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随身带上15个习惯
5352300000026

第26章 习惯十二:合理计划(3)

(1)突出知识结构的特色。所谓知识结构的特色,主要是由其核心决定的。在知识结构之中,核心决定结构的性质与功能。这个核心的构成是复合的,不是单一的;但是一般都有一门、两门知识占有较大的比重。比如,物理学人才知识结构核心多是由物理学、数学组成。

(2)要使知识系统化。系统化就是按照科学的内在联系组织知识,使之能在课题面前有效地解决问题。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别林斯基也认为:“只要一涉及到科学,那么主要的事就是讲究有系统、有秩序。”知识系统化,不仅是发挥其功能的前提,也是科学本身的重要特征。

(3)要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注意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实质是掌握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不要把任何一门知识或一门知识的某一部分凝固化。同时,要从整体结构上去把握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自己的知识熔于一炉。比如,地理学与历史学之间也有紧密的联系,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不能脱离一定的空间、时间的。学好地理有利于学好历史,学好历史,也可以促进学好地理。

(4)实行灵活的求知动态调整。合理、高效的知识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的认识要想不落伍,就得不断调整,才能与之相适应。

调整的基础有两个,一为反馈,一为预测。反馈是适应性的,预测是主动性的,二者都不可忽视。例如爱因斯坦,在他读大学的时候并没有认识到数学在他研究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上数学课常让同学代他做笔记。可是,到后来攻占相对论高地的时候,没有数学工具--黎曼几何、能量分析几乎寸步难行。信息传来,他马上进行补充数学知识的长征,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驾驭了数学工具,完成攻克相对论理论高地的目标。

调整是为了提高知识结构的完美性,但是世界上并没有一种至善至美的结构。追求知识结构的完美无缺,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要紧的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攻克成才目标的功能。

8.了解自己,设计自己职业生涯

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罗马皇帝、哲学家奥里欧斯说:“做你自己。”莎士比亚也说:“做真实的你。”充分、正确、深刻地认识自身能力、个性及相关环境,以此作为设定职业生涯日标及策略的基础。

职业生涯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能力摸底。了解职业要求的能力,可以参考各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般大公司对管理人员能力的要求有: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应变能力、组织与计划能力、敢冒风险能力等。

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能力测验:可以借助一些权威的测验量表.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做一个比较可观的鉴定。

第二,活动分析:即从实际工作、生活经历来判断自己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请家人或朋友对你实际能力的优势与不足做一个评价。

(2)个性评价。可以通过心理测验、他人评价、经验总结和专家咨询4个渠道来评价自己的个性。

(3)职业定位

在职业定位中最关键的是要制订实现职业目标的行动计划。职业定位中的目标确定,可以成为追求成就的推动力,有助于排除不必要的犹豫,一心一意致力于职业目标的实现。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个性列出适合从事的多种职业,再把每一种职业的具体工作列出来,按“喜欢”与“不喜欢”将表分两类,仔细审视“喜欢”表,评定自己感兴趣且在能力范围内的职业是什么。

关于职业定位,有专家认为可以分为以下5类:

第一类,技术型。

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

第二类,管理型。

这类人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职位,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分析能力、人际能力和情绪控制力三方面。

第三类,创造型。

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或是自己的公司,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

第四类,自由独立型。

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他们并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或是独立从业,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其他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

第五类,安全型。

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这种职业定位,很多情况下,这是由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而并不完全是本人的意愿。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将不再被迫选择。

(4)设计方案。根据“列表分类”得出的结果,针对每一种职业设计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方案中要定出工作目标和希望的职位,描述本行业发展前景,所需要的人际环境、工作的具体程序(越具体可操作性越强)。方案订出后,拿给相应行业的朋友阅读,得到较高评价的方案是你进一步选择的依据,你可以重新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5)职业评估。评估可通过择业策略来反馈,更可以作为下一轮职业生涯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在外在环境的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修正目标,才能成功。

选择能真正鼓舞你的理想职业《圣经》中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的人是有福的”,特别是对现代人来说,竞争更加激烈,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已非易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更加困难。因此,这句话更带有真理性,并且更耐人寻味。但是,人就是这么一种奇怪的东西,在几乎所有民族中,在几乎每一个年龄段,你总会发现,总是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表示不满和抱怨。

对于有的人来说,不管他们所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他们都不喜欢。因为他们是一些喜欢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人。对一个不喜欢工作和劳动的人,你能指望他做出什么呢·除了失败和平庸,他们一生之中是不会做出什么成绩、创业什么事业的。懒惰乃是万恶之源,一定要牢记:一日劳作,可获一日安眠;终生劳作,可获一生幸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并不是因为他们好逸恶劳,而是因为他们在开始生活的时候,迈出了错误的一步,选择了错误的职业。人们通常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对某一工作“不合适”或者说“不能胜任”。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

在求职择业的时候,进行比较长远的考虑也是非常必要的。

对现在的你来说,10年后是个遥远的未来。但是,何不试着预测一下10年后的你会如何呢·

10年后你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否幸福、满足呢·一旦考虑到这些长期性的问题,就必须列出一串对你而言具有魅力的职业清单。接着,还要把几项主要因素考虑进去,然后了解这些职业的状态,有什么样的特征。例如,会不会像海洋生物学者和考古学者一般,就业机会很少·有无地理上的限制·地质学者为了要找寻新的矿床,必须长期离开家庭,那样的条件和你理想中的家庭生活协调吗·如果你没有特别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建议你选择工作机会不受地区限制的职业。这样,即使搬去别的地方,学到的技艺还是伴随着你。大多数的医生都体验到移民到外国是很困难的事,因为医生的教育有很严格的规定,并且几乎所有的其他国家都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