不惊的幽默趣味和善赞的口才。

善言还要善劝,就是善于说服别人。

1939年10月11日,美国经济学家兼总统罗斯福的私人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受爱因斯坦的委托,在白宫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谈。

萨克斯的目的是说服总统重视原子弹研究,抢在纳粹德国前面制造原子弹。他先向罗斯福面呈了爱因斯坦的长信,继而又读了科学家们关于核裂变的备忘录,但总统听不懂深奥的科学论述,反应冷淡。

总统说:“这些都很有趣,但政府现在干预此事还为时过早。”萨克斯讲得口干舌燥,只好告辞。罗斯福为了表示歉意,请他第二天共进早餐。萨克斯的劝说失败了,他犯了一个错误,科学家的长信和备忘录并不适合总统的口味。

事情还没有结束。由于事态严重,没有能够说服罗斯福的萨克斯整夜在公园里徘徊,苦思冥想说服总统的好办法。

第二天,萨克斯与罗斯福共进早餐。萨克斯尚未开口,总统就以守为攻地说:“今天不许再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说,明白吗?”

“我想谈点历史”,萨克斯说,“英法战争期间,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正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但在海上作战却屡战屡败。一位美国的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向他建议,把法国战舰上的桅杆砍掉,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

萨克斯很悠闲地拿起一片面包涂抹果酱,罗斯福也知道他是在吊自己胃口,问:“后来呢?”

“后来,拿破仑嘲笑了富尔顿一番:‘军舰不用帆?靠你发明的蒸汽机?哈哈,简直是天大的玩笑!’可怜的年轻人被轰了出去。拿破仑认为船没有帆不可能航行,木板换成钢板船就会沉。”萨克斯开始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总统,“历史学家们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拿破仑采纳富尔顿的建议,那么,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白兰地,斟满,把酒杯递给萨克斯:“你胜利了!”

萨克斯这招“前车之鉴”说服了罗斯福。

可见,善劝要灵活机智,不可强求就事论事。旁敲侧击,抛砖引玉,都不失为好方法。

善劝不但可以说服你的朋友,使他接受你的主意,而且不伤和气,甚至使你们的关系更加密切。罗斯福的英明决断引起了万民景仰,而那位私人顾问与他的关系也更为亲密了。

善劝的人善于思考,罗斯福的重大决定是萨克斯整夜徘徊的结果。

善劝还须通晓许多知识,抛砖引玉、吹箫引凤,需要知道历史典故、陈年旧事,因为事实强于雄辩。

善劝还要注意身体语言,比如说诚恳的表情、专注的眼神。善于说服朋友,无疑等于掌握了一把通向方便之门的钥匙,用的时候,便可信手拈来。

善言的人,既获得了朋友的欢心,又方便了自己。

幽默是交际的催化剂

幽默的人离不开智慧作铺垫,每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都有着宽广的心胸、随和亲切的性情和洞察一切的聪灵。

幽默是思想、爱心、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是一种良好修养的标志。

有一个主妇因家中水管破裂,急告水电公司,可修理工因故迟到了好几个小时,他非常抱歉,紧张地准备迎接一顿训斥。可那位主妇说:“没什么,等你的时候,我正好教孩子们学游泳。”笑言之中,有深深的责备,更有博大的宽容。试想听了这句话,修理工肯定会卖力地把水管修得又快又好。而若主妇换成一付抱怨或斥责的腔调,虽然占理,但效果则要差得多。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幽默也是如此。场合、对象都是必须考虑的客观因素。你大概有过这样的体会:同一个玩笑,你可以同甲开,却不能对乙也这样;或是在某种场合可以说,而在其他场合却说不得。尤其是对于初识的人或长辈,幽默一定要慎用,否则很容易让人感到似乎是一种突兀到来的亲切或唐突,或者会认为你是在卖弄聪明与笑料。幽默过了头,就变成讥笑了。

在人际交往中,当矛盾发生时,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而幽默者却能使一切变得轻松而自然。有一个故事谈到,当发现餐厅侍者送上来的一杯啤酒里有只苍蝇时,不同国家的人作出的不同反应不一样:

英国人以绅士的风度吩咐侍者:“换一杯啤酒来!”

日本人令侍者去叫餐厅经理来训斥一番:“你们就是这样做生意的吗?”

中国人把意见写进意见簿。

沙特阿拉伯人则会把侍者叫来,把啤酒递给他,然后说:“请你喝--”

美国人说:“以后请把啤酒和苍蝇分开放,让喜欢苍蝇的客人自己混合,你看怎么样?”

这个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却形象地反映了美国人特有的那种民族性格--幽默。幽默所带来的笑可以缓解人们的情绪,表现出人们身处困境却又不悲叹的乐观精神。

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是位有名的幽默大师。有一次,马克?吐温去拜访法国名人波盖,波盖取笑美国历史很短:“美国人没事儿干的时候,往往爱想念他的祖宗,可是一想到他的祖父那一代,就不能不停止了。”马克?吐温听了后淡淡一笑,以诙谐轻松的语气说:“当法国人没事儿的时候,总是尽力想他的父亲到底是谁。”

幽默有时是文雅的,有时是含有暗示用意的,有时是高级的,有时是低级趣味的。切忌在交际中开低级趣味的玩笑,以此为幽默。低级趣味的玩笑形如讥笑,有时一句普通的讥讽话会使人当场丢脸,反目成仇,所以在社交场合中,幽默应该显示人的高尚、斯文才好。

在社交场合中,如果一味地说俏皮话,无限制地幽默,其结果也会适得其反。譬如,你把一个笑话反复讲了三遍、五遍,起初人家还以为你很风趣,到后来听厌了之后,会使人感到呆板、恶心。

一个富有口才的上司,口语表达应当具有幽默风趣的特征。说起话来挥洒自如、谈笑风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出口成趣。幽默风趣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安全阀”,而风趣的谈吐会使我们生活得轻松,给我们带来笑声。

幽默风趣并不是耍贫嘴,它应当是智慧和灵感的闪光,含而不露地引发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人们领悟一种观点、一种哲理,它有情的酿造、有理的启迪,传达着丰富的信息。同时,幽默风趣也是一种高妙的应变技巧,它常常帮助我们在瞬息之间摆脱令人尴尬的窘境--但是,幽默风趣又不仅仅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品格、一种素质、一种特性、一种情怀的有意无意的流露。

那么,如何使自己具有幽默感呢?

1.构思要快

幽默风趣是一种“快语艺术”,它突破惯性思维,遵循反常原则,想得快、说得快,触景即发、涉事成趣,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比如,有位将军问一位战士:“马克思是哪国人?”战士想了会儿说“法国人。”将军一愣,随即便说:“哦,马克思搬家了。”对于这常识性问题都答不出,将军当然不快,但这一“岔”,构成了幽默,其实也包含了对战士的批评教育。

2.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极度的夸张、反常的妙喻、顺拈的借代、含蓄的反语,以及对比、拟人、移就、拈连、对偶……都能构成幽默。另外,选词的俏皮、句式的奇特也能构成幽默。表达时,特殊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半遮半掩、浓淡相宜或者委婉圆巧、引而不发--甚至一个姿势、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都能表达意味深长的幽默和风趣。

3.积累材料

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素材,这些素材无意识地进入我们记忆仓库的也很多,我们如果做个“有心人”,就会使自己的语言材料丰富起来。例如,谚语、格言、趣味、笑话等,我们可以提取、改装并加工利用,这样我们的语言就会增加许多趣味性的“调料”了。

4.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生活中的喜剧因素

“趣味思维”是一种反常的“错位思维”,这种人不按照普通人的思路想,而是“岔”到有趣的一面去。演说家罗伯特是个光头,有人揶揄他总是出门忘了戴上帽子,他说:“你们不知道光头的好处,我可是天下第一个知道下雨的人。”罗伯特并不为自己的“秃顶”苦恼,反而“美化”光头,他这是用“趣味思维方式”捕捉自己身上的“喜剧因素”。

幽默风趣较多运用于应变语境。作为口才训练的终结,幽默风趣的表达是应该达到的较高的境界。通过“趣说训练”,要在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习惯于“趣味思维方式”,习惯于用“错过”语言艺术构成风趣和幽默,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幽默表达技巧。通过说俏皮话、自嘲、讲笑话等训练手段,使表达更风趣、诙谐,更有吸引力。

美国黑人律师约翰?罗克勤1862年发表反奴隶制演说,一登台这样说:“女士们、先生们--我到这里来,与其说发表讲话,还不如说是给这一场合增添一点点颜色……”(笑声)

显然,黑人面对白人群众是“添”了点颜色,但除此还有言外之意,这里用的是双关引趣手法。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也很风趣:“女士们、先生们--我觉得,绅士们的演讲,应该像女人们的裙子,越短越好……”(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