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5441500000012

第12章 交谈之道(3)

其五,不问经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因为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他的背景,是和收入一样的性质。名牌大学的本科生,不应该问外校的学生是哪个学校的,万一对方是专科生呢?万一是非重点呢?万一不是正规军是游击队呢?此外,还有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区别呢。所以说,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让别人不高兴。切记不谈学历。另外不谈什么呢?不谈从业经历。别追问人家以前在哪里干过啊?跟谁做事啊?是什么职业啊?还有,就是籍贯问题一般也不问。比如,我经常向一些北京、上海的朋友们私下提建议,当你听到别人有外地口音的时候,千万别说:不是北京人,不是上海人吧。这句话里的优越感太强,别人会感觉你有排外的心理。你住在大城市,但是别人却住在小城市。你那样问了,别人就会感到不舒服。

此外,遇见外国朋友的时候,我们除了上面的五不问之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外国朋友不喜欢被询问他们的政治见解与宗教信仰。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什么党的,什么派的,信什么教的,哪个教派的,这些都不要问他们,因为这些事情完全属于他的个人行为,所以不应该打探。

其次,外国朋友不喜欢被询问他们现在忙什么呢。中国人打招呼的时候爱问别人:吃了吗,忙什么呢,到哪儿去了。可这些问题都是外国人所不喜欢回答的。他们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他们认为:忙什么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比如,我在研究什么东西,我忙到什么环节就意味着我的进程如何。这些都是个人隐私。你若是知道了,透露了我的老底,我自己的工作还干不干啊。

最后,外国朋友不喜欢被询问家住何处。家住何处,属于很多外国人的一项个人秘密。我们刚才讲了,一个人的居住状况,肯定与个人的收入﹑能力﹑经济状况都是有直接关系的。

我们所说的这些不谈的问题,都是要看谈话对象的。有的人喜欢谈,有的人不喜欢谈。有人就说了,金教授你说的这些问题都是我最爱谈的啊,不谈的话我就没有话题可说了。

我反复强调:谈话永远都是要看对象的。个人的喜好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人际关系不一样,谈话的深度与广度往往多有不同。选择具体话题时,关键是要看彼此之间的关系如何。

关系好的话,则可无话不谈。夫妻之间无话不谈,而且谈的比较随意。外人之间就不能太随意了。像健康问题,一般离退休老人就比较喜欢谈论。两个老人见面,常规的开场白往往就是:身体好吗?老何不在了,老王身体又坏了,老马差不多了,老吴也快了。人与人所关心的问题往往也不一样。那天一个孩子就和我说:伯伯,你讲的隐私问题并不完全,有个最重要的隐私你没有提到。我问是什么啊?答:孩子考了多少分,不能问是吧?那是孩子所关注的事情。不一样的人,想的事情通常也不一样。其实最不该问的还是年龄和收入,随便向别人打探此二者,可能会产生妨碍交际的效果。在我们所讲的不问不谈里面,这两个是最忌讳的话题。

第三,不谈涉及国家机密和行业机密的内容。人们往往都有好奇心,这是很正常的。不少人希望知道别人的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是有底线的。个人隐私就是底线;国家机密与行业机密也是底线。对于个人,不宜问隐私;国家机密和行业机密,也是不可以随便去打探的。我们国家有国家安全法和保密法。信口开河,会给别人不能被信任的感觉;打探机密则是违法乱纪。

第四,不谈非议交往对象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不能随便讲他人的坏话。比如,我到你家里做客,我就必须坚持“客不责主”。你请我吃饭,你老婆做的菜不好吃,我也得说好吃啊。但是有的人并不这样,人家结婚了请他吃饭,是人家请的啊。他去是去了,可偏要对人家所提供的饭菜挑剔一番。

跟对方不熟悉的话,打交道的时候不能随便乱说,否则就会惹火烧身。

有一次,一名日本人到我这里来。当时,日本的皇太子刚刚结婚不久,还没有生孩子。但是很多人比较关心这件事,它涉及到日本的皇位继承问题。那位日本专家坐下,我们有一名同志就问:“请问,皇太子妃怀孕了吗?”还好那个日本人不懂汉语,所以我就笑着告诉这位先生:你可以出去了。问这话的人问我为什么?我说你又不是她公公,她怀不怀孕关你什么事情啊。你为什么非要对人家来宾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第五,不谈诋毁领导、同行、同事的内容。常言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我们可以向别人提意见和建议,也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但却家丑不可外扬。在外人面前,说到自己的老师,提及自己的同事、同学的时候,一定要主动维护他们。这是一个人的教养问题。你的母亲对你再不好,你能在外人面前谴责她吗?骂了妈妈,就是骂自己啊。你是她生的啊。她素质不高,你骂她的话,你的素质高到哪里去啊?其实,这里也包含一个人的个人品格问题。

第六,不谈庸俗低级的内容。什么家长里短﹑小道消息﹑男女关系﹑凶杀惨案﹑黄色段子等等,这些都是格调内容庸俗的东西,是我们在与别人交谈时所不能涉及的话题。

在正式场合,通常我们该谈什么内容呢?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另外一个问题,“有所为”。除了“有所不为”的话题之外,我们要谈的“有所为”的话题都有什么呢?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我们在此有所谓“社交四宜谈”之说。

第一,宜谈双方拟定的话题。比如,我打算买你的车了,当然我就要围绕着车的话题展开与你的谈话。和售车的、售楼的,就要谈车价和房价。谈话时,往往必须就事论事。双方拟定的话题,就是正式场合所应该谈论的话题。

第二,宜谈格调高雅的问题。与别人交谈时,最好选择一些能够体现你的见识或阅历的话题。要选择有文化、有品位的话题谈,这样做等于自己介绍自己啊。在人际交往中,既要了解别人,也要让别人了解自己、接受自己。通过谈话使对方了解自己的格调和素养,这是一种非常理智的选择。历史的问题﹑哲学的问题﹑时下的政治热点问题等等,都是格调高雅的问题,都是可以作为谈话内容的。

第三,宜选轻松愉快的话题。男士和女士喜欢的话题,往往是不一样的。在大学里面,男生和女生喜欢的东西,真的不大一样。男生爱踢足球,女生也喜欢足球。但别忘记:大部分女孩是因为爱某个男孩子,才舍命陪君子跟他去看球的。

有些话题太沉重了,谈起来并不太好。比如,你结婚了,我能在你婚礼喜筵上跟你谈预防爱滋病吗?那种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是在喜筵上谈,就有点不合时宜。因为场合不对,太压抑,太沉重。你跟一些女孩子谈逻辑学问题,谈军事问题,谈哲学思辩方面的问题,谈先进的核技术﹑核武器﹑核设施﹑冷兵器﹑热兵器,是不是能把人家谈晕。我看得晕。你要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问题。

比如,电影电视﹑名胜风光﹑烹饪小吃﹑休闲方式等等,都是通常适合与人谈论的轻松愉快的话题。这些话题都很轻松。此时我们一般不打探隐私,但是明星不在此列。当然这些都是根据聊天对象的兴奋点去谈的。实在没得谈,男人可以谈足球,可以谈军事;女人可以谈化妆品,谈时尚啊。别的真的没得说了,还有一个话题--天气好吗?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啊。你到外地去的话,问问天气,虽是没话找话,但也聊胜于无了。

第四,宜谈对方所擅长的话题。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向对方请教他所擅长的问题,其实是最容易讨巧的话题。此举还可以表示你的教养以及对对方的尊重,可谓一石三鸟。其一,你给了对方一个表现他的特长的机会。在交谈中,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未必是对方感兴趣的东西,所以你要给对方一个表现的机会。其二,显得我们自己虚心好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让对方表现而不是自我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谦虚。其三,可以以静制动。我们讲过:言多语失。少说话,则少出错,何乐而不为啊。当你和长辈、学者相处的时候,谈这个问题是最好的选择之一。但是,一定要确定是他最擅长的话题,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你问我:大S小S是谁,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她们姓徐,还有什么什么媛。你问我:Twins是谁?我好像就知道是两个小女孩。你要让我再说具体的,我就不知道谁是谁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你问陈景润:琼瑶最优秀的作品是哪部?恐怕没有哥德巴赫猜想让他更擅长、更清楚罢。所以说,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不能就其短、抑其长,那样会让对方尴尬和难堪。

总的来说,我们所说的以上这四个话题,都是交谈时应该优先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