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06年以来,南美人民开始奋起反抗西班牙统治者,抵抗和独立运动此起彼伏。1819年冬天,阿根廷的民族英雄何塞·德圣马丁将军带领着一支远征军历尽艰辛,穿越了霍赫克蒂勒里3800米高的乌斯帕亚塔关口,在智利沿海给西班牙军队以致命性的打击。
西班牙利马总督派遣的援军几乎全军覆灭。随后,何塞·德圣马丁又在科克伦将军的帮助下解放了智利和秘鲁。
而接下来,也就与前面介绍的那次“宝藏”运输的时间正好衔接了起来。
当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获得解放后,总统奥希金斯接管了政权。在英国的帮助下,他在北美、欧洲购买了几艘巡洋舰。
从此,西班牙在南美的最后一座堡垒——利马城第一次受到了威胁。
科科斯岛上的故事:威廉·汤普森的宝藏哪去了
多年的失踪之后,1844年,威廉·汤普森突然在纽芬兰的圣约翰开始露面。他在一条船上干活,日子过得很艰苦。
当时,有个叫约翰·基廷的好心肠的水手对汤普森十分体贴关心,并和他交了朋友。在汤普森最困难的日子里,基廷将这名神秘的同伴带回家,对他像兄弟一样。
此后,贫病交加的汤普森便寄居在基廷家中,也许是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好友的诚意感动了他,汤普森病重时终于告诉了基廷藏宝的秘密。
他还留给基廷一个水手箱,里面有一张自制的藏宝图以及一些笔记,笔记中写道:
“我们在一个海湾里抛锚停船,乘船载小艇登上了一片沙滩,那里有一条小河流入大海。沙滩后高耸的岩壁间有一小片平地,被原始丛林覆盖着……在你转身背向大海后,你应该向矗立在小岛北部的高山走去。从山坡上向西望,会看见一条小溪。越过它再向西走20步,然后再向小岛中央走50步,直至大海完全被山挡住。在地面突然急速倾斜的地方,你将在一块石头上发现下面的字:此地有宝藏!……整整十船。”
就这样,约翰·基廷在1846年约了一个叫伯格的朋友,此人提供了寻宝所需的大部分资金,还雇佣了一艘装备完整的名叫“艾吉科姆”的探险船,船长是个叫库特的人。根据汤普森提供的藏宝图,他们两个人还真的轻易就找到了利马宝藏。
然而,回到“艾吉科姆”号上的基廷和伯格没有高度的防范意识,深夜,当他们商量如何才能将这些宝藏搬上船时,库特和船员们偷听到他们的谈话,便马上进来威逼基廷和库特把利马宝藏平分,并警告他们说,如果他们不肯与众船员平分找到的宝藏,就会被杀死。
后来发生的事情就真的不好说清楚了。
据说,基廷和伯格在当天夜里就逃离了探险船,并再次乘小艇上了科科斯岛。库特和那些船员们发现他们逃跑后也紧跟着上岛,但搜索好久没能找到他们,最后不得不放弃搜索起锚离开。返航中,“艾吉科姆”的探险船遭遇到了风暴,船只倾覆,船员全部葬身海底。
基廷和伯格被困在岛上,他们先是抓紧时间把利马宝藏转移到一个新的藏匿处,然后就开始为如何生存下去而每天奔波。刚开始,两个人因为一些生活琐事而争吵,到后来竟相互之间产生杀机,都想消灭对方,独吞“利马宝藏”。
几周后,当一艘捕鲸船为取淡水而来到科科斯岛时,只有约翰·基廷还活着。
据他说,伯格在海上生病死了,他只能将他的尸体扔进大海。后来,约翰·基廷一人返回纽芬兰。
这样,约翰·基廷就成为知道利马宝藏秘密的唯一幸存者,但不久他也被告上法庭,罪名是被控谋杀同伴伯格,后因证据不足被释放。
重获自由的基廷立刻买了一艘多桅帆船“红护手”号,这次他没有带任何船员,独自驾驶一条小船去了科科斯岛。听说,他挖出了利马宝藏中的一部分,用小船把宝藏带回。后来,基廷用3000磅黄金的财产在家乡开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捕鱼公司。不过由于他挥霍无度,钱被很快花光。于是基廷决定再次前往科科斯岛,这次他接受上次小船无法多带宝藏的教训,雇了一条大船,计划把所有的宝藏一下子都取回来。没想到天意难违,在驶向该岛时,这艘大船又遭遇风暴沉入了海底,而基廷本人再次有幸成为唯一的逃生者。
至于后来基廷是否铤而走险又去了科科斯岛,至今无人知晓。而如此一来,宝藏究竟失落在何处也似乎成了一个谜。
约翰·基廷在临终时留下了一张藏宝图,上面写着:“在埃斯佩兰萨湾的两个峭壁之间,向下走大约10码,然后沿小溪走300步,向东北转,再走350米。它在落日的余晖中,看起来就像是张开了双翅的雄鹰。在阳光和阴影的交界处有一个洞口刻着十字的山洞,那就是藏宝之处。”
除了这张藏宝图外,还有一张关于利马宝藏的俯视图。
拥有这张藏宝图的是个名叫尼古拉斯·菲茨杰拉德的副舵手,此人曾救过基廷的命。无奈,这个人并不热衷探宝,就把藏宝图和俯视图搁置在家里。
19世纪末,一对来自旧金山的夫妇托马斯和玛丽,不知以什么方式拐弯抹角弄到了基廷的藏宝图。他们在科科斯岛大肆挖掘,还在岛上的一座山中挖了一条280英尺长的隧道,但最终一无所获。
后来,基廷的遗孀、60多岁的玛丽·基廷也拿着一半利马宝藏俯视图,加入了寻宝的行列。
为什么她只拿着一半图呢?原来,基廷死前,把藏宝图一分两半,一半给了他的妻子玛丽·基廷,另一半给了他的一个好朋友。如今,尽管基廷的这个朋友已经死去,但那一半藏宝图到了他弟弟弗雷德·哈克特手里。
于是,基廷的遗孀玛丽不得不和这个弗雷德·哈克特联手合作。他们两个人拿着那个拼凑完整的藏宝图到了该岛。但是没想到,基廷的藏宝图和汤普森的藏宝图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好多地方说不清楚,无法操作。于是他们只好放弃。
再后来,他们把两半藏宝图一起转让给了一个名叫奥古斯特·吉斯勒的德国人,据说,他来自德国的慕尼黑,没想到这个德国人以日耳曼民族固有的坚定毅力和执著,为了寻找宝藏,在岛上一待就是20年。
为了寻宝,这个德国人可谓竭尽全力。他不但向哥斯达黎加政府申请了寻宝许可证,同时还得到许可,允许他在这个小岛殖民。
一年以后,作为哥斯达黎加共和国公民和科科斯岛总督的这个德国人返回到他德国的家乡慕尼黑,带来12个家庭,常年住在小岛。他们在岛上盖起了漂亮的楼房,开办了锯木场,修筑了宽广的公路,组成了科科斯殖民公司。然后,他们就开始常年在岛上探来探去,几乎挖遍了每一寸土地。
但多少年来,他始终两手空空。12个家庭再也不堪忍受,陆续返回德国。只剩下奥古斯特·吉斯勒一家了。最后,他们在岛上也坚持不住了,加之他的妻子病得奄奄一息,奥古斯特·吉斯勒痛下决心,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
20多年来的寻宝生涯,这个德国人只找到33块金币和一只金手套。而当然,利马宝藏究竟埋藏在哪里,这个谜也至今无人解开。
“血刀”贝尼托·博尼托:葡萄牙海盗在科科斯岛上的宝藏
科科斯岛上另一批宝藏是葡萄牙海盗船长贝尼托·博尼托隐藏的。据说他也是科科斯岛藏宝最多的海盗之一,总计高达七吨黄金。
贝尼托·博尼托真名叫贝内特·格雷厄姆。1815年之前,他一直作为英国海军军官为国王服务。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格雷厄姆突然离开了舰队,变成了一个著名的奴隶贩子和海盗,并改名贝尼托·博尼托。
他的暴行为他带来了“血刀”的外号。而他藏的那些宝藏就是他通过袭击西班牙运宝船和秘鲁的神殿得来的。
1820年,一直受西班牙战船追踪的博尼托登上了科科斯岛。当许多海盗都把他们各自分到的猎获物藏匿在岩石下或洞穴里时,他也在岛上埋藏了自己的黄金,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他还画了一张藏宝图。
传说他把这七吨黄金藏在了一个峡谷中。可没想到博尼托和他的部下刚离开科科斯岛,就被英国皇家舰队拦截并擒获。随后,在牙买加,博尼托和他的80余名追随者被绞死在了帆船的横杆上。
但是,他手下两名得力助手汤普森和沙佩勒,却阴差阳错地逃了出来。博尼托年轻漂亮的情妇玛丽也被免于死刑,她被引渡回英国后判刑入狱,后来又被流放到了塔斯马尼。
博尼托生前十分喜欢科科斯岛南部的埃斯佩兰萨角,那里有条从天而降的瀑布。
据说,贝尼托·博尼托把那七吨宝藏藏在了一个峡谷和两条飞天而降的奔腾瀑布之间的一个岩洞处。那个岩洞离一棵棕榈树很近,知道内情的人,还能从一个向前伸出的宝塔状的岩石上看见这个洞口。而他手下的干将汤普森和沙佩勒以及他的情妇玛丽都知道这个地点。
时间一转到了20多年后的1854年,当年年轻漂亮的玛丽已经48岁了,她和一个名叫约翰·韦尔奇的人结了婚。
结婚之后的玛丽,仍然对博尼托留下的藏宝图念念不忘,她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新婚的丈夫约翰·韦尔奇。约翰·韦尔奇听到这个秘密,欣喜万分,他马上帮着玛丽联系赞助人,并决心和玛丽一起去科科斯岛,寻找那批巨大的宝藏。
本来,博尼托在藏宝图上的标记十分清楚,然而等玛丽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到那一看就傻眼了,原来的藏宝图和现在的地理地貌竟然面目全非。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只要看看哥斯达黎加的国徽就明白了。
中美洲地峡是多火山的地区,而面积很小的哥斯达黎加就有11座火山。因而,火山成为这个国家的象征之一。在哥斯达黎加,到处是热气翻滚的火山、森林茂密的山峰,以至于在他们的国徽上竟是三座火山的图案。
提起火山,一般人会觉得有点儿可怕,以为火山地区都是荒凉贫瘠的,地面裸露着深褐色的火山岩或满地火山灰。可哥斯达黎加的火山公园,却是满目苍翠,生机盎然。这个国家每年吸引世界各地上百万游客来观看的,正是他们极力开发的火山旅游资源。
火山喷发常常引起地貌变动,形成新的山峰和峡谷。熔岩和火山灰也会覆盖地表,使地面上的景观改变模样。而科科斯岛恰恰位于科库斯火山的中心,它是海底3000米处的海底火山群出露于海面以上的唯一的一块巨大岩层。
所以,当玛丽和她的第二任丈夫到达这里后,他们手里的那张藏宝图上的地形地貌早已面目全非。
由于火山和热带岛屿内部的腐蚀力,岛上的地形已不复可认;岩壁和山峦改头换面,尤其是当年的那两条瀑布处,现在高处飞流下来100多条小瀑布。而那个当年的岩洞处,竟成了缓缓流动的一条大河。
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森林里出没着各种奇异的野生动物,动物们好像还都生长在原始状态的世界里。雾气笼罩的森林深处,幽暗而又空旷,玛丽和她的丈夫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找出当年的地点。
玛丽和她的第二任丈夫一无所获地回到了旧金山,不过她并没有放弃寻宝,相反,多年以后,她与她的第三任丈夫再次前往该岛,试图找到“血刀”宝藏,但终究两手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