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加薪术
5384400000001

第1章 薪资--制度是基础(1)

薪资制度是企业关于薪酬方面具体的制度,薪资的调整是薪资制度的重要内容。所以,如果你想加薪,就要对薪资制度的内涵、本质及其外延有一个全面的科学的了解。你只有充分了解一个企业的薪资制度,才具备了加薪的基础和前提。这样,当你提出加薪的时候,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根有据。

加薪潜规则

据一份调查数据显示,72%的职场中人是为了更高的薪水而跳槽。跳槽,是加薪的一种手段,但动不动就跳槽的人是无法在职场立足的。

职场有职场的规则,在加薪这件事上同样如此。当你的加薪申请得不到批准时,怎样才能如愿以偿呢?加薪潜规则对你很有帮助。

何谓加薪潜规则呢?具体地说,是指除了公司明文规定的加薪条例外,一些对加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或许,你懂得这些之后就会明白自己为什么永远上不了“加薪榜”,为什么看起来能力不如你的人薪金节节攀高,为什么平时贡献最多的人不是薪水最高的人。

潜规则第一点:朝里有人好办事。

职场中人都知道这句话:30岁前靠能力,30岁后靠人脉,人脉就是钱脉。人脉是职场上左右你加薪的资本,在你提出加薪时,平时经营的人脉就能发挥超常的作用。

潜规则第二点:表现出换位思考的能力。

换位思考是指员工站在老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老板的难处和需要,并且让老板知道这一点。当你完成工作时,不单单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考虑老板希望从这件事中看到什么。这不仅体现了你的能力,同时可以获得老板的欣赏。当然,这需要有超高的职场情商。

潜规则第三点:对你不能接受的事情要忍耐。

工作最终是人做的,有你喜欢做的,也有你不喜欢做的。为实现人职匹配的原则,老板一般“量才而用”。当你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非常清晰时,你就知道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工作对你的发展有所帮助。眼光要放长远点,不要因为一时的单调、枯燥,就愤然辞职。

就在你从事单调、枯燥的工作时,老板也许正在默默地关心你,只是他不说而已,这将为你日后的提拔打下基础。所以,你要耐得住寂寞。心态浮躁,没有忍耐力,不可能获得高薪。

潜规则第四点:怎样让老板第一个想到你,给你加薪。

显然这个潜规则的操作难度更大,需要你早做准备,因为机会只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1.保证自己的含金量,有能力的情况下考取一些资格证。

比如进入一家外企时英语要求是六级,但你不能进了公司以后不思进取,而要积极考取八级证书;如果你加入公司时是初级会计,那么你在业余时间就要多努力了,把自己的会计资格证换成中级职称,这样随着自身资质的增加,工资也会“水涨船高”。

2.业绩体现要突出。

今年你的表现有多大的进步,要清楚地传进老板的耳朵里。默默无闻的人,老板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会想到给你涨工资。

3.要有责任感。

加薪的时候,让老板第一个想到你,不仅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尽职尽责,而且要有负责的态度,比如做些工作范围之外的事情。举手之劳换来的可能是老板对你的欣赏和信任,在加薪的第一时间也会想起你这个勤勉的人。

薪资水平的高低只是外在的一个表现。你的优势,你的兴趣,你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你的职场情商等才是决定你职业发展的关键。所以不要盲目学习加薪的技巧和手段,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否则,加薪只会是“缘木求鱼”,和自己的初衷南辕北辙。

重提薪资制度

什么是薪资制度,薪资制度有哪些内容?大多数人并不了解。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下薪资制度。

薪资制度的建立是为了达到这样一种目的:即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促使员工发挥出更大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对员工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薪资激励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最简单、最实用的方法。它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是企业对员工所创造的价值的相应回报和答谢。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薪资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员工自身的价值,企业付给员工的薪资高低代表着企业对员工工作认同程度的高低,甚至还代表着员工个人能力的高低和发展前景的好坏。

薪资已不是简单的工资收入,也不是纯粹的经济性报酬。从对员工的激励角度上讲,可以将薪资分为两类:一类是外在激励性因素,如工资、奖金、津贴、社会强制性保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等;另一类是内在激励性因素,如员工的个人经验的成长、挑战性工作、工作环境、职业培训等等。如果外在性因素达不到员工的期望,就会挫伤员工的劳动积极性,给员工带来一种不安全感,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士气下降、人员流失,甚至人员的招聘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如果企业采用高工资和多种福利项目来提高对员工的吸引并留住员工,那么作为员工,是很乐意享受这样的待遇的,于是就会安于现状。但是作为企业老板来说,这是最不愿看到的,老板会千方百计地阻挠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停地给员工施加压力。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薪酬制度:

1.岗位工资制度。

岗位工资制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岗位工资制按照一定程序,把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划分为若干岗位,按照岗位在工作中的重要程度确定工资,一般这种工资制度调整的弹性不大。

2.绩效工资制度。

绩效工资制度把员工的工资调整与员工个人、员工所在部门以及公司的绩效联系起来,以成果与贡献的多少为评价标准,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强调干多少活儿拿多少钱,是一种注重结果的工资制度。在这种工资制度下,拿多少工资主要看个人的能力和工作态度。但是,这种工资制度也有许多的弊端:例如干得多不一定拿得多,而同一部门干得少的未必就拿得少。这是因为有些工作所创造的价值不好界定,个人绩效无法体现。在一个部门甚至是整个公司中,整体绩效不等于个人绩效之和,因而也会出现个人绩效与工资收入相背离的情况。

3.混合工资制度。

混合工资制,顾名思义就是指由几种不同的工资结构组成的工资制度。混合工资制度吸收了绩效工资和岗位工资的优点,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并加大了工资中灵活的部分。其组成工资的各个单元分别体现劳动结构中的不同形态和要素,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岗位、技术以及其他要素在工资收入中的比重。对于员工来说,这种工资制度更为合理,也更受欢迎。

4.年薪制。

年薪制是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一种薪资制度,在我国,年薪制一般作为高层管理人员使用的薪资方式,是一种“完全责任制”薪资。年薪制不同于一般的薪资制度,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薪资制度,对于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年薪制还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老板认同的员工

即使是吝啬的老板,也要找员工为他工作。虽说企业家型的老板并不多,大部分还是企业主之类的老板,但是员工必须依靠老板为其提供工作,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老板手下干活儿,都要做一个老板喜欢的员工。

那么老板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呢?

1.老板都喜欢业务熟练、出错少的老员工。

老板自身承受着诸多来自市场竞争的压力,他会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拓展公司业务上,根本不愿在处理公司内部小事上耗费精力。不给老板找麻烦就是在帮老板的忙。所以,学会说对话做对事,这是老板喜欢和留用你的第一条。

2.老板都喜欢维护公司利益的员工。

员工如果能够以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和荣誉,那么就一定能赢得老板的欢心。公司发展平稳时期多工作少说话,公司遇到困难就多建言献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老板一把,那你就能获得老板的青睐,晋升加薪也是迟早的事。维护公司的利益就是维护老板的利益,就是在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3.老板都喜欢高效率的员工。

效率就是金钱,提高效率就能为公司争取最大利润和提高公司产品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因此,守时诚信是一个好员工的基本标准。没有一个老板喜欢迟到早退、懒散拖拉的员工。如果员工经常出错,那就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那他也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员工。而且经常耽误时间也会给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效率和利润是公司的核心,也是老板最为关注的。抓住了老板的这种心理,就能赢得老板的好感。

除此以外,人际关系学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公司同仁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合作能够为自己积累一定的人脉,在公司中也会有一定的发言权。在面对老板指责、挑刺、发泄时,若能冷静应对,并能在合适的时候给老板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让老板平静下来,就能提高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这样就能在以后的晋升加薪中获得比别人更多的优势。

我应该为他加薪么?这是老板在遇到加薪要求时通常会首先考虑的问题。你的绩效如何?你为公司贡献了多少?你的这些贡献和你现在所获得的报偿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那应该再给你加多少?如果答应了你的要求,你会给公司带来多少价值?会不会因此而打破薪资平衡,诱发其他员工也提出加薪?这一系列的疑问归根到底就是三个字“你值吗?”

公司面对你的加薪要求时,也会从更长远的角度来思考。或许目前你表现确实不错,但是对于未知的将来,你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开拓进取呢?或许你现在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了,那么给你加薪还有意义吗?

付出劳动,理应有所收获,这是不变的道理。但是,职场上有这样一种常见的怪现象:员工苦干实干,老板却视而不见。员工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如果提出加薪,老板却装聋作哑。虽然现在有些公司已制定了员工分红制度,公司会按年资与贡献分配奖金,但是通过谈判而争取加薪成功的案例,还是少之又少。但是,无论成功与否,都应试着去争取,如若没有尝试,就不会知道最后的结果。

孙亮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他虽然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和销售部经理,拿的薪水也比同行高,但他在工作中付出的劳动与自己得到的收入还是相差很多。“我对目前的工资水平并不满意,现在我能做的要么是跳槽,要么是让老板加薪。”于是孙亮很快递了份辞职报告,聪明的老板自然明白了,第二天就答应给他加薪。

记住,你必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向老板提出加薪。但是你必须具备足够的资本和条件,否则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本着“拿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在你打算向老板要求更多薪水的同时,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这个实力,有没有能力承担今后更沉重的工作压力,否则就不要贸然提出加薪,不如选择其他途径释放压力。

有些老板不是不愿意给员工加薪,而是他们的心态有点像马戏团的驯兽师:“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你给我乖乖听话,否则我就不给!要不然,有本事你自己来拿!”你以为驯兽师真的凭借手上的那根小皮鞭,就完全可以对狮子、老虎耀武扬威吗?不,是因为猛兽受训而制约了其思维逻辑与行为,以为唯有听信驯兽师的话,才能吃到“牛排”。员工又何尝不是那些圈养的“老虎”和“狮子”呢?因为员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有用”,或是“万一惹毛老板,我下场更惨”,他们觉得自己不可能得到,所以不曾尝试,自然就没有“牛排”。对一家公司的老板来说,能拥有同时具备高尚品德与才干的员工,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当你和你的团队替公司做成一笔大买卖时,相信你的老板做梦都会笑。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大多数老板还是会很有心机地采取低调奖励、高调惩戒的策略。

任何一个聪明的老板都明白,为优秀的员工多花一点钱是值得的。但老板毕竟是要挣钱的,在员工身上花的成本越低,他得到的利润也就越高。所以,如果你不给他敲敲边鼓,他也就“能糊涂时且糊涂”了。

可见,每个老板都不愿给员工加薪。但对于某些员工,老板却不得不给他们加薪。这种员工主要有以下几类:

1.埋头苦干,眼里只有工作型。

“什么样的员工是最优秀的员工,就是每天加班到凌晨一两点的员工,你要是十一二点就走,你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这是一位朋友手机彩铃中模仿电影中的一段台词改编的。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职场中普遍存在的加班问题。小王刚到一个公司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到了下班的时间,同事们都还在埋头苦干,好像大家都在较着劲,看谁先走,小王是个新来的,不知其中原委,于是站起来就直奔打卡机。这时他发现所有的人都看着他,就像看一个怪物似的。可结果是,小王刚进电梯,大家就都出来了,原来这么做都是给老板做样子。所以说,要想老板给你涨工资,就得拼命加班。你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活,老板顶多再多给你开点工资,怎么算都是稳赚。要是全公司的人都加班,老板就会乐得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