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
5426100000013

第13章

母亲打破了沉默。“琴儿,这事本不该告诉你,怕影响你学习。你奶奶前天因心脏病发作被送进了医院,昨天你爸爸在外婆家借了一大笔钱给奶奶治病,你那几位叔叔手头也紧……为了供你们三姐妹读书,亲戚朋友能借的都借了。这钱别的同学都交了吗?能不能再拖一拖……”我不知怎样回答对母亲的伤害才最小,我一声不吭地站在田头。母亲看着痴痴站立的我,她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放下锄头走向正在田里劳作的那几位同村人。在远处,我只看见他们在母亲的询问下,一个个都摇头。母亲走了过来,额上一条条被无情岁月刻下的皱纹显得更深了,似乎充满着无限悲伤与无奈。母亲望着那被群山环绕的小村庄,自言自语地说:“哪家不巴望崽女有出息,有这心没这力哪!”

母亲拿起了锄头,锄了几下。忽然她转过身来,拉住我的手,一颗豆大的泪珠滴落在我的手心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含辛茹苦的母亲把她这几十年深埋在内心的愁与苦谱写在脸颊上;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泪顺着她饱经风霜的面孔淌下;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如冰一样冷的母亲的泪流进我的心田。我的心碎了,我该让我的梦离我远去了,我不能再如此折磨我的母亲了。

我毅然走近母亲,说:“妈,我不想念书了,我想出去打工,我再也不能增加您的负担了。”妈一听我的话,猛然一愣,快速地用手拭去残留的眼泪,定了定神,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别犯傻了,瞧你没出息的,妈啥时候退缩过?妈虽没文化,但也知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的理,没有趟不过的河,没有迈不过的坎,妈会想办法的,千万莫打‘退堂鼓’,用心读书……”

最后,母亲串了很多门,才从一位回娘家探亲的人那里借到了钱。在母亲的目送下我又踏上那条回校的小路。一路上,母亲殷切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母亲的坚忍、宽厚,让我为自己的懦弱、退缩感到无比的羞愧,母亲那质朴的言语中透露出的勇气与信心,更给我以强烈的震撼。是啊!我有什么理由在困难面前望而却步呢?

看着路边小溪里的水,我似乎看见了母亲。母亲就像那溪流,不知经历了多少迢迢的山,高高的峰,深深的谷才走了出来。而此刻在她中央有一块石头使溪水飞溅到了空中,接着又一颗颗珍珠般地洒落下来,这大概就是母亲的泪珠吧,而我就是这块让母亲流泪的顽石。我这块顽石不仅得到了母亲的呵护,更得到了母亲的洗礼。我相信自己会变得坚强、勇敢起来,努力去拼搏,执著追求我那如雨后彩虹般美丽的梦想。我坚信,终有一天,母亲的眼泪将不再是酸楚的,而会化为幸福的泉流!

母亲用她厚实的身躯为我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用她坚忍、宽厚的人格精神激励、震撼了我。

母亲给出的答案

◆文/佚名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其中他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即使是有着海鸥般笨拙的孩子,也能在母爱的鼓励与尊重下飞越大海横过大洋。

母爱如佛

◆文/斯君

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

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加。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席间,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又有何难?”

年轻人听后大喜,遂叩谢高僧,欣然下山。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暮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我,你儿子。”他沮丧地答道。

很快地,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就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不禁怦然一动。母亲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伟大的。不能事亲,焉能成佛?在你失意、忧伤甚至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身边立着的母亲。尽管她不能点拨你什么,但在你无助无奈之时,她的微笑会如佛光一样为你映出一片光明,使你对人生萌生希望。不管你是怎样的卑微和落魄,母亲永远是你可以停泊栖息的港湾,她的关爱和呵护一样会把你渡上一条风雨无阻的人生之船。母亲就是那可以毫不犹豫赤脚为你开门的人,母亲拥有可以宽恕你的一切过失的胸怀。

我们苦苦寻找想要侍奉的佛,就是母亲。你想到了吗?

爱那个可以毫不犹豫赤脚为你开门的人吧!爱那个可以无怨无悔为你无私奉献的人吧!

麦当劳的礼物

◆文/叶倾城

上大学二年级圣诞节前的那个周末,我回了家,喝着妈妈特地给我煨的排骨汤,心里一直在犹豫:该不该向妈妈要这笔钱呢?

爸爸去世早,自小我便看惯了妈妈的操劳,从不曾向她要过额外的花费。可是,这次是不同的,因为朱樱。

我常常与朱樱徘徊在小径上,不知不觉,走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将时光留住。室友们为我出谋划策,建议我趁热打铁,给朱樱一个浪漫的圣诞夜。中式餐厅嘈杂,气氛差,情调好的地方,我又消费不起,最后选定了麦当劳。

可是该怎样向妈妈开口呢?滚烫的汤哽在我喉间,我反复思量着,室内满满的,全是我喝汤的声音。妈妈坐在我对面,静静地看着我,忽然说:“前两天,厂里开了会,说要有一批人下岗。”我“霍”地站起,惊恐地盯着妈妈的脸:“你下岗了?”

妈妈一愣,然后就笑了,笑容里是无限的疼惜和爱怜:“看你吓的,我说要下岗一批人,又不是说我,我干得好好的。”

我松了一口气,心想,妈现在心情应该不错,咬咬嘴唇,一口气说出来:“妈,下学期要去工厂实习,学校要交两百元的材料费。”

妈妈“啊”了一声,有明显的失望意味:“又要交钱……”

我不敢看妈妈的眼睛:“要不然,我跟老师说……”

妈妈已经转过身,拉开了抽屉:“我给你两张一百元的,路上拿好。”

妈找了半天,也只找出一张100元,一张50元,其余的都是10元的。她把每一张钱的纸角都压平,仔细地数了好几遍,把钱折了四折,叠成一个小方块,小心地塞进我书包的夹层里,把双层拉链拉好,送我出门的时候,还在反复叮咛:“车上小心,现在小偷多。”

我“嗯嗯”地答应着,却已控制不住自己的脚步,飞奔着,越跑越急,想即刻来到朱樱的身边。圣诞节的黄昏,下了雪,将圣诞的气息衬得更加鲜明。麦当劳餐厅里人山人海,我们等了好久,才有一桌人起身,我一个箭步冲上去,抢到座位。朱樱伸手招呼:“小姐,清一下桌子。”

一个女服务员疾步走过来,远远地,只见她略显单薄的身影,走路时上身稍稍前倾,竟是十分熟悉。我在顷刻间呆住了:“妈!”

怎么会是我的妈妈?她现在……她现在应该在上班呀。陡然地,我记得在厨房幽暗的灯光下,妈妈那黯然的脸色,难道,难道妈在骗我?妈妈下岗了?

妈妈也在同时看见了我,一刹那间,她的眼睛瞪得很大,死死地、用力地瞪着我,我看见了惊骇、怀疑、失望、痛楚,仿佛巨浪滔天,从她的眼中无穷无尽地涌出,她的身体轻轻地摇晃了一下。

然而妈妈什么也没说,只是低下头去,利索地开始清理桌上的残杯剩盘。我想喊她:“妈”,可是也许是因为震惊,也许因为周围喧嚣的人流;也许是因为朱樱,我竟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只是愣愣地看着她。

妈妈再也没有看我一眼,径直到邻桌清理。把废物倒入垃圾桶里时,她停一停,伸手摁一摁额头,当她再一次从我身边走过时,我看见,在她的手臂上,那烙痕一样清晰的,分明是一道长长的泪痕……

哦,那个周末的晚上,妈妈本来是准备告诉我她下岗的消息,是什么让她改了口,是不忍见我那一刻的紧张与焦灼吗?我紧紧地握住袋中的纸币,第一次知道了钱的分量。

许多成长岁月的事,像旋风一样涌上来又翻下去,我竟不能止住自己的泪。泪光里,我仿佛看见朱樱娟秀的眉眼,精美的皮衣衬出她的玲珑腰身,我忽然明白:对于我来说,爱情是太奢侈的游戏……

大学三年级开学的时候,我把一沓钱放在妈妈的面前,说:“有我的奖学金,也有我当家教、打工的钱。妈,下个学期的学费我自己付,你以后不要那么辛苦了。”

妈妈久久地看着那些钱,双手突然蒙住了脸,她哭了。

子女欠着父母一笔永远也还不清而父母也永远不会索取的债……

爱谁都值得

◆文/马德

他原本是一个弃婴,20年前被一个女人抱回家。

这家就夫妻俩,40岁上下,膝下无儿无女,住在这座城市的边上。日子过得也很恓惶,丈夫有病长年卧床,女人常常靠出外帮别人做事或者去城郊捡破烂养家糊口。然而,这家人对孩子并不薄,视同己出,虽然苦巴巴的,还是买了奶粉鸡蛋,一路把孩子拉扯大。

长大后,小学没念几天,他就不上了,跟着一帮孩子胡混。开始,他还回家。后来,一看到养父病态恹恹地躺在床上,养母头发蓬乱地忙这忙那,他就有点烦这个家了。有一次,在城里的公园,他跟几个孩子抢了民工的钱,结果被抓了起来。放出来后,他想,如果那个家有一点嫌弃他,他就彻底地离开。然而养母依旧亲热地待他,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之后,他的养父死了。养母也愈发地老了,像风中的蜡烛,头发花白而蓬乱,也愈加地憔悴了。到了就业的年龄,也没有找工作,一天到晚四处闲转。结果,因为一次合伙抢劫,他被判了5年。5年的日子是灰暗的,这期间,还是这位六十多岁的养母,千里迢迢,奔到他服刑的监狱,探视他。望着已经风烛残年的养母,他有些痛心,觉得有些对不起她。

出来后,他并没有回到养母所在的那座城市。他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在另一座城市待了下来。几乎没有安稳几天,他便又和当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勾搭到了一起。这一次,他们要做一宗大买卖,然而,蹊跷的是,那天他们一伙人几乎就要得手了,结果他负责引爆的炸药,竟然没缘由地哑了火。

就因为炸药没有爆炸,运钞车安然无恙,而他们却被警方抓获了。在警方的询问中,他交代,他之所以没有引爆炸药,是因为在即将点燃引线的一刹那,他发现,旁边有一个蹬着三轮车的白发蓬乱的老女人,像极了自己的养母。

他的这一闪念,引起了警方的注意。通过当地派出所查询,得知他的养母还活着,警方便千里迢迢把他的老母亲接来,安排与他见面。当养母看到自己儿子的时候,便一下子扑上去抱住了他,母子俩抱头失声痛哭。养母说:“你的事情,警察都和我说了。”他哭得愈加不能控制了,他说:“妈妈啊,儿子对不起你,对不起你这么多年含辛茹苦的抚养。像我这样狼心狗肺的家伙,辜负了你这么多年的爱。”他接着有些撕心裂肺地喊道:“妈妈,你爱错人了……”“不”,养母拢了拢头发,接着说,“妈妈并没有爱错人。是的,在这之前,妈妈也曾伤心过,对你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这一次你所做的,让妈妈知道了,妈妈并没有爱错你!” 故事的结果很简单,漫长的刑期之后,他也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他在一个偏僻而陌生的城镇开了一家小吃店。没有人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原来是干什么的。那里的人们所知道的是,他接济过不少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

他死亡之前,把他的那家店留给了一个孤儿。他给这个孤儿的遗言只有一句话,据说那句话还是他的养母留给他的:这个世界,爱谁都值得。

爱,没有界限;爱,不论价值;爱,不分身份。这个世界,谁都值得爱,爱谁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