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简单快乐的人
5360600000012

第12章 善待自我心情(3)

凯恩的音乐喜剧《画舫璇宫》剧中的主角安迪船长,在一段颇有哲学意味的台词里说:“能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的人,就是最幸运的人。”这种人之所以幸运,就是因为他们的体力更充沛,快乐更多,而忧虑和疲劳都比别人少。你兴趣所在的地方,也就是能力所在的地方。陪着一路唠叨不休的太太走一条街,一定比陪着你心爱的情人走10里路,感觉要疲累得多。的确有道理,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人们不得不去干某件自己并不喜欢干的事情,那么怎么办呢?

下面是一位打字小姐的故事。她发现,假装工作很有意思,会使人得到很多的报偿。她以往常常不喜欢她的工作,可是现在不会了。她的名字叫做葛顿,下面就是她在信上告诉卡耐基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个部门的副经理坚持要我把一封长信重打一遍,使我大为发火。我告诉他,这封信只要改一改就可以了,不必一定要重打一遍。而他对我说,如果我不重打的话,他就会去找愿意重打的人来重打。我突然意识到有很多很多人都会跳起来抓住这个机会,来做我目前正在做的这件事情。再说,人家付我薪水也正是要我做这份工作,我就开始觉得好过多了。接着我有了这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果我假装很喜欢我的工作的话,那么我就真的能喜欢到某一个程度,我也发现当我喜欢我的工作的时候,我工作的速度就能快得多。所以我现在很少要去加班了。这种新的工作态度,使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很好的职员。后来有一个单位主管需要一位私人秘书的时候,他就找我去担当那个职务。因为,他说我很愿意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不抱怨。这件事情证明了心理状态转变所能产生的力量。”

葛顿小姐是无意中用了心理学家维辛吉教授的“假装”哲学,维辛吉教我们要“假装”我们很快乐。

如果你“假装”对你的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的假装就会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也可以减少你的疲劳,你的紧张,和你的心烦。

卡腾堡是位有名的新闻分析家。他22岁那年,到了巴黎,在巴黎版的纽约先驱报上登了一个求职广告,得到一份推销立体观测镜的差事。

卡腾堡开始挨家挨户地在巴黎推销这种观测镜,而他又不会说法语。可是头一年他就赚到5000美金的佣金,而且使他自己成为那一年法国收入最高的推销员。

他既不会法语,又怎么能成为一个推销专家呢?他先让老板用很纯正的法语,把他该说的那些话写下,然后再背下来。他很坦白的承认这个工作实在很不容易做。他之所以能撑过去,只靠着一点信念:就是他决心使这个工作有意思。每天早上出门之前,他都要对着镜子,向他自己说:“卡腾堡,如果你要吃饭,就一定得做这件事。既然你非做不可,干嘛不做得痛快一点呢?”

卡耐基曾问卡腾堡先生,是否可以给一些急于成功的美国年轻人一些忠告?他说:“有的,我们常常觉得需要做一些运动,让我们从那种半醒半睡的状态里醒过来,可是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些在精神和思想上的运动,使我们每天早上能够真正地活动起来。每天早上给你自己打打气。”

每天早上给你自己打打气,是不是一件很傻、很肤浅、很孩子气的事呢?不是的,正好相反,这在心理学上来说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思想造成的”,这句话在今天还是像1800年前艾吕流士在他那本叫《沉思录》的书里所写下时一样的真实:

每个小时都跟你自己说一遍,你就可以指引自己去想很多勇敢而快乐的事物,也可以由此得到力量和平静。跟自己谈很多值得感谢的事情,你就可以在脑子里充满向上的思想。只要你的想法正确,就能使任何工作不那么讨厌。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的话,就可以使你由生活中得到加倍的快乐,因为你每天清醒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要花在你的工作上。要不停地提醒你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就能使你不再烦躁,而最后可能会替你带来升迁和加薪。即使事情没有这样好,至少也可以把你的疲劳减低到最低程度,让你能够享受你的闲暇时间。

26最大的乐趣是顶住压力

活泼进取的生活,不管是谁都会快乐。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里,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为每天订一个目标,然后向目标勇往迈进。坐着发呆,自怨自艾地让年华白白消逝,是最可怕的事。在你需要的时候,偶尔退到心灵的静室中松弛一下。在积极的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忍受压力,摆脱困难、不幸和错误的束缚。

英国讽刺作家史威夫特说:“愿你一生中,每个日子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可悲的是,我们许多人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我们并非有意如此,而是我们总在说服自己:“有朝一日我会快乐的。”我们告诉自己,当我们付清账单,当我们完成学业,得到我们的第一份工作、一次提升时,我们将会快乐。我们劝告自己,当我们结婚之后,有了一个孩子之后,生活将会更美好。然后我们会苦于孩子不够大——当他们长大了我们将会更满足。之后,我们又苦于要去应付十几岁的少年。当我们跨过这一阶段我们当然会高兴。我们对自己说,如果我们的配偶表现出色,当我们有辆更好的车,能够去欢度假期,当我们退休时,我们的生活将会完美。如此等等!

同时,生活在继续。事实上,没有比现在更适于快乐的时间了。如果不在现在,那是什么时候呢?你的生活永远充满挑战。最好让你自己承认这一点并决定去快乐。毕业于牛津大学的阿尔弗雷德·D·索亚说:“长期以来,对我来说,生活似乎马上就要开始——真正的生活。但半途中总有障碍,先要被了结的某事、某个未完成的生意,仍需利用的时间、需要付清的账单之后生活才将会开始。最后,我逐渐认识到,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这一见解告诉我们,没有通向快乐的途径。快乐本身就是这途径。

活泼进取的生活,不管是谁都会快乐。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里,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为每天订一个目标,然后向目标勇往迈进。坐着发呆,自怨自艾地让年华白白消逝,是最可怕的事。在你需要的时候,偶尔退到心灵的静室中松弛一下。生活中充满创造力的人,会参加各种活动,使日子过得忙碌,趣味盎然。也会腾出一两个钟头,躲到心灵的静室里松弛一下。这种人即使在生活中遭受重大的打击,仍然能够东山再起。

美国克利夫兰印第安棒球队的队员劳里布朗,在他和别的球员相撞得头骨破裂后,不到七个星期又回到球场上。影星小山姆·戴维斯几年以前在意外中受伤后,成了报章杂志上的头条新闻。而自此之后他比从前更加热心地表演,成为美国最多才多艺的演员之一。

在75岁生日时受到美国国会颁赠金章荣誉的诗人佛洛斯特,起初在国内默默无闻。他的第一本诗集是在英国出版,回国后名声才扶摇直上。

你也可能需要在许多烦恼之中,一再保持屹立不倒的精神。要积极地活着,就必须跟着生活的步伐前进。同时保持年轻。

偶尔一次的退缩,也许有助于你。

然后回到生活中——不仅在轻松的时刻,也要在艰苦的时刻。

在积极的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是忍受压力,摆脱困难、不幸和错误的束缚。

在此给我们对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提出了如下忠告:

(1)做你自己

不必强迫自己依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所谓“别人”,包括丈夫、妻子、亲戚、朋友、老板、同事及客户等。强迫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就像得了精神厌食症。当你把自己压缩在一个既定的小框框时,你的目光将只集中在假想的虚胖上,使你一心一意想消除它们。

(2)忘掉过去

把那些气馁丧志的过去彻底抹灭。你可以回想过去成功的经验,或从错误中学习,丢掉所有阻碍进步的情绪包袱。就算不是为了能更成功,而是你想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过去,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你的行为模式,然后,再比较改变前后的差异。

(3)为自己描绘一个理想形象

“你”是最重要的关键,没有必要做别人的影子。不要再想你“应该”怎么样;相反地,你可以从心里勾勒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并让这些最好的本质帮助你达到人生目标。

(4)想像、观察并身体力行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位成功的业务代表,那么就假想一下吧:尽管你不是公司中业绩最好的那一位(毕竟一家公司只能有一位),但是你仍有可能跻身顶尖之列。所以,想像你自己已经是一位顶尖的业务代表了。

然后,问自己一个问题:“那些顶尖业务代表的穿着如何?他们在客户、同事及主管面前的行为举止又是如何?”有个轮廓了吗?很好。现在你可以开始身体力行,照着你原先所描绘的理想行为模式,大胆实践。

(5)不要和别人比较

不论比较结果如何,都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特色和优点。不要只想到你能轻易胜任的事,可以再用点心思,想想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并且更进一步提高非专业领域的技能。

(6)别轻易被击倒

如果有人举止粗鲁、不善解人意或心怀敌意,千万不要放在心上。告诉自己:“是他们有毛病,不是我。”然后问问自己:“能改变对这些人的态度吗?”如果你能改变对他们的态度,那么,他们对你的态度也可能不同。

赞美他们,问问他们桌上照片里的人是谁,挑他们喜欢的话题聊聊。现代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愈来愈少,也愈来愈冷漠,其实大家内心都非常渴望温馨的关怀;而那些不惜付出关怀的人,都会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你希望和那些公事公办,只重事业的人在一起工作,还是和那些除了工作,也愿意谈些其他事情的人?你周围的人答案肯定是和你一样的。

(7)自我奖励

不论多么微不足道的成就,你都要把它记下来。心理学家发现,在西方国家,工作上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缺乏亲密关怀与适当的鼓舞。所以,不妨“偷得浮生半日闲”,去享受你努力的成果。你可以吃一顿大餐,看一场电影;可能的话,休个假、踏踏青。每日终了,为自己列一张今日成就表:从早上眼睛睁开后所完成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列进去。毕竟,对某些人而言,早起就已经是件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8)善用闲暇时间

由你运用闲暇时间的方式,就可看出你的教育程度、智慧与社会认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小心翼翼地随时随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罗素曾经说过:“恣意享受时光并不是浪费时间。”

(9)不必惧怕

恐惧并不代表失败,它只是害怕的征兆而已;它不是一种行为,只是情绪的反映,所以不要逃避它;相反地,要接受它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