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真爱一个空间
5441000000005

第5章 真爱无限(2)

平凡的真爱

真正的爱常常隐藏在平凡的地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充满了爱。

--唐纳

玛丽莲不止一次想象过他们的银婚典礼:在一个用鲜花装饰着的白色帐篷里,有一个6人管弦乐队;几百个客人拥挤在帐篷内外,丈夫和她交换着钻石手镯;乐队奏起乐曲,他俩摇摇摆摆地跳着舞;然后,爬上游船,打开香槟酒,泪水涟涟的儿女们在码头上向他们挥手……

而实际情况呢?孩子们把两个汉堡包和几个热狗扔在烤架上,扔得乱七八糟的食品等着他们去收拾,桌子上是他们互赠的礼物:一件看起来什么人都能穿的浴衣,一瓶带喷嘴的淋浴剂。

25年了。玛丽莲时时感到,她和丈夫几乎成了一个人:思想、经历、观点和处理事情的办法已经完全融为一体。

有时玛丽莲会奇怪,在这25年间,她究竟都为他做了些什么,而他又做了什么,让他们互相不能割舍?他不是个兴趣广泛的人,只是偶尔和不多的好友一起散散步,钓钓鱼,她也不是一个脾气温顺的女人,每一个或者两个星期中都要有一把把蔬菜扔到他身上,怒气冲冲地告诉他,她不喜欢总吃同样的食品。现在,她第一次想到,他是否知道她有什么烦恼,是否想过什么办法为她解忧?

丈夫从烤架上拿起最后一个汉堡包,问玛丽莲想不想吃。

“你知道,理查德给利丝买了一枚贵重的钻戒,她给他买了一件长毛皮大衣。”玛丽莲说。

“住在这么热的地方,毛皮大衣有什么用?”他笑着回答。

他开始收拾东西。玛丽莲看着他。

他们一起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3次流产,住过5所房子,养育了3个孩子,用过9辆汽车,有23件家具,度过7次旅行假期,换过12种工作,共有19个银行存折和3张信用卡。

玛丽莲给他剪头发,掖好过33 488次右边的衬衣领子;玛丽莲每次怀孕时,他就给玛丽莲洗脚;有18 675次在玛丽莲用完车后,他把车子停到它该停的地方。

他们共用牙膏、橱柜,共有账单和亲戚,同时,他们也相互分享友情和信任……难道这就是他们在一起生活子25年的一切?

丈夫走过来,对玛丽莲说:“我给你准备了一件礼物。”

“什么?”玛丽莲惊喜的问。

“闭上你的眼睛。”

当玛丽莲睁开眼睛时,只见他捧着一棵养在泡菜坛子里的椰菜花。

“我一直偷偷地养着它,叫孩子们看见,就该把它毁了。”他乐滋滋地说,“我知道你喜欢椰菜花。”

给真爱一个空间:也许,爱情就藏在这些琐碎、简单的事情之中。生活中到处充满爱,学会从琐碎、平常的事情中去发掘你的爱,你会找到爱的真谛。爱就是从细微中体会出来的滋味。真正的爱永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克服障碍的力量

爱是驱使我们前进的最伟大的动力,爱是指引我们行动的最成功的力量。

--果戈里

德克萨斯州有位单身妈妈艾丽,带着一个一岁大的女儿安妮,住在一所公寓的五楼。

妈妈艾丽依照德州传统的方式教育女儿,教导女儿过着规律的生活。而小安妮也乖巧地听从母亲的教导,凡事按部就班、中规中矩,十分讨人喜欢。

小安妮每天规律地在早上十点钟起床,而艾丽则利用早上女儿还未起床的这段时间,上菜市场买菜、处理一些琐事。

这一天,艾丽和往常一样,上午九点钟左右,从市场回来,到了居住的公寓附近,遇上邻居太太,便站在路边闲聊了几句。却不料,一向规律的小安妮,今天不知怎地,竟然提早起床,在家中四处找不着妈妈,遂自行爬到窗台往下看。

正在和人聊天的艾丽,不经意地抬头看了看自己的五楼公寓,居然看到了小安妮趴在窗台上向她挥手。艾丽一看之下,大惊失色,慌忙地向安妮做手势,叫她不要乱动,生怕小安妮一不留神,失足跌下来。

而在窗边的小安妮见到妈妈的手势,误以为妈妈要她下去,一向乖巧的她,登时就从窗台上爬了出来。仓皇的艾丽见到安妮从五层楼的高处坠落,想也不想,立即抛下手中所有的物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跑百米的惊人速度,奔向安妮坠落的地方。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由五楼坠落的小安妮,被及时赶到的艾丽,伸出双手接了个正着。安妮还不知自己刚刚从鬼门关绕了一圈回来,直望着妈妈傻笑。

这个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吸引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来到出事的现场,用和小安妮同等重量的物体,从五楼丢下,再请日本当时百米赛跑的全国记录保持人,从艾丽当时站立的地点开始跑,试图接住坠下的物体。但试验的结果,往往选手跑不了两三步,实验物体便已坠地,更不要说去接住它了。

专家们也请当事人艾丽试着跑了几回,结果当然比选手的表现更加差劲,根本不可能再次接住五楼坠下的实验物。因此,专家们得到一个结论,除非将坠下的试验物体,换成原先的安妮,否则,绝对不可能来得及接住的。问题是,艾丽当然不肯再来一次。毕竟小安妮是单身艾丽仅有的一切。

给真爱一个空间:生命在最急迫的困境当中,会激发出最大的潜能!这是众所皆知的。重要的是,如果再加上“爱”的力量,将会无所不能!

没有上锁的门

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没有母爱那样无私,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高贵的真爱。

--罗兰德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个小女孩像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样,厌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和父母的管制。

她离开了家,决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经历多次挫折打击后,她日渐沉沦,最终走上街头,开始出卖肉体。

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这期间,母女从没有任何联系。可当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后,就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挂在这儿,行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几个月后,这个女孩子懒洋洋地晃进一家收容所,那儿,等着她的是一份免费午餐。她排着队,心不在焉,双眼漫无目的地从告示栏里随意扫过。就在那一瞬,她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那会是我的母亲吗?”

她挤出人群,上前观看。不错!那就是她的母亲,底下有行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她站在那里,泣不成声。这会是真的吗?

这时,天已黑了下来,但她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

站在门口,任性的女儿迟疑了一下,该不该进去?终于她敲响了门,奇怪!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是有贼闯了进来。记挂着母亲的安危,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正安然地睡觉。

她把母亲摇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儿回来了!”

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干眼泪,果真是女儿。娘儿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女儿问:“门怎么没有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柔柔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过锁。”

给真爱一个空间:母爱是最伟大的,它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无论你优秀还是普通,甚至是……母爱之门永不会关闭,它时刻向每一个子女敞开着,母爱永远是儿女最温暖的亲吻。

真正的帮助

希望是引导人生的路标,没有希望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因为他已在人生之路上迷失了自我。

--巴法利

一次8.2级的地震几乎铲平了美国的小石镇,在不到4分钟的短短时间里,3万多人因此丧生!

在一阵破坏与混乱之中,有位父亲将他的妻子安全地安置好了以后,跑到他儿子就读的学校,然而他迎面所见的,却是被夷为平地的校园。

看到这令人伤心的一幕,他想起了曾经对儿子做出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在你身边。”至此,父亲热泪满眶。面对看起来是如此绝望的瓦砾堆,父亲的脑中仍记着他对儿子的诺言。

他开始努力回想儿子每天早上上学的必经之路,终于记起儿子的教室应该就在那幢建筑物边上,他跑到那儿,开始在碎石瓦砾中挖掘搜寻儿子的下落。

当父亲正在挖掘时,其他悲伤的学生家长赶到现场,悲伤欲绝地叫着:“我的儿子呀!”“我的女儿呀!”有些好意的家长试着把这位父亲劝离现场,告诉他“一切都太迟了!”“无济于事的。”“算了吧!”等等。

面对这种劝告,这位父亲只是一一回答他们:“你们要帮助我吗?”然后继续进行挖掘工作,一瓦一砾地寻找他的儿子。

不久,消防队队长出现了,也试着把这位父亲劝走,对他说:“火灾频传,处处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你留在这里太危险了,这边的事我们会处理,你快点回家吧!”

而父亲却仍然回答着:“你们要帮助我吗?”

警察也赶到现场,同样让父亲离开。这位父亲依旧回答:“你们要帮助我吗?”

然而,却没有一个人帮助他。

只为了要知道亲爱的儿子是生是死,父亲独自一人鼓起勇气,继续进行他的工作。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挖掘的工作持续了38小时之后,父亲推开了块大石头,听到了儿子的声音。父亲尖叫着:“阿曼!”他听到回音:“爸爸吗?是我,爸爸,我告诉其他的小朋友说,如果你活着,你会来救我。如果我获救时,他们也获救了。你答应过我的:“不论发生什么事你都会在我身边”,你做到了,爸爸!”

“你那里的情况怎样?”父亲问。

“我们有33个,其中只有14个活着。爸爸,我们好害怕,又渴又饿,谢天谢地,你在这儿。教室倒塌时,刚好形成一个三角形的洞,救了我们。”

“快出来吧!儿子!”

“不,爸爸,让其他小朋友先出去吧!因为我知道你会接我的!不管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都会在我身边!”

给真爱一个空间:如果你自己都觉着没希望了,谁还能给你希望呢?不到最后,坚决不要放弃任何一丝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希望。坚定地循着自己的希望出发,直到尽力实现这个希望。

盛开的鲜花

最美好的玫瑰花永远是盛开在茂密的草丛中。

--尼采

一连好几年,这位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她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见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说:“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过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哀伤,毫无光彩。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献花。”守墓人答道。

“对,给我儿子。”

“我一次也没忘了放花,夫人。”

“今天我亲自来,”夫人温柔地说,“因为医生证实我活不了几个礼拜。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意思了。我只是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一些花。”

守墓人眨巴着眼睛,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我说,夫人,这几年您常寄钱来买花,我总觉得可惜。”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的?”

“是的,夫人,你别见怪。我是想起来自己常去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他们爱看花,爱闻花。那儿都是活人,可这墓里的人哪个活着?”

老夫人没有做声。她只是默默地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守墓人后悔自己刚才说的一番话太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给孤儿院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给真爱一个空间:活着要对别人有些用处才能快活,才能够使自己身心健康;鲜花摆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出最吸引人的芳香。任何事物都应该出现在它应当出现的地方,才能最大地发挥它的价值。

把敌人也要当人

爱你的仇敌吧,就像爱你的兄弟,因为爱可以溶解一切仇恨。

--梭罗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了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寇杀死了。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一笔血债。

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得住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她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共同人性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这些人已经不是敌人了。这些人已经是人了……

给真爱一个空间:究竟是把敌人变成人,还是把人变成敌人,这里体现了人类灵魂走向的两种可能性:一种走向通往天使,一种走向通往魔鬼。人类真是一个极其奇怪的群体,他们高贵的时候那么高贵,凶狠下流的时候竟然那么不讲道理。

女孩的《家庭新闻》

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珍珠、玛瑙、钻石……而是亲人间的真情,亲情永远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伏尔泰

鲍勃因为工作关系,要阅读许多种刊物,其中最喜欢的一本,名叫《家庭新闻》。它的主编是伊利诺斯州莱尔镇14岁的女孩希瑟·柯克。

希瑟认为她所有的亲戚都应该知道彼此的近况,因此每隔几个月,她就编一期《家庭新闻》。她母亲把它复印50份,她就把它们一一寄出。收到《家庭新闻》的亲戚有73人,分别在九个州,年龄从4岁到94岁。由于这份报,希瑟的家庭能够保持联系,这是大多数家庭都办不到的。

鲍勃喜欢《家庭新闻》,是因为它温馨亲切,那上面写的都是些普通而简单的话语,但对于阅读它的人来说,却十分有用。

以下是它的一些“报道”:

“凯文参加高尔夫球比赛,在他那一组得了第一名,他开心极了!”

“麦特长出了第二颗牙。他整天在地上来回跑,到他想到的地方去。”

“奶奶、希瑟和凯文一起把落叶扫到一起,然后在后院把它们烧掉。发出很多烟,飘到了街上。”

“斯提夫买了辆新的小货车,深蓝色的,你简直可以住在里面。”

“希瑟开始编《家庭新闻》时,只有七岁。”她母亲珍妮·艾腾朵夫说,“那时我没有预料它能维持到今天。可是对她和我们家里每个人来说,这刊物显然很重要。它发扬了一种团结作用。我的小叔汤姆捐钱买邮票。叔叔法兰克从不写信给别人,但居然写信给希瑟,请她继续出报--他不可能收到比它更重要的报纸。”

希瑟不认为编这份报是苦差。

“它很有趣,”她说,“我一有时间就去拜访亲人,看有没有新鲜事,然后发表在下一期,最令我开心的事情是听到亲人说它对他们多么重要。我计划一直编下去,直到我真正老了--比方说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