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被封杀的幕后真相
5359000000036

第36章 点击影视小说之真貌(3)

唐朝李华的《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中也说,法海是径山大师(俗姓马,名元素,延陵人)的同门师弟,他们都是南京牛头山(今南京市郊牛首山)威法师的传法弟子,这一辈的僧名都带个“法”字。明吴郡陈谦的《讷庵随笔》说:“余考法海,金陵人,见颜鲁公《湖州乌程县杼山妙喜寺碑》。”清末民初编纂的《丹徒县志摭余》也说:“法海洞在京口金山,原臆其为裴头陀栖隐之地。然法海之名见于稗说,女孺皆知。丹徒县志及金山诸寺‘方外’一门独佚其人。……又杨秉把《杂录》云‘缪雪庄(谟)有《题法海禅师像传》’。”

抗战前出版的《人名大词典》中“法海”条目写道:“法海,丹阳张氏子,字文允。少出家于鹤林寺,该通外学,圆入一性,擅独悟之名,剖不决之义。……天宝中,预扬州法慎律师讲肄,与昙一,灵一等同推为颜冉。复与杼山画公为忘年交。”

因此,真正的法海其人,俗名张文允,丹阳人,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僧,精通佛理,年少时出家于润州鹤林寺。

《白蛇传》是综合清代冯梦龙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话本,后经过民间艺人的再加工而成。法海的原型不是历史记载中的法海,而是金山寺的祖师裴头陀。《金山志》上曾记载:“蟒洞,右峰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获金,重建精蓝。”宋朝诗人张商英有诗道:“半间石室安禅地,盖代功名不易磨,白蟒化龙归海去,岩中留下老头陀。”这首诗被制成楹联,如今还挂在法海洞中。说的是裴头陀初来金山寺时,寺宇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裴头陀曾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他立志修复古刹。在僧徒和周围群众的支持下,修寺盖屋,重续香火。

后来裴头陀和法海经民间艺人捏合,合二为一了。就这样,裴头陀降服白蟒的传说转到了法海名下,白蛇传故事中选用法海代替了裴头陀。

达摩不是少林祖师爷

在新派武侠小说中,少林派被奉为武学正宗,达摩和尚也被认为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由于武侠小说的潜移默化,达摩祖师创立了少林武术这一说法可谓家喻户晓,成千上万不喜欢动脑筋的人因此也步入了误解历史的重围里,误以为少林武术是达摩祖师创立的。但实际上,达摩与少林武术并无关系。

在我国佛教史上,大多数大德高僧都有正史记载,但是如此出名的达摩却找不到丝毫的踪影。而且,从《洛阳伽蓝记》、《高僧传》、《续高僧传》开始,包括《旧唐书》、《景德传灯录》等一大批著作中,均没有任何一处提到达摩与少林武术有关。

新派武侠小说中经常提到的武当派掌门人张三丰倒是确有其人。史书中的张三丰生活在明朝初叶,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还曾屡屡派人请他出山。但是与之共为天下武学盟主的达摩却没有在当时留有任何历史记载,甚至连明朝的《少林棍法阐宗》中也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达摩老祖与少林武术有什么关系。书中倒是提到一位乐神,但是叫紧那罗,而不是达摩。

真正把达摩与少林武术联系在一起的是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易筋经》。在《易筋经》的序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达摩面壁九年圆寂,提着一只芒鞋奔行于西天去了。后来,其面壁处出现破损,少林寺僧重修墙壁时发现了一个石箱子,寺僧慧可用火把石箱上的封胶烤开,发现箱里有两本书,一本是《洗髓经》,一本就是《易筋经》,均用梵文写就。慧可拿走了《洗髓经》,其余的僧徒则把《易筋经》拿走,译出一小部分,发现这是一本绝世武学巨作,于是便照着练了起来。后来有个名叫般刺密谛的天竺僧人将《易筋经》全部译出,辗转传给“风尘三侠”之一的虬髯客,虬髯客又将其传给其义妹夫李靖,李靖修炼成之后扶保李世民建立大唐。数百年后,这本书传到一个老和尚手里,老和尚自称是抗金名将岳飞的老师,并把这部奇书又传给了牛皋。老和尚为什么不把此书传给岳飞呢?据说是因为岳飞“名虽成,志难竟,天也”,其意显然是指岳飞将要被奸人秦桧害死之事。

但是牛皋后来也是被秦桧派人毒死的,和岳飞的结局一样,都是死于奸臣之手,都是“名虽成,志难竟”,与他不传岳飞的原因有巨大的矛盾。

还有其中的“虬髯客”,不过是唐朝人传奇故事中的一个主人公而已,历史上并无其人,一个虚幻的文学形象又怎么能将一部真经传给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呢?

所以说,《易筋经》里的说法严重缺乏可信度。再者,作为中国佛教重要派别之一的禅宗,其最大特点就是以专修禅定为主,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了佛教其他各宗的繁琐文字,日益兴起。不立文字是历代禅宗大师所公认的教规。倘若承认达摩是禅宗的开山祖师,那么他就应“不立文字”,也就不可能著有《易筋经》和《洗髓经》,没有哪一宗哪一派的开山人会自己立下了规矩而又去带头破坏它,这是一个常识!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易筋经》和《洗髓经》这两本最能证明达摩存在的书没有立证依据,达摩与少林武术并无关系。

“弼马温”的确存在

在《西游记》里,孙悟空遭太白金星的愚弄,乐颠颠地做上养马喂料的“大官”——弼马温,后发觉上当,勃然大怒之下,一通金箍棒挥舞,搅得天宫上下鸡犬不宁、砖飞瓦碎。

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只因孙悟空曾担任过“弼马温”一职,在取经途中,总是被猪八戒和妖怪们取笑,可以说“弼马温”这三个字是孙悟空心底的一个痛。

因为《西游记》是小说,所以就有人认为“弼马温”自然也是作者虚构的了。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弼马温”不仅确实存在,而且还大有来头呢!

那么,弼马温到底典出何方?

据史料考证,《西游记》虽是神话小说,但其中涉及的官职,都采用明朝的官制。但明朝管御马的机构是太仆寺,正职为太仆寺卿,副职为少卿,以及丞、主簿等,并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而且,不仅明朝官制中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官制中,都没有“弼马温”这个职位。

但这些都不能证明它是虚构的,其实答案可以在宋元明时期的民俗生活中找到。

弼马温实际就是“避免马瘟疫”的谐音。宋元明时期,民俗中有猴子可以避免马得瘟疫的说法,所以为了使马匹健壮,养马者往往在马厩旁同时养几只猴子,宋朝笔记《夷坚志》中说:“……养马,常蓄猕猴于外厩,俗云与马相宜。”明代也有记载说:“置狙(猴子)于马厩,令马不疫。”另外,明人赵南星所撰文集中说:“《马经》言,马厩畜母猴辟马瘟疫,逐月有天癸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意思是说,母猴每月来的月经,流到马的草料上,马吃了,就可以避马瘟。

吴承恩让孙猴子去管马,恰恰说明他拥有渊博的历史、生活知识。最近,考古学家在四川成都西郊曾家包的东汉墓葬中,发掘出一块《机织、酿酒、马厩、兰绮图》画像石,在上面刻有一匹膘肥壮实的马,立于槽旁的一根立柱上悬系一只猴子,屈身面向着马,姿态生动。说明我国古代的马厩养猴避马瘟的做法由来已久,这样做大概是因为猴子天性好动,可以使一些神经质的马得到一定的训练,使马从易惊易怒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对于突然出现的人或物以及声响等不再惊恐失措。这可使马夜间多吃草料而营养充足,身体自然健康,马就不容易生病了。

“女儿国”不是梦里传说

在清朝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里,曾描述了这样一个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很多人都认为这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奇幻故事,根本不存在什么女儿国。但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的确有这么一个女儿国。在这个女儿国里,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宫中女王的旨意,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在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贤女”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女子要么出将入相,要么就是尽享一家之主的荣光。这就是中国古代的苏毗女国,原址在今天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南木林县一带。

《唐会要》记载:“女子贵者,多有侍男,男子贵不得有侍女,虽贱庶之女,尽为家长,犹有数夫焉,生子皆从母姓。”即在这个国家里,女权至上,女子可以“娶妻纳妾”,但男子却不可以,生出的孩子也是跟着母亲姓。

根据《隋书》记载,苏毗“人有万家”,可见隋朝时苏毗女国已是有户逾万的大国,兼之地域广阔,更是雄长一方。

苏毗女国的经济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其中狩猎占有突出的地位,男子主要是务耕战狩猎。苏毗女国物产丰富,出产牦牛、骏马、黄金、黄铜、朱砂、麝香、盐等。手工业及商业贸易也十分兴盛。据史书记载,苏毗女国“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苏毗女国与中原、天竺等地的商贸频繁,早在隋文帝开皇六年(586),苏毗已遣使朝贡,与中原发生了联系,其间与雅隆吐蕃有过战争后,苏毗还与天竺、党项有过数次战争。

苏毗女国的政治非常有特色,《隋书·西域传》之“女国”条记载,“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女王每五天听朝政一次,小女王则协助管理。王位由女王终身把持,女王死后,国中则厚敛金钱,求死者族中贤女二人,一人为女王,一人为小女王,共主国政。若女王死,则由小女王继任。

“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金聚,据外国学者托马斯的研究,意为“家人”,男子无权处理政事,只能“以征代为名”,即从事战争或耕田,这就是金聚的含义。

苏毗女国的风俗,也很有特色,“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女国又有鸟卜之俗:在入祭仪式后,“入山祝之,有一鸟如雌雄,来集掌上,破其腹而祝之,有粟则年丰,沙石则有灾,谓之鸟卜”。女国崇拜阿修罗神、树神。阿修罗是天竺神话中的神灵,因常与天神战斗,而被视为战神。

苏毗女国是藏族历史上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在建筑、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甚至从今天青海互助哈拉直沟乡的“苏毗村”,贵德县东与黄南尖扎县交界处“苏毗峡”、“苏毗人”中,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当年苏毗文化的痕迹。

《西游记》第54回曾描写过一个大名鼎鼎的“西梁女国”,实际上玄奘亲撰的《大唐西域记》卷四中也曾提到苏毗女国,“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并且特别提到东女国“东接吐蕃国”。甚至,其女王还曾被朝廷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可见当时的苏毗女国的重要地位。其实,文学作品也不一定全是虚幻,还是有它存在的某些依据。

古代出家不容易

很多人听说现在有的寺院出家人还要求高学历,就觉得很不可思议,以为古代出家很容易,凡看破红尘就可以遁入空门了。其实,在古代出家也不容易。

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出家难上加难,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出家也不容易。在崇佛时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会合掌问讯,就是尊敬他的道德、学问、德行,他就是“人天师范”,言行举止是天上、人间的榜样。所以,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牒”。考取度牒之后,你跟哪个道场、哪位法师有缘,就到那里出家。若没有度牒就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

当时进士是国家考试最高的等级,相当于现在学校里的博士学位。出家人在普通学术上拿到进士的学位,然后考佛法,再考德行,全部及格才发度牒。度牒就相当于国家认可的出家资格证书,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唐代的度牒都用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宋代一度改用纸制,至南宋仍旧用绫。度牒上一般写明所度僧尼的法名、俗名、身份(指明童子或行者及其职衔)、籍贯、年龄、所住或请住持寺院(入何寺院名籍)、所诵经典、师名等,并有祠部的批文、签署日期和官署名等。僧尼有了度牒,便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有度牒的就算是正规僧人,留居本寺或行游他方都不会被为难,可免赋税和劳役、兵役等义务,得到政府的保护。

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二百二十千,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视,《水浒》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可见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槌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本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另外,出家还有更多详细的要求:

1.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

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越毗尼。(《僧祗》)

2.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

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谓一食、一住、一眠、少饮食、多学问,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僧祗》)

3.父母允许

若有来求出家者,应先问父母许已,方与出家。若不先问与出家者,得越法罪。(《出家》)

4.没有犯边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于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名边罪。

5.出家的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

为衣食利养混入僧团,盗听大僧说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

6.志性坚定,信仰明确

曾为外道来受具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许度。

7.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

有负债人逃避债主而出家,乞食为财主捉;财主嗔恚言,沙门释子尽是负债人。不得度负债人出家。(《四分》)

8.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非官人)

不应度大臣出家,见来求请应须诘问,汝非王臣不,若不诘问与出家者,越法。若外国人来,无人委识,应与出家。(《杂事》)

9.身体健康

病者,癣疥,黄烂,癞病,痈痤,痔病,不禁,黄病,疟疾,謦咳消尽,癫狂,热病,风肿,水肿,腹肿,乃至服药未得平复,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足者,越毗尼。(《僧祇》)

10.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手足不健全、聋、哑、盲、跛、曲腰、侏儒、极丑等不能出家。

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