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老师
5358700000002

第2章 引爆情商型孩子的潜能(2)

社会调查证实,在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总平均的智商差是15分左右。但是英国科学家曾经对此研究了在同一后天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白人儿童与黑人儿童在智力上的差别,发现被分成三组的黑人儿童、黑白混血儿童、白人儿童之间没有什么智力上的显着差别,倒是白人儿童的平均智商值处在最低水准。

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离不开深厚优良的文化教育背景,而社会细胞--家庭,它的文化教育背景,决定着孩子“艺术细胞”的发育和成长。在家庭里,父母本身的文化素养深刻影响着孩子“艺术细胞”的形成。白人儿童和黑人儿童智商值的差异,表明人类各个群体的平均智能是基本接近的,关键是家庭、社会文化教育背景对人的影响。艺术才能与后天因素在哪里打上它的烙印呢?就是在人的大脑中,在人大脑的沟回处。如果后天因素的刺激不能在脑的沟回形成“艺术细胞”的兴奋中枢,遗传基础再好的儿童,也不可能成为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人。

教育环境因素起着奇妙的作用。这种奇妙的作用在于把每一个儿童具有的相当广阔的智能潜力开掘升华出来。智力潜能的开掘,离不开对儿童早期的正确的效应训练:它包括科学的游戏内容、对绘画的幻想、联想能力的培养,以及对音乐旋律的自由理解和创造性发挥,等等。

孩子的智力潜能的范围,在科学数值的量表上,有一个上限值和下限值,这是由遗传基础决定的。而孩子的实际智力,则是被各种各样的内部因素(身体条件、年龄、体质、气质)等和外部环境因素(家庭、文化教育、社会、自然环境等)长期互相作用、互相促成的。开掘孩子的“艺术潜能”,实质上是父母首先开掘孩子的“艺术智能”。父母们,希望你们用自己的辛劳和才智,为孩子奉献出艺术教育的“金蔷薇”花。

5.艺术开发在先

人们通常认为,教孩子画画、弹琴、唱歌才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提高孩子的艺术活动能力。其实,这种幼儿艺术教育还只是浅层次的片面教育,有些内容也不符合幼儿成长与教育的规律。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做过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把十几个刚出生的正常婴儿放在暗无天日的房间里,每天按时由专人喂食物和水。半年后,这批可怜的孩子来到太阳下面时全部成了痴呆儿。后来,在人们的极力关怀与帮助下,这些孩子中只有两三个恢复了正常的智商程度,其他的只能终生饱尝低智商的痛苦。

无数的实验已经证明,刚刚出生的孩子可以辨别明亮与黑暗,愿意倾听母亲的声音,能够闻出母乳的气味,双手能够积极地活动,两眼也会与母亲互相交流视线。日本医科大学研究小组曾经对胎儿做过多种实验,实验之一是通过扬声器反复多次播放同首短诗,待婴儿降生后,再让婴儿听这首短诗,结果发现,婴儿的心跳频率显着变缓,很快进入平静状态。此后,再让婴儿改听其他短诗,却没有发现任何反应。由此可见,婴儿虽不懂短诗的具体意思,可在母体中却记住了吟诵这首短诗的语调、语气和形象。人在胚胎期间眼、耳基本形成时,就开始对外界的声响做出反应,并逐步准备形成人的性格。

刚出生婴儿直到一岁的时候都没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行为表达能力。但是,他们却有强烈的接受能力与感受能力,虽然他们对生命的接受是被动的,但是这些贮存会有增殖、分裂、爆发、升华的时候。许多父母亲都不理解这个道理。以为新生儿的大脑是一个空壳,什么也没有,从而忽视了新生儿大脑中潜藏着的令人惊异的巨大艺术能力,放过了最初教育的有利时机,等到想起来要艺术教育的时候,已经为时过晚,这不仅使父母抱憾终生,也贻误孩子终生。

6.天生的艺术家

“孩子是艺术家。”这是英国着名美术教育家汤姆林逊的临终遗言。

也许,这句话会使总是对自己的潜在能力认识不足的父母感到费解。但在生活和实验中有无数事实证明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是千真万确的。

新生儿对色彩具有比成人更强烈的兴趣。当孩子小床边有彩色飘带时,他会目不转睛地望着。孩子在听到音乐时,会自动地手舞足蹈。孩子高兴起来也会像原始人那样“呵呵”地叫。

孩子的画与普通成人的画相比,其生动与神韵是不可比拟的。许多成年人,如果不看见实物就画不出实物来。而孩子则不然,一般都不会为常识与形式所束缚,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心愿,潇潇洒洒地一挥而就。

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孩子经常可以即兴作诗、作曲,然后再演奏出来。即使简单的曲调, 一般成年人也不能够如此之快地完成。原因不是成年人害羞,而是成年人的这种能力在还没有发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消失了。

在细胞的家族里,没有美术细胞与音乐细胞的分类。可是,孩子从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形成各种感觉与接受器官的细胞时,就开始对周围的事实与环境构成情绪、情感的反馈系统了,这种反馈在孩子还不能与周围人们交流时,便开始了在自身内部各处系统的循环,有关“细胞”不断“增殖”。有的幼儿心理学家把这种细胞分裂、增殖现象比作储蓄,即把孩子在某个年龄的智商--细胞能量比作基金,那么每年的利息就是到该年度所积累的基金(基本细胞数)乘以利率(增殖细胞)。它是以复利的形式来增加的。基金多的人,每年的利息额就高。如果都处在某个年龄上,智商高的孩子每年细胞的增加量就比另外的孩子多。而智商低的孩子则增加量少,总是处于低水准状态。

这似乎产生了两个很有趣的问题。其一,既然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为什么这个世界却不是由艺术家组成的?其二,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那么,孩子长大后艺术家的内质为什么消失 了?这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孩子的艺术细胞被扼杀在童年或少年期,或者更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每一个父亲与母亲都应该自信自己的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关键在于我们的培养、启发、引导、挖掘。不要自怨自艾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也不要自暴自弃。作为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寻找教育的责任。

三、父亲与母亲的栽培(父母培养孩子的重要作用)

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使其茁壮成长,父亲与母亲应该做些什么呢?

有的父亲和母亲可能会因为自己节衣缩食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就心安理得了;或者认为不吝金钱与时间,把孩子早早送到艺术教育学校就万事大吉了。

的确,买钢琴、请一位好老师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但是,还有更多的事情等待父母去做。父母都不可推诿的作用和职责有:

1.尽量为孩子创造机会

对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热,水准忽高忽低,没有细致的教育方案,没有长远的打算,便不能使孩子的艺术活动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应该尽量地抓住机会,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最科学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一岁的时候就可以握笔涂鸦了。将笔和纸交给孩子,特别是把颜色鲜艳的笔交给孩子,这不仅可以使孩子画画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能够刺激孩子视觉的发育,使手指和胳膊得到运动与锻炼,促进小肌群的成长。假如此时父母看到孩子因画画而撕破了纸,把笔也扔在了地上,便训斥孩子,就会在孩子稚嫩的心灵里种下笔与纸不可以随便乱动的种子。那么,这个孩子长到可以不撕纸的年龄时,已经不喜欢这种最普遍的文化用品了。

2.关心孩子的各种兴趣

孩子对事物感兴趣时,也是最有指导效果的时候。错过这一时机,将给孩子带来终生缺憾。

日本索尼公司创始人、幼儿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于出生以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从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地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殖,发挥作用,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其结果如同一开始人体就不存在这种细胞一样。

兴趣就是对这潜在的种种细胞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而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分裂增殖。孩子的兴趣容易转移多变。正是在童稚期,大脑细胞需要多种刺激,从而为具备多种功能作准备。兴趣的变化不是坏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殖的表现,正因为如此,科学的智商值在它面前变得软弱无力。

当孩子想知道事物的名称,或者想请父母为他们念书讲故事时,父母以“真讨厌”、“以后再说”的态度予以拒绝,与一个个地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在孩子没有失去兴趣之前提出“让我们一起谈谈看吧”相比,结果迥然不同。

3.让孩子自发地对艺术产生兴趣

父母想培养孩子某个方面的艺术才能时,不要过于性急。过于性急的父母急于训练孩子,从而打乱孩子兴趣爱好的临界期,使孩子永远地失去某种能力发展的可能。父母急于求成的结 果会使孩子逃避超负荷的训练,因为繁重的、强迫的刺激将使孩子产生厌恶情绪。

4.让孩子体会到进步的乐趣

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时,随时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孩子的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高度的赞赏。即使是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顾的问题,父母也要表示关心,承认孩子所付出的努力。

在培养孩子艺术才能的工作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十分重要。对于父亲与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理解与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发挥父亲与母亲的作用。

四、情商型孩子成长的土壤(环境是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

1.从胎教开始

人们常常把母亲的子宫比作孩子赖以生存的第一块沃土,那充满羊水的子宫好像在重演生命最初源于大海的历史。母亲的子宫是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对孩子的教育应该从细胞减数分 裂后,精子、卵子融合为受精卵,产生出一个新生命的时候开始。

多少年来,人们在婴幼儿的教育上一直在犯一个十分严重的错误:对胎儿、初生儿的能力不予承认。把幼儿教育的起点也放在不恰当的年限,认为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任何接受教育的 “感受性”或“学习能力”。

前苏联已故着名提琴家列昂尼德?科根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决定在一次音乐会上演奏一位作曲家创作的新曲,于是在妻子的伴奏下练习这支曲子。当时,他的妻子临近产期。不久后他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长到4岁时学会了拉提琴。有一天,他突然奏出一支从来没有人教过他的乐曲旋律,这支曲子正是科根在那次音乐会上演奏的乐曲,而这支曲子仅在音乐会上演奏过一次,后来未再演奏过,也没有灌制成唱片,他的儿子出生后理应没有听过这支曲子。

这在不相信胎儿具有感受与记忆能力的当时,确实是一件令人感到奇怪的事情。不过,还有许多人实地体验这种事情,并且为胎儿的能力感动震惊。

一个4岁的法国女孩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听父母的话,也不听周围人的话。可是有一次,当担任治疗的一位医生无意中用英语同她搭话时,这个女孩的态度突然发生了变化。后来,人们尽可能地用英语同她说话,她的那颗一直关闭的心才逐步向人们重新敞开。

女孩的父母都是法国人,这孩子也一直在法国生活,自幼听法语,说法语,直到4岁为止几乎从未听过英语。但是,她为什么会对英语作出反应呢?医生感到奇怪,就去找她的父母,了解她同英语有什么关系。开始,父母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后来,母亲想起了怀这个孩子时,曾经在一家贸易公司里工作过,在那里天天听英语、讲英语。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在母亲体内时,就一直同母亲一起学习英语。

不难看出,胎儿超出人们想像地吸收与学习了许多知识。应该承认,胎儿在神经系统形成后 ,有些感受能力尤其是听觉感受能力已经初步具备了。当人们了解到胎儿在母亲体内就有了 感受能力后,接下来需要继续研究的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必要的,什么样的教育是可行的。

2.最初的环境

中国在汉朝就有了“胎教”之说,在日本,从江户时代起,“胎教”之说也广为传播。“胎教”同人们的生活经验结合在一起,以种种形式在民间流传着。

日本的幼儿教育学家井深大先生所主持的幼儿开发协会,在爱育医院的协助下曾经做过一次胎儿听到声音以后是否能够记住的实验。

他们请录音员录制了小林一荣的俳句:“秋风扶枝摇,飒飒落叶遍地飘,猫儿追逐跳”。并把这个录音带交给一位怀孕的母亲,请她每天听两次,每次3分钟,以便让母亲体内的胎儿多次受到相同声音的刺激。选用俳句做试验是因为日本的俳句有一种日常讲话和音乐所没有的独特韵律,便于验证胎儿是否有记忆力。

婴儿出生后,在第2至第6天进行了实验,并与母体内和出生后没有听过俳句的婴儿作了比较 ,结果发现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从未听过俳句的婴儿对所有的俳句做出了相同的反应。那 个曾经在母体内听过俳句的婴儿在听到胎儿期多次听过的俳句时,反应比较稳定,但对初次听到的其他俳句却作出了意想不到的强烈反应。

由此可以推断,婴儿能够把听过的俳句和未听过的相似又不相同的俳句准确地区别开来。这说明,胎儿在母体内就开始具有记忆能力。当他听到另外一首韵律相同而内容不同的俳句时,也许在发生疑问:“这是什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