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证人吉尔莲,也同样让博伊兰大费周折。她花了几个小时同她沟通,培养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最终使她们成为强有力的目击证人,并使博伊兰绘制出了罪犯的画像。
波莉被绑架2个月后,博伊兰接到电话:罪犯被抓住了,同她的画像惊人地相似。理查·大卫作为绑架和谋杀波莉的嫌疑犯被捕入狱。
事后波莉·克拉斯的父亲满怀感激地对博伊兰的工作做了如此的评价:“她那活儿没人能干得了。她要把根本没见过的罪犯的头像画出来。这样一来,警方从一开始就能根据这个具体的形象进行调查了。我们十分感谢她。”
侦破波莉绑架案以后,博伊兰频频受到邀请,开始参与各种重大案件,包括俄克拉荷马州爆炸案等。博伊兰成了名人,作为国家一级罪犯画像师,她参与了几乎所有重要在逃犯人的追捕工作。
1994年,博伊兰帮助侦破了一个已沉寂6年的重大案件,在逃犯特德落入法网。博伊兰为特德绘制的画像成了侦破史上的一大杰作。
博伊兰的工作还帮她摆脱了对过去的痛苦回忆:“这些年我参与了许多案件,我看到受害者的心灵得到抚慰,这使我意识到我的工作的重要性。我很高兴将罪犯从受害人的脑子里驱逐出去。尽管我的案件始终未破,骚扰过我的罪犯仍然逍遥法外,但我一直未停止调查,我知道受害是什么滋味,所以,警察局每次打电话给我,我都会去,因为我无法说不。”
博伊兰从她早年心灵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已把这件事看得不如先前那般重要了,因为她决心用行动去抓住那些更加罪大恶极的犯人。
鲍曼:失去双腿的飞行员
他失去了双腿,但他没有失去信心。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执行军事任务的截肢飞行员。
第四位感人的生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勇士--达纳·鲍曼。由于一次飞行表演的失误,鲍曼失去了双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仍在继续战斗。他以惊人的毅力与命运做着无畏的抗争,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讲述了一段人类勇气的故事,并以自己的事迹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和理想。
鲍曼是美国空军伞兵优秀跳伞团队“金色骑士”的成员。这在美国军人中是一个了不起的荣誉,因为“金色骑士”的成员都是经过百里挑一精选出来的,是美军最优秀的飞行跳伞队员。当年的鲍曼身穿迷彩服,头戴贝雷帽,是位英姿勃发的青年,他们每天都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跳伞练习和表演,一年当中差不多要跳上好几百次。那种生活是非常快乐、充实的。他们似乎从没有意识到这项职业可能潜在的巨大危险。然而突然之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994年2月6日,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进行的一次例行训练中,鲍曼和队友约瑟正在做一个名叫“钻石轨迹”的动作,不料平时演练了无数遍的动作这回却出了偏差。鲍曼和约瑟按计划分开,完成自由落体动作,但他们回来时脱离了既定轨道,以150英里的时速相撞了。
鲍曼回忆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时说:“约瑟离我那么近,直向我飞来,我知道我们就要撞上了。我看到了约瑟的脸,看到了他脸上的痛苦。他的眼睛似乎在说:哦,鲍曼,我很抱歉。他想转向,但已经来不及了。”
这场事故结束了约瑟的生命;鲍曼侥幸活了下来,但失去了双腿。勇敢的鲍曼并没有被伤残所打倒,他勇敢地正视现实。他知道,很多事情是不能多想的,想多了只能增加痛苦。他只希望伤痛能在时间的洗刷下渐渐淡去。
但是这个最小的希求也未能如愿,命运没有施恩给这位不幸的人。在医院休养期间,军队要求他退伍;新婚三个月的妻子也向他提出了离婚。生活完全脱离了他原先的轨迹。事业、家庭一夜之间突然失去,鲍曼变得一无所有。
现实的残酷并没有使鲍曼消沉,他思考着未来的人生计划。终于有一天,他又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他对自己说:“必须勇敢地面对现实。”为此鲍曼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第一,他要协助开发假肢,拓宽截肢者的生活范围;第二,他要重新服役,重新飞上他热爱的蓝天。
鲍曼来到汉尔矫形集团,将他的头一个目标付诸行动。他要改进假肢的生产工艺和材质,以便使它像真肢一样灵活而舒适。另外,他希望自己能得到一个造型特别适合他的假肢,假肢要牢牢镶在他的腿上,要能承受很强的冲击力。这也是实现他第二个目标的必要条件。
在他的督促下,假肢生产企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和产品。鲍曼成为了最早的试用者,他以自己的实践体会帮助企业不断提高。他的执著感动了周围的所有人。在医生和厂方的帮助下,他们用高科技材料,如钛和碳化纤维--都是航天飞机上使用的材料--设计了很多种假肢。最后,真正人性化的假肢诞生了,这大大拓宽了假肢的应用范围。
现在鲍曼可以用他新设计的假肢潜水;可以用它骑车;可以用它滑水橇;还可以用它滑雪。对他而言,生命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生命是没有极限的。
出事9个月后,鲍曼完成了他的第二个人生目标,重新加入了“金色骑士”跳伞小组,成了执行军事任务的第一位截肢者。
3年后,鲍曼退伍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开始在世界各地宣传他的“生命无极限”理论。
“只要你努力,生命就没有极限。”鲍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身处困境的人们。“要知道,我永远都不会放弃的。我要继续挑战未来,帮助别人。”
他战胜了命运。他是个英雄,勇气非凡。事故之后他反而活得更有光彩了……
今天,鲍曼过着高品质的生活,他不会让残疾左右他的命运。
米莉:车祸余生后的安全天使
一位在车祸中幸存的母亲,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了美国驾车者的未来。
在1982年前的田纳西州,酒后驾车并不算犯法。在这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共有2000多万辆汽车,由于缺乏禁止酒后驾车的法律的约束,醉酒驾车的事故频频发生,对社会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更多的是对人生命的威胁。
“酒后驾车不是什么事故,而是犯罪,是一种暴力犯罪。”这是米莉·韦布在经历了一场家庭惨剧之后的深切体会。
1971年的一个夏夜,怀有7个月身孕的米莉和丈夫罗伊正开车行驶在离家3英里远的公路上。他们4岁半的女儿和19个月大的侄子就坐在车子的后座上。一辆车从后面快速地撞上他们的汽车,致使汽车发生了爆炸。事后事故调查人员告诉米莉,肇事人的车子里全都是一瓶一瓶的啤酒,当时他已经醉得不省人事。听到这些,她的心都快碎了,就因为这酒鬼,她们一家人付出了如此惨烈的代价……
米莉的丈夫罗伊和汽车司机都因严重烧伤当场离开了人世;米莉虽然在这场车祸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她颈部骨折,全身75%被烧伤。在米莉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们的侄子米奇和女儿洛丽也相继死去了。
当米莉得知女儿死了,而且已经被火化了的时候,由于烧伤很重,她连举起手来擦眼泪的能力都没有。痛苦还远远没有结束。米莉由于伤势过重,提前两个月生下了她腹中的女婴卡拉,孩子生下后却看不到任何东西。
瞬息之间家破人亡,当时米莉觉得世界都快崩溃了,她的精神再也承受不了任何东西了,只能靠生存的意志支撑着自己不倒下。后来米莉在回首往事时说:“或许这是上帝在考验我吧。”
上帝的考验还没有结束。由于当时没有禁止酒后驾车的相关法律,所以酒后驾车并不算犯法。最后法院只得以谋杀罪将肇事者逮捕,只判了2年监禁。这对于米莉来讲是难以接受的,对于死去的亲人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在岁月的煎熬中,米莉独自承受着这一切,她希望自己能学会忘记过去,然后抚养孩子,继续生活。这真是太不容易了,时间并不能解开她的那个心结。
终于有一天,米莉意识到她还有一个选择。
车祸发生11年后,米莉在田纳西州成立了“反酒后驾车母亲协会”,她是这个全国性组织的主席。协会认为,由于在饮酒后驾车会导致神志不清,视觉及听觉判断不准等问题,给驾车者自己和其他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应严格禁止,严厉打击。米莉觉得当时反酒后驾车的法令不够严厉,许多酒后驾车的人未能得到应有的惩罚,政府应该出台更为严厉的法规。于是在该团体的组织下,民间人士发动了一波接一波的游说及宣传攻势。
在米莉的反酒后驾车母亲协会的努力之下,美国各州议会先后通过了2300多条有关禁止酒后驾车的法律,这些法律一方面加强了对酒后驾车人的惩罚,另一方面降低了醉酒驾车的酒精含量标准,使许多饮了一些酒但还未到达原有醉酒程度的驾车人士也受到法律的限制。“酒后驾车不是事故,是犯罪,是暴力犯罪。”在法律上得到了很好的支持。
自各项法案陆续出台后,现在酒后驾车引起的车祸已经下降了43%。
现在,美国50个州都将酒后驾车定为犯罪,这不能不说是这个组织的功劳。
对于那些深受酒后驾车之害的无辜者来说,这些法律的确能给他们的心灵带来安慰。
米莉·韦布的毕生努力使美国公民出行变得更加安全。
海迪亚:挑战艾滋病
她看上去只是一个平常少女……有着天真的容颜和灿烂的笑容,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那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股和命运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第六个传奇生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勇敢少女--海迪亚·布罗德本特。她是一名艾滋病的感染儿童,却有着比疾病更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她身上,生命的悲惨遭遇没有消磨人的意志,反而使心灵得到了升华。
自艾滋病被发现以来,这种致命疾病的蔓延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它对儿童的侵害更为严重。据统计,到2001年年底,全球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及患者人数已超过4000万,受感染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庞大,且数目还在逐年上升。这个问题十分严峻,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1年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商讨对付艾滋病流行的全球协作方案,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说,“我们要为今后世代负起责任,必须现在就采取果断行动,扭转这一可怕疾病的发展。”
美国国际开发署是一个有40年历史的向全球提供人道和经济发展援助的政府机构,它为防止艾滋病扩散所提供的资金居世界首位;同时,它将帮助感染艾滋病的儿童作为防治艾滋病病毒扩散、制定艾滋病战略的六个组成部分之一。这个机构在鼓励捐助国和组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和动员资源、争取国家领导人参与等诸多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
然而外界的帮助与支持对于一个艾滋病患儿来说太有限了,生活的一切还要靠自己来争取。
海迪亚是一名黑人艾滋病孤儿,命运之神自她出生以来就没有垂怜过她。她生来就带有免疫缺陷病毒,从5岁到12岁的岁月里她一直在病床上度过。之后海迪亚的病发展成了艾滋病,医生说她活不过15岁。这对一名步入人世不久的儿童而言是一个十分可怕的预言,这昭示着她生命的链条随时会被掐断。
海迪亚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有病,但她并不了解艾滋病与其他病的不同。开始她以为人人都会有这种病,虽然她的身体不太好,但与别的小朋友并没有什么两样。之后她所经历的一切和遭受到的歧视,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在幼儿园,老师因为怕染上艾滋病,只要海迪亚打喷嚏,擤鼻涕,就会跑过来向她喷阿贾克斯(一种消毒剂)。也没有小伙伴愿意与她玩,只要她一走近,他们就向她喷药水,远远地躲着她。看着同龄孩子愉快地在一起玩耍,而自己只能在远处观望,海迪亚备感孤独。她幼小的心受到了深深的伤害。
在以后的日子里,她从人们的言谈中知道了艾滋病,知道了她将面临的残酷现实,有关死亡的话题第一次出现在了她的言语中。一次,她孤独而无奈地问养母:“妈妈,如果我死了,你会来参加我的葬礼吗?”这让善良的养母备感辛酸。养母不愿接受海迪亚患有不治之症这个残酷的事实,决心帮助她重新站起来。
海迪亚的养母名叫帕特丽夏,她是一个善良而又坚强的女人,在海迪亚最无助的时候,她走进了海迪亚的生活。帕特丽夏觉得自己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那些遭受病痛的孩子,她收养了海迪亚,给了海迪亚一个温暖的家和自己无私的爱;她教育海迪亚振作起来,坦然面对死亡,并一同与艾滋病作斗争。
她们的生活就好像守着一枚小小的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会发生爆炸,但她们努力延缓着爆炸的时间。
她们开始仔细研究这种疾病。在当时,对艾滋病的研究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并不丰富。为此她们不辞辛苦地去走访各级研究机构、医学部门,甚至去同性恋组织询问,因为他们有这方面的信息。她们不断地收集着全世界最新的艾滋病研究资料,为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时也为实验的药物提供第一手的临床经验。
如今,海迪亚已经17岁了,她的病情趋于稳定,这推翻了医生最初的预测。但她同艾滋病的斗争还得继续下去--为了增强免疫力,她每天都要吃四种药。
海迪亚看起来只是一个平常少女……她有着天真的容颜和灿烂的笑容,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她笑容背后却隐藏着一股和不治之症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1993年,海迪亚基金会成立了,目的就是要帮助别人做出正确的选择,珍爱生命。
现在海迪亚每年都会在全国各地做艾滋病演讲,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唤起所有人对艾滋病人的关心和支持。她在演讲中说道:“现在,艾滋病仍在四处蔓延。艾滋病并不好玩,它给你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毁灭。我能够活到今天,应该感谢这个爱护我的家庭,特别是我的养母帕特丽夏,是她帮助我活了下来。我们应该像她一样为艾滋病做点什么。”
提到宣传的目的,海迪亚说,她站在这里做宣传,是想要让孩子们能够对说出“我有艾滋病”这样的话不再感到羞耻;能够把他们的药带到公众场合去,不用担心别人怎样看待他;能够不受到公众的歧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维护艾滋病人权利首先要进行的一项工作。
由于海迪亚的努力及一大批热心人士的支持,许多关爱艾滋病的机构应运而生,他们致力于帮助艾滋病人寻找有效治疗手段来拯救生命。艾滋病人的生存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他们的权益日益得到保障。为表彰海迪亚对艾滋病所做的抗争及为艾滋病人做出的贡献,1999年美国政府向她颁发了“全美精英奖”,这个奖主要用于表彰做出杰出贡献的美国黑人。海迪亚在美国已经成了人类精神力量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