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爱锁今生缘定三世
536800000033

第33章

第二十七章 努尔哈赤兵败归天 大妃殉葬

“贝勒爷,汗王真的还打算亲自出兵攻打宁愿呀?您怎么也不劝着点呀?”钰儿担忧的说。

“唉,他那个脾气犟得很。这么多人怎么劝都是白搭,非去不可。算了,他想去就让他去吧!到时候多注意着他点,尽量不让他冲锋陷阵的往前面跑就是了。”皇太极摇着脑袋说道。

钰儿不舍得走过去双手抱住皇太极的腰,恋恋的说道:“这一次出去肯定很危险,你上一次受伤的情景我到现在都还记得十分的清晰呢!你可要答应我,不能再这么不管不顾的玩命了,你要保护好自己,这一次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知道吗?”

皇太极搂着怀里的钰儿肯定的应道:“放心吧!这一次绝对会毫发无伤的回来见你!”

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这样两个人相互搂抱着站在那里很久都没有说话,只是彼此倾听着对方的心跳。过了一会儿皇太极轻轻地松开搂着钰儿肩膀的双手,弯腰抱起她上了床。皓月当空只是多情自古伤离别,虽然彼此不舍但也只能在这出征前的最后一晚廖藉那未来几个月内的相思之苦了。

第二日清早,福晋哲哲就带着阖府的家眷等在了院内,见皇太极和钰儿出来后一起送他出府,左右副将早已经等在府门外,皇太极紧紧地握了握钰儿的嫩手然后对哲哲说:“又要辛苦你了。”“贝勒这说的是哪的话?都是我分内之事,只盼着这仗早点结束,贝勒爷能早点平安的归来。”皇太极点了点头,转身上了马一挥手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就出发了。

这一仗打的十分的艰苦,大金虽有胜利但是那明军仗着袁崇焕的指挥得当却连连的重创了努尔哈赤的大军好几回,也使得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似乎又看到了一缕曙光。

袁崇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三甲第四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四十八年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虽为一届文弱书生,但是他却能通晓兵法,并且指挥得当,在这次的战役里使得努尔哈赤连连败阵,誓死保卫住了宁远这座孤城。

“气死我了,我就不信了,他袁崇焕不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吗?我倒要看看他还能挺得住多久?”久攻不下的努尔哈赤气急败坏的骂道。

“这样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先撤兵,转战其他的地方进而逐步的瓦解宁远这座孤城不是更好一些吗?”皇太极设想的说道。

“不行,我就是要正面撬开他袁崇焕的大门,看看到底谁是英雄。”努尔哈赤刚毅自恃急红眼的说道。紧跟着命令:“来人呐,传令下去大军今日整装休息,明天集合主要军力全面攻城。”

皇太极等听着努尔哈赤咆哮着下达命令,本来还都想再多劝他几句的,但是看到他那一脸执著的表情时,谁都没有再提出意义!各自回营合计着该如何去打赢这场硬仗。

次日,努尔哈赤不听众人的劝阻亲自率大军直捣宁远的城门,看似努尔哈赤的大军声势浩大,人数不少,可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袁崇焕利用了他的红衣大炮,以城护炮以炮卫城。再加上袁崇焕在严重危急关头身先士卒、不幸负伤、自裂战袍,裹在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厉奋争先、相翼蔽城。使得努尔哈赤的大军伤亡惨重,连努尔哈赤本人亦被那大炮伤的不轻,最终只得鸣金收兵,败战而归了。

皇太极神色疲惫的回到府里,哲哲看着这样的他心疼极了。接过他的战袍,扶着他到内屋去换了身干净的衣服,柔声问道:“汗父怎么样了?”

皇太极神情凝重的摇了摇头道:“伤的很重,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康复。”

“唉,你也别太累了,既然回来了,就先好好的休息一下。考虑考虑下面要做的事情,别光想着这次的战役了,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免得费心伤神的再把自己弄垮了!”哲哲心疼的嘱咐道。皇太极点了点头就去了钰儿的房间。

接下来的日子皇太极和诸位王公贝勒们异常的忙碌,努尔哈赤受重伤后始终不见好转,因此他决定到清河汤泉疗养。在清河汤泉疗养了一段时间的努尔哈赤病情仍未有起色,此时的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大限将近了,就命令护卫他到清河疗养的阿敏派人回盛京将刚刚复位不久的阿巴亥大妃接到清河,他要把自己的身后事安排给她,同时要给她安排一个妥当生活。只是造化弄人,命不由己,当阿巴亥大妃还在赶往汤泉的路上时,这个世上唯一可以护她周全的男人就等不及的与世长辞了,这也使得原本就没有政治头脑的阿巴亥一步一步的走向了死亡的边缘。

努尔哈赤的一生叱咤风云,挥鞭断流,功劳政绩,留传千古;(正可谓是中华历史上、世界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诞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的诞生结束了一个时代帝国的统治,同时承接起了另外一个帝国时代的逐步发展昌盛。)但极为可惜的是这位戎马一生的千古枭雄没有等到亲眼看到胜利就含恨而终了。虽为一代伟大的政治家却因为没有在生前选择好他的接班人却在他死后给自己妻儿带来了无法想象的轩然大波和灾难。

努尔哈赤尸骨未寒,诸王公贝勒们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而这场夺嫡之战恰恰把一个本应该可以躲过一场浩劫的女人推向了死亡的风口浪尖。首先挑起风波的是阿敏和莽古尔泰,他们在大政殿内对着诸位王宫大臣们宣称:“大汗驾崩了,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必需马上拥立新汗即位。”

其实,阿敏和莽古尔泰根本不具备汗位的继承权,所以他们本应该袖手旁观这件事情的,只因为阿敏记恨着努尔哈赤当年下令囚禁了自己的父亲以至于舒尔哈齐在狱中自杀身亡;而莽古尔泰则是痛恨阿巴亥后宫荣宠使得他的三个儿子没有什么战功就可以坐享其成的成为一旗之主,所以此二人不约而同的在努尔哈赤的丧礼上大闹了起来;见此状况大贝勒代善的长子岳拓想到这汗位本应该是他父亲代善的囊中之物,只因为阿巴亥的关系牵连到了自己的父亲,所以誓死也不能让阿巴亥的儿子来继承汗位,更何况阿济格不务正业吊儿郎当、多尔衮、多铎年幼毫无功绩就算是把汗位让给他们,只怕是他们也未必能堵住那悠悠众口,自此后再难以服众而招致杀身之祸。三思后的岳拓对父亲代善说道:“依我看四大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老汗王的圣心,众皆悦服,所以还是该由他来继承汗位,当速速登基。”

代善看着自己的儿子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峰回路转了几百回、几千回呀!最终他还是觉得虽然阿巴亥曾经委身于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在他的大树下躲避风雨,但是经过了那件事情的满城风雨之后他已经是毫无招架之力了,光鲜的外表下他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可以服众的立场,因此他决定随众从流舍弃那个女人来确保自己阖府上下的安宁,毕竟寡不敌众,皇太极现在的威望和声势已然不再是那个当年因为丧母而被人忽略和藐视的他了。代善慢慢的放下了手中的烟袋起身对着众位大臣、贝勒们说道:“四大贝勒皇太极,汗父生前就非常的信赖并且倚重有加,是诸贝勒的楷模,今日由他来继承汗位,甚合我意,我想汗父的在天之灵也会欣然接受的。倘若大家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咱们就请四大贝勒准备继位吧!”代善提议举皇太极为汗,诸贝勒皆表示同意,但是皇太极再三推辞说大金国的胆子他一个人无法担待,让大家另选贤能或者拥护代善继位也好!但是众人均表示出不同的意见,在以代善为首的几个大贝勒的强行簇拥下将皇太极请到了汉王的御座之上,并且代善率先发誓要效忠皇太极绝无二心,其余的众将臣也纷纷的发誓要誓死效忠皇太极。就这样一场汗位的争夺战在没有刀光剑影、没有不择手段的权力争斗下平稳过渡了。

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落幕,虽然皇太极被众人公举为大汗,但是在当时子以母贵的继位特定条件下,阿巴亥确实给皇太极的稳坐汗位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再加上她三个儿子手中的兵权加起来后的数目不可小视,即便是她现在能够安安稳稳的做她的大妃,但是凭谁也不敢保证她在日后不会等到自己儿子羽翼丰满之时再来举手反击,这样一来于国于民均无益处,想到此皇太极和众贝勒包括代善这个阿巴亥临死前还给予厚望的男人在内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让这个年仅37岁的女人殉葬来保全她儿子们的存活。

在这样残忍的事实面前阿巴亥没有其它的选择,为了儿子她只能殉葬,这也是她始料不及的。她本以为代善可以在最关键的时候出面保护她和自己的儿子,殊不知当她用楚楚动人的可怜眸子看向代善时,他却转过身子不再看她一眼。

由于努尔哈赤在世她是后金大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让她过于自信了,太看重自己大妃的位置,错误的估计了形式。同时也再一次的证明了聪明的女人,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往往有些傻。努尔哈赤的突然离世带给了阿巴亥极度悲愤和慌乱,使得她手忙脚乱没了方寸;加之没有政治头脑太麻痹了,以为自己的儿子兵权在握,再加上自己平时和大贝勒代善的关系在八旗力量中处于绝对的位置,只是她忘记了人总是会在最关键的时候改变主意,尤其是在冲击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更容易改变初衷了,就这样阿巴亥带着她那痴痴的傻傻的信任把自己送上了绝路。

只是阿巴亥临死前要求皇太极及众贝勒对天发下重誓要善待她的孩子,这一要求让在场的所有人的心理都很不舒服,却又不能不照做。此后以代善和皇太极为首的众贝勒们便跪请阿巴亥升天,就这样阿巴亥用努尔哈赤的弓箭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这个时辰距离努尔哈赤驾崩不过短短的一天而已,时事的变迁就这样的让一代佳人从此谢了幕。

汗位之争也随着阿巴亥的消声灭迹而渐渐的平息了,不过可以肯定的就是皇太极的胜利是光明正大的,在这场斗争中只牺牲了阿巴亥一人,没有像以往的那样血流成河。在以后的日子里皇太极也的的确确做到了他当初的誓言,对于多尔衮和多铎爱护有加并委以重用,这也恰恰的证明了皇太极的聪明才智和他的远见卓识,更说明了皇太极是一个重守承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