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年女性保健指南
5361300000005

第5章 中年女性生理特点及调适(5)

正常的血压范围是收缩压在90~140毫米汞柱(12.0~18.7千帕),舒张压在60~90毫米汞柱(8.0~12.0千帕),高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低于这个范围就可能是低血压。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经非同日两次检查核实)。

有些人高血压没有自觉症状,少数人可能有头晕或头痛等症状。然而高血压可以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并且难以控制。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早期高血压是可以逆转的,故中年女性不可忽视保健和早期治疗的时机。

55.造成心脏病的原因是什么?

心脏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亡是因心脏病引起的,在我国,每年有几十万人死于心脏病。

造成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里沉积物的形成);第二,血块的出现(血浓)。然而,还有第三个原因并常会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一道出现,即动脉硬化—动脉变硬。

动脉是有韧性的,不管是不是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它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弹性而变硬,原因是缺少维生素C。如果缺乏维生素C,人体就无法产生胶原质,而胶原质能够让皮肤及动脉保持柔软。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浓都会使血压升高,因而更容易患血栓症、心绞痛、心脏病或中风。

56.中年女性怎样自我测试早期心脏病?

(1)当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建议做一次心脏检查,以便早搁发现心脏病,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1)体力活动时有心悸、疲劳、气急或呼吸困难感。

(2)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疼痛或胸闷压迫感。

(3)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及颈部。

(4)出现脉搏过速、过慢、短促或不规则。

(5)熟睡或噩梦过程中突然惊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一会儿才好转。

(6)性生活时感到呼吸困难、胸闷或胸痛。

(7)饱餐、寒冷、吸烟、看紧张的电影或电视时感到心悸、胸闷或胸痛。

(8)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9)上楼时比以前或比别人容易出现心悸和气急。

(10)突然出现一阵心悸、头晕、眼前发黑,有要跌倒的感觉。

(10)感冒后做一些日常的轻微劳动也感心悸、疲乏,或走路稍快就觉气急。

突然胸部不适而昏倒在地上,或有马上要“死去”的感觉。

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呼吸困难,需要高枕卧位。

出现下肢水肿。

(10)手指或足趾末端出现肥大变形。

(10)脸、口唇和指甲的颜色异常,如青紫、暗红。

(10)静息时自觉心跳有异常声音,或手掌握触前胸壁心脏部位时有震颤感。

(10)长期不愈的左肩痛。

(2)美国哈佛大学医科教授伍兹归纳出一套心脏病自我检测方法,可以相当准确地知道是否患了心脏病。如果有下列5种情形,说明患上了心脏病。

(1)停止体力活动10分钟,还无法开始恢复正常的状态。

(2)在做了一种剧烈运动后,心脏还是剧烈跳动,持续10分钟。

(3)做了一种剧烈的运动后,一整天都有疲倦感。

(4)白天活动剧烈,晚上无法安眠。

(5)停止某种体力活动,仍然继续感到呼吸急促,达10~15分钟之久。

57.什么是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因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引发的,特征为血糖升高及糖尿,临床上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中晚期多合并有心血管、肾、眼部及神经系统症状,外科常合并化脓性感染、坏疽及手术后创面长期不愈等症状。世界多数国家糖尿病发病率在l‰~2‰,美国高达5‰~6‰。我国总发病率为6.09‰,标化患病率为6.74‰;40岁以下为10‰~15‰,40岁以上猛增,60~70岁最高达42.70‰;脑力劳动者发病率明显增高。

糖尿病最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肾病变、神经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有许多类型,有些是遗传性,有些则是后天(2型糖尿病)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1型糖尿病通常发病较早,体型消瘦且往往英年早逝。2型糖尿病很多是因肥胖而造成,所以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对预防糖尿病有很大的帮助。

58.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1)疲乏、倦怠:患者由于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紊乱,不能正常进行身体的代谢工作,故易感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组织修复和抵抗力降低。

(2)“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糖屎病患者由于口渴饮水量增加,尿量增多,易饥饿,饭量增加,但是体重减轻。

(3)免疫力降低:抵抗力降低,容易出现感染、炎症,而且治疗困难。

(4)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走感,麻木,针刺感,瘙痒,女性外阴瘙痒为首发症状。

(5)视力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眼睛各个部位的合并症,以致出现视力减退、黑朦、失明等。

(6)性功能障碍:糖尿病会引起血管、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心理障碍等,从而引发男性阳痿,女性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

(7)综合征:同时或先后出现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高血液黏稠度等,这虽不属于糖尿病症状,但有这些情况时,应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8)酮症酸中毒:为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嗜睡乃至昏迷。

59.什么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凌晨刚醒便感到饥饿难忍,心慌不适,疲乏无力,进食后,症状可有所缓解,但仍有口渴多饮情况。因为糖尿病往往在凌晨发生血糖浓度突变,出现清晨饥饿、心慌、口渴等症状,称之为糖尿病的黎明现象”。

60.为什么中年人要预防白内障?

白内障是跟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了视力。初期混浊对视力影响不大,而后逐渐加重,视力明显下降最终导致失明。从年龄上看,40~50岁白内障的发病率为40%左右,50~60岁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70岁以上可达80%,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达100%。

根据临床证明,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导致视力残疾的因素,一般认为白内障的形成与晶状体营养代谢障碍有关。年过40岁的中年人,日常饮食要多样化,不可过分单调,少吃含糖多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对预防白内障的发生有益。

61.为什么中年人要积极预防骨质疏松?

从中年开始,人的性激素分泌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加上户外运动减少、生活不规律、某些疾病诱发等因素,都是引起中老年人骨质疏橙的主要原因。据医学资料显示,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有骨质疏松症者达l0%~25%,60岁以上高达30%~50%,70岁以上几乎达到100%。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的年龄段女性为35岁,男性为40岁,因此,中年人应该及早预防骨质疏橙的发生,最好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峰值,防患于未然。

62.哪些中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的易患人群?

(1)骨架瘦薄、细小。

(2)肤色白皙。

(3)未生过小孩。

(4)停经期提前。

(5)对乳品过敏。

(6)家族中老年入,尤其是妇女有骨折或驼背。

(7)不管是自然进入绝经期还是因为手术切除卵巢,在45岁之前进入绝经期的女性。

(8)无月经(没有月经的非正常情况)造成雌激素不足的女性。

(9)食物含钙量低。

(10)缺乏运动。

(11)吸烟、饮酒过度。

(12)使用某种药物时间过长,这些药物包括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哮喘、关节炎和某些癌症的一系列消炎药品。

(13)甲状腺澈紊过多,使用某些抗癫痫药品。

(14)已切除卵巢。

63.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1)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久立或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减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脊椎椎体是身体的支柱,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拘挛显著。

(3)容易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它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并严重限制患者活动,甚至缩短寿命。

(4)呼吸功能下降:如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肺上叶前区小叶型肺气肿发生率可高达40%。患者往往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64.中年女性长黄褐斑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些中年女性,在脸上会长黄褐斑,多数在两眼眼眶周围、两侧颊部或鼻的皮肤上,有时是淡褐色、咖啡色或淡黑色的斑,斑块融合在一起,有些和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有些模糊不清。这种病不会出现炎症,也不痛不痒,但是,却会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和美容上的烦恼。

出现黄褐斑并非是皮肤病变,而是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其症状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有痛经、月经紊乱、卵巢炎症,或者子宫慢性炎症等妇科疾病。

(2)有口服避孕药及上避孕环后而出现黄褐斑的。

(3)内分泌功能紊乱,包括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紊乱。

(4)身患慢性疾病,如慢性胃肠炎、肝脏疾病、结核等。

(5)营养不良,主要是缺乏维生素C。

当发现有黄褐斑后,应该仔细寻找病因,进行全身检查。中医学认为,该病与肝郁气滞及脾肾阳虚有关,治疗上则分别采用化瘀、疏肝活血、健脾、固肾等方法。

65.皮肤出现紫斑怎么办?

有些中年女性在双侧大腿或下肢常发现有紫斑,到医院检查并未发现有血液凝固功能障碍,这是单纯性紫癜。单纯性紫癜可能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紊乱有关,因此,常在月经期发生或加重。曾有人对该紫斑部位皮肤进行组织活检,发现该区域有微静脉及小静脉炎。

另一种是过敏性紫癜,皮肤出血点多见于双下肢内侧及臀部,常对称分布,小如瘀点,大呈瘀斑。其发病原因:一些患者是由于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鱼、虾、蟹、蛤、蛋、鸡、肉等)或对某些药品过敏,或由于吸入花粉,或昆虫叮咬而引起。蛔虫、钩虫、丝虫感染也是常见病因之一。除皮肤紫癜外,部分患者可伴有关节痛、腹痛、便血、尿血等。治疗后常易痊愈,部分患者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

单纯性紫癜常自行消退,预后良好。内服维生素c、芦丁片,对痊愈有一定帮助。对过敏性紫癜要找出致敏原,避免接触过敏的食物或药物。体内寄生虫要及时驱除,以大枣10~20枚和适量红糖加水煮熟服食,既可口又有一定疗效。

有出血倾向的人,应该避免服用抑制血小板凝聚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吲哚美辛等,否则会加重出血。实验表明,茶叶(如龙井)、黑木耳、白木耳有抑制血液凝固的性能,有出血倾向者、月经过多及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者食用后可能会加重。

发现紫斑后,不论是哪一类,都应到医院去检查,搞清楚是什么性质紫斑,以便对症下药,或是在疾病早期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

66.为什么中年是癌瘟发病的高峰时期?

癌症是一种危险的常见病,可发生在人体各个器官。由于它生长快速而无规律,消耗人体大量营养的同时,破坏了正常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癌细胞在向四周侵蚀的时候,还会通过淋巴、血液等扩散转移到其他器官和组织中去。

中年是癌症发病的高峰时期。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死亡的老年人中,只有1/lO死于癌症,而中年人死亡原因中,癌症占1/5。

在各种疾病中,癌症可谓是。头号杀手”,难怪不少人“谈癌色变”。

其实,癌症不是不可治愈的,关键在于“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