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草原,白云悠悠,变幻成各种形状,在蓝色的天空上漫游;阳光静静的照彻着远山的皑皑白雪,映在蓝色的湖泊里。藏獒懒洋洋地卧在帐篷旁,不远处,羊群专注地啃食着嫩嫩的青草。
帐篷里,随着牛马羊和牧民的交流,他的心情也越来越难以平静。这位叫丹巴的牧民竟然也是位藏族高僧的儿子,至于那把德国军刀的来历,更是有点神秘的色彩。丹巴记事的时候,家里来过一位大师,还带着一个生病的外国人。为了给那个外国人治病,大师在丹巴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出门采药的时间,因为丹巴的父亲不在,照顾病人的任务全落在小丹巴身上。大师用冬虫夏草这些稀有的藏药治好了外国人,离开的时候,外国人为了感激丹巴,留下了一把刀和一枚纪念章章,而大师则给丹巴一幅他签名的唐卡。
丹巴说完,从帐篷角落的一个小柜子里拿出了一枚金属的纪念章和唐卡,看来这些东西丹巴很珍惜,保管的十分仔细。
王二丢抢先从丹巴手里接过了纪念章,而牛马羊则接过唐卡细细地察看,当看到唐卡上的签名的时候,牛马羊惊喜地叫起来:
“这是久美嘉措大师的签名,,没错,就是大师的!”
牛马羊很兴奋,爷爷要他找的人,就是久美嘉措,可是他一时忘了,这些东西是好多年前留下的,现在的久美嘉措还不知身在何处呢。
另一边,王二丢正给何军军讲述那枚勋章的历史。那确实是一枚二战时期的德国金十字勋章,看来,到丹巴家的这位伤员不是普通的外国人。
听到给他唐卡的大师是牛马羊认识的,丹巴说啥也要把刀和勋章送给他们。虽说和久美嘉措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在丹巴的记忆里,大师是他心目见过的最尊重的活佛一样的人物。据《大昭寺志》记载: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像,由文成公主亲手装帧。这就是藏民族的第一幅唐卡。能得到大师签名的唐卡对牧民来说那是莫大的荣耀,是难以修成的功德,从这点上说,丹巴对牛马羊的亲近就更多了几分。
牛马羊知道执意拒绝对豪爽的藏族牧民是一种伤害,离开的时候,他还是接受了丹巴的刀和勋章。
继续西行,沿路有些丰盛的牧场,蜿蜒的溪水在曲折中奔向远方,汽车经过惊动了大群的野鸭,一些不知名的动物直到车靠近时,才不急不慌地走开。每行一段路,牛马羊都让停下车,到小河里观察一会,然后才继续前进。地质队员出野外的习惯,是随身带着罗盘和地形图,这样就不会担心迷路了。但是这次的行程,俩个人完全听从牛马羊的安排,所以对于牛马羊的举动,王二丢他们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有表示任何异议,毕竟藏族的好多东西都太神秘了,在藏区,他们只有听从的份。
在山峦的峡谷中爬行,车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远处山峰的雪线看起来也不远了。置身于一个辽远渺渺的空间里,是很难留意到时间的悄然流逝的,草原的黄昏时分正渐行渐近。再往前,车已经无法行走了。到时候该找个宿营的地方了,在荒无人烟的藏地雪山,黑夜那是最可怕的。虽说山中能看到几处避风的洞穴,但是牛马羊仍然决定在溪水边宿营,刚刚解冻的溪水从雪山上流淌下来,正好是天然的矿泉水,对野营的人来说是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