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简单快乐的人
5360600000014

第14章 找到成全自己的巧法(1)

决定你幸福或不幸福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或你是谁,或你在什么地方。

28把热情集中在你爱做的事上

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在艰难中,你更需要找出你的热情来,建立一个与你有共鸣的人际群体。你最要好的朋友应当能和你一起在关怀中工作。当你计划中的会议完成,基金也凑足之后,大家一起坐下来闲聊——取笑着刚刚发生的错误,彼此都觉得更加亲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出热情的意义就是找出你爱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不管你是否能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你都坚持到底,这便是真实生活的最好方法。当你从事自己爱做的事时,自然会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热情,有些人等着自然的召唤;有些人已经承担着“大任”;有些人没什么热情,只希望生活中有一两件刺激的事就够了,那么生命只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另一些人则喜欢无限的狂热激情,当他们完成一个目标时,觉得自己全身都被热情迸裂了。

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

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喜欢的事物会使你全神贯注。你的热情会如流水般扩散出去。当你全神贯注在自己的兴趣上时,你会忘记周围的一切,沉浸在幻境中。等工作完成时,你会感到心灵的宁静与安详。当你专注于工作时就像是在冥想一样,你忘了自己是谁,关于所做的事的创意四处涌来。为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活出热情来呢?为什么许多人活在半梦半醒之中,总是埋怨着生活的无趣?这是因为有两个主要因素在作怪:一是人们并不知道热情是非常重要的;另一项是人们不会因为热情而受到赞美和鼓励。结果许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真正的热情所在。

在寻找自己的兴趣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发挥热情的重要性,否则就难以坚持到底。如果不培养自己的能力,你的生活就会充满挫折感,你永远也不会感到激动和欢乐。那些追寻自己的热情的人是我所认识的人中最幸福、最完美的人。那些一味追求金钱和地位的人永远也不可能使自己心平气和,他们是永远无法满足的人。一旦他们实现了目标就会发现其中的空虚,因此他们便努力向更高处爬,去获取更多的金钱。当人们对自己的工作并不真正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会变得野心勃勃。野心是一种伪装的动机,它假装有热情在其中。一些人将力量放在控制别人身上,便是因为他们没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所以试着找些替代品来自我满足。你可以轻易地分出野心与热情的区别,只要你问他这个工作没有金钱的回报他还做不做就可以了。如果对一项工作有热情自然会全力以赴,不管是否有回报。

追求热情使人变得善良并且更富有爱心。你知道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吗?《吉尼斯世界大全》中赫然人目的是乔·吉拉德的大名,他在15年里卖出130万辆汽车,最多的一年竟卖了14000辆。不妨随意看看其中一辆是怎样出售的:有位妇女为了消磨时间进了他的展厅,因为她要买的是对面车行的福特车,那里的推销员让她等一个小时,她告诉吉拉德自己准备选购一辆白色的福特车作为她当天的55岁生日礼物。“生日快乐!夫人。”古拉德仍然热忱地请她随意看,自己出去交待了一下,然后他诚恳地介绍自己的白色轿车;尽管品牌是雪佛莱而不是福特。这时,女秘书进来递给吉拉德一打玫瑰花,他郑重地把花送给那位妇女:“祝您长寿,尊敬的夫人。”

女士深受感动,眼眶都湿了,她在这里受到了尊重,而福特车行的推销员却见她开着旧车而怠慢了她。她感到自己并不一定非得买福特车,于是放弃了原来的打算,选择了一辆雪佛莱,并写了一张全额支票。

自始至终,古拉德都没有说过一句劝她放弃原计划改买自己产品的话。

富人觉得世上最好的东西是爱,穷人觉得世上最好的东西是钱,这是现实的一种自然选择。但这并不等于为了致富就只注重金钱,更加值得尊重的是“爱”,因为它常常成为财富的源泉。什么是激发“爱”的最有效手段?热情!当我们充满热情地爱他们、对他们感兴趣时,他们内心真善美的一面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我们愿意真情流露通常是因为别人对我们表达了关心与感激。

当你感觉到关心别人和更积极主动地看待人生时,你的人际关系也上升了一个层次。当你幸福时,你会更具有吸引力,别人因此也愿意和你相处。你的热情把你带向了保持同质的精神,这会感染同类型的人——你们就会有更多可谈的话题,而不仅仅是交通和天气。

当你觉得心力交瘁时,追随热情能使你保持头脑清醒、神智清晰。当我们生病或做错事时,我们都有一段难熬的时光。容格曾经说过:“生命中所有最大与最困难的问题,其实基本上都是解决不了的。而有些人在苦闷当中能保持相当的乐观,并不是他们解决了问题,而是他们找到更强的、更新的生命目的,来取代了那种苦闷。”

在艰难中,你更需要找出你的热情来,建立一个与你有共鸣的人际群体。你最要好的朋友应当能和你一起在关怀中工作。当你计划中的会议完成,基金也凑足之后,大家一起坐下来闲聊——取笑着刚刚发生的错误,彼此都觉得更加亲近。跟着热情走对你的健康也非常有利。因为积极主动的情绪能使你的身体和精神都保持最佳状态。这不是你看了一场好电影或球赛之后兴之所至的肤浅乐趣,而是一种深深的来自你所关心的人们的乐趣。活出你的热情,保持创造性,发现人生真谛。

发挥热情能带给你真正的自信。因为当你集中注意力于你所热爱的事情时,并不是专注于你的形象,而是会产生自信。你失去了自我意识,并不是担忧你的印象如何,而是热衷于表达你的热情。我们都看过指挥家指挥一个乐队,他们的头发蓬乱,随着音乐来回起伏。但是有谁会留意这些呢?他们生命的激情正在音符上流动、跳跃。

充分发挥热情也能帮助你降低购买欲。当你热衷于某件事时,就不会有闲功夫在购物中心四处乱逛。你逐渐增强的自信帮助你信任自己的判断,你也会有更强的力量来对抗广告的诱惑。如果你热衷于雕塑,或正在建一个鸟笼,广告对你来说就毫无诱惑力。你活在真实的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热情,对于外界的虚假信息就有了免疫力。

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人如此心胸宽大、精力充沛、勇敢与温情。舞蹈家玛莎格雷厄姆的话抓住了追寻热情的实质,她说:“这是一种生机,一种生命力,一种贯穿于自我的令人振奋的东西。”

29多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为你着想

为别人做好事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乐。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亨利·林克说:“现代心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必须要有自我牺牲或者是约束,才能达到自我了解与快乐。”这说明一个通俗却又浅显的道理: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为你着想,这是一种简单而快乐的“回报效应”。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你不再为自己忧虑,也能帮助你结交很多的朋友,并得到很多的乐趣。

密苏里州春田镇的波顿先生讲述的《我如何快乐起来》的故事曾感动和激励了许多人。

“我九岁的时候失去了母亲,12岁的时候失去了父亲,”波顿先生写道:“我母亲在19年前的某一天离开了家,从此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以后我也没有见过她带走的我的两个小妹妹。她一直到离家7年之后,才写信给我。我父亲在母亲离家三年之后死于一次车祸。他和一个合伙人在密苏里的一个小镇买下一间咖啡店,合伙人趁他出差的时候把咖啡店卖了,得了现款之后潜逃。一个朋友打电报给父亲,叫他赶快回家,在匆忙之下,父亲在堪萨斯州沙林那城因车祸丧生。我的两个姑姑,她们又穷又老又病,把我们五个孩子中的三个带到她们家里去。没有人要我和小弟弟,我们只好靠镇上的人来帮忙。我们很快被人家叫做孤儿,或者被人家当作孤儿来看待,但我们所担心的事情很快发生了。

我和一个很穷的人家在镇上住了一阵子,可是日子很难过,那二家的男主人失了业,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再养我。后来罗福亭先生和他的太太收留了我,让我住在他们离镇子11英里的农庄里。罗福亭先生70岁,他告诉我说,‘只要我不说谎,不偷东西,能听话做事’,我就能一直住在那里。这三个要求变成了我的圣经,我完全遵照它们生活。

我开始上学,其他的孩子都来找我麻烦,拿我的大鼻子取笑,说我是个笨蛋,还说我是个‘小臭孤儿’。我伤心得想去打他们,可是收容我的那位农夫罗福亭先生对我说:‘永远记住,能走开不打架的人,要比留下来打架的人伟大得多。’我一直没有和人打过架。最后有一天,有个小孩在学校的院子里抓起一把鸡屎,丢在我的脸上。我把那小子痛揍了一顿,结果交上了好几个朋友,他们说那家伙活该。

我对罗福亭太太给我买的一顶新帽子感到非常得意。有一天有个大女孩子把我的帽子扯了下来,在里面装满了水,把帽子弄坏了。她说她之所以把水放在里面,是要‘那些水能够弄湿我的大脑袋,让我那玉米花似的脑筋不要乱爆。’我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哭过,可是我常常在回家之后嚎啕大哭。有一天,罗福亭太太给了我一些忠告,使我消除了所有的烦恼和忧虑,而且把我的敌人都变成了朋友。她说:‘罗夫,要是你肯对他们表示兴趣,而且注意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的话,他们就不会再来逗你,或叫你小臭孤儿了。’我接受了她的忠告,我要用功读书。不久后我就成为班上的第一名,却从来没有人妒嫉我,因为我总在尽力帮助别人。

我帮好几个男同学写作文,写很完整的报告。有个孩子不好意思让他的父母亲知道我在帮他的忙,所以常常告诉她母亲说,他要去抓袋鼠,然后就到罗福亭先生的农场里来,把他的狗关在谷仓里,然后让我教他读书。

死神侵袭到我们的附近,两个年纪很大的农夫都死了,还有另一位老太太的丈夫也死了。在这四家人中我是惟一的男性,我帮助那些寡妇们过了两年。在我上下学的路上,我都到她们的农庄去,替她们砍柴、挤牛奶,替她们的家畜喂饲料和喂水。现在大家都很喜欢我,而不再骂我,每个人都把我当作朋友。当我从海军退伍回来的时候,他们向我表露出对我的真正感情。我到家的第一天,有两百多个农夫来看我,有人甚至从80英里外开车过来。他们对我的关怀非常真诚,因为我一直很忙也很高兴地试着去帮助其他的人,所以我没有什么忧虑,而且13年来再也没有人叫我‘小臭孤儿’了。”不管你的处境多么平凡,你每天都会碰到一些人,你对他们怎样呢?

你是否只是望一望他们?还是会试着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比方说一位邮差,他每年要走几百里的路,把信送到你的门口,可是你有没有费心去问问他住在哪里?或者看一看他太太和他孩子的照片呢?你有没有问过他的脚会不会酸?他的工作会不会让他觉得很烦呢?或者县杂货店里送货的孩子,卖报的人,在街角上为你擦鞋的那个人。这些人都是人——都有他们的烦恼、他们的梦想和个人的野心,他们也渴望有机会跟其他的人来共享,可是你有没有给他们这种机会呢?你有没有对他们的生活流露出一份兴趣呢?你不一定要做南丁格尔,或是一个社会改革者,才能帮着改善这个世界。你可以从明天早上开始,从你所碰到的那些人做起。

这对你有什么好处?这会带给你更大的快乐,更多的满足以及你自己心中的满意。亚里斯多德称这种态度为“有益于人的自私”。为别人做好事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快乐,因为这能增加你自己的健康和快乐。纽约心理治疗中心的负责人亨利·林克说:“现代心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就是:必须要有自我牺牲或者是约束,才能达到自我了解与快乐。”这说明一个通俗却又浅显的道理:你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为你着想,这是一种简单而快乐的“回报效应”。

30坚决抛弃依赖心理

真正生活的实质在于独立。或许你非常害怕冲出依赖关系,但如果问问你在精神上依赖的那些人,就会惊奇地发现,他们最钦佩的,正是那些敢于独立思考、独立行事的人。真有意思,你要是独立了,别人就会尊重你,特别是那些拚命要支配你的人会更敬佩你。这正是创意人生的最高快乐。

每个人都有依赖心理,这是创意简单和快乐人生的不利因素。人到成年后,尽管还需要一些依赖倾向,但从根本上要控制依赖心理,具体做法:

①制定一份“自我独立宣言”,并向他人宣告,你渴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独立行事,彻底消除任何人的支配(但不排除必要的)。

②与你依赖的人谈话,告诉他们你为何要独立行事,并表明你出于义务而行事时自己的感受。这是着手消除依赖性的有效方法,因为其他人可能甚至不知道你处于服从地位的感受如何。

③提出有效生活的5分钟目标,确定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同支配你的人打交道。当你不愿违心行事时,不妨回答说“不,我不想这样做”,然后看看对方对你这一答复的反应如何。

④当你有足够的自信心时,同支配你的人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向他说明你有时感到受到他支配,有时被迫屈从。然后告诉他,你以后愿意通过某个手势来向他表明你的这种感觉,比如说,你可以摸摸耳朵或歪歪嘴。

⑤当你感到在心理上受人左右时,告诉那人你的感觉,然后争取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行事。

请记住:你的父母、爱人、朋友、上级、孩子或其他人常常会不赞同你的某些行为,但这丝毫不影响你的价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你总会引起某些人的不满,这是生活的现实。你如果有思想准备,便不会因此而忧虑不安或不知所措,便可以挣脱在情感上束缚你的那些依赖枷锁。

⑥如果你为支配者(父母、爱人、上级或孩子)陷入惰性,那么即便你有意回避他们,也还会无形中受人支配。

⑦如果你觉得出于义务而不得不去看望某个人,问问你自己:别人若处于此种心理状态,你是否愿意让别人来看望你。如果你不愿意,那就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认识到仅仅出于义务的交往是有损于人的尊严的。

⑧下决心不再扮演服从的角色,干一个义务性工作,看看书,请保姆照看婴孩或者找一个薪水未必很高的工作。为什么?因为只要你的自尊心得到提高,无论花费多少时间或金钱都值得。

⑨坚持不带任何条件的经济独立,不向任何人报账。你如果得向别人要钱花,便会成为他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