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公务礼仪
5441500000025

第25章 娱乐休闲(1)

所谓娱乐休闲,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玩。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玩法。但是就日常交往和生活而言,一个人的玩法存在着一个品位的问题,存在着一个社会公德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一个礼仪上的问题。目前,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比如双休日,比如放大假,比如出国观光旅游,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不会玩儿,玩得是不是舒服,不仅是个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个人形象、民族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问题。有鉴于此,本篇将详细地为你讲解有关娱乐休闲的礼仪,包括交际舞会的礼仪、观看演出的礼仪、观众旅游的礼仪等等。

首先,我来谈一谈交际舞会的礼仪。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参加舞会。比如,有的是家庭舞会。周末了,大家聚一聚,载歌载舞,兴高采烈。有的可能是商务应酬、公司庆典、开业仪式。那时跳跳交际舞,则可能是一个连带性的娱乐项目。大家聚餐结束共舞一曲,丰富一下自己的业余生活嘛。

所谓的交际舞会,其实是以社交为目的的一种舞会。我经常跟朋友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你的朋友都是在哪种场合认识的?不妨在闲暇的时候掰着自己的手指数一数:你目前的好朋友大概有几位,这几位好朋友又是从哪里认识的?我们会发现,我们朋友多数都是一些同学、邻居、业务伙伴或社交上的朋友。那么你社交上的朋友又是在哪种场合认识的呢?我们不至于在街上或者在公共汽车上、地铁上,见到一个异性就说:我想认识你。这样的行为,肯定会遭到拒绝或者否定。这不是我们能够认识他人的地方,只有在宴会、舞会、音乐会这样一类的社交场合中,才是认识他人的好地方。

在比较重要的交际舞会上,请谁跳舞通常有着特别的讲究。

如果你组织过舞会,你就会知道,组织舞会需要巧妙的技巧。一般来讲,每一个参加舞会的人至少需要邀请一位异性到场。按照国际惯例来讲,这位异性和自己可以是任何关系--老婆或老公、男朋友或女朋友、姐姐或其弟弟、女同事或男同事,甚至老姐、老妈、哥哥、妹妹都可以,但其必须是异性。你明白其中的奥妙吗?这样做,才可以使参加舞会的男女比例均衡。否则我们就会遇到麻烦,比如,在煤矿、钢铁厂、医院这些职业场所,男女比例很不均衡。如果不考虑到这一点,舞会就会出现尴尬的场面。经常有这样的同志,没有异性可邀请或者被邀请,就跟椅子进行操练,那样总比自己在那儿傻站要强吧?所以大家都带一个异性去,就容易实现性别上的比例均衡。

但是,舞会也有自己的规定:第一支舞曲必须和自己一同前往的那个人跳,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邀请与你一同前来的人跳第一支舞,这是礼貌的表现。如果还想继续邀请他,只有唯一一次机会,那就是最后一支告别舞曲。

除此之外,在舞会上你要想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就要请不同的人跳舞。比如,出于礼貌,你应该邀请举办舞会的男女主人。如果我是一位男士,在舞会上我肯定会邀请女主人跳舞。当然,她同不同意是她自己的选择,但是我必须以礼相待。舞会上,我会经常告诉别人,你们最好去请请我老婆。说实话,如果有十个、八个帅哥邀请我老婆,我会很有面子,那说明我老婆是个秀外慧中的大美人啊。面对同样的场景,你的丈夫或者妻子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在舞会上没人邀请你,你会多寂寞啊。所以邀请女主人,实际上是在向男主人表示尊重。

那么作为舞会主人应该怎么做?他的第一支舞曲应该与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跳,第二支舞曲则应该邀请场上地位最高的贵宾跳。比如,我是男主人,第一支曲子与我的妻子跳,第二支曲子就应该与在场的地位最高的那位男士的妻子跳。假设有一位大使和大使夫人一同参加我所举办的舞会,他是舞会上地位最高的客人,那么第二支舞曲我就应该邀请大使夫人,此举表示了对大使尊重。

此外,我还需要邀请哪些人呢?如果有想认识的人,直接上前问好是很不妥当的。那么我会邀请他的妻子或者他的女儿跳舞,等我再把他的妻子或者女儿送回去的时候,不就很自然地与他本人认识了吗?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碰到熟人。比如,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老师,这是我新婚不久的妻子。”那我就必须邀请他的妻子跳上一曲。对方同意与否悉听尊便,但我必须在礼节上做到位。

此外,交际舞会还有着很多其他的基本礼仪。例如,舞曲的选择。交谊舞曲,最好是现场演奏。倘若不是现场演奏,播放唱片也是有讲究的。音乐要有张有弛,有松有紧,有快有慢。如果从头到尾都是狂欢音乐,那将是一场十分累人、十分折腾人的舞会。所以舞会上的音乐必须一张一弛,有快有慢;有曲调高昂的,也有轻松舒缓的;要给大家创造出一种用于调节身体的氛围。再就是,国际舞会和正规舞会的结束曲都应该是《一路平安》。这首苏格兰民谣,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友谊地久天长》。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逛商场或者参加舞会,只要这支曲子一放,意思就很明确:离场的时间到了。它是一种有意的暗示,也是一种善意提醒。

记得我当大学生的那个年代,国内很多的舞会上就没有这种礼节性的暗示。那时正当我们高兴地跳着舞的时候,主人会突然告诉你:“要拉电闸了,你们快走吧,不走我就拉闸了。”他就这样“残酷”地破坏了你的美好心情。舞会的结束曲到底是哪一支曲子?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你应该知道,《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曲子是不能随便演奏或播放的。

很多年以前,我接待过一位英国客人,他住在酒店里。那天,这位英国客人告诉我:“金,请你帮一个忙。”

我问:“什么事?”

他说:“我要过生日了。这家酒店的服务不错,我想在这儿办个生日Party。但是我在这儿没有几个熟人,你能不能帮我个忙,邀请几位熟人来,否则我会很寂寞。”

我说:“行啊。”

我找来十几位朋友,大家准时到达了他的生日Party。我们刚一进去,就听见了《友谊地久天长》的演奏。结果把那个英国人气坏了,他问道:“这里为什么耍我?”

我问:“怎么回事?”

答:“我刚进来,他们就让我回家。”

后来,我去问了主办方。原来主办方是出于好意,结果却弄巧成拙了。他们知道他是英国人,以为这首英国曲子肯定会是他所喜欢的,却没想到原来它是一首告别曲。

在交谊舞会上,还有几条非常重要的礼仪规则需要跟大家一提。

第一,请舞伴时有其讲究。一般的游戏规则是:男士邀请女士。舞会礼仪来源于西方。西方礼仪讲究“女士优先”,所以男士请女士时,女士是可以拒绝的。简单地说,就是女士拥有选择权。那么,现代社会推崇男女平等,女士可不可以邀请男士呢?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既然是“女士优先”,所以男士便没有选择权。女士邀请男士时,男士则是不可以拒绝的。所以我经常会提醒男士:如果你不会跳舞,就千万不要去。

例如,我是工会主席,今年的五四青年节,我要向本单位聚会的男女青年表示祝贺。那种时候,说完了祝大家节日快乐,我就要立刻离开。否则,我身边的一位女青年邀请我:“主席,请你跳舞好吗?”我说:“不好,我只会踩人。”那么人家就可能会认为我看不起她,就可能会伤了她的自尊。所以当女士邀请男士时,男士肯定是不能拒绝的。

又如,奥运期间如果你有机会和运动员或者外国游客一块联欢,那么请你注意:按照国际惯例,交谊舞会上同性之间不能共舞。特别要注意,有西方欧美客人在场时,只能男女之间跳舞。在国际交往之中的正规场合里,男士之间跳舞就像两个男人住在酒店的同一间房子里一样,别人会怀疑他们是同性恋。我就遇到过下面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次,单身的加拿大朋友威廉斯去参加一场舞会。当时他去晚了,舞会上没有异性再让他邀请。舞会的主办者是中方的一位男经理。看到威廉斯一个人在那儿寂寞地站着,他走过去说:“威廉斯,我请你跳舞好吗?”吓得老威扭头就跑。

这位中方经理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便追了出去。威廉斯看到他追了出来,吓得开车从北京躲到天津去了。中方经理急了,给我打电话询问:“为什么我请他跳舞,他却跑了?”

我说:“你当时的所作所为,对他而言叫做性骚扰。”

因此,在国际交往中,男士是不可以邀请同性跳舞的。那么女士之间呢?我们说过,国际礼仪讲究“女士优先”,女士邀请女士因此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你是女性,我还是建议你不要邀请女士,因为那样做会给人们带来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你一直没有受到男士的邀请,所以很寂寞。两个女士在一起跳舞,等于向在场的所有男士们发出求救信号:“弟兄们,请注意,目前还没有男人请我们两个,我们两个太没有面子了,所以就奋起自救了,请你们在场的哪位绅士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英雄救美吧!SOS!”说实话,如果你在别人眼里到了那种境界,是很没有面子的。宁可回家,也别在舞会上出现这样的情况。因此,在一般场合,女性之间最好不要共舞。

第二,拒绝邀请要懂礼貌。刚才讲了,男士邀请女士,女士是可以拒绝的。但女士也要注意场合,拒绝别人时要待之以礼,不能乱来。切勿说什么:“你是谁啊,我不认识你,一边待着去!”我还见过厉害的,有的女士一扭头,给人家一个后脑勺。有一次我见过一个最狠的拒绝者,她当时拿出一面镜子,让人家邀请者去照照自己。那样做就太没有礼貌了。不愿意与人家跳舞,也没有必要对人家进行人身攻击和侮辱,这是一种常识。我们曾经说过,礼仪是讲究沟通的,那么在舞会上也有约定俗成的具体语言,当别人说:请你跳支曲子吧?你说不愿意。人家说请你跳舞吧?你说不跳。这都是不应该出现在那种社交场合里的语言。

最标准的拒绝别人邀请的说法是什么呢?首先应该说“谢谢”、“抱歉”或“对不起”,然后再告诉对方“有人邀请过我了”,这是最恰当的拒绝的语言。想想看,一个人在这儿站着或者坐着,如果有人请她,她早就下舞池去了。她一个人在这儿站着或者坐着,不就意味着没有人请吗?但是她说这些话的意思很明了了,她照顾你的尊严,给你留面子,给你台阶下,这是非常文明的一种拒绝他人的办法。可是,我一定要提醒大家注意,尤其是女士需要注意:当你用这种方式拒绝一个男人时,你要瞪大眼睛看准了,那人是不是容易沟通的那种人。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这种表达方式是一种行话。听不懂的人,我的的确确见过。

那天,一个女孩子对邀她跳舞的男士说:“不好意思,有人请我了。”

那位马上就问:“谁请的?怎么没见到人呢?”

这样子大家都会很尴尬了。当然我还见过更有意思的男士,你不是说有人请你了吗?他说:“没事,过一会儿我再来吧。”女孩子如果说:“下一支曲子也有人约了。”本想以此话断了他的后路,可没准儿人家会接着说:“没关系,那我最后再来。你等着我,咱俩不见不散。”所以刚才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你说的话,务必要让对方听得懂。

此外,拒绝他人还有一种说法:“我不熟悉这首乐曲,我不会跳这种舞。”聪明的男同志心里应该都有数,相对来讲,在舞会上,女士的位置比较被动,有男士带着她转几圈,她就可以学会了。女性在音乐和舞蹈方面的敏感性比男性要强,她很容易学会这些东西。在一般情况下,一位女性告诉你她不会跳这支曲子、不熟悉这支曲子,其实她的意思就是不想和你跳舞,你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那时,被拒绝者的得体表现应该是马上说:“啊,是这样,那太遗憾了。”接着便有礼貌地离开。

作为女士也要注意,如果你碰到的是一个智商不高的人还不分对象地那么说,就要自认倒霉了。我就见到过这样的例子:一位女士对邀其跳舞的人说:“我不会跳这支曲子。”那个帅哥说:“没关系,我教你。我包教包会,今天不把你教会,我就不走。”那就惨了,这位女士当时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了。要明白,礼仪就是沟通之道。你做任何事情,都要看准对象去讲规矩,只懂规矩不看对象,这规矩等于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