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白鸟
5439400000041

第41章 后记

棒槌鸟与小虎队(代后记)

赵郁秀

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首宝人参民间也叫棒槌,有着很多神奇、迷人的传说,什么带红肚兜的白胖小;牵红线线的棒槌女……还有那为追求真情和幸福,以身化鸟、泣血啼唤王敢哥,王敢哥的棒槌鸟的故事……于是,世代放山人手提索罗棍于深山密林跋涉时都醉心于追闻那棒槌鸟的啼叫,渴望见大货,发山、繁茂、幸福、欢乐……

当我于庆祝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举办成果展之后,酝酿主编一套丛书而又遇出版之难上难时,不知哪根神经促使我忽然想到小时候老祖母讲述的棒槌鸟的故事,想到我下乡插队时曾随山民们进入长白山余脉的老林中听到那王敢哥、王敢哥的啼叫;好一个童话似的敢字,使我于一个个出版社碰壁之后心不死,终于觅到了沈阳新社、小社知音者;也是这童话似的啼叫,使我抛弃原拟绿叶青春之类的丛书题名,冠以棒槌鸟小虎队。因为我欲编此书,为孩子们做点奉献的初衷便是:突出地域特色,突出新秀群体,突出时代气息,树立精品意识。时代呼唤精品,孩子渴望精品。

儿童文学作家青黄不接已为当今儿童文学界共识。对辽宁,十年前成立儿童文学学会之时便面临此困惑。当时,辽宁省儿童诗属上乘,而小说、童话等,在全国已有影响并获全国大奖者有吴梦起、胡景芳两位老作家。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者只有任职于乡村民办教师的肖显志一青年(获奖作品为《会流泪的小毛驴》)。有人戏称:俩老头牵一头小毛驴。面对千百万渴望精神食粮的孩子,我们决心变一头小毛驴为一群;不仅会流泪,还应勇猛、咆哮,最好出一群小老虎。于是,以《文学少年》为依托,学会牵头组织,研讨、笔会、评奖,走下去,请上来,排障碍,创条件,十年不懈,辽宁省儿童文学界终于闯出了一群被大江南北公认的东北小虎队。不久前,《中国艺术报》0996年10月11日)以《东北小虎队,虎虎有生气》醒目标题予以介绍。评论家周晓曾评述那种直面少年儿童所面临的现实和人生的共同的文学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你追我赶的创作氛围,也许正是辽宁得以形成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群体的必要条件(《寻求变化的思考与追求》)。徐德霞在《中国艺术报》发表的《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趋向》一文中特别提到近年崛起的颇具个性与实力的东北青年作家群,他们的作品是很有新意、很有特色的。

就是这些很有新意、很有特色的作品,在全国各大少儿报刊曾形成大面积覆盖。遗憾的是,发表了近百万字并多次获奖还无一书出版,因为他们教书育人在贫困山乡,无权无钱。正由此,我才不忘那以身化鸟的童话,吐尽真情,呼唤一个敢字……

现编入《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小虎队卷之六人新作集,是泛称小虎队新秀中曾获过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获过)及获过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特别奖之作者的作品选,长、中、短、微型小说及童话集各有特色,每人一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束沛德同志在总结第三届全囯优秀儿童文学评奖《成缋可喜、美中不足》一文(《人民日报》1996年5月25日)中称:纵观本届评奖……新面孔少……短篇很少或没有,反映农村孩子生活的少。因之,本卷重点推出短篇集3部(一部以微型小说为主)且以反映有着浓郁北方色彩农村少年生活为主。每册均不超过15万字。同时请评论家给以分析、简评,为少年读者导读。于此之后,他们还即将在辽宁、福建、湖南、山西等少儿出版社相继出版长篇小说及短篇作品集,齐展他们的虎虎生气。这也是当今举国上下都热诚关注、培养跨世纪人才,重视儿童文学事业,呈现的可喜局面。

《人民日报》1996年5月30日头版头题发出的《让儿童文学繁花似锦》一文明确提出繁荣儿童文学,振兴儿童文学,建立儿童文学精品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各界关心与支持。遵循此精神,本丛书邀请了教委、妇联等各界领争、专家及京、沪着名儿童文学评论家加入编委会。衷心感谢他们真诚地为孩子们献上的一片爱心。

本丛书以辽宁的小虎队卷为开端,今后拟将在棒槌鸟飞翔的白山黑水之间广集精品佳作,陆续以各具特色之分卷编辑出版,待广大少年读者品评。

辽宁的儿童文学事业得以繁荣发展,首先要感谢敬爱的冰心老人和陈伯吹老人一贯的挚爱和关怀。十年前成立学会之时,陈伯老便不辞辛苦亲自前来祝贺,今又以九十有余高龄冒酷署炎热为我们作序,确使我们深深地感佩。中国儿童文学界有这样德高望重的前辈引路,确是我们晚辈之福,东北小虎队之福,少年儿童读者之福。

本书发稿之际,我们欣喜地收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的题字,我们不仅深深地感佩,更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祖国下一代和为下一代神圣事业默默奉献者的真切关怀,确实是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之福!愿关东棒槌鸟为得福之跨世纪的国家主人放开更嘹亮的歌喉,展开更矫健的翅膀,托起明天的太阳。

注:放山人,即挖参人;索罗棍,满语,即铁犁木长棍,拨草、探路用;见大货,即寻到大参;发山,即丰收。相传,啼叫着王敢哥哥……之音的棒槌鸟在铞里上空盘旋鸣叫,哪里的草丛中便易发现鲜红人参果,深挖易发现人参。

199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