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从阿尔及尔赶来的信使又报告说,一支庞大的欧洲天主教国家的舰队前来救援马耳他,正在迅速驶来。心慌意乱之中的土耳其大军统帅彼阿里巴夏不得不下令退兵。
圣殿骑士团最后保住了海岛。这场关键性的战役决定了马耳他的命运,一时间,骑士团成为全欧洲的英雄。次年,为了预防外敌再度入侵,骑士们在战略高地希伯拉斯山修筑了一座三公里多长的城池,作为军事要塞,并以“马耳他之围”这场著名战役的指挥者瓦莱塔的名字命名。1571年,瓦莱塔成了马耳他的首都。
而德拉古特的死却使地中海所有的海盗丧失了斗志。
从那时起,400多年过去了,至今人们仍可以在马耳他首都看到刻有当年守卫者名字的各种纪念物。
一年之后的1567年,巴巴罗萨二世的儿子哈桑离开了阿尔及尔,他被苏丹调任为奥斯曼土耳其海军的指挥官,从此再也没有回到北非。萨拉赫·拉伊斯的儿子穆罕默德当上了北非省长。担任阿尔及尔最高职务的最后一任省长是乌里吉·阿里(1520—1587年)。他从1568年开始统治这个海盗国家,1587年6月27日死于任上。
乌里吉·阿里的真名是奥恰里,出生于意大利,本来是个欧洲人。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主教堂里度过的,曾打算当一名神职人员。在土耳其海盗对意大利南部沿海的骚扰和袭击中,他成了海盗的俘虏,在海盗船上干了许多年,后来才在德拉古特的船上任舵手。跟着德拉古特的那些日子,他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作战经验,也使其对战争和信仰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此后不久,乌里吉·阿里一路青云直上,先是被提拔为特莱姆森城——今属阿尔及利亚——的长官,三年后又被授予该城宗教领袖哈里发的称号,后来又到的黎波里任高级军政长官,他的最后一任职务是阿尔及尔省长。他死时聚敛了巨额财富,其中有不少是从德拉古特那里继承来的。
乌里吉·阿里不愧为德拉古特的继任者,在他统治阿尔及尔近20年中,有三大“战功”可圈可点:一是他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回了突尼斯城;二是他曾捕获三艘马耳他骑士团的大桡战船;三是他把威尼斯人从塞浦路斯岛赶了出去,使该岛成为土耳其的领地。
当然,假如纯粹把乌里吉·阿里作为一名海盗指挥官或军队统帅,来评价他指挥作战的能力,那么,他打得最为成功的一战是勒班陀海战。
早在1453年5月29日,土耳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为清真寺。君士坦丁堡的丧失,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此后,土耳其与奥地利为争夺东南欧和中欧的霸权,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苏里曼一世在位期间,奥斯曼帝国达到鼎盛时期。1521年,土耳其进占贝尔格莱德和罗德斯岛。1526年8月,土耳其军队在摩哈奇附近打败匈牙利和捷克联军,使土耳其在匈牙利东部有了向西进一步扩张的跳板。匈牙利王国其余领土虽然归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管辖(哈布斯堡王朝是欧洲历史上最古老的皇室,在它最为强盛时期,曾统治着中欧、尼德兰、西班牙、南意大利和美洲的大片土地)。而此时的哈布斯堡内部却分成了两派,一部分贵族选立斐迪南为王,借以与土耳其对抗。土耳其苏里曼王支持另一部分贵族选立查帕尔亚为王,反对斐迪南,与哈布斯堡王朝发生直接冲突。1529年,土耳其苏里曼王向匈牙利中部发起进攻,入侵奥地利,并开始围攻维也纳,最后,只是由于粮秣匮乏和疾病流行被迫撤退。1530年,奥地利与土耳其进行和谈,但未达成任何协议。1532年,双方重又开战,奥军在查理五世的统率下,在匈牙利中部地区,阻止了土军的进攻。 1533年7月,奥地利与土耳其双方签订和约,和约规定,匈牙利西部和西北部仍归奥地利管辖;奥地利每年向土耳其苏丹纳贡三万杜卡特(古威尼斯金币)。1540—1547年,土耳其与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联盟,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对匈牙利西部发起攻势,于1541年和1543年先后占领布达和埃斯特格。1547年,奥地利与土耳其签订《亚得利亚那堡和约》,奥地利把匈牙利中部地区割让给土耳其,这个地区的政权落入土耳其代理人之手。哈布斯堡王朝承认土耳其对匈牙利大部分地区的统治。
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中的战略要地,一向是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政治势力的争夺之地。1570年,奥斯曼帝国又出兵攻打当时是威尼斯领地的塞浦路斯。塞浦路斯落入土耳其人之手,使得欧洲人感到如何遏制住土耳其人已迫在眉睫,不然他们就会吞掉整个世界。
威尼斯人与罗马教皇和西班牙国王结成同盟,由教皇庇护五世出面,向所有天主教国家发出呼吁,号召欧洲各国的基督徒团结起来,为抵抗异教徒的入侵而战。因此,威尼斯与土耳其人的战争,就成了基督教国家联军对奥斯曼帝国的一次决战。因此次战役在地中海东部的勒班陀海峡爆发,历史上称之为勒班陀海战。
早在1570年夏天,教皇就召开会议,呼吁欧洲各国有船出船,有人出人,支援威尼斯人与奥斯曼帝国作战。经过一番协商,组建了一支欧洲各国的联合舰队。其中有意大利56艘战舰,12000人;西班牙28艘战舰,500人;德国41艘战舰,3000人……总之,这只庞大的舰队拥有200艘罗马式战舰、6艘三桅战舰、26艘西班牙式战舰以及76艘双桅帆船和木制快帆船等,共308艘战舰,战舰上有3万名士兵、5万名水手及大量划桨奴隶。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同父异母的兄弟、年仅26岁的多恩·约翰被任命为联军总司令。
6月6日,多恩·约翰由马德里动身,开始集结舰队。由于各国对其指挥权的分配争论不休,致使战争计划和兵力部署一再改变,以致拖延了三个月。直到9月15日,欧洲各国的舰队才浩浩荡荡地开进罗尼海,寻找土耳其海军的踪迹。10月7日凌晨,舰上值勤的哨兵发现两艘敌船箭一般地驶向勒班陀湾的东方。几分钟以后,由300艘战舰组成的强大的土耳其舰队出现在他们面前。
多恩·约翰急忙命令联合舰队迅速排成半月形的战斗队形,并下令开炮。联合舰队的火炮开始齐射,随后土耳其舰队也开始还击。双方的炮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地相互射击,一场地中海上规模最大的海战爆发了。
双方的舰队在互相射击中距离越打越近。战舰逐渐挤在一起,双方船上的炮火都已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这时,土耳其舰队的司令官下令用步兵冲上联合舰队的战舰进行肉搏。虽然土耳其人在海战上经验不如欧洲舰队,但他们的步兵却具有人数上的优势。在过去的多次战斗中,他们都是靠这一招取得了胜利。
然而,这一次,在激烈的接舷战中,联合舰队竟渐渐地占了上风。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早在欧洲联合舰队出发时,就向船上的划桨奴隶们宣布了一条命令:“所有的奴隶在战争胜利之后都可获得自由,而且还能得到一份土地。”
在两军决战的关头,这项命令发挥出了强大的威力。在自由的感召之下,联合舰队船上的奴隶们主动投入了战斗。当土耳其的士兵冲上联合舰队的战舰时,被奴隶们像下饺子一样统统扔到海里。而土耳其军舰上的划桨奴隶都是从各地被抓来的,他们没有得到土耳其人的任何承诺。于是,在联军的奴隶投入战斗的时候,土耳其一方的奴隶却在设法逃跑。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多恩·约翰亲自指挥联合舰队的中路军突破了土耳其舰队的防御,击沉了土耳其旗舰,联合舰队大获全胜。
一场混战下来,以土耳其人的失败而告终,他们共死亡25000人,被俘5000人,62艘船被击沉,117艘战舰被俘。而天主教的联合舰队8000人战死,伤者达16000多人,损失战舰13艘,15000名天主教奴隶桨手获得自由,损失舰船113艘,被俘117艘。
奥斯曼土耳其从一个鲜为人知的突厥部族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的强大帝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以往的战斗中所向披靡,节节胜利。但自从这一战之后,土耳其对西欧的威胁就此结束。从此,奥斯曼帝国再也未能恢复元气,去侵犯别的国家了。
不过,在这次海战中,我们不得不再次提到德拉古特的得力部下乌里吉·阿里。他的勇气和勇敢令所有土耳其人深感敬佩。
在双方近距离的接舷战中,正是由乌里吉·阿里所率的海盗舰队重创了欧洲天主教徒的舰队。当时,他统率的海盗舰队被部署在土耳其舰队的左翼,乌里吉·阿里孤注一掷,向联军的舰艇频频发起快速冲击,并俘获了马耳他骑士团的旗舰。只是由于决定战局的土耳其舰队右翼和中央阵线都被天主教联军所粉碎,注定了整个战局的失败。单单依靠这支海盗舰队的局部胜利,终究未能扭转整个战局。
土耳其海军虽然战败,但乌里吉·阿里却着实风光了一阵,土耳其苏丹按英雄的规格接待了他,任命他为土耳其海军大将,同时仍保留了他在北非行省的省长职务。这项任命,也是乌里吉·阿里整个海盗生涯的顶峰。乌里吉·阿里之后,海盗担任北非行省最高职务的时期也就结束了,此后那里的官员不再是海盗出身。
最后,让我们再来提一下与勒班陀海战和海盗有关的另一个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米格尔·塞万提斯。
参加过勒班陀海战之后的塞万提斯,1575年9月20日,在从那不勒斯返回西班牙的船上,与他的兄弟一起落入了海盗手中,在阿尔及尔被卖给一个希腊人。此人在塞万提斯身上搜到奥皇王子胡安的一封推荐信,于是他就要求胡安交出高额赎金来赎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被关了起来,他无法忍受监禁的重负和残酷的折磨,几次试图逃跑,都未能成功。在煎熬中度过4年之后,终于盼来了赎金。1580年9月,重获自由的塞万提斯已是33岁的人了。遭此大难后,本指望苦尽甘来,可是没想到更大的不幸不久又降临到他的头上,回国后,他因被别人诬告而两次入狱。然而,不屈不挠的塞万提斯终于在56岁时创作出了《堂吉诃德》,而《堂吉诃德》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