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武进,开“面的”的特别多,那些“面的”为了抢生意,就想方设法拉“散坐儿”,拿“面的”当公共汽车开。
这天雨下得挺大,“面的”司机小王正为拉不着活儿急得在县城转悠,一看商场门口站着个胖子,就把车开了过去,一问,胖子要去崔黄口。小王让胖子上了车,胖子说:“我还有个包儿忘家了,你得跟我回家一趟,我家离这不远,就在前面的居民楼里。”小王说:“没问题,不过你得等我把人拉满了,要不该赔钱了。”说着,就拉着胖子开始转。又转了一大圈儿,小王在一棵树底下看见两个打着伞的小姐,一问,这俩小姐去河北屯。小王一想,胖子去崔黄口,俩小姐去河北屯,不顺道划不来,要是平常这俩小姐就不能拉,可今天下雨,没什么活,小王就让俩小姐也上了车。又转了几圈儿,碰见四个去大良的小伙子,小王心说,麻烦了,去大良得走西道,去崔黄口、河北屯得走东道,不拉四个小伙子太可惜,拉上又得绕一大圈儿没什么赚头,最后一咬牙,算了,还是拉上吧,大雨天的,少赚点就少赚点吧。
四个小伙子一上车,“面的”里可就挤满了,小王就跟着胖子回家取包。可车子开了足有二十多分钟,胖子家还没到。小王急了:“你家到底在哪呀?怎么还不到?”胖子说:“到了到了,马上就到。”又开了十分钟,胖子让小王拐进一个居民区。胖子下车进楼,二十多分钟也不见出来。车上的人急了:“你这车到底还走不走啊?不走我们不坐的!”小王赶紧作揖:“咱再等他五分钟,他要是还不出来咱就走。”又过了几分钟,胖子出来了,身后跟着四位,抬着一个四米宽三米高的一个大包袱。胖子一边走一边喊:“师傅,我这包放哪?”小王一看,好家伙,您这包儿比我的车还大,我怎么拉呀?你还是找个东风挂斗儿吧!一给油门,走了。
车子刚开上公路,俩小姐说话了:“你得先送我们去,我们回家还有急事呢!”小王点头:“行,先送你们去,走东道奔河北屯。”四个小伙子一听:“那不行,你得走西道先送我们去,我们也有急事!”小王跟几位说了半天好话,几位就是不让步。小王一看,算了,这活我没法拉了,你们都下车吧!
几个人下车之后,小王直接就进了酒馆,想借酒冲冲晦气。刚喝两口,就听身后有人说话:“告诉你,要想白坐‘面的’就学我,先在家准备一个大包袱,个儿越大越好,最好包袱比‘面的’还大,‘面的’一见准下跑喽,他一跑,你这车就算白坐了!”小王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刚才坐他车那胖子……
面的司机说完,大伙都乐了:“谁让你们不好好拉客,老拉着客人满大街转悠呢,那还不让人钻空子?”面的司机使劲叹着气:“不转悠不行啊,我们不把车拉满了根本赚不着钱。”
这时,一个留着小背头的男人站了起来:“现在呀,干什么都不易。我是镇江的机关公务员,人们都以为公务员这差事好,实际上公务员这差事才不好干呢,特别是那些当官儿的,谁都不知道谁什么时候倒霉,什么时候走运。”机关公务员捋着小背头,说起了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