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和“孟”虽然都指排行老大,但它们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正妻生的长子(女)冠以伯,偏房生的长子(女)冠以孟。所以,孟姜女就是姓姜的偏房生的大女儿。
弄清楚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经·桑中》“云谁之思?美孟姜兮”,为什么翻译大师会译作:“猜猜我心在想谁?漂亮大姐本姓姜。”
赵州桥非鲁班所修
南疆北国的古桥中,最长的要数福建泉州的安平桥,最短的则是杭州西湖的锦带桥,而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则以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设计脱颖而出,更以高超的造桥工艺闻名中外。
据民间传说,赵州桥是鲁班修造的,北方秧歌剧《小放牛》中这样唱道:“赵州桥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一秧歌来源于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赵州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看到鲁班建桥速度惊人,便想来检验一番,于是他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身被压得晃动不已。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托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
这当然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是用来纪念另一位能工巧匠——李春。
李春是隋代的一位普通工匠,由于距离现代太久远,缺乏记载,他的生平、籍贯及生卒年月已无法得知。我们仅能根据唐代中书令张嘉贞为赵州桥所写的“铭文”中“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得知是李春建造了这座巧夺天工的石桥。
赵州桥冬景
当时,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荒马乱的局面,隋帝致力于恢复生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城外的洨河阻断了这一交通要道,从而影响了人们来往,每当洪水季节甚至不能通行。为此,隋大业元年,皇帝下令在洨河上建设一座大型石桥,并任命李春负责设计和大桥的施工。李春率领其他工匠一起来到这里,对洨河及两岸地质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认真总结了前人的建桥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人们按照设计方案精心施工,很快就出色地完成了建桥任务,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状况。
赵州桥历经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展现着中国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中国古代画家的地位其实并不高
绘画是我国古代四艺之一,除了文人墨客,甚至连帝王都精于此艺,例如宋徽宗赵佶擅画山水,有“徽宗山水”之说。还有梁元帝萧绎、唐玄宗李隆基、明宣宗朱瞻基、清乾隆帝等都很擅长绘画。于是有人以为古代画家在社会上的地位一定很高,其实不然。
例如,顾恺之是我国古代绘画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他的地位并不高,在《晋书·文苑传》里,虽说他“尤善丹青,图写特妙”,但是却也贬他“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用如此嘲讽的笔触来写一位大画家,我们足以看出《晋书》的撰著者房玄龄本人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阶级对画家的鄙视态度。
《颜氏家训·杂艺》有这样一段话:“画绘之工,亦为妙矣,自古名士,多或能之。吾家尝有梁元帝手画蝉雀白团扇及马图,亦难及也。武烈太子偏能写真,坐上宾客,随宜点染,即成数人,以问童孺,皆知其姓名矣。萧贲、刘孝先、刘灵,并文学以外,复佳此法。玩阅古今,特可宝爱。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吴县顾士端出身湘东王国侍郎,后为镇南府刑狩参军,有子曰庭,西朝中书舍人。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彭城刘岳,橐之子也,仕为骠骑府管记、平氏县令,才学快士,而画绝伦。后随武陵王入蜀,下牢之败,遂为陆护军画支江寺壁,与诸工役杂处。向使三贤都不晓画,直运素业,岂见此耻乎?”
这段话说的“三贤”是指顾士端、顾庭和刘岳三位画家,他们或被当成画工随意支使,或被罚做苦役,与诸工匠杂处,作画也就成了一种下贱的差使。他们自己也“每怀羞恨”。颜之推因此告诫子孙:如果这三位贤能的人当初都不会绘画,不是什么画家,而是一直只致力于清高德雅的事业,怎么会受这样的耻辱呢?
就连官至右丞相的大画家阎立本也悲愤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学习绘画。
据《旧唐书·阎立本传》记载:“立本,显庆中累迁将作大匠,后代立德为工部尚书。兄弟相代为八座,时论荣之,总章元年,迁右相,赐爵博陵县男。立本虽有应务之才,而尤善图画,工于写真。《秦府十八学士图》及贞观中《凌烟阁功臣图》,并立本之迹也,时人咸称其妙。太宗尝与侍臣学士泛舟于春苑,池中有异乌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立本令写焉。时阁外传呼云:‘画师阎立本。’立本时已为主爵郎中,奔走流汗,俯伏池侧,手挥丹粉,瞻望座宝,不胜愧赧。退诫其子曰:‘吾少好读书,缘情染翰,颇及侪流。唯以丹青见知,躬厮役之务,辱莫大焉!汝宜深诫,勿习此末技。’”
文中的“右相”是指“右丞相”,“主爵郎中”是吏部主管封爵的官,相当于今天的部长级人物。即使是这样的高官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还是很低的,至少他自己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他很慎重地告诫儿子:“我从小爱好读书,总算不是没有学问,随兴作诗写文,也不比同辈差。只是因为绘画受到皇帝欣赏,才老被叫去干这种奴仆的差使,真是奇耻大辱!你们应该深深吸取我的教训,千万不要学习绘画这种末等小技。”
从画家本人对绘画艺术的自轻自贱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的心态,看出古代社会里大多数人对画家的态度。在他们眼里绘画不过是雕虫小技,所谓“壮夫不为”。这跟我们今天把琴棋书画当成高雅艺术的心态完全不同。在我国古代,学而优则仕,能入世做官才是当时大多数人的荣耀和理想,画家,终究还是低人一等。
最后一位状元不是张謇
1894年春天,清政府为了庆祝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特开了一门科举考试,张謇在这次考试中得到了主考官的赏识,高中头名状元。
张謇,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实业救国”的民族实业家,同时也是“末代状元”。但他并非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实际上,最后一位状元名叫刘春霖(1872—1944),1904年考中甲辰恩科头名,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
1872年,刘春霖出生于直隶肃宁县北石宝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03年刘春霖兄弟一同参加殿试,结果刘春堂考中进士,刘春霖却意外落榜。科举取士一般为三年一科,由于次年适逢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以特加甲辰科,并称之为甲辰恩科。这年7月4日刘春霖再度参加殿试,一举获得一甲一名,得中状元。1905年慈禧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宣布停止科举,推广学校。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刘春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在1907年被派赴日本留学。辛亥革命后,他辞去公职赋闲在家,不参与政事。九一八事变后,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人以溥仪名义,邀请他担任教育部部长。他表示,君非昔日之君,臣非昔日之臣,断然予以拒绝。七七事变后,日寇侵占平津,汉奸组织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揖唐以同科进士兼留日同学身份,亲自请他担任伪北平市长。刘春霖当面给予痛斥,厉声骂道:“我绝不能依附外国人!”王揖唐恼羞成怒,派兵抄其家,并将刘春霖赶出家门。刘春霖经此打击,身心大受摧残,于1944年因心脏病猝发,时年73岁。
刘春霖博学多才,在古文字、史学和金石学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他工于书法,尤擅小楷,至今书法界仍有“大楷学颜(真卿)、小楷学刘(春霖)”之说。刘春霖在《六十自述》诗中回顾往事,总结平生,自称“第一人中最后人”、“平生志不在温饱”、“不崇高位崇高行”。
张謇
刘春霖书法
刘春霖能够保持晚节,大义凛然,颇有状元风范。他怒斥汉奸,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义举被人们争相传颂。
王昭君并没有弹过曲颈琵琶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有位现代画家在看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这首诗后灵感突发,画了一幅《昭君出塞图》,画中的王昭君怀里竖抱着一个现代式样的曲颈琵琶,很多人都觉得好。但这幅画是违背历史的,因为王昭君并没有弹过曲颈琵琶,王昭君所弹的琵琶与现代的曲颈琵琶有很大的区别,并且汉朝时的琵琶是横抱而不是竖抱,也不是用手指来弹奏的。
曲颈琵琶
宋代诗人欧阳修的《明妃曲》是这样描写王昭君弹琵琶的:“身行不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玉手坐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可见当时,昭君弹的琵琶并非我们今天的曲颈琵琶,而是“推手为琵却手琶”。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琵琶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作批,向后挑进称作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秦汉时代,我国已有长柄皮面圆形音箱的琵琶,当时人称其为“弦鼗”,又称“秦汉子”。秦汉以后不断改进,发展为阮咸(因晋朝散骑常侍阮咸善弹此而得名)、秦琴、三弦、月琴等多种形制,其共同特点为圆形直颈,宋以前把这些都叫做琵琶。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颈琵琶才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曲颈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期,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其优美音质的具体体现。
隋唐时的琵琶有龟兹琵琶、五弦、忽雷等多种形制,但其共同特点为半梨形曲颈,当时亦统称为胡琴。并且到了唐代后期,琵琶才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奏。
唐宋以后,在我国直颈琵琶和国外曲颈琵琶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才逐渐形成现今形制:音箱呈半梨形,以桐木板蒙面,琴颈向后弯曲,颈与面板上设“相”与“品”,张四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技法日趋丰富,成为独奏、伴奏与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近代通用的琵琶为四相十三品,后经改革,增至六相二十三(四)品,能奏所有半音。
由此可见,现代的曲颈琵琶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而来的。曲颈琵琶既然迟至南北朝时才传入中国,那么,西汉时代的王昭君怎么会提前好几百年抱着它前往匈奴呢?这个历史误解必须纠正。
“如意”也有实际用途
据记载,在慈禧太后六十六大寿时,有官员进献了一套九九如意,即一盒为九柄,共九盒,计九九八十一柄。如今,在故宫博物院也可欣赏到皇家的如意。故宫博物院珍宝馆陈列的一柄金丝嵌宝三薰如意,构造十分奇巧:如意的头、柄以及中间处制有三个香薰。器身上金丝所嵌碧玺、珍珠、宝石等亮丽夺目,可称如意中的极品。
在我们的印象里,如意是王公贵族、富贵人家的赏玩之物,有的放置于帝王宝座的旁边,有的则摆在案头上,设计繁复珍奇,用的材料也十分珍贵,但只是作为陈设或馈赠礼物,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其实,最初的如意的柄端被制作成手指形状,是一种搔痒的用具。
如意
《指归》一书对如意的解释是:“古之爪杖也,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成指爪,柄长可三尺许。或脊背有痒,手不能到,用以搔扒如人之意。”可以在背上搔痒,让人感到舒适如意,故而得名,俗称“老头乐”。除了搔痒,如意也有别的用处。
《图书集成·考工典》中记载:“如意,古人用以指画向往,或防不测,炼铁为之。”如意也可用为防身器具。
另外,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并且将经文记在如意上面,以防遗忘,所以古时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
由此可见,如意在最初具有实际用途。
只是到了宋朝,如意的角色才起了变化,由实用器向陈设器过渡,在宋代《果老仙踪图》中,就有仙女执如意的画面。
到了清代,如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演变成一种贵重的装饰品,其头为叶状,柄稍微弯曲,制作材料有金、翡翠、玛瑙、水晶、珊瑚、沉香木、竹、骨等。这一时期如意的制作工艺也更加精细,有平雕、浮雕、镂空等,且镶嵌金银丝、红绿宝石等,组成“松鹤”、“祝寿”、“凤凰牡丹”等美丽图案,寓意吉祥长寿、事事如意。
当如意身价倍增后,它就变成贵族家的玩物,逐渐离开了百姓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