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发生在北宋真宗年间。在真宗晚年,他的两个妃子刘氏、李氏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氏将李氏刚生下的孩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并污蔑李氏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氏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寻回流落民间的母亲,母子团圆,仁宗加封包拯,团圆结局。而刘氏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这个故事流传很广,近年来又有内容相近的电视剧重现这段故事,善良的人们在为李氏的不幸掬一把泪时,也不知不觉走进了一个误区,对这段故事深信不疑。殊不知,这则故事经过剧作家们的“戏说”,与历史的真实已相去甚远。
仁宗赵祯,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的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在位时期名臣辈出。总体而言,仁宗算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宋仁宗
关于他的身世,世人众说纷纭,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词,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
据《宋史·后妃传》记载,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生下仁宗后,进为才人,后为婉仪。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五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当时仁宗刚生下,还在襁褓之中,即被刘德妃抱走,并把仁宗认为自己的儿子,和杨淑妃共同抚育。而李婉仪却失去了亲自抚育儿子的资格。宋仁宗即位后,李氏“默处宫中,与众婢无异”。其他人因畏惧刘太后的威势,也不敢对仁宗道出真相。因此,仁宗一直以为自己是刘太后所生,呼之为“大孃孃”,称杨淑妃为“小孃孃”。母子间一直感情融洽。而李氏直到明道元年才被封为宸妃,不久即病故,享年46岁。
1034年,刘太后死后,24岁的仁宗才开始真正执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杨淑妃(此时已为章惠太后)劝他说:“此非帝母,帝自有母。”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是极有可能的。
另一种说法是皇叔赵元俨告诉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妃死于非命。”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
总之,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在愤怒、悲伤的同时,马上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要查清事实真相后作出处理。他怀疑自己的母亲死于非命,一定要打开棺木查验。当棺木打开,只见以水银浸泡、尸身不坏的李妃安详地躺在棺木中,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祷告。
其实,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准备用一般宫人的礼仪治丧,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皇后的服饰装敛、发丧,并用水银宝棺。生母虽然厚葬,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把刘氏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把李氏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至此,真相大白,在这场“夺子案”中,刘妃、李妃确有其人,但其事绝非传说的那样,也没有出现狸猫的影子,只是后人对刘太后的做法进行进一步加工,才有了后来“狸猫换太子”的传奇。
另外,在仁宗认母这一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包拯的参与,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仁宗明道元年(1032)以前,而此时的包拯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1037),29岁的包拯考中进士,在大约40岁时才离家去天长县任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怎么能帮助仁宗寻找生母呢?
自称“孝庄”是错误
在历史大剧《康熙王朝》中,孝庄太后知道顺治出家心思已定,无法挽回时说道“我孝庄……”,甚至有人当面称呼她为“孝庄太后”,这些都不符合事实。
谥号是中国文化中独有的,在古代,帝王、后妃、诸侯、大臣等去世之后,朝廷会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谥”或“谥号”。帝王的谥号一般是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
孝庄太后死后,康熙给祖母上的尊谥是: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孝庄文皇后是这位太后死后的谥号,谥号是死者的哀荣,也是对她一生的评价,孝庄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谥号来自称。
在谥法中,“文”寓有经天纬地、慈惠爱民和勤学好问之意,可见对孝庄的感恩推戴之重。
孝庄太后
根据谥法,谥号分为美谥、恶谥、平谥等三大类。属于美谥的有文(经天纬地)、武(威强睿德)、景(布义行刚)、明(照临四方)、平(布纲治纪)等。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等都以善于治理天下为名,所以被谥为“文”;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等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被谥为“武”。属于恶谥类的有炀(好内远礼)、厉(杀戮无辜)、幽(动静乱常)等。而愍(在国遭忧)、怀(慈仁短折)就属于平谥。总的说来,历代帝王大多都获得了美谥、平谥,只有少数皇帝才得到了恶谥。
另外,帝王为大臣们所赐的谥号叫官谥。在春秋末期一些有名望的文人雅士或隐士死后,其亲友门人给他议定一个谥号,叫私谥。私谥不能称“公侯”,只能称“××先生”、“××居士”,如晋陶渊明被称为“靖节先生”。
但是,不管什么谥号,都是在谥号的主人死后用的,因此,孝庄太后不可能在死前自称谥号。
古代臣见君王并非都要下跪叩头
通常在我们所看的古装连续剧中,每当遇有臣下朝见君王时,多用下跪叩头来表现。关于跪拜之礼,史书也有记载,例如:1792年,早已经崛起于西方的英吉利王国派专使出使大清帝国,这本来是一件促进东西方交流的大好事,可当时的清朝乾隆皇帝却坚决不准英国专使晋见,原因极其简单,因为英国专使马戛尔尼不肯对大清帝国的皇帝行下跪叩头的大礼。
这个在现代人看来根本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却被乾隆皇帝看得重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在乾隆看来,上下几千年,纵横全天下,哪有臣下见君王不叩头、不下跪的理呢?
但事实上乾隆错了,且不说当时的西方各国属臣见君主根本没有“下跪叩头”之说,就是作为“下跪叩头”大礼发源地的中国,也不是从古到今都下跪叩头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臣子站立时是不跪拜国君的,只需相互作揖施礼。叩头礼也有,不过是坐着时,而古代的坐姿都是跪着的,并且是君臣互跪。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日本人双膝跪席,臀部压在脚后跟这种坐姿就是来源于我们中国古代。当时,君臣之间的举止性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而且君主也有向臣下施用的仪制。据《周礼》载,周王召见诸侯时,向没有血缘关系的庶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往下动的“土揖”礼。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施以合手平推的“时揖”礼;向同姓诸侯,施以合手前推再稍向上举的“天揖”礼;并且是君主先向臣子施礼,还得是向大臣部下一一行礼,而大伙只要对周王行一次礼就行了。可以看出,这时在朝堂上最忙的人就是君主了,后世君主高居宝座岿然不动的景象,当时的君王们大约是做梦也没想到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平扫六国,天下归一,自以为建不世之奇功,但也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名号由王改为皇帝,自称为“朕”,制命为“诏”而已,并没有定下“下跪叩头”的臣见君之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