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礼仪金说:国际礼仪
5441600000034

第34章 在意大利的你

大家好!在这一篇里,我将介绍一下你在意大利时所需要注意的风俗习惯与礼仪规范的具体要点。

南欧的亚平宁半岛仿佛一只巨大的马靴,斜踩在地中海的边缘。亚德里亚海的浪涛,记录着意大利这个千年文明之国辉煌的历史。今天的意大利,有米兰风情万种的时装,有举国为之疯狂的足球,更有威尼斯历久不衰的水城风光。在意大利,你会为其丰富的古罗马文化和历史遗迹所陶醉。而你所希望的,也许是更快地与意大利人相交往,并且适应其环境。

在意大利,人们对于自己的姓名是很重视的。他们的姓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名在前,姓在后。妇女婚后多随夫姓,也有一些女士用男女双方的姓。这些都是登记入册的。在意大利,变动自己的名字是大事,必须由法律部门批准,否则改了也无效。

在具体的称呼中,意大利人有自己的一些习惯。在较正式的场合,你应称其全名、全姓,如果是当面与意大利人打招呼,你最好能在其姓前面冠以先生、小姐、女士等称呼。一般泛泛而交的人,那就可以仅称其姓。如果你们比较熟,则可以一律互称对方的名字。

对意大利女士,你最好事先弄清其是否结婚,不要想当然地乱称呼。因为在意大利,女士们是很在乎这一点的。无论你称已婚者为“小姐”,还是叫未婚者为“太太”,都极不妥当。

你若真没打听清楚,那不妨先低头看其戒指,说不定能给你一些启示。在意大利,已婚者必定在左手无名指上戴有戒指。不过,定婚而未结婚者也将戒指戴在那里,你若注意一下就能区别开:此二者在款式上是绝对不同的。你可以事先向意大利人请教一下。

日常生活中,意大利人特别喜欢用一些手势、表情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例如,要是对什么事不太清楚,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表情:一边耸肩,一边向外伸出手掌,还往往同时会撇撇嘴。

在欧美极为流行的“OK”手势也流行于意大利,其意为:“好”,或“一切顺利”。在中国等许多国家,你若是对人伸出食指,并来回摆动,对方往往必然会大怒。可是在意大利,你完全可以以此手势来表示自己对人或事的否定。

在餐桌上,你也可以借助手势与别人进行交流。例如,你如果久等还不见主人开饭,就可以将五指并拢,手心对着胃部来回转动,那就是告诉主人“我饿了”。在用餐时,你将食指顶住面颊来回转动。它表示“菜的味道非常好”。

要是意大利人对谁不满,那他们多会五指并拢,以食指侧面碰击额头,这就等于说别人是“笨蛋”。

在那里,你要是想叫一个熟人过来,可以伸出手,手背向下,向其招呼。切不可反过来,那就成了唤狗的动作了。在这一点上,他们与中国人的习惯正好相反。

中国人常说:“摇头不算点头算”。可在意大利,这句话也得打一个问号呢。如果你去那不勒斯,要对什么事表示否定,那你就不能摇头,而应将头向后仰。如果是坚决否定,那最好用自己的手敲自己的下巴。

在意大利,经常有足球比赛。每当此时,人们都成群结队地去观看比赛。而在赛场上,球迷们感情丰富,时而狂喜、时而大怒,并且手舞足蹈,尽情倾泻心中的情绪。

你不要因此以为意大利人爱吵闹,无教养。只要你一走进那辉煌的歌剧院时,你就会发现意大利人的另一面。在那里,全场观众都会静静地观看演出。一些老“票友”则会凝神定气,轻轻地以手击节,细细品味。此时,任何一点谈话声都会受到人们的白眼和嘘声。只有当大幕再次闭拢时,剧场里才会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意大利的歌剧从古罗马就有了,在近代,威尔第等大师又将其发扬光大。它如同罗马雕塑和建筑一样,被意大利人视为骄傲。你最好能对此做一些了解,不要到时候一问三不知,那样可就没人喜欢你了。

与意大利人交往,你一定会为他们热情、开朗而健谈的性格所深深地吸引。他们只要想到了的,一般都会说出来,通常很少会欲言却止。在这一点上,正好与喜欢沉默、不爱直接进行交流的英国“绅士”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与意大利人聊天时,一旦让他们的兴趣上来了,往往会“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令谈话成了他们的“独白”。他们这样做,其实有利于你尽快地了解他们。在一次谈话中,他们往往会把自己的家务、开支、子女、亲朋好友、生活苦乐,以及个人爱好、脾气等,统统都详细地告诉了你。

所以有人建议,你要想尽快地了解意大利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去倾听他们的“长篇演说”。

也许是受到古罗马文化的影响和积淀,意大利人特别喜爱争论和辩论。朋友相聚,一谈到一个问题,常常是你一方、我一派,各执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不过,你要是遇上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放心地去争一个“你死我活”,而不用担心是否会伤和气。

意大利人最喜欢的,是敢于表达自己看法而不人云亦云的人。他们争得不可开交之后,往往会大家再来一杯酒,随之话题一转,就又“风平浪静”了。

意大利人非常喜爱读报。无论外出旅游,还是出门坐车,人们几乎都在读报。

报刊上的一些文章,也常常是意大利人所议论的话题。他们也多据此出发,开始争论国内外时事。在很多时候,人们先是在谈电器、时装、汽车等,可一会儿就会涉及党派、政坛、环保、军备、南北对话等等重大议题了。

在意大利,人们的那种豪放的性格也体现在其待人接物之中。无论在罗马还是在那不勒斯,你只要在大街上问路,那你总可以得到彬彬有礼的回答和十分详细的指点。有时,对方的过分热情甚至让你承受不了。他们生怕你走错了,便干脆自己主动开车送你一程。

在意大利,交通警察也十分的和气。他们不仅准确地指挥交通,而且给予行人极其周到的服务。为了行人能安全地横过马路,只要路口的车辆比较少,那么交警则会“舞弊”。一见有老人或还不太习惯意大利交通的外国人要过马路时,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往往就会变得长一些。

在服饰上,意大利人有讲究穿着的传统。在他们看来,漂亮适体的服饰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许正是得益于此,在今日的国际时装界,意大利的时装举足轻重,米兰则是世界时装的名城。

不过,当你漫步于意大利城市的街头,那些风格统一的建筑与着装绝少雷同的行人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对比。

平时,你的着装可以以舒适、随意为主。如果你要去拜访别人,或去参加社交、宴请活动,那就一定要尽可能讲究一些。你的服饰不一定奢华名贵,但至少要搭配合理、大方得体,并且显得庄重而正式,以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当然,还应多注意自己的举止风度,不要落一个“金玉其外”的坏名声,那可就给我们东方人丢面子了。

在意大利,你应当注意回避某些禁忌。除了欧美所通行的忌“13”以外,他们还对于“3”这个数字没有什么好感。意大利人喜爱足球,足球比赛是常有的,为此还发行彩票。可你绝对买不到13号的彩票,这种“忌数”怎么可能给人带来好运呢?

你要是在祝贺或拜访时送花给当地人,那可千万不要送菊花。它在意大利人看来是极不吉利的,因为它表示死亡和灾难。

如果是去做客,你不妨带一些小礼品。酒、巧克力、儿童玩具、书、画和精美的手工艺品等,这些都是受人欢迎的好东西。意大利人对于礼品的包装是很讲究的,这一点你在送礼物时也要特别注意。送礼给对方时,一般是女主人接过去,然后当面打开,并对你表示感谢。那种英国式的私下送礼的习惯,在意大利则是不礼貌的。

在意大利,你的确不能不关注其饮食。这里的烹调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也成为意大利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式餐厅的菜肴风格万千,肯定会令你大饱口福。像比萨饼、通心粉等,大多是出现在自助式的快餐里。它们经济实惠、口味好、营养丰富,吃完了也不必另付小费,可能会比较对你的口味。

只要你品尝一下正宗的意式菜,定会赞不绝口。意大利菜味浓,软烂而鲜香,当地人又多喜好菜肴的原汁原味。他们的菜,大多只做六、七成熟。做菜时,炒、蒸、炸、红烩等烹调方式用得较多。

意大利北部盛产小麦。早在中世纪,面条就先于面包出现了。在当地进餐时,首先上来的往往是拌西红柿和干酪的空心面条。吃的时候,你应当注意不要将其切成小段。你最好先看看旁人的吃法,然后学着他们的样子,用叉子插在面条中间,然后转几圈,卷成一个小圈之后,再一口吞下。

如果你要去赴宴,服饰上务必要讲究一下。最好配以正式的礼服,要不然小心人家将你拒于门外。

进餐时,多是由女主人来上菜。若是对其中的某种菜比较喜欢,你不妨多要一些,这等于夸奖主人的做菜好手艺,主人自然会非常高兴。

在意大利,你会注意到,人们大多是红鼻子,据说这与他们爱喝酒有关系。意大利最流行的是一种叫“维诺”的葡萄酒。它装在大肚细颈的玻璃瓶里,其色紫红,味略酸甜,而且价格不贵,几乎是家家所必备的。

在意大利,无论男女,几乎人人都爱喝并且能喝酒。你去做客时,主人肯定会送上酒来,然后与你小酌两杯。即使喝咖啡时,主人也会多问一句:“是否加点酒?”据说它可以增加一些咖啡的香味。

在比较正式的宴会上,通常都是一道菜配一种酒。如是喜庆的日子,往往还要打开香槟以示庆贺。当地的一顿饭,往往是边吃、边喝、边聊,至少要进行一两个小时。其中多半的时间,都是在喝酒。你若爱喝两杯,到了那里可就算是真正“他乡遇知音”了。