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
5426100000038

第38章

于是,每隔4年,他们墙壁上的合影中都要换一名新人,一位并不需要的编辑。目前已经是第三张了。看着墙壁上的合影,他们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友善和爱的光芒。因此编辑部的工作变得非常有意义。

当许多普通人悄悄地做着这样一些小事的时候,世界就在悄悄地改变。你每一次对需要帮助的人施以援手,你的心灵就会被温暖一次,被感动一次。你每帮助一个人脱离愚昧和贫穷,世界就多了一份文明和富裕。

拯救

◆文/佚名

有一天,一只老鼠掉进了一只桶里,怎么也出不来。老鼠吱吱地叫着,它发出了哀鸣,可是谁也听不见。可怜的老鼠心想,这只桶大概就是自己的坟墓了。正在这时,一只大象经过桶边,用鼻子把老鼠吊了出来。

“谢谢你,大象。你救了我的命,我希望能报答你。”

大象笑着说:“你准备怎么报答我呢?你不过是一只小小的老鼠。”

过了一些日子,大象不幸被猎人捉住了。猎人们用绳子把大象捆了起来,准备等天亮后运走。大象伤心地躺在地上,无论怎么挣扎,也无法把绳子扯断。

突然,小老鼠出现了。它开始咬着绳子,终于在天亮前咬断了绳子,替大象松了绑。

“你看到了吧,我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小老鼠对大象说。

有时,一只小老鼠也能做一只大象竭尽全力也做不成的事。再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多日的阴雨绵绵之后,太阳公公好不容易露出笑脸,一片阳光普照。动物们都走出洞穴来舒展筋骨。

蚂蚁也到户外走走逛逛,想要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

走着走着,忽然来了一阵强风,把小小的蚂蚁从地上卷起,吹到池塘里头去了,受到惊吓的蚂蚁一直在水里奋力地挣扎,但是好像没什么用,眼看着就要灭顶了。

一只鸽子正好飞过池塘,听到有人大喊:“救命啊!救命啊!”

鸽子停下来找,看看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蚂蚁看见了鸽子,于是拼命向鸽子的方向叫喊:“我在池塘里呀,请你救救我!”

看到快淹死的蚂蚁,鸽子觉得非常不忍心,于是赶快叼了一片树叶丢人池塘中。

濒临死亡的蚂蚁看到天上飘下的树叶非常高兴。

蚂蚁使尽全身的力气,好不容易才爬上树叶,然后随着树叶慢慢地漂到池塘边,这才安全地捡回一条命。心存感激的蚂蚁对鸽子说:“谢谢你救了我!”

过了很久,某天蚂蚁正在觅食的时候,看到一个正在森林里打猎的猎人用枪瞄准了树上的小鸟。当蚂蚁睁大眼睛用力一瞧,才发现:“那不就是上次救自己的鸽子吗?”

正在树上休息的鸽子并不知道猎人要射杀它。

这时蚂蚁快速爬到猎人的脚上,狠狠地咬了他一口,猎人痛得大叫,立刻丢下枪来看自己的伤口,这就使鸽子有机会可以顺利逃走,等于还了鸽子以前对自己的救命之恩。有时,一只小小的蚂蚁也能救一只鸽子。

在别人最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因为你帮助了别人,以后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帮助你。所以你拯救了别人,实际上,也就是你在拯救自己。

捕猴

◆文/佚名

有一个地区,居民们为了捕捉猴子,便在树林里放了许多盒子,里面放上果仁,猴子一旦将手伸进去,便不可能收回来了。因为那个盒子实际上是个夹子,专门捕猴用的,猴子经不起诱惑,最终还是被夹住了。

看起来,这些动物都很笨,总是钻进了人设好的圈套,有时候真的很想笑,笑它们永远比不上人聪明。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实人也会遇到很多的诱惑。生活中的诱惑,就像渔钩上的饵,看起来美味谗人,可是,我们不能忘了,在饵的里面,还藏着一个钩。生活中的诱惑,也是这放有果仁的盒子,纵然里面有着美味的食物,可里面还藏有一个夹。诱惑,就像有个表面铺满草、插满花的陷阱,美好的里面深藏着可怕的危机。

我们终究是人,不是猴子也不是鱼,我们有思维、理智,应该不会和猴子、鱼犯同样的错。面对诱惑,我们之所以常常抵制不了,是因为我们的贪欲,因此人往往比动物更容易掉进陷阱!

种植春天

◆文/佚名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白雪,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赶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热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一颗冷酷的心,常常能够扼杀最有生机的事物。只要充满爱心地去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的多么早,或者多么晚。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儿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送一轮明月给他

◆文/佚名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宽容的人格馨香使小偷感到惭愧而走向光明的道路。宇宙之无限,人生之短暂,我之渺小,我们何不宽容地原谅对方的一时过错,使自己的心胸像星空一样地深邃,像大海一样地宽容,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进入禅境。

第二天,他在阳光温暖的抚触下,从极深的禅室里睁开眼睛,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在禅师的眼中,小偷如被乌云遮住的明月,月亮象征着高洁的心性、自我清静的本体,而一个被欲望蒙蔽的人,不能看见光明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是什么让小偷这么做?是一种思想唤醒了他身上沉睡的东西,在这种伟大的人格映照下,小偷找回了灵魂。

一对曾经友好的同窗

汉顺帝的时候,出了一位有名的清官,名叫苏章。他为官清正、公私分明,从来不因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冤枉好人、放过坏人,深受百姓的爱戴。

有一年,苏章被委任为冀州刺史。上任伊始,苏章便认认真真地处理政事,办了几件颇为棘手的案子。可是有一天,令苏章头疼不已的事情终于来了。

苏章发现有几个账本记得含混不清,不由得起了疑心,就派人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