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简单快乐的人
5360600000009

第9章 调整对生活的态度(3)

正视自己的日常事务,并且在钱财方面,量入为出,斟酌考虑,这是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这种对收入和支出的简单的算术运算有着极大的价值。精明节俭要求我们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水准时,必须低于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不能高于这一水平。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根据收支平衡的原则,拟订并忠实地执行一个生活的计划。

请记住:消除金钱引起的烦恼和焦虑的第一条天条是:诚实挣钱和节俭开支。

18切忌掉入贪婪的怪圈中

有贪婪心的人总希望得到得更多,他不知满足,结果命运让他失去一切,贪心只会愚弄自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命运变好,乞丐不该陷入渴求更好之中,有心追逐非分之想的名利哪能是进取呢,贪婪的人一定会栽跟头的。

贪婪之心与快乐之心虽有本质区别,但都表现为不满足于现状,都追求更多更好的东西。所以常有人把贪婪之心当成了进取之心,或拿进取心作贪婪的幌子,结果栽进贪婪的陷阱不能自拔。

据一个捉猴很有经验的猎人说,他捉猴有一个办法屡试不爽,就是在墙中夹个竹筒,在筒的一端放一个鸡蛋,猴子从竹筒中看见鸡蛋,便从竹筒里伸手去抓,手中握了个鸡蛋便不能从筒里缩回来,但猴子舍不得放下鸡蛋,往往是束手就擒,这比贪吃的鱼还愚蠢啊,鱼发现吞钩了还想往外吐,猴却舍不得放弃手中足以害命的鸡蛋。

有一天,一只狐狸走到一个葡萄园外,看见里面水灵灵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栅栏挡住,无去进入。于是狐狸一狠心绝食三日,减肥之后,终于钻进葡萄园内饱餐一顿。当它心满意足地想离开葡萄园时,发觉自己吃得太饱,怎么也钻不出栅栏。无奈,只好再饿肚三天,才钻了出来。

狐狸的故事颇像人生过程,人生就是一个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走的过程,积极进取值得称道,过分贪婪只会加快“赤条条地离去”的过程。

早在1925年,美国科学家麦开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老鼠实验:将一群刚断奶的幼鼠一分为二区别对待。

第一组享受“最惠国待遇”,予以充足的食物让其饱食终日。

第二组享受“歧视待遇”,只提供相当于第一组60%的食物以饿其体肤。

结果大大出人意料:第一组老鼠难逾千日,未到中年就英年早逝;第二组饿老鼠寿命翻番,享尽高年方才寿终正寝,而且皮毛光滑,皮肤绷紧,行动敏捷。更耐人寻味的是其免疫功能乃至性功能均比饱老鼠略高一筹。

后经科学家触类旁通,扩大范围验及细菌、苍蝇、鱼等生物,又发现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幕。

科学家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出结论认为:动物终其一生所消耗的能量有一个固定的限额,限额一旦用完就意味着生命永久停止,吃得多,限额就完成得早;吃得少,魂归地府也就慢些。

有贪婪心的人总希望得到得更多,他不知满足,结果命运让他失去一切,贪心只会愚弄自己。

一股细细的山泉,沿着窄窄的石缝,叮咚叮咚地往下流淌,也不知过了多少年,竟然在岩石上冲刷出一个鸡蛋大小的浅坑,里面填满了黄澄澄的金砂,天天不增多也不减少。有一天,一位砍柴的老汉来喝水,偶然发现了清洌泉水中闪闪的金砂。惊喜之下,他小心翼翼地捧走了金砂。从此,老汉不再受苦受累,过个十天半月的,就来取一次金砂,不用说,日子很快富裕起来。

老汉虽守口如瓶,但他的儿子还是跟踪发现了爹的秘密,他埋怨爹不该将这事瞒着,不然早发大财了……儿子向爹建议,拓宽石缝,扩大山泉,不就能冲来更多的金砂吗?爹想了想,自己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说干就干,父子俩叮叮当当,把窄窄的石缝凿宽了,山泉比原来大了几倍,又凿大凿深了坑。父子俩想到今后可得到更多的金砂,高兴得一口气喝光了一瓶老白干儿,醉成一团泥……

父子俩天天跑来看,却天天失望而归,金砂不但没增多,反而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父子俩百思不得其解——金砂哪里去了呢?

富有“快乐心”的父子俩聪明的结果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实真正的进取心是靠辛苦勤奋来换取更多的劳动果实,不通过自己的付出而更高要求就是贪婪。进取心不会使人失去理智,而贪心却可使人像被猪油蒙了心,变得愚蠢失常。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时跑丢了,于是在电视台发了一则启示:有狗丢失,归还者,付酬金1万元。

送狗者络绎不绝,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说,肯定是真正捡到狗的人嫌给的钱太少。于是富翁把酬金改为两万元。

一位乞丐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时捡到了那只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着狗准备去领酬金,但却发现,酬金已经变成了3万元。乞丐又折回破窑洞,把狗重新拴在那。

在接下来的几天,乞丐一直在告示旁边,当酬金涨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惊讶时,乞丐返回他的窑洞。

可是那只狗已经死了,因为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鲜牛奶和烧牛肉,对乞丐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东西根本受不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命运变好,乞丐不该陷入渴求更好之中,有心追逐非分之想的名利哪能是进取呢,贪婪的人一定会栽跟头的。

19保持“我是最好”的感觉

不管你到底够不够资格当封面女郎或健美先生,你永远可以持“我是最好的”这样的态度,不必显出任何羞愧、尴尬或压抑的样子,正如罗斯福夫人所说的:“没有你的同意,谁也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差人一等。”如果你能培养出一种珍惜羽翼、自爱自重的态度,你就能将你的魅力传达给别人。

说来也怪,假如你始终保持“我是最好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就是快乐的。

你觉得自己的身材、容貌怎么样?浴室的镜子、街头的商店橱窗、公司的隔间镜墙,想想看,上次你瞥见自己时,感觉如何?你注意到什么“缺点”吗?当你止步细看镜中自己的身影时,你是否会微笑地说:“嘿!你看上去挺不赖的!”还是会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不太对劲的地方?我们为自己的外表耗费了过大的精神,并因此埋伏下这个最耗元气的祸根。有这么一段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携带着一面变形镜,只要一抬眼,便会看见自己个子太小或太大了,身材太胖或太瘦了,包括平常自认逍遥自在、无疮无疤的你也不例外。一旦你能将这面镜子粉碎,自我的完整、生命的喜悦便都成为可能。”只要我们冷静想想,就不难领悟,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看起来有多吸引人。然而,尽管我们尽量要把自我的价值和外表两件事情分开,偏偏又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和别人做比较,尤其是电影和广告中那些有着完美无瑕的皮肤、诱人的身材及古典的五官的俊男美女。很多时候我们用来评定自己的价值标准还是初中时代学来的那一套“这个人长得漂亮,人缘很好;那个人傻里傻气,毫无吸引力”之类。你可能没有忘记当别人取笑你的牙齿矫正器、眼镜、衣服、雀斑、体型或运动上的笨拙迟钝时的滋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能逐渐摆脱青少年时代那种不够雅观的体态,然而你曾经被形容过的“大板牙”、“四眼鸡”、“小肥猪”等等字眼,似乎就像烙印一样永远留在心头,挥之不去。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衰老的恐惧让我们又陷入另一个困境。男人开始恐惧日渐后退的额头发线、圆鼓鼓的肚皮或无法勃起的阴茎。女人最感觉到受威胁的似乎是皱纹、毛孔、白发。在岁月中不断变化的面貌没有人去尊重,人们都活在不切实际的“非此即彼”的价值标准中。我们要不是看起来很年轻,那就是“老”了;我们要不是瘦得可怜兮兮的,那就是太胖了;我们要不是肌肉结实,一副运动健将的样子,那就是“太没样子”了;我们若不是穿最新流行的服装、剪最时髦的发型,那就是太邋遢落伍了。

这种问题常常又会与昔日的负伤经验结合。如果你的父母早先常贬损或嘲弄你“不够淑女”的走路姿态、穿着、发型等,你可能会在自己衣着比较随便时,觉得提心吊胆;一个男人,如果小时候被人取笑有点“娘娘腔”,以后他对比较花俏或颜色鲜丽一点的衣服常常是敬而远之;如果你被美发师或服装店员开过玩笑,每当你要去理发或买新衣服的时候,心里的怯意就会油然而生。

即使长得漂亮的人也可能对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心。一位心理学家曾有这样的一位病人,他是全世界知名度最高以及最高薪的男模特儿之一。这样一个男人却对别人投向他的眼光恐惧万分。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他和女人约会时,常常感到自己很无趣,很紧张,就因为他脸上有个小得难以觉察的疤痕。尽管他接受过那么多赞美的眼光,他还是惶惶不安,认定别人会因为这个疤而给他不好的批评。

就像许多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外表上的人一样,这个模特儿所受的罪就是被定名为“漂亮家伙的病”这种恐惧症——害怕自己外表上丝毫的缺点或改变会立即使别人对他大失所望。照镜子的时候,他忍不住要盯住自己这个细微的缺点看,而且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挥去恐惧,惟恐自己遭受恶评。只要我们一直持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不能接受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即使我们和世俗标准下所谓美丽的典型再多么接近,我们还是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的。

其实,从你周身散发出的种种气息,其重要性远甚于你实际的面貌特征。如果你鄙视自己,无形中也会发出讯息告诉别人:“别来注意我”,或“我不化妆简直不能看”。这种自我批评会促使他人跟着低估你的魅力。

我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把注意力的焦点集中在我们最怕暴露的身体“缺陷”上。一个开始谢顶的男人往往会设法留一处长一点的头发将已秃的头皮尽力掩饰,这种举动无形中透露了他对自己头发掉落的事实甚为心虚,结果反而引来更多人将眼光集中在他的秃头上。当一个身材丰满的女人穿着黑色紧身衣,嘴里不断抱怨自己餐桌上的东西很难吃,你想她留给别人的印象,除了“太胖”,还能有别的吗?如果我们为自己外表上小小的缺点而自暴自弃,别人即使想替我们破除障碍,提醒我们真正有吸引力的优点,恐怕也是困难重重的。

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回馈用来加强对自己的欣赏与肯定。凡是你在生活中特别留心的地方都会增强。如果你表现出自己是个充满活力与吸引力的人,人们就会这样看待你。你的仪态、眼神、衣着、面部表情与为人态度,时时反映出自信与自我肯定,别人自然会对你产生信任与好感。

不管你到底够不够资格当封面女郎或健美先生,你永远可以持“我是最好的”这样的态度,不必显出任何羞愧、尴尬或压抑的样子,正如罗斯福夫人所说的:“没有你的同意,谁也不能让你觉得自己差人一等。”如果你能培养出一种珍惜羽翼、自爱自重的态度,你就能将你的魅力传达给别人。

我们都见过一些身体特别高或特别矮,或者超级胖子这样的人,你可能注意过他们之中有些人的态度是那么从容自得,充满自信,我们深受吸引,根本没想到把他们和一般社会上的标准做比较。有些秃发的男性丝毫不因为那片童山濯濯的头顶而减损了他的自信。有些人会让自己的鹰鼻变成他们绝佳的本钱,而不是令他们羞愧不安的罪魁祸首。或许美丑与否在于观赏者的两眼,但是让别人如何评判你的仪表,关键人物却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