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点亮智慧人生全集(白金版)
5426300000031

第31章 擦亮眼睛,轻松生活(3)

张作霖将错就错体现的不仅仅是智慧和胆识。还有一份对于语言灵活的把握能力。有谁能够说。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一种文化呢?面对窘境,恐慌和慌乱是无济于事的。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是需要处变不惊的坦然和机智敏捷的反应。这样才能灵活地用语言扳回局面。这体现的正是一种四两拨千金的巧妙。

有口无心的遗憾

曾经有一位朋友为人耿直,心地也十分善良,可是周围却很少有能谈得来的朋友,原因就是这位朋友过于“不会说话”,经常因为一些有口无心的话使人感到不舒服。虽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本人是有口无心,完全没有恶意,可是实在不愿意和他在一起谈天说地。

一次,朋友参加一位同学的婚礼。新娘子苗条靓丽,前来祝贺的人都夸新郎好福气。可是这位朋友说的话却令在场的人无不感到惊讶,新郎新娘更是既尴尬又心怀怒气。他是这样说的:“现在人们都喜欢苗条的女孩子,女士们本人也以苗条为美。其实苗条也许看起来赏心悦目,可实在不利于身体健康。身体过于单薄的人容易得重病,而且自身免疫力不好,一旦得病就很难治愈。古代就有人说腰身细弱其实是一种薄命相……”在如此喜庆的场面,朋友却说出这些不吉利的话,实在是令人懊恼。好在新郎新娘有涵养,又素知他的为人,所以当时没跟他计较,可是心里却很是不悦,以后与这位朋友的交情明显地冷淡了许多。而当时在场的其他朋友们也是不由得暗伸舌头,或许很多人都在考虑等自己办喜事时是否会邀请他出席。

事隔不久,在一次同学的聚会中,有人提到一位没有到场的恩师退休以后比过去胖了许多。这时这位朋友又来了一句:“中老年人发胖容易中风,咱们的老师没有中风吧?”当这话传到这位恩师耳中时,恩师自然十分生气,原本还打算推荐他到一个朋友的公司中担任要职,后来因此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工作中,这位朋友也同样因为不会说话而屡受挫折。

一次,在工作总结会上,大家先是各自总结了自己在前一段时期的工作情况,然后经理又让大家互相谈谈彼此间的看法。

在这样的场合,大家一般会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点。尽管也免不了针对别人的缺点进行一些善意的建议,不过,这通常都会表达得比较委婉,既不会让对方感到尴尬,又会让对方领会自己的好意。可是这位不会说话的朋友就完全不顾及这些,他虽然对自己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和短处都毫不避讳地进行了一番实事求是的总结,可是在谈到对别人的看法时,他的话虽然同样客观地反映了事实,可是说话的方式却让同事们都难以接受。比如在谈到一位同事性情老实时,他居然文绉绉地冒了一句“老实人乃无用之别名”;在谈到另一位同事工作业绩出众时,其他同事都表示祝贺,经理还表示要再接再厉,不要骄傲自满,可是这位朋友却愣生生地插进一句:“小心乐极生悲!”结果,在同事中他经常遭到排挤。而经理虽然爱惜人才,可是却也不能接受他的说话方式,所以每逢需要见重大客户,经理都尽可能地不派他去,因为怕他得罪客户,这样一来,他在其他方面的工作能力很突出,可是业绩却一直不好。当周围的朋友和同事都有所成就时,他却只能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不论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还是在工作中与上司、同事、客户等进行交流时,都离不开必要的口头表达,很多时候,即使你做得很好,如果说得不够好。那往往也不会成功。

先动心后动口

林肯在从政之前是一名律师,所以他除了拥有令人敬仰的高尚品德,还具有机敏善辩的口才。不过林肯从来不以与人争辩为能事,而总是能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一次,作为参议员的林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席了在某城市举办的报纸编辑大会。大会主持人表示要让林肯在会上发言,于是林肯就用一种十分巧妙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不合适出席这次会议的观点,他说: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一位骑马的妇女。我站住让路,可她也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面孔看,她说:‘我现在才相信你是我见过的最丑的人了。’我说:‘你大概讲对了,但是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她说:‘当然你一生下来就这副丑相,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你还是可以待在家里不要出来嘛!’”

林肯巧妙地用一个故事幽默地表达了自己的谦逊,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且还没有令邀请他出席大会的人感到尴尬。如果没有过人的机智,是不会达到这种效果的。

所谓的口才并非仅指一副伶牙俐齿。真正的能言善辩离不开机敏的才智和灵活的应变。如果空有一副伶牙俐齿而缺乏头脑,纵然说话时滔滔不绝也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使聆听者感到聒噪和厌烦。所以在说话之前,最后先动心、动脑,再动口。

难填的“欲壑”

古巴比伦曾经在人类历史上有“世界首富之都”之称。古巴比伦的富翁们拥有的财富据说可以买下几十座城堡,甚至可以买下好几个国家,他们真正地被人们认为是“富可敌国”。在所有的富翁中,阿卡德是古巴比伦的首富,他最善长致富之道。据说,当时古巴比伦的国王甚至还向阿卡德讨教致富的门路。为了让国家中的所有人都能通过公平合法的途径获得财富,阿卡德决定向大家传授自己的致富经验。其中“卓有成效地控制自己的支出”就是阿卡德向大家传授的重要经验之一。

在传授这一经验之前,阿卡德首先谈到的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如果人们对自己的欲望不加以有效地克制,那人们的所有劳动所得都会被这个深不见底的欲望之壑所吞噬。即使世界上最有钱的富翁,比如我,如果不时时对自己的欲望加以克制,那也会将所有的财富全都散尽;更何况,如果不事先有效地克制自己的欲望,那根本就不会拥有诸多财富。人们的欲望是永远不会完全得到满足的。”

接着,阿卡德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有关满足欲望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农夫,在一次上山砍柴的过程中在悬崖边救了一个翅膀受到严重伤害的天使。天使的翅膀痊愈之后,她告诉农夫自己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天使,因为心地善良的农夫救了自己,所以自己可以满足他三个任何愿望。农夫喜出望外,回到家中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子。妻子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让农夫告诉天使,他们需要整整一屋子的金银珠宝。当看到整屋子都堆满璀璨夺目的珠宝时,他们夫妻吃惊得连嘴都合不拢。但是他们仍然感到不满足,于是农夫和妻子又来到天使那里,告诉天使他们还想得到一望无际的良田,天使同样满足了他们这个愿望,并且告诉他们只剩下一个愿望能够得到满足了。农夫和妻子一边躺在已经属于自己的万顷良田之上,一边想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最后的一个愿望,最后还是精明的妻子有了一个好想法。当再次见到天使时,农夫就按照妻子教给自己的话向天使表达了自己的第三个愿望:“我们希望以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等到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他突然看到自己家中的所有金银珠宝全都没有了,而且万顷良田又变回了原来的荒山野岭。“为什么会这样?”农夫和妻子气愤地问天使,天使告诉他们,“人的欲望会漫无边际地自我膨胀,当膨胀到极点时就会毁灭人心。你们丝毫不控制自己的欲望,还想令自己的欲望全部得到满足,这只会使你们变得更加疯狂直至最终被欲望毁灭,看在农夫救过我的份儿上,我必须在你们被欲望毁灭之前先把你们挽救回来。”

在讲完这个故事之后,阿卡德总结道:“人们心中的欲望就像农田里的杂草,如果不及时清除和治理,那就会疯狂蔓延和膨胀,最后使整个农田全部毁掉。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你都要下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欲望,比如不让自己偷懒、控制饮食以及节省开支等。当你的欲望得到合理控制的时候,你就会积攒下更多的财富。”最后阿卡德说:“记住,在拥有同样进账的前提下,那些能够有效克制自己欲望的人必定比那些任由欲望膨胀的人更容易成为富翁。”

欲壑难填,不要让那些不合理的欲望吞噬你好不容易鼓起的腰包,也不要让无限膨胀的欲望挤掉你所有的智慧。

贪婪的不可救药

有一对兄弟在去城里赶集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须发斑白的老神仙。老神仙说“既然相遇就是有缘,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然后告诉他们,在他们所住地方的附近有一座山,这座山在某一天的某个时辰要张开一个山洞,只要从这个洞口进去就可以看到无数的黄金,这个洞里的黄金随便他们兄弟二人拿,但是必须要在太阳落山之前走出山洞,否则就会被闷死在大山底下。

听到老神仙的话以后,兄弟二人喜不自胜,就等着某一天进入山洞去取做梦都想得到的黄金。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兄弟二人各自拿着自己准备好的袋子进入了山洞。眼前的景象果然如老神仙所说的一模一样,山洞中的黄金简直取之不尽。他们一直往自己的口袋里装啊装,终于,弟弟的口袋装满了,他告诉哥哥该出去了,否则太阳落山之后就永远出不去了。可是哥哥说他的袋子还没装满,弟弟走过去一看,天啊,哥哥准备了一个特制的大袋子,要想把这个袋子装满那真得费一番工夫,可问题是,就算是把这袋子装满了,他也背不出山洞呀。当弟弟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告诉哥哥时,哥哥不屑地说,只要弟弟帮他装满了袋子他就一定能够背出去。于是弟弟只好帮哥哥继续往袋子里装黄金,袋子终于装满了,而太阳就要落山了,于是兄弟二人开始往外走。

一路上,只背着一小袋金子的弟弟走得比较快,可是哥哥却因为装的黄金太多而寸步难行。弟弟就要走到洞口了,他看到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于是告诉哥哥快扔掉些黄金,赶快出来。可是哥哥根本就不听,执意要带着黄金一起走。在太阳落山的一刹那,劝不动哥哥的弟弟无奈地走出了洞口,当他回头再看哥哥时,只看到整座山又像过去一样成为一个整体,根本就没有任何洞口的痕迹,过于贪婪的哥哥和他背负的满满一袋黄金永远地被埋在了山底。

贪婪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原本人一生下来就是赤条条了无牵挂,可是最后人们却不得不因为自己的贪婪而背负太多,最终导致自己负担过于沉重而再也回不到最初的轻松快乐,也无法实现预期的奋斗目标。

取舍之间,孰轻孰重

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年轻时依靠砍柴为生。和当地许多砍柴的樵夫一样,他通常在前一天的傍晚到山上砍柴,第二天一大早再担到集市上去卖。日子虽然过得并不富裕,但是因为当地的树木非常茂盛,所以他还可以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一天,这位樵夫又像往常一样来到山上砍柴。他决定砍一棵粗壮的大树,这样的话明天就可以多卖一些柴了。他用斧头和锯子轮着砍和锯,干了一会儿他感到累极了,于是打算休息休息。休息了片刻之后他又开始砍树。天已经越来越黑了,而他不仅要把这棵树砍倒,而且还要将其运回家里,并将其劈成短柴。为了抓紧时间,他没再休息,一直埋头砍树。眼看着大树就要被锯断了,忽然,大树在他不注意的时候自己倒了下来,并且压在了他的腿上。鲜血顿时从腿股间往外渗,怎么办?如果不能及时脱身,那么他很可能就要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樵夫用尽力气,试图将腿上的大树推开。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简直就是徒劳,该怎么办呢?他开始用尽力气喊人,可是即使他喊破了喉咙也没有人答应。因为天色已经太晚,山上的其他人早已经下山回家了,再说他今天来的地方又是山林的深处,周围最近的人家也有十几里远,人们根本不可能听到他的呼救声。

樵夫知道,自己在这里时间拖得越久危险就越大。看到旁边的锯子,他狠下心用锯子朝自己的腿上用力拉,钻心的疼痛使他一度晕死过去,可是坚定的意志告诉他不能就这样晕过去,因为晕过去就意味着要在不知不觉中因为失血过多而死去。于是忍着剧烈的疼痛,他毫不犹豫地锯断了压在大树下的腿,然后用衣服包好伤口,艰难地爬到了有人居住的地方。

他的命保住了,可是那条腿却不可能再接上。不过医生说,如果不是他当时果断地锯掉压在树下的腿及时来到医院,那么他的生命就会因为拖延太长时间而难以保全。

没有什么能比生命更加宝贵,如果你一时不能分清取舍之间的两种结果孰轻孰重,那你就把眼光放长远一些。须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以己之失量人之过

安妮一直以来都自认为是一个勤快干净的家庭主妇。她每天都要把丈夫和孩子们的脏衣服、家里的床单等物品收到一起清洗,她希望自己的家人每天都能够生活在一个清爽怡人的环境当中。

住在安妮家对面的卡特太太每天也要洗很多衣物。当然了,她也会像安妮一样把洗好的衣物拿到外面的晾衣绳上晾晒。

可是安妮几乎每次透过玻璃看到卡特太太晾衣服的时候都会发现一个问题——卡特太太每次洗的衣服都不干净,上面总是有或大或小的污点。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安妮一看到卡特太太辛辛苦苦收拾家务的模样就感到可笑,“收拾半天又有什么用,连衣服上的污点都洗不干净。真不知道她的丈夫和孩子们怎样体体面面地出门。没准她家的地板和家具也不够干净”。这样想着,安妮又为自己的勤劳感到一阵自豪。

终于有一天,安妮忍不住向丈夫说了自己对卡特太太的看法。在说出这个看法之前,她以为丈夫一定会夸奖自己能干,而且会抚摸着她的肩膀对她说,“我为有你这样一位能干的太太感到自豪”。可是令安妮没有想到的是,丈夫不但没有夸奖自己,反而认为安妮的话根本就不属实,“我每天从卡特家门前经过时,都能看到卡特太太洗的衣物非常干净,根本就没有任何污渍”,丈夫这样对安妮说。

“这不可能,我亲眼看到她晾出来的衣服上污渍斑斑”,安妮打断了丈夫的话。她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丈夫怎么能怀疑自己,而且不说真话。安妮决定第二天和丈夫一起看看卡特太太晾出来的衣服,两个人一起验证一下究竟谁对谁错。尽管丈夫认为这实在没有必要,可是安妮坚决要求这样做,拗不过妻子的丈夫只好答应了妻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