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曾国藩的启示
5432700000028

第28章 附录一曾国藩年表

1811年11月26日(农历十月十一),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今湖南省娄底市)。乳名宽一,本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28岁改国藩。

6岁,入家塾“利见斋”,随父曾麟书读书。

16岁,长沙府童子试第7名。

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

21岁,入湘乡涟滨书院。

23岁,湘乡县试中秀才。

24岁,入岳麓书院,乡试中举人36名。

25、26岁,连考进士,皆名落孙山。

28岁,改名国藩,决心为国藩篱;

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写有恒箴,集中精力追求安心立命、经国济世真学问;勤读史书,培养出“以天下为己任”之志气。

29岁,长子纪泽出生,开始作日记,至终不辍。

30岁,生病,欧阳兆熊、吴廷栋细心护理,结为好友。

31岁,向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读史,另得其指点“终日乾乾”。

32岁,致力程朱理学,每日早起、静坐、读史、谨言、养气、保身、书法、夜不出门,渐有大人相;日记指出“余病根在无恒”。

36岁,养病报国寺,悟“执两用中”大道理。

37岁,升任内阁大学士。

38岁,次子纪鸿生,辑成《曾氏家训》。

39岁,升礼部右侍郎,旋兼兵部右侍郎。

40岁,兼工部右侍郎;上《应诏陈言疏》,直言官场委靡因循,官吏腐败无能;兼吏部左侍郎。

41岁,开始经历最艰难困苦的十年。洪秀全起义;

咸丰登基,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怒掷于地,欲罪之。

42岁,再上《备陈民间疾苦疏》;

回乡奔母丧,逢太平军出广西、攻长沙。

43岁,始患得患失,不敢担任,后奉召以礼部侍郎身份帮同湖南巡抚督办团练,终成湘勇主帅,并在此基础上创建湘军;

太平军定都天京,奏准移驻衡州练兵,建船厂,购洋炮,筹建水师。

44岁,兵败靖港,投水获救。

45岁,石达开攻湘军水营,烧毁战船百余艘,座船被俘,文卷俱失,欲策马以死。

46岁,坐困南昌,太平军内讧。

47岁,父亲去世,咸丰准其在家守制。反省后深悟长傲、多言,为官场致祸的根源。

48岁,出武昌,会胡林翼进兵;给曾国荃写信,应回归老实本性。

49岁,李鸿章前来襄助军务;作《圣哲画像记》;

写日记悟“不恒其德,或承之羞”,须努力向前,将一切闲思维、闲应酬、闲语言扫除净尽,专心一意钻进里面,安身立命,务要换一个人出来。

50岁以后,胜算愈来愈大,转忧为喜。

50岁,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尽抡四部精要”;

太平军攻占江浙一带,咸丰命其撤安庆保江浙,却坚持己见,反倒使朝廷改变旨令。

51岁,指出购买外洋船炮,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之后再演习制造;

攻陷安庆;

定三路进兵之策:曾国荃围攻金陵,左宗棠攻打浙江,李鸿章主攻江苏,“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52岁,力陈中华之难中华当之,绝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

致子信:读书可变气质,由戒烟和从有恒到无恒此二事,知无事不可变。

53岁,登上中国第一艘木刻小火轮,喜而命名为“黄鹄号”。

54岁,攻陷天京。平太平天国有功,封毅勇侯,可世袭。告曾国荃尽快隐退。奏请将湘军遣散,获准。

55岁,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

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

组建江南制造总局。

56岁,连续两次请假,在营调理。

57岁,扩大江南制造厂规模,拟设译书馆等。

58岁,左宗棠上奏,请求下诏促全国大臣学习曾国藩的知人之明;

被封为武英殿大学士,位尊为相,居汉大臣首位,但并无实权;

觐见慈禧太后与同治皇帝;

纪鸿中秀才后几次到府城应试不顺,写信告诫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

59岁,奏请练兵、饬吏、治河为要务。

60岁,肝病日重,右眼失明;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

61岁,上海祝寿。

62岁(1872年),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遣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还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

书告兄弟仕途险恶,必须保重。

同年3月12日,午后散步,突发脚麻,纪泽扶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善终。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